五洲行游(一百卅六)蒙古国

老生常谈

<p class="ql-block">老生常谈(81080786)</p> <p class="ql-block">回到乌兰巴托市区,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博格多汗宫。</p> <p class="ql-block">博格多汗宫位于乌兰巴托市南博格多汗山脚下的图拉河畔,原为蒙古宗教领袖博格多汗哲布尊丹巴(1869一1924)的夏宫和冬宫,现已僻为博格多汗宫殿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格多汗宫临山近水,地势也非常平坦。优雅而风景如画的环境,从地舆学角度被认为是一处“风水宝地”。它建成于清晚期的五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时期,到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时,曾于1911年和1921年两度宣布独立,当了蒙古皇帝,遂将夏宫改称博格多汗宫。</p><p class="ql-block">博格多汗宫建成时的蒙古,应该还是中国(清朝)的一部分,因此建筑的规模及风格都是经过清廷批准的。它是一座呈现蒙藏与汉式风格相交融的建筑。哲布尊丹巴作为西藏喇嘛教格鲁派在蒙古地区的宗教领袖,与达赖、班禅和章嘉一起并称为格鲁派四大活佛。</p> <p class="ql-block">博格多汗宫呈一回字形长方形的平面格局,横向分三路组合,中路为宫殿的主体,左右两路在中路院落的东西两侧,宫门外则有广阔的前庭广场及照壁和木牌楼等。</p> <p class="ql-block">博格多汗宫的前庭广场位于中轴线以南,竖一精致的砖雕大照壁。照壁中心位置雕以“海水礁岩”、“二龙戏珠”的图案,浮雕两侧壁墙与主壁斜向内收呈八字状布列,池心无饰,整体青砖砌就,壁座为须弥座式,壁身各由两端的壁垛和池心组成,檐出以砖构斗拱上承砖作椽飞、屋盖为殿式做法的筒板瓦屋面、施脊饰雕刻,其砖雕艺术性很强,为同类照壁中之皎皎者。</p> <p class="ql-block">照壁与头道拱门之间为一四柱三楼垂柱无斗拱大木歇山式牌楼一座,明间内置蓝底金字匾额,上书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乐善好施”四个大字,木牌楼与头道宫门之间的东西两侧,对称布列二柱单间木牌坊各一座,前庭广场还以木栅栏自东西两路的内侧向南延伸,形成一个十分广阔的前庭广场。</p> <p class="ql-block">博格多汗宫第一进院的主殿面阔5间,进深3间,周施围廊大木歇山式,居中前施卷棚抱厦,主殿居中,屋顶有一间阁楼,立面看起来像一个“品”字。</p> <p class="ql-block">第二进院是汗宫的主院,中轴线上为一座9间大殿,正面及两侧置以围廊,属大斗拱硬山式构制,这里应为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活佛“办公和居住”的地方。这是一座二层楼,二层屋脊的正中还有一座方形的亭子。</p> <p class="ql-block">正殿和两侧的偏房还有多间陈列室,收藏和陈列着大量的唐卡、佛像、家俱、服饰、法器、金银珠宝、珍珠玛瑙、古玩、动物标本等,其中很多都是活佛把玩和收藏的物品,从兽类到鸟类,甚至还有大象和各种鱼类。另外还有一些外国使节送的礼品。</p> <p class="ql-block">从博格多汗宫出来,我们去参观翟山上的苏军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翟山位于乌兰巴托南郊,从山顶上可以俯瞰乌兰巴托城区。我们是从一栋大商场的七楼经过玻璃天桥一直走到翟山的半山腰的,到山顶就要靠步行了。</p> <p class="ql-block">山顶上的苏军纪念碑是1971年为了纪念哈拉哈河战役(中国称之为诺门罕战役)而修建的。</p><p class="ql-block">1939年,日本关东军进犯中蒙边界的诺门罕地区,被朱可夫率领的机械化苏军给以迎头痛击。此战一是让日本领教了苏联的厉害,杜绝了北上蒙苏的想法,转而进攻东南亚,并引发了太平洋战争,也使苏联能专心对付德国;二是促成了朱可夫这位将星的崛起,使其迅速成长为卫国战争的伟大英雄。</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内侧一圈的马赛克壁画,描述了从十月革命一直到太空合作的苏蒙两国之间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碑另一侧的一个角落里,还有一位当地的蒙古人在用大雕来招徕游客照相。</p> <p class="ql-block">在山顶,可以俯瞰山脚下的释迦牟尼公园和整个乌兰巴托城区。从这个角度看的话,乌兰巴托要比我想象的大得多。</p> <p class="ql-block">翟山下面的一块空地上,还有一座坦克纪念碑,展示着的坦克模型上标有“1945”等字样。</p><p class="ql-block">1943年,蒙古人民捐款给苏联军队购买了一批坦克,从而组建了一支坦克纵队。这支坦克纵队一直打到德国柏林,从而见证了苏联卫国战争和1945年“二战”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从翟山上下来,我们接着去山脚下的释迦牟尼公园游览。公园里有一尊高大的释迦牟尼金身塑像,高23米,是蒙古一位名士仁波切募捐修建的。但除此之外,公园里可看的东西并不多。</p> <p class="ql-block">回到乌兰巴托的第二天,即2018年8月5日上午,我们乘大巴赶赴一场大型的“那达慕”大会。</p><p class="ql-block">“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每年七、八月份在蒙古草原举行的“那达慕”大会,就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p> <p class="ql-block">“那达慕”大会已进行至第二天,我们进入预留的座位坐下。几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看到的都是萨滿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焚香点火、喇嘛诵经和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歌舞。</p><p class="ql-block">直到最后,惊险刺激的赛马比赛才开始举行。只见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前5名到达终点者,会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另外,射箭,摔跤等比赛作为大会上的重要活动之一,也吸引着众多的牧民和游客参与和观看。</p> <p class="ql-block">那达慕会场的外面,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p> <p class="ql-block">离开那达慕大会会场,天突然放晴了,我们前去甘丹寺参观。</p> <p class="ql-block">甘丹寺是蒙古国现存唯一的藏传佛教寺院。甘丹是藏传音译,其意为“兜率天”,汉文名为“极乐大经寺”,是未来弥勒佛所教化的世界。所以,甘丹寺也可以理解成极乐世界的圣殿。</p> <p class="ql-block">寺庙位于乌兰巴托的西北部,据介绍,1809年,这里就建立起第一座经堂,后来渐渐扩大,1838年第三世哲布尊丹巴活佛时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寺庙群,周围也开始有了居民区和商业集市,逐步发展为蒙古国最繁华的地方之一。</p> <p class="ql-block">甘丹寺由5座僧院组成,鼎盛时有600余名僧人,现仍常驻有150多名。这里会定期举行大大小小的祈祷仪式,是现今蒙古国广大佛教徒的活动中心。</p><p class="ql-block">我们到甘丹寺的时候,正好踫上一对青年举行婚礼,引来很多人驻足观看。</p> <p class="ql-block">甘丹寺最著名的的是观音菩萨殿。这座殿建于1911年到1913年,是乌兰巴托最高的佛殿,殿中的巨大观音菩萨相当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这尊世界上最大的铜铸观音菩萨大佛,是利用日本和尼泊尔的捐款建造的。她落成于1996年,高26.5米,重20吨,全身镀金,嵌有2286颗宝石和金叶,内部中空,藏有27吨药草、332卷佛经以及200万件祷文。</p><p class="ql-block">大佛神姿雄伟,富丽堂皇,由于其过于高大,以至于让我们在她面前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压迫感。</p><p class="ql-block">虽然大佛是蒙古国的国宝,但她并非原装。原来的那尊是1911年铸造的,不过在“二战”期间被送往苏联的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做了子弹。</p> <p class="ql-block">在我看来,虽然甘丹寺僧院遍布,金壁辉煌,但它的布局一点也不规整,不像国内那些寺庙一样殿堂都沿中轴线依次排列,而是比较松散,就像草原人的心性,随意、自由和洒脱……</p> <p class="ql-block">2018年8月6日,是我们在蒙古国的最后一天。上午我们去购物,下午去参观乌兰巴托市中心的苏赫巴托广场。</p> <p class="ql-block">苏赫巴托广场对于乌兰巴托和蒙古国来说,相当于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和莫斯科的红场,它不仅仅位于城市的心脏位置,而且更具有国家的象征意义,是游览乌兰巴托必到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苏赫巴托作为蒙古独立的英雄,在蒙古国经历了长期的造神运动后,已经成为国父级的人物。蒙古国内有苏赫巴托省,也有苏赫巴托市。不过,在民主革命后,他的声名明显不如以前显赫。2013年,这个广场被正式更名为成吉思汗广场,2017年,也就是我们到达这里的前一年,不知什么原因,蒙古人民党政府又恢复了原名。</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的石雕基座苏赫巴托骑马铜像即苏赫巴托纪念碑,是乌兰巴托仅存的两座苏赫巴托雕像之一,他昂首挺胸,身着传统蒙古服装,骑在一匹战马之上,仿佛在向着他的人民招手致意。</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基座上的两面浮雕,分别为苏赫巴托发表革命演说和骑马作战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的正前方,则用传统蒙文刻着苏赫巴托的一段名言:“注意!别让我们所争得的自由再落到外国侵略者和国内的封建主手里,为了不失去这自由,必须深入革命,对敌人进行无情的斗争!”纪念碑基座下方的日期为1946年的蒙古国庆日。</p> <p class="ql-block">苏赫巴托广场北面是国家宫,在1992年以前是大呼拉尔、小呼拉尔主席团和部长会议办公的地方。它用黄色花岗岩建成,以前,它的外墙是灰色的,当地人称之为“灰宫”。</p> <p class="ql-block">国家宫的前方原来是苏赫巴托和乔巴山的墓,仿照莫斯科列宁墓的样式,下为陵墓,上为检阅台,用花岗岩和红色大理石建成。现在已经改为了国家大呼拉尔、总统和总理的办公地,拆除了墓,外贴白色瓷砖,新修了蓝色穹顶和璃玻璃幕墙,中间塑有成吉思汗的大型坐像。</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东面为国家古典艺术剧院,中央文化宫;西面则有乌兰巴托市政府,中央邮局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南面则是一些现代化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每逢重大节日和庆典,蒙古国官方都在此广场举行仪式,向纪念碑献花圈。蒙方为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举行欢迎仪式,也在此广场举行。现在,苏赫巴托广场仍然是主要的国家庆典、文化活动和展览的场所,国外元首来访时一般也都在苏赫巴托雕像前表示敬意。</p> <p class="ql-block">从广场出来,我们去参观蒙古最大的百货商场并购物。商场离苏赫巴托广场不远,就位于市中心的和平大街上,据说它是按照我国北京王府井的样式由我国援建的。它的对面是一个很大的街心花园,前方有一处披斗式的纪念碑,再远处就是车林多尔基的坐像和乌兰巴托的大马戏院。逛完商场,我们回到酒店休息。</p><p class="ql-block">晚上8点,我们就要乘火车离开美丽的蒙古大草原、离开美丽的城市乌兰巴托了,说实话,我的心里真的有点不舍。</p> <p class="ql-block">  2018年8月5一8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