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送教绽芬芳 且教且研共成长——肇庆市罗剑玲、马丽婵、黄玉秀名教师工作室送教送培活动

笑看人生

<p class="ql-block">  为加强校际间教育教学研讨,充分发挥名教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2024年5月23日,肇庆市罗剑玲、马丽婵、黄玉秀名教师工作室送教送培到广宁县古水镇太和小学。太和小学全体教师,古水镇中心小学领导和骨干教师,肇庆市罗剑玲、马丽婵、黄玉秀名教师工作室部分学员参加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上午第一节听“推门课”。课后,工作室听课教师和执教教师就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行面对面交流探讨,发掘优点,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  上午第二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马丽婵老师展示一年级《看图写话》课例。马老师针对“新课标”要求,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写话“五感法”引导学生初步看清图意,能说出图话表示的时间、地点、谁、干什么、心情五要素,接着引导学生学习写话“四妙招”,马老师以游戏闯关的形式启发学生看、说、想、写,整节课,马老师落实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能说会写。</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罗剑玲名教师工作室学员莫冬梅老师展示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课例。莫老师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和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融入到课堂中,以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深入文本,抓住海底世界中的“光线、声音、动物、植物、矿产”等方面为主线,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海底世界中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p> <p class="ql-block">  下午第一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黄玉秀老师带来四年级第七单元习作课《我的“自画像”》。黄老师通过向学生作自我介绍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引导找关键词的方法让学生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要求,通过听故事和阅读范文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写作方法。这节课,学生学会了审题的方法和写作技巧,学得轻松,学有所获。</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马丽婵名教师工作室学员黎素云老师带来五年级作文课《形形色色的人》。黎老师以有趣的导入带领学生进入作文课堂,在课堂中巧妙地解决了学生写作难的问题。她从复习引入,让学生说出本单元的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落实语文单元要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说,在说中指引学生什么是“典型事例”,完成单元作文要素目标,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让学生轻松地完成写作内容。</p> <p class="ql-block">  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罗剑玲老师作《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专题讲座。罗老师结合自己的成长和个人所形成的教学特点,从教学风格的种类、如何形成教学风格、教学风格形成的阶段操作和追求风格时应遵循的原则四个方面作了阐述。鼓励教师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不断凝练教学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p> <p class="ql-block">  交流中提升,碰撞中成长。课后的评课环节让此次教研活动达到高潮。上课老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还原,与会教师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教学策略,交流教学经验,相互促进专业成长。</p> <p class="ql-block">  古水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伍惠连结合几位老师的点评,作了总结性发言,并向老师提出要求: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p><p class="ql-block"> 古水镇太和小学校长程奕飞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他认为此次活动开展效果非常好,充分发挥名教师工作室示范、引领、辐射作用,进一步促进校际间教育教学交流,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了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共进,同时希望以后多开展此类活动,以进一步提高一线教师的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 扬帆奋进正当时,踔厉奋发向未来。“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此次送教送培活动,将“新课标”应用到教学实际,不仅为师生们送来了专业的支持引导,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素养,还搭建了校际间交流互动的平台,促进了教育资源互通共享、优势互补。以研促教,同心同行;让爱延续,筑梦启航!</p>

教师

教学

学生

工作室

老师

教学风格

罗剑玲

马丽婵

古水镇

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