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昌文小学三至六年级情况了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联系电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肖老师 183 7504 2300</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编辑:王蓉蓉</p><p class="ql-block">审核:肖广丽</p> <p class="ql-block"> 踔厉笃行,催放一树繁花;同课共研,沉醉一路芬芳。 为了更好地对文言文教学进行有效地研究,2024年5月24日昌文小学语文教研组在学校多功能厅举行了以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为课例的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南北朝时期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中一个聪明的九岁男孩的故事。在这个小男孩身上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呢?肖广丽和罗娟两位老师分别根据自己的课堂设计了独特的教学策略。同课异构,同放异彩,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感受文言文教学的魅力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罗娟老师课堂展示</b></p><p class="ql-block"> 第一节执教的是罗娟老师,罗娟老师根据教材目标合理设计了教学的过程,她用单元导语引入课题,引导学生理解“杨氏之子”的含义,并迁移“老师姓罗,可以称为罗氏之女”,然后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姓什么,是“谁氏之子或谁氏之女”,这个环节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过程中,罗娟老师还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抓住重点语句进行了分析,精心地指导朗读,课堂上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表演课本剧去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幽默,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这堂课足以体现出罗娟老师的教学功底和极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提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肖广丽老师课堂展示</b></p><p class="ql-block"> 第二节执教的是肖广丽老师,肖老师以导激趣,以一个聪字引入课题,一开始就拨动了学生学习的心弦,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p><p class="ql-block"> 肖老师的课堂设计也很新颖巧妙,教学设计分别从初读与质疑——品读与探疑——拓展与提升——仿写与提升来展开,在整堂课中,肖老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表达素养,课堂中以多形式的朗读架起了学生与古文沟通的桥梁,让学生们在读中学、在读中思,让学生情不自禁乐在其中,从而轻松畅快地掌握文言文的重点内容,让学生们深刻地领悟到了文中语言风趣幽默的特点及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整堂课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层层深入,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扎实有效,从课堂的积累展示到结课的推荐书目,每一个环节都是在为学生服务,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可以说这样的课堂做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真正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畅所欲言,多元议课</b></p><p class="ql-block"> 研有所思,学有所获,语文组的两位老师都展示出了自己在语文教学方面的能力,各教研组分别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等环节对两位教师的课堂进行了简要的评价,也对同课异构的课堂进行了总结。本次同课异构的课堂不仅让老师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而且对于今后的同课异构课堂走向也有了更清晰的定位!</p><p class="ql-block"> “语”时俱进促教研,“文”道有方促成长。吹过五月的风,感受了一场与教育的美丽邂逅,相信在以后的教育之路上,各位老师一定会繁花似锦,绽放出最绚丽的教育之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