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清明假期本打算去山西临汾,没抢上高铁票只能作罢。五一假期仍执着于临汾,但没想到五一购票难度更高,“难度堪比春运”。同伴经过几天的蹲守抢票,身心渐疲、耐心渐减,佛系一念,觉得这是不是和临汾缘分还未到,于是反手买上去北京的高铁票。票虽买上了,假期出行是有着落了,但其实也还是有一丝丝担忧的,我和同伴年轻时就喜欢安静,随着岁数增长,这两年更是越来越不习惯热闹,假期出行目的地也越来越下沉、越来越“小众”,而北京向来就是全国人民旅游极热门地儿,不知道五一的北京会是怎样“人从众“的景象。但再一想,旅游不就是增加我们的经历、颠覆我们的常识、丰富我们的认知吗。哈哈,只要旅游皆愉快,停哪站都不算坏,何况是我们的北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由于是临时起意、一念成行,故宫、国博等全国人民都奔着必去的门票肯定是约不上了,本着能约上哪儿的门票去哪儿、实在约不上就去免门票的公园、去胡同玩的随性出行原则,我们开启了这次2024五一北京之行。</p> <p class="ql-block">5月2号:天坛→东交民巷→杨梅竹斜胡同。</p><p class="ql-block">天坛。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2号下午排队的人的确是人山人海。后来看小视频,说是五一期间每天10万人在天坛。和同伴默契地决定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排队等侯上。在外面拍了张满意的祈年殿照片,看了看外围的神库与神厨、宰牲亭,在公园里悠闲逛了逛,同伴给我照了美美的照片,在一棵梧桐花树决旁惬意地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前往东交民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东交民巷。静悄悄的位于繁华中心,道路两旁的西洋建筑还在向过往的人诉说着曾经的历史。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是北京仅存的二十世纪初的西洋风格建筑群,也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实物遗存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杨梅竹斜街。据说是因为清朝前期这里居住着一位善于说媒的杨姓媒婆,由此得名。后在光绪年间,将其谐音加字雅化成为了“杨梅竹斜街”。曾有很多书局、会馆、娱乐场所汇集于此,是一条妥妥的商业、文化和实景生活并存的街巷。杨梅竹斜街上还有一家非常著名的“青云阁”,它是清末民初北京四大商场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5月3号:颐和园。饶是我们腿脚不错,且未偕老拖幼,但一天下来,也根本走不完主要景点,再加上五一期间游人如织,即使能走到的景点也只是走马观花,但幸运的是在十七孔桥处看到了夕阳美景。即使走马观花,我们及周边游人都时不时不由惊叹颐和园的艺术、智慧与美学,既有皇家园林恢弘富丽的气势、排场和讲究,又充满了自然之趣、意境之美,真乃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5月4号:中国电影博物馆。起初吸引我们去中国电影博物馆的是小视频中中央圆厅的“沉浸式感受星辰大海”“尽情逐浪”“跟着光影体验春夏秋冬”、“中国恐龙”,我们想感受一下科技下光影的视觉盛宴。但参观了才发现,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国家级专业电影博物馆,有20个展厅,丰富展示中国电影发展历程、博览电影科技、传播电影文化和进行学术研究交流的光影艺术殿堂,不亏为“溜娃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部分文字来自网络,侵联立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