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游戏—玩转木梯、轮胎

青苗现代城幼儿园

<p class="ql-block">“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幼儿探究、试错、重复等行为,与幼儿一起分享游戏经验”游戏材料是幼儿在游戏中使用或操作的物质材料,具有诱发游戏主题 丰富游戏情节 推进游戏持续发展的重要功能。幼儿通过对游戏材料的经常性操作,使大小肌肉得到锻炼、活动能力不断提高、手眼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与同伴之间形成合作、分享、互助与谦让的良好氛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教师在选择和提供游戏材料时,除了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以幼儿的发展为立足点,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功效。教师要鼓励幼儿通过探究、试错、重复等行为来获得直接经验。</p> 游戏背景 <p class="ql-block">五一假期结束后某一天的早上,几个小朋友们早饭后在热火朝天的讨论,有的小朋友比比划划、有的小朋友绘声绘色的讲述...带着对他们谈话的好奇我走向了他们... 唐棠说“我这次五一去了天津,我去坐了那个超级大的摩天轮”“我也去过,我还吃了冰激凌”呦呦说道...看到我走过来,小朋友都迫不及待地想和我分享。但是他们决定回家和家长一起制定分享计划。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我就提议大家一起制定一个分享计划。第二天小朋友们带着自己的“计划”来了,其中有照片、文字、绘画和“语言”(小朋友说可以自己说出来),在分享过程中,小朋友提到了解放桥、天津之眼、戚继光雕像、国家海洋博物馆等等...其中听到最多的就是他们对天津之眼和解放桥的分享。这时韩若朴说到“我也想坐摩天轮,看看解放桥。可是我还没有去过呢”刘佳明就大声说着:不如我们把摩天轮和解放桥画出来,然后把他们搭出来吧</p> 场景一 <p class="ql-block">虽是简单的梯子,但是搭建起来也是不容易的。刘佳明边看“解放桥设计图”,边“指挥”孙伯安和朱品丞搬两个木梯子放在场地中间,他和李恒橒两人合着搬两个木板,一个放在两个梯子中间搭成独木桥,一个放在梯子后边变成滑滑梯,这样就搭建完成了。李佳宜手脚并用小心翼翼的爬上梯子,严肃的表情能看出她的认真与专注,你能看到佳宜双腿跪在木梯上,通过手脚并用的方式通过了这一关。刘佳明双手抓住两边一步一步爬上梯子,双手伸平,双脚交替既快又稳地走过独木桥,又从另外一端的梯子上“咻”的一声顺着木板滑下来,看着就特别好玩,其他的孩子们也纷纷效仿起来。在刘佳明用这样的方式通过的时候,笑笑问了一句“这样过安全吗?会不会摔下去?”“安全,安全,你看我过去了,一点伤没有”刘佳明立刻回应到;呦呦也说“应该是安全的吧,这个梯子是木头的”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能够结合小组的设计图拿取、摆放、搭建梯子,刘佳明在这个过程中像是个“小指挥官”,领导和组织能力非常强。在呦呦不敢大胆爬梯子时朱品丞为大家进行了示范,让大家在了解玩法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过程中时不时有小朋友反映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马铭奇说“在爬木梯的过程中不太稳,会有些晃动。”;杨小北表示木梯有些短,她觉得太简单了;韩若朴说移动梯子时容易倒... 针对这些问题在游戏结束后小朋友积极讨论,发表看法。同时也在思考怎样才能让梯子变得更好玩呢?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和梯子一起使用搭建出更有创意的玩法呢?根据这些问题,小朋友们脑洞大开,他们觉得可以把梯子放到轮胎里面,就像方特水上乐园那样的水上滑梯;也可以把轮胎摞起来放在梯子前面就像是台阶...</p> 教师思考 <p class="ql-block">《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指出:“4-5岁幼儿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制定简单的计划并执行。”案例中,幼儿自己分组谈论怎样搬运木梯以及如何搭建,教师全程没有干预,让幼儿大胆尝试,在幼儿需要帮助时适当介入。同时,幼儿在木梯搭建前进行谈论与分析,这表明中班的幼儿已经初步具备制定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的意识。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进而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支持。</p> 场景二 <p class="ql-block">随着游戏的深入,孩子们正在场地上快地忙碌着。他们有的在搬运梯子、有的在和小伙伴们一起用梯子搭建独木桥、有的在攀爬梯子、有的两三个人聚在一起挑战高难度搭建……朱佳宜走到放轮胎的地方,双手推着一个轮胎滚向场地中间,边走边喊:“团团、蜜蜜快来搬轮胎,我们把轮胎放到梯子前边可以跳着玩”。团团和蜜蜜听见佳宜的话,赶紧跑到放轮胎的地方一人推一个轮胎跟着佳宜往中间滚。他们把轮胎放在场地最前方,一个一个摆放好,在摆放轮胎的过程中他们还说我们这次摆放的难度升级啦。佳宜先示范如何通过轮胎这关,博雅、嘉宁也跟着一起玩,孩子们乐此不疲,探索着属于他们之间的游戏</p> 教师思考 <p class="ql-block">《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指出:“4-5岁幼儿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制定简单的计划并执行。”案例中,幼儿自己分组谈论怎样搬运木梯以及如何搭建,教师全程没有干预,让幼儿大胆尝试,在幼儿需要帮助时适当介入。同时,幼儿在木梯搭建前进行谈论与分析,这表明中班的幼儿已经初步具备制定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的意识。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进而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支持。</p> 场景三 <p class="ql-block">操场上除了轮胎,木梯,还有许多大大小小,厚度不一的垫子。小朋友看着这些垫子充满了奇思妙想,他们有的把垫子摞起来和蹦床结合在一起变成了天津“跳水台”,有的幼儿把垫子铺开变成一张大大的“床”可以滚来滚去,有的小朋友会将垫子与斜坡结合起来变成一组“滑梯”</p> 教师思考 <p class="ql-block">在这次游戏中,孩子们把轮胎和梯子相融合,让游戏变得更有趣味性,也增加了游戏难度。在双脚跳轮胎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孩子们爬梯子也又快又稳,锻炼了他们的爬行能力。</p><p class="ql-block"> 怎样可以改变游戏路程让更多的孩子可以同时玩呢?小朋友们在游戏前思考玩法,游戏中,孩子们能将轮胎、梯子、垫子与环境相融合,积极探索各种新奇的玩法。遇到困难时积极动脑,顺利通过游戏到达终点。游戏结束后小朋友发生了一次有意思的对话。范启焕说有个关卡有点难,我过了好几次才过去,等我再大一点肯定就能过去了。五仁这个时候就说到:我刚刚看到大班的哥哥姐姐了,下次我们邀请他们一起玩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