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陕北游(下)

江湖散人

<p class="ql-block">  这两天天气晴好,爬高下低的,出了不少汗,洗个澡舒舒服服的睡了一晚,虽然宾馆价格比延川宾馆贵了一倍多,却没早餐,送了几块面包2包牛奶,随便吃了,收拾出门已是9点多。</p><p class="ql-block"> 佳县的香炉寺很有名气,是必须去的。从佳县宾馆到香炉寺不到十分钟车程,沿着佳县最好的街(仿古街)向东走一拐就到香炉寺上方入口。停车后向下步行穿过一片民居,再穿过城门,下行2、300米,才能到香炉寺。</p><p class="ql-block"> 香炉寺所在香炉峰,东临黄河,三面临空,仅西北面以一狭径与县城古城门相通,峰前有直径5米,高20余米一巨石矗立,与主峰间隔2米,形似高足香炉,寺名因此而来。我从上头俯看香炉寺,颇似一艘靠岸的大船,而峰前垂下的巨石,妥妥是抛下的船锚,感觉比香炉形象得多。 </p><p class="ql-block">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香炉寺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山峰上建有龙王庙和圣母祠,正殿是圣母祠,左右有配殿,南边有山门、石碑坊等,“香炉晚照”是佳县的八景之一。感觉曾经的香炉寺规模比现在大才对,不太可能这么大平台只建一个占地三分之一不到的龙王殿圣母殿,但没什么资料可查证,看到啥是啥吧。</p><p class="ql-block"> 从山门有悬桥可到巨石,旁有警示牌一次上巨石不得超5人,巨石上有观音殿,内有观音和十八罗汉塑像,殿旁悬有平安钟,我向来祈愿天下平安,自然得敲几下,黄河见证,钟声悠悠,随风飘远。</p> <p class="ql-block">  从香炉寺出来,沿城墙外南走,有一形如倒靴巨石,名“飞来仙石”,从那看黄河远景,蜿蜒而去,极具画面感。仰望佳县县城,民居层层叠叠,亦颇有视觉感。</p><p class="ql-block"> 感觉佳县在旅游方面用力不多,据说佳县有“佳县八景”之谓,且不说其他,光白云观和香炉寺就有极大的开发价值,然而假期游人寥寥,没有发挥其所具游览观赏价值。后来看路上宣传牌,工作重点放在光伏能源,康养,乡村振兴等方面,个人觉得没有充分发挥佳县的资源优势,矿产,旅游,都是大可作为的,这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葭州啊,伏羲都跑到延川了,神农或者是谁跑到葭州又怎么了?历史上曾留下这么多有记载的古迹,被破坏得所余无几,佳县前人罪过。</p> <p class="ql-block">  原本是要去府谷看沿黄公路起点的,领导指示不能太赶时间回西安,以防进城拥堵,只得准备提前结束沿黄公路行程去靖边,不料查天气靖边有雨,查了查榆林没雨,于是更改行程先到榆林红石峡,晚上宿靖边,看次日靖边雨停不。</p><p class="ql-block"> 到红石峡已是11点左右,按导航走,居然找不到景区入口,而且碰到几拨在寻找景区入口的游客,打听了半天才找到。虽然导航不帮忙,游客却很多,全然不是前两天所到之处游人稀少的模样,排了半天队才买到票。</p> <p class="ql-block">  进得峡内,景色陡然变化,只见两崖间一溪流缓缓流过,岸边林木新芽吐绿,蓝空,碧水,黄沙,绿树,红岩,色彩艳丽分明,美丽绝伦。两崖壁立,东崖高而多窟,有40多个,西崖低而窟少,仅5个,多是题刻,字体大。细看崖壁石质,是沙土沉积而成,在阳光下呈红褐色,大概这是红石峡名之所来。</p><p class="ql-block"> 红石峡的起源,网上有两种说法,皆是人工开凿而成,一说是西夏国王李继迁葬祖引水,一说1472年余子俊凿渠退水灭寇,我看了看两壁形状,对比石窟及题刻消蚀程度,觉得人工所成的可能性不大,应该是千百万年榆溪河水冲刷而成。</p><p class="ql-block"> 沿着东崖台阶下行,有诸多石窟,据介绍是宋元古刹红山寺(后改名雄山寺)所在,数十个石窟沿崖壁前后高低错落分布,据说原有石刻泥塑精美佛像,可惜除少数石窟内有明显现代新置与环境不称的佛像外,多是空空石窟。从窟顶残留图案看出,应该曾有精美瑰宝存留。叹乎岁月沧桑,时势变迁,时间终将淹灭一切,你方唱罢我登场,千百年后,世间无我,有没有红石峡又有谁说得定?把握当下才是王道,错过便是永远啊。</p><p class="ql-block"> 因了沉积岩便于雕刻的缘故,石窟凿刻棱角分明,痕迹犹在,空间不小,气势极为雄浑,配以红岩暖色,虽是岁月沧桑,却无衰败凄凉之感,英雄暮去,雄风犹在。这是与参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时感受不同的,那两地方让人在岁月面前觉得无可奈何的悲凉,而在这里让人觉得有拄身再战的豪情。</p> <p class="ql-block">  保存尚好的是两崖上的题刻,多是历代驻榆文武官员及到此文人墨客所题,笔力雄浑苍劲,大气磅礴,内容亦多是胸怀天下,家国情怀,显见题者胸襟开阔,豪气干云,非儿女形态,声色犬马者所能。</p> <p class="ql-block">  从红石峡出来,驾车赴统万城,下午5时左右到统万城遗址公园。 </p><p class="ql-block"> 407年,赫连勃勃称天王、大单于,建大夏国,龙升七年(413年)征十余万民众筑国都,418年竣工,取名统万城,寓“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宋淳化五年(994年),因西夏军队常以此城为依托侵扰北宋,宋太宗下令毁掉统万城,并将城内居民迁走,该城自此荒废。</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遗址已被铁丝网圈起,人从门口可进,车却不行,得乘景区大巴,我们没搞清状况,直接开车到的遗址门口,我进去瞧了瞧,里面依然还有牧民居住,没见有什么开发的痕迹,除了依稀可见的一圈城墙,其它已全是平坦草原,很难想像这里曾是辉煌的都城。沧海桑田,都城荒野,岁月的车轮,辗碎了一切,不过曾经绽放芳华,也不负岁月留痕。</p><p class="ql-block"> 6时门卫下班,借坐我们车到另一个门去,我们得以驾车进入遗址转了一圈,然后到西城墙残迹上走了走。城墙是灰白色的,文献记载“城土色白而牢固”“雉堞虽久,崇墉若新”“坚如铁石,凿不能入”显然真实,经分析鉴定,城土成分为黏土、砂子和石灰,抗压能力极强。</p> <p class="ql-block">  其实也没什么太多可看的,四处随便走走,时间却也到了7点半左右才赶往靖边县城,入住维也纳国际酒店,价格比佳县宾馆低多了,从周边的酒店看,靖边的经济明显比延川佳县好得多。</p><p class="ql-block"> 晚上一直下雨,早上雨小了点,吃完早饭出门已是9点多,我们决定还是到景区门口转转,如果雨大就直奔西安,雨小就游逛一番。 </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毛毛细雨,雾很大,特别是临近景区的山上,能见度不到50米,然而车很多,显见跟我一样想法的人很多。下到景区,雨基本停了,雾已全部散去。进得景区,刚走过玻璃桥,雨彻底停了,天晴了起来,买的雨衣成了防风衣。很多事,没做时看起来机会不多,真正做了,也就发现没这么难了,机会本就是在变化中产生,不试,一点机会没有,试试,或许就成了。我们如果因为有雨就返西安,这次也就欣赏不到波浪谷美景,下次想看还得专程前来。</p> <p class="ql-block">  波浪谷是近年开发的旅游景点,主要有火焰丹霞、地心丹霞、一线天三个区域。进门后花50元过玻璃桥可先达火焰丹霞,下去再去地心丹霞和一线天。我下去以后去了一线天,也是网上很多波浪谷图片展示的区域,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领导则转身去了地心丹霞。</p><p class="ql-block"> 阳光下的波浪谷呈红褐色,我仔细瞧了瞧,地质结构应该是沙丘沉积而成的岩石,表面明显可以看出一层浮沙,当地也叫红砂岩,应该是不耐风蚀水侵的。查了查,果然波浪谷岩石的复杂层面,是由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组成。沙丘不断地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所覆盖,天长日久,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了砂岩,形成了层叠状的结构。 </p><p class="ql-block"> 而波浪谷的形状,也正是数百万年时间的风沙、雨水侵蚀而成,岁月如刀不可见,雕痕在此却很清晰,正如我头上的白发脸上的皱纹,这我们眼中的美景,实是大地皮肤的伤痕。因了沙丘质地不同,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使得峡谷各处形态变化,一步一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完美展现。</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波浪谷游玩到下午2点,在景区外简单吃了午饭,返回西安,近晚9点到家。</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Se3cEsux4rwoL9LSkWqhl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