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幼儿园的生活是一首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里面充满了童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孩子们的快乐也很简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和每一株小草握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和每一棵大树私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一路追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一路欢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童年很短 未来很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不慌不忙 一起长大</b></p> 致家长的一封信 <p class="ql-block"><b>亲爱的家长朋友: </b></p><p class="ql-block"><b> 您好!</b></p><p class="ql-block"><b>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结合县局部署精神,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自2012年起,教育部将5月20日至6月20日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 </b></p><p class="ql-block"><b> “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是教育部举行的面向公众宣传学前教育的活动。每年确定不同主题,面向家长和全社会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大力普及科学育儿知识,营造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b></p><p class="ql-block"><b> 今年是第13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以下是第十三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具体内容。</b></p> 一.活动主题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守护育幼底线 成就美好童年”!</b></p> 二.活动时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024年5月20日——6月20日</b></p> 三.宣传重点 <p class="ql-block"><b>1.重大法规政策 </b></p><p class="ql-block"><b> 宣传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推进实施的有关学前教育法规政策,展现党和政府为保障适龄幼儿接受公平教育机会,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成果,宣传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重大意义。</b></p> <p class="ql-block"><b>2.科学保教理念 </b></p><p class="ql-block"><b> 针对社会公众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误区、困扰问题,广泛传播科学育儿理念和知识,帮助家长充分认识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活动的危害。</b></p> 四.什么是育幼底线 <p class="ql-block"><b> 守护育幼底线是指在育儿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准则,以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些底线通常涉及到孩子的安全、健康、教育和心理发展等方面。</b></p><p class="ql-block"><b> 在学前教育的语境下,“底线”尤其强调了对学前儿童基本权益的保障,以及对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护航。 </b></p><p class="ql-block"><b> 从教育者的角度看,“育幼底线”是意味着对学前教育的质量和规范性的坚守。这需要教育者遵循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儿童提供符合他们年龄和发展特点的教育内容。同时,也要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教育标准,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b></p><p class="ql-block"><b> “育幼底线”强调教育的公平性和普惠性。每个孩子都应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学前教育应当面向所有适龄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b></p> 五.如何成就美好童年 <p class="ql-block"><b> 1.倾听帮助成长</b></p><p class="ql-block"><b> 倾听孩子的话语和心声,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关注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b></p> <p class="ql-block"><b>2.重视孩子能量</b></p><p class="ql-block"><b> 作为家长,作为老师,不要过分担心幼儿受到伤害,在生活中不要处处给他们指导、替他们承担,重视孩子们自己的能量,赋予孩子们成长的营养。</b></p> <p class="ql-block"><b>3.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b></p><p class="ql-block"><b>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教育便有一百种形式,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孩子们在快乐中生活、健康中成长!</b></p> <p class="ql-block"><b>4.高质量互动</b></p><p class="ql-block"><b> 高质量的互动对幼儿的探索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在家庭教育的舞台上,好的父母都会懂得在进退之间展现出优雅与力量,既不能进行强制的干预,也不可直接在一旁“看戏”,而是需要追随幼儿探究的需要适时出现,从而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留下最美的足迹。</b></p> <p class="ql-block"><b> 5.接纳孩子的不完美</b></p><p class="ql-block"><b> 如果父母总是要求孩子做到尽善尽美,那这样的人生不仅不切实际,更有可能扼杀掉成长中的无限可能,不完美才是生活的常态,只有父母无条件的爱与信任才是孩子最好的安全感和最大的底气。所以,父母对孩子最完美的爱就是接纳孩子的不完美!</b></p> <p class="ql-block"><b>6.真正用心陪伴</b></p><p class="ql-block"><b> 真正的陪伴并不是父母简单地和孩子待在一起,而是真正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去见证他们的成长变化,去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被爱、被接纳和被尊重,用心陪伴孩子,让爱如同一条绵长的河流,静静地流淌在孩子的生命里。</b></p> <p class="ql-block"><b>7.学会控制情绪 </b></p><p class="ql-block"><b> 无论何时,都要有接纳孩子情绪的胸怀,控制自我情绪的意识。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处理各种养育中的问题,与孩子一起改善,一起成长,也是一场为人父母的自我修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每一个儿童都应该有快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有趣、健康、有意义的童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童年是感受幸福的起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美好童年造就美好人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愿每一个“魔法师”都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成就美好童年”的“法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愿每一个儿童都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属于他们的美好童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编辑:郭王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审核:贺艳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