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有以下心得体会。<br><b> 一是必须坚持聚焦主题主线,强化理论武装。</b>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首要工作。要让新思想、新理论入脑入心,与新时代、新潮流同向而行,就要真学真懂,真会真知,不是口头上念念文件,抄抄会议记录,而是明确必学内容,细化学习计划,始终把学习作为干好工作第一需要,通过集中学、自主学、互动学、研讨学相结合的方式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力戒形式主义,坚持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更要坚持从本职出发,对与本职工作相关的论述理论,认真思考、深研细悟,积极运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结合工作现状,思考、谋划、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进一步提升,做到入脑入心、以学促干。<br> <b> 二是必须坚持弘扬优良传统,强化调查研究。</b>“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调查研究是我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有力有序推进工作的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在福建工作期间,他走遍八闽的山山水水,从“四下基层”到“四个万家”,从“三进下党”到“七下晋江”,始终带头倡导和躬身践行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提出“没有调研就不要决策”,将调查研究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创造了一系列弥足珍贵、一以贯之的重要理念和科学方法。特别是我们在基层工作中,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听计于民,听政于民,在调研中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把群众路线作为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基本方法,把调研视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招”,躬身入局,下沉一线,到田间地头问情况、找办法、想点子,才能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烦心事、揪心事上出实招、取实效。<br><b> 三是必须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强化为民造福</b>。开展学习贯彻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五个具体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对“以学铸魂”作出深刻阐释,强调要:“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坚守初心使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环境卫生、教育、医疗、住房……桩桩件件,我们基层是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多、频率最高、联系最紧密的,必须多从群众角度着想,多听群众意见呼声,确保哪里有群众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哪里有紧要关头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挺身而出。<br><b> 四是必须坚持善于斗争,强化攻坚克难。</b>主题教育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直面矛盾、破解难题,本领过硬、担当作为,联系实际、融入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都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拼出来、干出来的,要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仍然要靠拼、要靠干。”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要在实干中担当,在奋斗中作为,牢固树立“把工作当成事业干”的思想,锚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目标,对标“七种能力”,把推动主题学习教育成效同做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面对调查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抓好调查研究成果转化,真正让群众谋到幸福、得到实惠、感到满意。<br> <b>五是必须坚持勇于刀刃向内,强化正风肃纪。</b>“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主题教育既是提升党性修养的“加油站”,也是检视党性修养的“放大镜”,是必须严格推进的政治“大体检”。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必须严格落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把管党治党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放在心上,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帐,对身外之物看得透、想得通、放得下,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始终慎独、慎言、慎行、慎微,不上当、不盲目、不妥协、不退缩、不回避,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才能持续走好主题教育“长管长严”的“每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