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图片: 张 桓 刘银堂</p><p class="ql-block">审 核 : 刘桂成 张天林</p> <p class="ql-block"><b>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家园和精神的象征,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几千年,是中华儿女心中不朽的丰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二山西段——</i></b><b style="font-size:20px;">新平堡到南口村</b></p> <p class="ql-block"> “ 鸡叫一声,闻三省”,可是让人领教了!房东家的大公鸡今早的惊鸿一鸣把我从睡梦中炸醒。呵!这声音、这气势,嘹亮豪迈非同一般,就是帕瓦罗蒂听到也会感到震惊的!鸡鸣闻三省不仅说的它地理位置属于三省交界,更说明这地方的万物有灵性,勃勃显生气。</p> <p class="ql-block"> 仔细一看表才是凌晨四点多,好吗!又赶着上工了。也没法再睡了,收拾东西吧。五点多就出发了,今天银堂提出试着跟上走一走,到保平堡看看古城遗址。出了新平堡西口,登上了长城。今天要走的是新平堡到李二口段的长城,大约20公里左右。</p><p class="ql-block"> 新平堡这里的长城高大宽厚,敌楼连接紧密,连延不断。过去的旧貌不得而知,现在多以土夯的机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起码它是坚固的,不容易被摧毁的。今天登上的敌楼就称为一号敌楼,以后顺序。</p> <p class="ql-block"> 新平堡——李二口1号敌楼</p> <p class="ql-block"> 新——李2号敌楼</p> <p class="ql-block"> 新——李3号敌楼</p> <p class="ql-block"> 新——李4号敌楼</p> <p class="ql-block">你 新——李5号敌楼</p> <p class="ql-block"> 新——李6号敌楼</p> <p class="ql-block"> 新——李7号敌楼</p> <p class="ql-block"> 新——李8号敌楼</p> <p class="ql-block"> 新——李9号敌楼</p> <p class="ql-block"> 新——李10号敌楼</p> <p class="ql-block"> 新——李11号敌楼</p> <p class="ql-block"> 新——李12号敌楼</p> <p class="ql-block"> 银堂今天感觉还不错在这里就下撤了。</p> <p class="ql-block"> 新——李13号敌楼</p> <p class="ql-block"> 新——李14号敌楼</p> <p class="ql-block"> 新——李15号敌楼</p> <p class="ql-block"> 新——李16号敌楼</p> <p class="ql-block"> 新——李17号敌楼</p> <p class="ql-block"> 新——李18号敌楼</p> <p class="ql-block"> 长城界碑上写“有杏园窑段”</p> <p class="ql-block"> 长城从这个垭口下来到了南口村</p> <p class="ql-block"> 由于银堂伤病没有完全恢复,今天只是试着走,所以就走到南口村就结束吧。刚好明天大同长城保护协会的袁建琴会长,约我们在李二口村大同长城博物馆见面,明天再继续,早点赶过去。</p><p class="ql-block"> 今天可以在回住地的路上,顺便去一下保平堡遗址参观一下。</p><p class="ql-block"> 从南口村返回,不到三公里就是保平堡遗址。正门中央显眼处竖立着一块长城保护协会主席董耀会的题字“保平堡”。正门楼高大威武,气势恢宏。城围很大,每个城角都筑有一个敌楼,十分森严,当年肯定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兵营。进入城看到孑然一空,唯有小树下一副石碾子和一个保平堡简介牌竖立在那里,看不到其他任何物品。</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保平堡,今天的徒步长城就结束了。今天共行走了8公里,爬升1070米。因为记录轨迹的手表没电了,数据记录的不全,只能看到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22日晚于大同新平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