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崇明岛属于上海市,这是环江苏行程的第二段越界游,理由是崇明岛属于我国的第三大岛屿,上海来过N遍,而崇明岛一直没有上去过,如今有崇启大桥相连,登岛随时随地的特别方便。</p> <p class="ql-block">在江苏最东部也是最早迎来日出的地方,自然不能错过看日出的时分,在启东的“江之尾,海之端”,清晨迎接了江苏这第一缕明媚的阳光;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透过云层,霞光满天,让人陶醉在这无尽的美好画卷中。</p> <p class="ql-block">看完日出,启程跨过崇启大桥进入崇明岛,映入眼帘的是北沿公路美丽的绿色长廊;绿树如伞,微风轻拂,树影婆娑,行车速度不由的就慢了下来,仿佛要与这隧道般的绿荫相匹配。</p> <p class="ql-block">眼角余光所触及的,是岛上居民自建的一栋栋别墅,像电影胶片似的一帧帧倒回到身后。</p> <p class="ql-block">公路两旁绿树成荫,随着车辆的行进,仿佛置身于一条流动的绿色隧道。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路面上,如同星光点点,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时空就这样慢了下来,慢得让人到了第一站~东滩湿地公园,有种不知不觉的空间穿越感。可惜今天是周一例行闭馆日,不开放自然也不能进去。</p> <p class="ql-block">默默的离开这里,从东往西穿越到岛上的西沙湿地公园。</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西沙湿地公园位于崇明岛西南端,总面积4500亩。</p><p class="ql-block">它是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纪念碑所在地,也是上海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自然湿地。</p> <p class="ql-block">西沙湿地的地质遗迹和景观主要有“河口潮滩地貌地质遗迹”、“湿地地貌地质遗迹”及湿地植被、鸟类、底栖动物等。</p> <p class="ql-block">园内主要保存着两大类十七种典型的地质遗迹,展示着世界第一大河口冲积岛沧海桑田的地质景观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p> <p class="ql-block">西沙湿地与东滩湿地不同,周而复始的潮汐现象,是西沙湿地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潮水一涨一落的时间平均为12小时24分钟。</p> <p class="ql-block">因为潮汐,这里形成了丰富的地形地貌,湿地中港汊纵横,具有湖泊、泥滩、内河、芦苇丛、沼泽等不同的湿地形态。</p> <p class="ql-block">为了让游客更接近大自然,已经在湿地里建起一条2公里长的木栈桥,游客们可通过栈桥徜徉于芦苇和丛林之中。</p> <p class="ql-block">在崇明观日出得去东滩湿地;看落日的最好场所,则是在西沙湿地了,堪称崇明一景的“西沙日落”则需看天气和缘分的。</p> <p class="ql-block">潮汐的涨落还孕育了湿地里多样性的动物,比如迁徙到来的候鸟和随着潮汐而来的沙蟹。</p> <p class="ql-block">西沙滩涂湿地和植物资源地吸引了大量的鸟类,使其成为许多候鸟重要的越冬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摄影爱好者的长枪短炮。</p> <p class="ql-block">紧邻湿地的还有多个景区。</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再回到东滩湿地,最喜欢的还是鸟类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东滩湿地公园毗邻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内一处与候鸟保护区相邻的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园内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各项环境指标都达到国家一二类(级)水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东滩是观日出的胜地,而每当秋冬候鸟迁徙的季节,可站在园内的观鸟台上观远处群鸟或飞翔或栖息,又有另一番生动自然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东滩湿地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也是水禽的越冬地。11月至来年3月是观鸟最佳时节,届时可看到成千上万的雁、鹭等飞禽,十分壮观。而最佳的观鸟时间是清晨,恰好也是赏日出的时间,可谓一举两得。</p> <p class="ql-block">春夏季来这里可以看到草丛中的各种花卉植物。</p> <p class="ql-block">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低位冲积岛屿——崇明岛东端的崇明东滩的核心部分,总面积241.55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水鸟和湿地生态系统。在长江泥沙的淤积作用下,形成了大片淡水到微咸水的沼泽地、潮沟和潮间带滩涂。区内有众多的农田、鱼塘、蟹塘和芦苇塘,沼生植被繁茂,底栖动物丰富,是亚太地区春秋季节候鸟迁徙极好的停歇地和驿站,也是候鸟的重要越冬地,是世界为数不多的野生鸟类集居、栖息地之一。据有关资料表明,东滩有116种鸟,占中国鸟类总数的十分之一,尤其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在东滩越冬数量曾达3000~3500只。还有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过境栖息候鸟,总数达二三百万。</p> <p class="ql-block">景区里视野开阔,自然宁静,鸟语悠扬;<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只只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翻飞,它们的歌声如天籁般动听。身</span>在其中那种身心放松的享受、治愈感,还有各个场馆的影像,标本,生态治理,生物保护的展示,让人收获不浅,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似乎任何一个瞬间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魅力。</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而每年冬天,数以万计的雁鸭类在此越冬。同时,崇明东滩也是珍稀濒危鸟类的重要栖息地,截至2010年,记录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35种,有20种鸟类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p> <p class="ql-block">崇明东滩及附近水域也是水生生物的产卵场所和洄游通道。中华绒螯蟹(俗称大闸蟹)在该区域产卵;日本鳗鲡的幼鱼则经过该水域进入长江开始溯河洄游;在长江中上游水域繁殖的中华鲟幼鱼在每年夏季进入崇明东滩附近水域肥育。因此,该区域对于水生生物完成其完整的生活史过程具有不可或缺</p> <p class="ql-block">崇明东滩作为上海市最大的滩涂湿地,在调节气候、净化水质、抵御风暴潮等自然灾害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在保护区水域已知分布有鱼类94种,为长江口鱼类(记载为117种)的80.34%。这些鱼类隶属14目34科,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24种,占25.53%;银鱼科8种,占8.51%;鳀科6种,占6.38%;鰕虎鱼科和鰕科均为5种,各占5.32%;鲱科、舌鳎科各4种,各占4.26%;其余各科的种类比较少,仅1~2种。</p> <p class="ql-block">在保护区共收集到昆虫103种,隶属12目50科。其中直翅目:5总科17种;半翅目7科11种;蜻蜓目3科3种;鞘翅目10科25种;鳞翅目:14科29种;膜翅目4科4种;双翅目6科8种;革翅目1科1种;同翅目2科2种;脉翅目1科1种;蜚蠊目1科1种;螳螂目1科1种。</p> <p class="ql-block">东滩有底栖动物70多种。主要种类可分3类: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环节动物。软体动物中的彩虹明樱蛤(俗称海瓜子),泥螺、溢蛏是三大美味海产品,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这些海产品主要分布在崇明东滩的V区,已经形成较大产量。甲壳动物中方蟹科的蟹类数量巨大,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据夏季(2000年6~7月)对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水域的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9种,其中以甲壳动物占绝对优势。其主要种类以低盐近岸生态类为主,其次为半咸水河口生态类型,也有少量的广温广盐生态类型的种类。低盐近岸生态类型,有虫肢歪水蚤、真刺唇角水蚤、长额刺糠虾和中华节糠虾、腹针胸刺水蚤等;半咸水河口生态类型,有华哲水蚤、火腿许水蚤和江湖独眼钩虾;少量的广温广盐生态类型如精致真刺水蚤、中华哲水蚤、微刺哲水蚤等</p> <p class="ql-block">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内有大面积的河沟,水中生长有芦苇、菰等常见挺水植物以及菹草、金鱼藻、眼子菜水生植物。这些植被对水质的净化有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在保护区可发现野生和人工栽培的高等植物122种,分属34个科,88属。其中菊科植物最多,有22种,禾本科植物14种,豆科植物10种。在水域中还有浮游植物59种,分属31属4门。</p> <p class="ql-block">在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水域,调查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31属59种。其中硅藻22属49种,甲藻3属4种,蓝藻4属4种,绿藻2属2种。硅藻的数量最多,其种类数占总种数的83.5%,数量占总数量的99.57%;甲藻占总种数的6.78%,其数量占总数量的0.13%;蓝藻占总种数的6.78%,其数量占总数量的0.01%;绿藻占总种数的3.39%,其数量占总数量的0.26%。</p> <p class="ql-block">崇明东滩记录的鸟类有290种,其中鹤类、鹭类、雁鸭类、鸻鹬类和鸥类是主要水鸟类群。已观察到的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共39种,占崇明东滩鸟类群落组成的15.06%,其中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4种,分别为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黑鹳(Ciconia nigra)、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和白头鹤(Grus monacha);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35种,如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小青脚鹬(Tringa guttifer)、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鸳鸯(Aix galericulata)等。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有20种。除此之外,保护区还记录中日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协定的物种156种,中国内地与澳门候鸟保护协定的物种54种。这些物种资源属于濒危鸟类就占鸟类总数的15%,有的则极其稀有(如黑脸琵鹭,种群数量极少,全球仅1500余只),大部分为洲际迁徙候鸟。</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值得我们为之看一看,走一走。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劳形苦心,也要学以致用才能此生无憾。</p> <p class="ql-block">行程累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