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民间故事】 智取宝穴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话说明代成化年间邠州城出了一个侍郎官,名叫阎本。</p><p class="ql-block"> 阎侍郎祖籍在扶风, 元末他的太爷爷阎世安带着儿子阎君卿,从扶风一路乞讨,要饭来到了邠州西南塬山字头。 </p><p class="ql-block"> 山字头村碾子园有一位好心人家就收留了他们父子俩,并借给了他们一孔窑洞,于是他们一家便在此安身立命。阎君卿膝下生有一男,名阎德,也就是侍郎官的爷爷。</p><p class="ql-block"> 相传,阎德是一位特别勤快的农夫,他每天早出晚归。由于他为人特别忠厚,村子里一位姓车的人家就把他的女儿许配给了他。几年后,车氏就给他生了两个大胖小子,长子名阎绅、次子唤阎福。</p> <p class="ql-block"> 一日,天麻麻亮,他背着粪笼去泉子沟拾牛粪,途中发现有一人,在老坟地转悠,太阳一出来,人影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那个人影其实就是来寻穴地的喇嘛。</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喇嘛又来老坟地转悠。恰巧又被农夫阎德碰见了。于是,阎德就问喇嘛:“你在这里转悠里干啥呢?”喇嘛没有理睬他。回到家他觉得事情肯定有蹊跷,他猜测喇嘛一定有啥事瞒着他。</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阎德觉得特别好奇,一大早就跑到喇嘛转悠的地方。到了老坟头一看,地里插有一支竹筒,里面收满了水珠。竹筒附近有人刨过的新土痕迹,他用铁锹掘土深挖,发现了一具骷髅,然后用土覆盖上,恢复原貌假装不知情,他推测是喇嘛采穴所为。他用烟锅把竹筒一掸些,竹筒里面的水不见了。然后他躲在附近硷塄偷看。不一会,喇嘛来了,喇嘛一看,没有收下水,就把竹筒拔出,然后悻悻然地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 过了几天喇嘛又来了,阎德就问:“你整天往这里跑里干啥里?”</p><p class="ql-block"> 喇嘛说:“没弄啥!”没收下水,喇嘛很是不甘心。他环视了四周,田间除了阎德,再没有一个人。于是,喇嘛就好言好语地对阎德说:“麻烦你去给我跑一趟。”</p><p class="ql-block"> 没等喇嘛说完。阎德就追问:“弄啥?”</p><p class="ql-block"> 喇嘛说:“麻烦你到你泉子沟跑个路去。”</p><p class="ql-block"> “不去!我腿疼里很!”阎德故意说。</p><p class="ql-block"> 喇嘛一看使唤不动,又说:“那我在这里画一个圈,你在沟边看着,等我到泉子跟前了,你就在我画的这个圈内跳上三下。”</p><p class="ql-block"> “好!”阎德这回痛快地答应了。</p><p class="ql-block"> 喇嘛刚走,阎德就跑到圈内踩了三双脚印。然后跑到沟边监视着喇嘛的一举一动。</p><p class="ql-block"> 喇嘛走到泉子跟前,叫喊着让他跳三下。阎德根本就没有跳,喇嘛在泉子沟看了半天,泉水就是不动,他很纳闷:“泉水咋不动呢?”</p><p class="ql-block"> 喇嘛从沟里上来,发现圈内确实有跳过的痕迹,但是他还是不甘心,这回他硬让阎德去泉子沟,他自己来跳。</p><p class="ql-block"> 阎德到泉子跟前以后,喇嘛在圈里跳了三下,阎德看见泉子水往外溢,再一次证实了喇嘛插竹筒的地方是一块好穴地。上塬后,喇嘛问:“泉子水动了没有?”阎德一口咬定说:“没有!”于是,喇嘛疑惑地离开了。</p><p class="ql-block"> 两年后,阎德的父亲,阎本的老爷阎君卿殁了,阎德就准备把他大人埋葬在这个穴地。</p><p class="ql-block"> 埋时,阎德请了一个邠州城里的大风水先生来勾穴。先生临走时,告诉阎德说:“天晴没雾,三个人担戏箱,一人扛犁从王前咀上来之时,就是你父下葬之时。”</p><p class="ql-block"> 谁料,下葬那天雾特别大,什么也看不见,突然四匹狼跑了过去,阎德误以为是那四个人,就吩咐下葬。正封墓室门的时候,三个人担着戏箱过来了,后面还有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事后,阴阳先生问阎德:“你们那天下葬时见到过什么没有?”</p><p class="ql-block"> 阎德回答:“见了四个狼儿跑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阴阳先生又问:“再见什么来没有?”</p><p class="ql-block"> 阎德回答:“下了葬,扎墓门时,过来三个女的,一个男的担着一对戏箱。”阴阳先生点点头:“嗯嗯,下葬的时间早些,能出个侍郎官。”</p> <p class="ql-block"> 后来,果中其言,阎德的孙子,阎绅和阎卢氏的二儿子阎本官至大明户部右侍郎。</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白春峰,字少白,号渭北散人。陕西省咸阳市彬州人。咸阳市“花好月圆话咸阳”系列活动“绿水青山”征文赛成人组二等奖获得者,2021年度彬州市文艺工作先进个人、彬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义务宣讲员。中国·古豳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彬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在《秦都》《秦风》《秦地》《咸阳日报》《咸阳文艺》《咸阳诗词》《静宁文艺》《旬邑文艺》《豳风》《人文古豳》《紫微》等刊物,深受读者一致好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