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鲁土司衙门,从小就听说的一处历史古迹,而在我人生这40多年间却从未去过一次。今年,因为女儿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才有幸借光前往这里。</p><p class="ql-block"> 去之前,为了让女儿深入了解土司制度发展及鲁土司衙门的历史,我借助度娘查阅了一些资料。没想到,在查阅的过程中,我产生了浓厚兴趣,迫不及待想分享在这里的所见所得。</p> <p class="ql-block"> 土司是中国边疆的官职,元朝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土司,”顾名思义,就是“以本土之人,司本土之事”,即在民族地区分封各族的首领官职,以统领当地人民的一种统治方式。土司效忠于中央王朝,有进贡、保边、服从征调等职责。土司的职位可以世袭,但是袭官需要获得朝廷的批准。</p><p class="ql-block"> 清朝雍正年间,开启改土归流,将世袭的土司改为由朝廷任免的流官(即任职者来来去去、不断流动)。中华民国时期,宁夏、青海一带的马步芳武装接受民国政府的任命,但仍由其自行管辖区域,和前朝的土司制度性质相似。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剿匪、土地改革、民族区域自治等阶段,土司制度才彻底被废除。</p><p class="ql-block"> 鲁土司究竟何人呢?据《鲁氏家谱》记载,鲁土司始祖名脱欢,是成吉思汗六世孙、忽必烈侄重孙。明初,脱欢率部降明,于是“治第连城”。其孙失伽,因随驾征战有功,明成祖以周公辅弼之意相勉,赐其鲁姓,取名鲁贤,并授命“管束庄浪土官、土军、土民,掌印世袭指挥使司”,从此他的世系后人被称为鲁土司。到土司制度被彻底废除止,鲁土司拥有562年的悠久历史,承袭19世,共有23位土司。</p> <p class="ql-block"> 鲁土司衙门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宣德、嘉靖年间屡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第十五世土司鲁纪勋从北京朝贡回来仿北京王公府第,按工部法式建造,由衙门、宅院、花园组成,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现占地面积2.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1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鲁土司衙门旧址,位于兰州市永登县连城镇,是甘肃省、青海省边境众多土司建筑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宫殿式古建筑群。主要由鲁土司衙门、妙因寺、土司花园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755平方米。遗存有照壁、牌坊、正门、仪门、大堂、如意门、燕喜堂、朝阳门、祖先堂及东西配楼等单体建筑,组成五进院落,各院落配有廊房、厢房,且自南到北依次抬高,营造出衙门雄伟威严之势。宅院由寝室、书房、灶房等组成,花园现遗存绿照厅、八卦亭及古树、石像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牌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正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仪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燕喜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祖先堂(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祖先堂(内)</p> <p class="ql-block"> 鲁土司衙门,它的“三最”(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让我震撼,而它的“三奇”更让我震惊。</p><p class="ql-block"> 一是神奇的排水方式。衙门院落布局为通水顺利,从南到北,一院比一院高,最后的祖先堂高出前地平面四米,各院下水道有明有暗。近年来,好多专家考察后无法找到排水口,但排水很顺畅,很难解释衙门各院的雨水最终排往何处,现已成未解之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是独特的供暖方式。古人多依赖建土炕、土台生火取暖,而鲁土司衙门的取暖方式甚是与众不同。衙门内各房廊台设有坑穴,坑内火口处放柴火点燃,火烟通向室内地下、土炕及墙内纵横的火道,最后顺山墙高出的烟口排出,冬季室内温暖如春。足见六百年前的土地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是神奇的佛手。在妙因寺多吉羌殿内供奉着一枚酷似人手的树芽,被信众们尊称为“佛手”,每天接受着各地游客和信众的瞻仰和膜拜。它五指分明,脉络清晰,甚至连指甲和关节都依稀可见。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段流传甚广的小故事。</p><p class="ql-block"> 据说在1992 年,一个小姑娘从后花园一棵旃檀树上掰下树芽带回家后,得了一种怪病,久治不愈。一天,有人串门发现了树芽,让家人赶紧送往妙因寺,此后小姑娘病情逐渐好转,再无复发。故而此树被人们奉为神树,这枚形似人手的树芽亦被尊称为“佛手”,而这则故事也在连城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 鲁土司衙门,作为甘肃省兰州市一处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值得孩子们及历史爱好者们探寻,身入其中,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历史的积淀和厚重。</p><p class="ql-block"> 欢迎全国各地的旅友前来参观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