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特殊身份的警官》是根据真实事迹改编的中国第一部谍战题材的小说!我个人认为《特殊身份的警官》的内容比三十年后的《潜伏》更加曲折离奇生动惊险!</p><p class="ql-block"> 《特殊身份的警官》其主人公毛福轩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毛福轩,1897年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比毛主席小四岁(但在辈分上是毛主席的族叔),与钟志申、庞书侃、毛新梅、李耿侯被并称“韶山五杰”(韶山五杰后来先后为革命事业献身)!毛主席在湖南开展农民运动时,毛福轩就是毛主席的得力帮手,并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冬天,毛福轩受党组织派遣,来到江西安源路矿,和毛泽民一起开展工人运动。1925年6月,在毛主席的主持下,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党支部成立,毛福轩任韶山党支部书记!</p> <p class="ql-block">毛福轩烈士</p> <p class="ql-block"> 1929年,毛福轩再次受党组织派遣,化名为毛恩灏,打入国民党江苏省金山县警察局工作,并被提升为金山县警察局第三分局局长,通过金山县委设在朱泾镇木货店(小说中的金山县小横街徐记肉铺)的秘密交通站,暗中指导金山县委的军事情报工作,自此坚持党的秘密工作长达四年之久!小说中的巧借第一军、掩护地下党、借刀除叛逆、虎口巧接头、孤身闯虎穴、大摆迷魂阵、巧夺敌枪支、识破还魂记、智救特派员、血溅聚丰楼等惊险刺激的情节都是根据毛福轩当年打入国民党金山县警察局时期的真实事迹而改编的!</p><p class="ql-block"> 1933年2月27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毛福轩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他被敌人作为“要犯”,先关押在上海监狱,后押解至南京。敌人对他进行严刑逼供,毛福轩受尽酷刑,但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在审讯室里怒斥敌人:“要杀就杀,不必多言!”。并在遗书中写道:“余为革命奋斗牺牲,对于己身毫不挂虑!”同年5月18日,毛福轩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6岁!</p> <p class="ql-block">《特殊身份的警官》小说原著</p> <p class="ql-block"> 而小说《特殊身份的警官》的两位作者姚自豪与毛一昌均不是专业作家,而是金山县的两位普普通通的中学语文教师。</p><p class="ql-block"> 当年,姚自豪和毛一昌都是金山县吕巷中学的语文老师,同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二人业余时间都喜欢写故事。1979年,两人在报纸上发现了一条线索,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国民党金山县警察局打入了一名中共地下党员,是一位叫毛福轩的湖南人,后来因叛徒告密,被捕后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这样一个可歌可泣的事情发生在金山县,是否可以挖掘写成故事?</p><p class="ql-block"> 有了这个想法,姚自豪和毛一昌开始抓紧时间采访,前后共采访了十几个人。其中收获最大的是找到了王承昭,他是当时中共金山县委负责与毛福轩联络的联络员。当时二人去采访王承昭时还特意打了介绍信。</p><p class="ql-block"> 王承昭讲述了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金山地下党的大量情况,以及他个人和毛福轩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小说《特殊身份的警官》作者之一的姚自豪</p> <p class="ql-block">小说《特殊身份的警官》作者之一的毛一昌</p> <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很艰苦,没有录音机,也不敢拿笔记,怕打断思路,就靠脑袋记。回去后,二人连夜回忆,把讲的内容记下来,互相补充修正。就这样利用晚上、周末和节假日,历经半年采访,慢慢把材料积累起来。</p><p class="ql-block"> 有了素材,接下来就要进行故事创作。由于白天要教书,二人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毛一昌记得,那时候家里只有一张写字台,要等孩子做完作业,才能开始创作工作。先列好人物设置,把每段情节的提纲先写出来,然后开始一章一章写下来。一般一章是五六千字,写完再进行补充修改,重点是怎么将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p><p class="ql-block"> 1980年寒假一放假,姚自豪和毛一昌就来到上海打浦桥出版社的招待所,进行最后的定稿。那年的冬天出奇的冷,招待所没空调,条件很艰苦。后来快过年了,招待所的阿姨都来问,你们什么时候回去,其他人都回去过年了?那年他们二人一直忙到除夕那天才回家。</p><p class="ql-block"> 1981年1月,20多万字的《特殊身份的警官》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一版印数为37万5千册,一年里连续加印近10次,总发行量近100万册。当年《人民日报》发专文推荐,还被评为当年上海市青年最喜欢的十本书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电视机还尚未普及的年代,小说《特殊身份的警官》被录制成《特殊巡官》的广播连续剧进行播放,由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著名配音演员富润生担任导演。广播剧中把毛福轩的名字改为了洪德轩,原著中毛福轩的搭档“小湖南”改叫了“小四川”。</p> <p class="ql-block">根据《特殊身份的警官》改编的广播连续剧《特殊巡官》</p> <p class="ql-block"> 《特殊身份的警官》出版一年后,姚自豪和毛一昌收到一封来自湖南潇湘电影制片厂的邀约,想把《特殊身份的警官》改编拍成电影。当时潇湘制片厂的书记在《长沙晚报》上看到了《特殊身份的警官》的故事连载,他曾在韶山工作过,知道毛福轩这个人,就想把他的故事拍成电影。</p><p class="ql-block"> 二人答应了邀约,但是没写过电影剧本,如何改编呢?电影的表达形式和小说不一样,当时报纸上会有电影剧本的连载,二人就一边看着学习,一边摸索把剧本写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完成初稿后,姚自豪和毛一昌带着剧本,来到潇湘制片厂所在地长沙,和工作人员一起讨论修改。1982年,根据《特殊身份的警官》原著改编成的同名电影上映!影片由刚刚从上海电影制片厂调任潇湘电影制片厂的周康渝导演执导,影片中主人公毛福轩的名字改成了江万和,公开身份是“赵巡长”,由当时的银幕硬汉赵尔康饰演,“小湖南”改叫了“小浦东”。反一号国民党江苏省警察厅侦缉处长秦邦业由著名的老戏骨杨宝河饰演。</p> <p class="ql-block">根据《特殊身份的警官》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p> <p class="ql-block">电影《特殊身份的警官》主人公江万和(毛福轩),由著名老戏骨、银幕硬汉赵尔康饰演</p> <p class="ql-block">电影《特殊身份的警官》反一号——国民党江苏省警察厅侦缉处长秦邦业,由著名老戏骨杨宝河饰演</p> <p class="ql-block"> 姚自豪回忆当年在长沙改电影剧本的间隙,他和毛一昌在长沙街上逛,正好经过湖南省美术出版社,当时连环画很流行,就想着《特殊身份的警官》能不能出连环画。带着这个想法,他们找到出版社的编辑说明意愿,于是有了后来同名上中下连环画的出版。后来该小说又先后出版过多种版本的连环画。其中包括改名为《特殊巡官》的连环画,这套连环画同样把毛福轩的名字改为了洪德轩,“小湖南”同样改叫了“小四川”。</p> <p class="ql-block">根据《特殊身份的警官》改编的连环画《特殊巡官》</p> <p class="ql-block">多种版本的《特殊身份的警官》连环画</p> <p class="ql-block"> 在真实的历史中、《特殊身份的警官》小说原著中、电影中,以及大部分版本的连环画中,主人公毛福轩(洪德轩、江万和)的结局都是因为叛徒出卖、掩护县委书记脱身,最后因为子弹耗尽而落入敌手,最终宁死不屈、英勇就义。是以悲剧收场的!</p><p class="ql-block"> 不过在广播连续剧《特殊巡官》和连环画《特殊巡官》中,将结局改为当洪德轩在聚丰楼上子弹打尽,即将被秦邦业逮捕的千钧一发之时,小四川及时带领颜兴根的部队(颜兴根曾经在土匪太保阿书的天下第一军中担任分队长,后来被争取过来率领自己的分队起义)赶到了聚丰楼,活捉了秦邦业,营救出了洪德轩。最后洪德轩、小四川、颜兴根率领起义队伍成功阻击了国民党嘉兴方向前来增援的省防军,并与县委书记李渊风带领的暴动队伍胜利会师,共同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江南团城工农暴动。最终以完美的结局收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