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人的美篇

中条山人

晋祠掠影 <p class="ql-block">  晋祠,原名晋王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皇家园林。</p><p class="ql-block"> 西周初期,剪桐封弟把唐国(今山西翼城)封于姬虞,姬虞排行老三,封地为唐,遂称唐叔虞。姬虞死后,其子燮父继位,迁居晋阳晋水之旁,在悬翁山麓建祠宇,称唐叔虞祠,并改唐国为晋,山西省最早简称“唐”变为“晋”,从此开起了晋国600年的辉煌伟业。</p><p class="ql-block"> 李渊父子起兵晋阳,祭拜唐叔虞以保举事成功,灭秦后,建立唐朝,源于唐地为起兵之处。</p><p class="ql-block"> 游览晋祠,可按中、北、南三条线路进行。中即中轴线,经水镜台,过会仙桥,到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穿献殿,走鱼沼飞梁,达圣母殿。</p><p class="ql-block"> 晋祠有三绝:难老泉,待女像,周柏;三宝: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三匾:水镜台,对越,难老。</p><p class="ql-block"> 进入晋祠大门,首先看到的是水镜台,是孙悟空智斗二郎神所变房子的原形,正面是戏台,上悬“水镜台”三字,是晋祠三大名匾之一。</p><p class="ql-block"> 过会仙桥便是金人台,台上有四尊铁人,西南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至今保存完整,明亮不锈,被称为宋朝的不锈钢。</p><p class="ql-block"> 绕过金人台便是对越牌坊,“对越”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高尚功德,对越二字,整饬遒劲,为三大名匾之一。</p><p class="ql-block"> 献殿为祭祀圣母,供奉祭品场所,该殿为本质结构,斗拱相连,榫卯相接,单檐歇山顶,琉璃雕花脊,轻巧而稳固。</p><p class="ql-block"> 鱼沼飞梁位于献殿前,北宋时与圣母殿同建。古人以园为池,方为沼,沼内有鱼取名鱼沼,沼上架桥曰飞梁。整个景观造型类似于现代的立交桥,是现存古桥中唯一能看到的十字桥,是现存古桥中的孤例。</p><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殿前8个廊柱上8条盘龙跃跃欲飞。殿内存有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殿中楹联10副,匾额16块,皆为上乘佳作。</p><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南北各有一个八角亭,北为善利泉,南为难老泉,与鱼沼构成三大神泉。难老泉出水口有一道石堰,10个出水孔,分为南三孔,北七孔,便是流传千古的“三七分水”的故事。难老泉为晋祠的三绝之一,“难老”为晋祠第一名匾。</p><p class="ql-block"> 晋祠千年以上的古树有30棵,最为著名的当数圣母殿北侧的卧龙柏,己有3000多年的树龄,侧身斜依于圣母殿顶上,与地面形咸45度夹角,酷似卧龙,前面有一柏树支撑着它的躯干,名曰撑天树,是晋祠的一绝。</p><p class="ql-block"> 此外,晋祠的水母楼,唐叔虞祠,唐太宗李世民御书的唐碑书法真迹,都是不可多得的看点。</p><p class="ql-block"> 晋祠山光水色,古木葱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诗情画意,令人称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