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们的母亲陆慧荫女士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幸运客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母亲逝世10周年纪念日(农历4日15日)。十年前的今天,我们按照母亲的意愿不抢救、不插气管,将她从医院接回家中,在子女们的照料下安静闭上眼睛,善始善终,有尊严地离开了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 母亲个性豁达、乐观、热爱人生。对亲友、邻居等乐善好施。在漫长的人生经历中,广有口碑。在艰辛抚养子女的岁月中,始终保持开朗阳光的心情。夕阳晚年,仍然关心世事人情,以看电视、读报、剪报和游览名胜古迹为娱。发挥自身优势,特别注重教育第四代,与外重甥女用英语对讲,还手把手教重外孙、重外孙女书写大楷。</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纪念日里,我们兄妹感谢父母亲的养育之恩。特此记叙了母亲生平的点点滴滴,寄托我们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母亲陆慧荫,生于1914年农历十二月初六,今年已一百一十周年。江苏无锡人。名门之后。早年秉承家学渊源,熟读诗书,且又受到良好的现代教育。孩提时,其父挥毫,家母静观身侧,潜移默化而有心得。</p><p class="ql-block">古典诗文朗朗上口,不少名篇记忆清晰,八、九十岁时还能吟诵全篇的《岳阳楼记》、《长恨歌》、《琵琶行》、《兵车行》,百岁寿宴上还能背诵《木兰诗》。</p><p class="ql-block">母亲初中就读于无锡县女中,后在上海务本女子高中毕业。在堂兄陆定一化学戏法的诱导下,以优异成绩考进苏州东吴大学化学系学习,成为该系少有的女生中的一个。大学就读期间,不畏艰难,勤奋用功,学有所成。</p><p class="ql-block">她聪明能干,动手能力极强。争分夺秒编织子女的衣裤,走路也不停下。80岁还会修电灯,90岁还能玩电脑游戏。是一个不知忧愁的乐天派。</p> <p class="ql-block">我的外公陆松笙,无锡著名书法家,文能诗书画,兼通理学,尤擅草书。著有“四统七理论”、“四端图说”、“青年前程图说”及“训孙语”等学说传世,皆收入四端居士杂著。</p> <p class="ql-block">我的外婆侯玉茹是一位出生于大户人家的知识女性,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八、九十岁还能天天读报,读佛经。</p><p class="ql-block">她是一个能干的女强人,勤俭持家,经营商店,样样出色。她慈悲为怀,懂得医道,擅长推拿,乐于为他人解除病痛。健康长寿活到93岁。这在当时70年代确实不易。</p> <p class="ql-block">母亲在东吴大学读书时,结识了同学薛禹言先生,后结伉俪之好。1938年父母在重庆喜结良缘。</p><p class="ql-block">父母亲的订婚啓事是这样表述的:我俩同学同乡,同生死於战区,同志同心,同患难于旅途。既同剧变於昨天,愿同祸福於明天。废习俗之拘泥,破惯例之麻烦,谨于戊寅儿童节,订婚首都南温泉。略备茶点,共赏美景。时维国难,何敢铺张,凡我知己,盍兴乎来!</p><p class="ql-block">这是父母亲自由恋爱的代表作,八同很贴切,很时髦。</p> <p class="ql-block">参加婚礼的宾客留影。</p> <p class="ql-block">1938年底,初为人母。</p> <p class="ql-block">1945年抗战胜利后,拖儿带女回到家乡。</p> <p class="ql-block">1953年,母亲在完成生育10个孩子后,在大哥的鼓励下,走出家庭为社会做贡献,任职于无锡市第二女子中学。曾任数学教师,并担任生物、化学实验员、对工作全力以赴,精益求精。</p> <p class="ql-block">父母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十个孩子。家母尤其重视对我们子女的优良品格的培养和教育。还在我们童年时,就常用《海的女儿》等世界文学名著,熏陶我们,使我们子女相亲相爱,热爱生活,形成肯动脑筋,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质。</p><p class="ql-block">这里留存的是我们的年年岁岁。</p><p class="ql-block">1953年合影。</p> <p class="ql-block">1955年在惠山留影。</p> <p class="ql-block">1965年春节。</p> <p class="ql-block">1966年春节。</p> <p class="ql-block">1991年春节游惠山。</p> <p class="ql-block">1991年2月。</p> <p class="ql-block">1993年。</p> <p class="ql-block">1995年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2002年夏天。</p> <p class="ql-block">2008年4月,大孙女薛松从美国回锡举办婚礼,我们又欢聚一堂。</p> <p class="ql-block">自由恋爱的父母亲,虽然生活在不同背景的家庭,性格和习惯各不相同,但互帮互助,携手共同生活、相伴六十多年,这是游览名胜古迹的部分照片。</p> <p class="ql-block">蓬莱阁留影。</p> <p class="ql-block">父母银婚纪念,在北京天坛留影。</p> <p class="ql-block">88年5月。</p> <p class="ql-block">父母亲在大哥船舶试验池旁。</p> <p class="ql-block">88年7月,和姑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父母亲与二位表叔一起去青岛看望三叔三婶。</p> <p class="ql-block">并与三叔三婶的子女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母亲与四个儿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母亲和六个女儿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父母最后几年在徐巷三哥三嫂家安度晚年。</p> <p class="ql-block">金秋陪同母亲赏菊是每年的惯例。</p> <p class="ql-block">父母亲在武汉植物园。</p> <p class="ql-block">1993年,大哥陪同父母,乘坐自己设计的高速长江客轮游船,首航既三峡景观告别游。这是游览观赏屈原祠。</p><p class="ql-block">建造三峡大坝后,这里已成为观看大坝全景的绝佳处。</p> <p class="ql-block">母亲参加二女中退休教职员工活动。</p> <p class="ql-block">与二女中退休教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0年,父母亲参加爷爷追悼会后,在上海与兄弟姐妹和家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3年3月,小叔公孙冶方魂归故里。骨灰由夫人洪克平、养女李昭、侄女薛禹谷、侄外甥武克钢和秘书专机护送至上海。13号上海一行20人乘专车抵达无锡。</p><p class="ql-block">14号父母亲参与了孙冶方骨灰撒入故乡太湖的仪式,向亲人作最后的告别。</p> <p class="ql-block">大哥在西德一起工作的教授夫妇到中国后,来家看望父母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摄于无锡市老大会堂大门前。</p> <p class="ql-block">1997年7月我父亲去世后,母亲先后被大姐、大哥接到深圳、武汉华中理工大学生活。</p><p class="ql-block">四姐协肋大哥一起照顾她,在华中校园里生活了二、三年。</p> <p class="ql-block">1997年7月,送别父亲后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父亲去世后,大哥把妈接到武汉,四姐协助大哥一起照顾她。</p> <p class="ql-block">妈妈住在大哥家时,表哥、表嫂特地从台湾赶去武汉探望。</p> <p class="ql-block">1999年,大姐又把母亲接到深圳,共同生活了五年。大姐六十多了,还开车送妈妈去老年大学习字,还为母亲举办了书法展,出版了书法集。这里展示了其中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2003年6月,母亲在深圳南山图书馆举办个人书法。</p> <p class="ql-block">大姐家祖孙三代齐出动,为母亲书法展助兴。</p> <p class="ql-block">大姐、四姐和六姐一起祝贺母亲书法展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南山图书馆馆长热情支持书法展。</p> <p class="ql-block">母亲与书法刘老师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2007年大姐中园为母亲编印出版了陆慧荫书法。</p> <p class="ql-block">母亲不辞辛苦,坚持习字。退休后曾在无锡市老年大学学习书法,接受书法大家陆修伯的热心指导。去深圳后又与大姐同去老年大学上书法课,不断提高自已的习作水平。</p> <p class="ql-block">这幅是妈妈模仿外公在梅园“诵豳堂”书写的楹联,非常逼真。</p> <p class="ql-block">这是外公为荣德生先生的梅园“诵豳堂”书写的楹联“为天地布芳馨栽梅花万株,与众人同游乐开园囿空山”荣先生看后非常滿意,称这副楹联完全可同梅园万古长存。</p> <p class="ql-block">2005年10月20日,《薛明剑文集》首发仪式暨纪念薛明剑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亲属合影。</p> <p class="ql-block">同上,家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母亲是在东吴大学相识、相知、相爱的。2010年10月,苏州大学(前身是东吴大学、苏州师范大学)110周年庆典。大哥、五哥同去寻觅父母亲在东吴大学相识、相知、相爱的地方。就是这座黄房子。</p> <p class="ql-block">母亲的百岁寿辰庆典在三凤桥酒店举办。</p> <p class="ql-block">2012年元旦,十个兄弟姐妹欢聚一堂,庆贺母亲百岁寿辰,最小的已过甲子年。十对原配双双健在。</p> <p class="ql-block">大哥大嫂和小女儿薛栋从美国赶回无锡,为母亲庆贺百岁寿辰。</p> <p class="ql-block">大哥亲手为妈妈点燃百岁生日蜡烛。</p> <p class="ql-block">寿宴上寿星和重孙说悄悄话。</p> <p class="ql-block">寿星和孙子、孙女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中和全家与老寿星合影。</p> <p class="ql-block">老寿星与参加寿宴的第三、第四代欢聚。</p> <p class="ql-block">十兄妹祝母亲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十全十美十兄妹相拥老寿星。</p> <p class="ql-block">在锡的兄弟姐妹同为母亲过百岁生日。</p> <p class="ql-block">2014年2月,五哥和小妹陪同百岁母亲参加了无锡市校管中心举办的全市老寿星教师寿宴。席间母亲背诵了全篇《木兰辞》。</p> <p class="ql-block">2014年春节,大阿福编导的节目组来白水荡母亲住所录制《百岁老人》节目。</p> 母亲走完了百岁人生。 <p class="ql-block">2014年5月13日(阴历4月15日),母亲安祥离世,一女中退管会(当时二女中并入一女中)送来花圈悼念。</p> <p class="ql-block">表哥前来悼念。</p> <p class="ql-block">学校退管会前来参加追悼会。</p> <p class="ql-block">追悼会现场。</p> <p class="ql-block">表弟、堂妹们从外地赶来无锡送别。</p> <p class="ql-block">乘车去梅园公墓。</p> <p class="ql-block">我们子女一起送母亲上山,葬于父亲身旁。</p> <p class="ql-block">今年是家母逝世十周年,二位长姐相继从深圳、武汉赶回无锡,一起去坟上祭拜父母。又将父母的遗照请下,送惠山寺请和尚诵经超度他们进入仙境,由众仙照拂。子女也都七、八十岁,照顾不周全了。</p> <p class="ql-block">5月2日兄妹去梅园公墓祭拜祖父母和父母双亲。</p> <p class="ql-block">带去我们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5月9日,我们兄妹聚集在白水荡1号102室,请下父母双亲的遗照。</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与父母亲的照片留个影吧。</p> <p class="ql-block">在世的八兄妹都来了(二位兄长已在天国侍奉父母),加三个女婿和桦桦,十二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全体拜别父母亲。</p> <p class="ql-block">由惠山寺和尚诵经超度。</p> <p class="ql-block">父母亲遗照安排妥当。</p> <p class="ql-block">拜别双親。</p> <p class="ql-block">点香送别。</p> <p class="ql-block">让熊熊火焰将我们的思念带给天堂的父母亲。</p> <p class="ql-block">当天抽空在天下第二泉旁边,留下我们十三人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完成祭拜仪式后,全家人在惠山如意阁聚餐。梁梁今天特地请假前参加纪念活动,中午有接待任务缺席了。</p> <p class="ql-block">  美篇中母亲的书法都是采用大姐中园主编的书法集中的作品,她们全家为母亲举办书法展、出版书法集付出了辛勤劳动,留住了母亲的墨迹,功不可没。美篇中母亲的生平解说也采用了大姐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有许多是中成提供的,他是个有心人。中全、中渝也出力不少。</p><p class="ql-block"> 特别还要感谢摄影师,连续数十年为我家的集体活动无偿辛勤地拍摄,留住了难忘的时刻。谢谢!</p><p class="ql-block"> 感谢众兄妹齐心协力,圆满完成父母亲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为赶时点,匆匆搁笔。等反馈意见来后再细细打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薛中和</p><p class="ql-block"> 2024/5/2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