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一个千年古村的声音

拾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每想到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等名人是江西人,庐山、三清山、滕王阁等名胜古迹是江西美景更让我发自内心的为生为中国人、生为江西人而感到无比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在我因他们感到骄傲的同时,我也清楚我与这些名人、名胜古迹之间的“距离”十分遥远。</p><p class="ql-block"> 在参加广丰区政协副主席包晓辉开设的讲座之前,我从未想过名人与名胜古迹能与我离得这么“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施村人民的一员,包主席从未遗忘过自己的家乡,关于家乡的故事他如数家珍,耗费无数心血在诸多文物古籍中找到史实,以更有力的证据证明了施村是一个千年文化古村。此次讲座便是包主席面向教师的一次文化唤醒。</p> 听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施村,位于广丰吴村的千年古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西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无数江南美景引人向往。著名的千里江山图所绘便是九江之美。施村也有十大美景:神庙雾钟、锦岗春色、上街古联、宝井水甜、古洞仙风、上峰云多、矮桥三市、平塘转月、石灶晚烟、五马并槽。其中的锦岗春色于施村北边花锦岗,可俯瞰整个村庄及周边的溪流⼭⾊,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要说在施村最想让人一探究竟的那必然还是与施师点相关的三处遗址了,南斋书舍、龙洋寺、施正宪公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广丰古建筑遗址之一,也是十个古书院之一的南斋书舍,位于施村北边学堂⼭,⼭势由低向⾼缓升,⾼处可远朓远⽅,近处⼭野静谧,是读书写作的好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洋寺在施村建⽔库时被⼟填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施正宪公墓,在富成乡⻰洋寺之侧。其墓历经坎坷才被好好保护起来。墓中出土国家⼀级⽂物的端砚1⽅以及皈依瓶等葬品,同时出⼟墓碑1⽅,现均保存在区⽂物管理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广丰县志》记载,宋代广丰籍官员共101人,其中从施村走出去的施姓官员有32人,占全县宋代官员三分之一。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施师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施师点,字圣与,广丰吴村施村人,历事高宗、孝宗、光宗三朝,官至宰相,是广丰古代最有影响的人物。宋史立传,著述甚丰。 </p> 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宋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为官清廉正直,能关心百姓疾苦,注重举荐人才,重视人才储备,面对敌国,进退有礼的施师点。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听讲座时,每当我愈发了解人物,便愈发觉得应该向他学习。尤其是教师这个职业更是应该尊重自己,尊重学生。应该像施师点注重人才举荐人才一样,在日常教学当中,也要因材施教,要多多了解学生的技能、爱好、特长,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p> 做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想自己的人生旅程,每次都会因为某一个名人或某一处古迹被吸引去那一座城市。嘴上不说,其实心里是万分羡慕居住在那座城市的人们的。远的不说,我有一位同学是弋阳人,每每谈起她的家乡时,总要带上方志敏同志与其故居。同学面容上透出来的骄傲与心里的与有荣焉,至今印象清晰。如今,我的故乡也发掘了施师点这般的人物,也挖掘了国家一级文物,心里自然是十分欢喜的。甚至想着假若能将施村这几处景色,几座遗址好好规划整合一番,说不定也能成为广丰的名片。此举既能增加广丰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也增强了大家内心对自己故乡的地方自信、文化自信。外出游玩时,谈起家乡也能自豪地说上一句“哦,施师点呀,我们那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庆幸的是这样的人一直有——包主席便致力于大力宣扬家乡文化,呼吁大家关注、保护和传播家乡文化,树立属于广丰、属于吴村的文化名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村镇除了施村这一千年古村外,其实它本身也是一个重教崇文,注重教化的千年古镇。但无论是吴村还是施村都在历史的洪流中慢慢没落了,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令人惋惜。时代洪流不可逆转,那便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未来掌握在当代人的手中,今后的施村如何,今后的吴村如何便看当代的我们如何做了!</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宁纪薇 纪雨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