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之忆]儿时零食之恋

丫巴山

<p class="ql-block">作者:丫巴山</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5263501</p> <p class="ql-block">  不久前和一帮大大小小的朋友一起侃美食,说着说着,几位60后和70初的话题就转到属于那个年代生的少年时的零食上来,颇有点“倚老卖老”地向这帮小弟弟妹妹们抖点革命家史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是啊,时间真有魔力,我们这些60、70后居然也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怀旧记忆了。零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更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不管是城市或是乡村,不管是富足或是贫乏,都有孩子们各自的零食世界。瞧着现在的零食真是极大丰富,滿坑滿谷都是好吃的。正餐以外的世界里,城市的孩子们是被薯片、高级饼干、巧克力,冰激淩、休闲食品、麦当劳和肯德基等等给幸福的包围了,引来很多营养学家为之担忧。其实我們60、70后回忆的碎片里,却也有着勾起人馋虫儿的零食世界呢。</p><p class="ql-block"> 四、五十年前的中国农村,是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的年代,丰富的物质享受是远远谈不上的。若不当时,没有钱,甚至有钱也买不到零食。那能像现在,大小村寨都有小买部、甚至是超市,这样琳琅满目的零食物品,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不过,儿童们的零食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这要看你会不会找了。</p> <p class="ql-block">  包谷杆:小时候村子周边地里大都种着包谷,而那些包谷杆绝对是我们从小最爱。包谷杆很甜,有种淡淡的包谷的清香,而且它不像甘蔗,它轻轻一撇就断了,皮也好撕,用嘴咬住一小块,顺着一拉,整个外面的皮就拉下来了。上学路上钻进地里,找到没有背上包谷的包谷杆撇上几根,边去上学边吃,到了学校里还剩几根,那绝对是同班同学追捧巴结的对象!</p> <p class="ql-block">  腌萝卜:腌萝卜也是小的最爱,有现腌的萝卜条和腌干萝卜截。腌萝卜闻着是一种臭臭的,像脚臭又有点像屁臭的味道,但吃在嘴里,却是一种独特的风味。当年上课的时候,不管饿不饿,都时不时偷偷拿出家里自己泡制的腌萝卜解馋,结果教室里弥漫着一股屁屁的脚臭味。老师和同学们无不有想哭哭不出,想笑不敢笑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泡橄榄:泡橄榄也是儿时最有印象的一个零嘴儿。把橄榄果洗干净后,放入盐水中泡着,有条件再放入甘草等,过上两周左右,泡橄榄就做好了。放学或扛柴回来能喝到一碗凉凉的泡橄榄水,有点香,有点咸,有点涩,还有甘草的香甜,绝对是个消署解渴的好饮料。时间如果泡长一点,橄榄里面的酸涩基本消失了,留下的只有清甜。</p> <p class="ql-block">  腌黄瓜:腌黄瓜一直都是人们最爱的零嘴,用一个大大的玻璃缸,把黄瓜放入盐水浸泡着,等时间一久,黄瓜色泽暗淡发黄,这时候是最好吃的时候。把黄瓜从缸里拿出来,一条地切开,抹上点酱,黄瓜的清香伴着酸辣,那才叫一个酸爽!</p> <p class="ql-block">  爆米花:算是小时候很普通的零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爆米花是一种比较解馋的零食,只需要一小碗包谷,就能爆上一大锅,吃上很长时间。那时的孩子只要听到“嘭”的一声,就知道爆米花的人来了,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急忙盛上一大碗包谷,派家里人带着盛爆米花的布袋去排队。大人没有在家的,小孩子们也会偷着家里的包谷去,还多偷一点当爆米花钱,大人知道了也最多说两句,因为他们也会拿爆米花下酒呢。</p> <p class="ql-block">  铁蚕豆:铁蚕豆是传统的一个美味零嘴,干蚕豆用锅炒或者在火堆里刨,虽然这种蚕豆很硬,但是非常香,放在嘴里嚼,“喀嘣喀嘣”地响。据说,吃铁豆,是锻炼牙齿的。出门时抓两把装在衣兜里随时嚼两颗,即解馋又经饿。 </p> <p class="ql-block">  烤洋芋:是最不缺少的原始零嘴。吃烤洋芋,一般是在火堆里面刨,烧熟后的洋芋香、酥、甜、嫩,掰开后抹上面酱、卤腐或者辣椒面,一道简单却美味的烤洋芋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  卤腐(腐乳):是餐桌上咸菜必不可少的,也是小时候的零食之一,从咸菜缸里掏一坨卤腐捧在手心里,用火柴棍挑着吃,指脚指头大小的一坨卤腐,可以吃一小时以上,吃完了还把手舔干净。原因只有一个:实在是太好吃了,舍不得吃!</p><p class="ql-block"> 还有很多很多,虽隔四、五十年,在记忆里还很清晰,但不可能一一道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