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情小满

国风|宛丘之上

<p class="ql-block">宗情小满 </p><p class="ql-block">——祥华感德走访随笔</p><p class="ql-block"> 佛耳山可耕可庐,固然凭海拔1535.5米的高度,于天地间轻易举起安溪自然地理第三峰器宇,但跟云南园陈立平、后溪陈艺明宗兄弟扯巴,私下倒认为有着首令清隐而当仁不让名号佛耳开天的掌故,尊之为千年清溪文史第一山,应该实至名归并不过分。虽说曾几次都在错过美丽杜鹃花开时节到的祥华乡,但这回随安溪陈文化研究会陈革逐、陈哲恒带队的宗亲团,陪同老领导陈水潮再度走访,可能对祥华颍川派裔风华浸远的胜景有了更进一步的窥探,才突然有所感触:或者山不仅仅存立有仙则名的幸遇一面,敢情也含蓄着山仙相得、金声而玉应的成份吧。</p> <p class="ql-block">  陈万策,字对初,号谦季,清代康雍盛世著名数学家。其《中西算法异同论》关于勾股弦的精妙相况,应该算作自《周髀算经》以降,对接近代意义上西方几何学的思想了。从重文轻理的岁月长河审视,先贤与少数同行者自出机杼的治学,建树弥足珍贵。至于传统和时尚的文翰造诣,以经学家世渊源,九岁属文,京都乡试第一名,深得阁臣李光地器重的非常传奇,完全配得上高山仰止的这类膜拜。</p> <p class="ql-block">  祥华本家名动天下者三:陈迁鹤、陈万策簪缨世家,社会活动家、慈善家、台胞陈沼涛,实业家、慈善家陈发树,前二者皆珍山的宗杰。珍山即为九世联登、八科同榜的赫赫陈山,其陈氏宗支源自湖头后溪,元末铁血漂杵的岁月峥嵘与山中无历日的耕读安适交织积力,终成就望族直挂云帆的荣光和骄傲。承藉祖上五人进士及第、几十人中举的罕见底蕴传薪不辍,今日陈山频添重彩浓墨,丰衍五十三陈金匮的华美库存:台商陈沼涛,谢政领导陈炯仁、郑清花伉俪,教授陈建奇、中医硕导陈国春等等。宗支肇于元、兴于明清、辉华当代,千年间持续敷荣,天衢独步,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安溪的水系基本归诸晋江流域,不过西部几座雄标还蘸得九龙江脉息,包括祥华有青霓委婉,绕道永春注入漳州河。都说山水养人润物,或许丰渥的源逢,注定就成人杰地灵的这片溪山物华天宝的霈泽。</p> <p class="ql-block">  祥华的茶叶素有口碑,这种口碑因为茶乡人味蕾的喜好而交誉争荐。北线安溪另一个茶业重镇是感德,据说槐川先人在南宋谢枋得寓居感德期间,从雪浪丹心的茶王公身上学得完美的制茶技艺,宗贤陈庆云缵承祖泽踵事增华,就在茂绿林中打造出光前裕后的隽品——庆芸茶业。</p> <p class="ql-block">  好像不用避讳,近几年安溪铁观音的品牌力和市场领导力,似乎不复当年之勇。很多茶乡人在怀念陈水潮等老领导带领下推动茶产业高光时刻的同时,就产业滑坡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反思。其中对外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稀土攻讦,很多茶人愤愤不平又无可奈何。巧得很,前天饭桌上跟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深首席许吟隆教授海侃,许教授一席话振聋发聩:稀土根本不是问题,关键看有机还是无机,如果稀土的游离态有机成份摄入茶树,反而能助力铁观音提升健康养生的品质!</p> <p class="ql-block">  许教授和他的团队赵博庞硕这次来安溪,是参加5月21日在茶学院举办的首届中国(安溪)全球茶产业碳中和发展高端对话高峰会,年年香茶业作为协办企业,特别为提前莅临的专家组接风。当然席间权威泰斗专业术语的话意,这边做了接地气的转述。其实大科学家蛮接地气的,他谈笑风生,总那么睿智、风趣。教授指着宗贤陈振安,天才不世出笑称安总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蛮逗的,满桌笑喷。</p> <p class="ql-block">  湖头后溪宗支跟这次走访的珍山、槐川宗亲瓜瓞交集颇有渊源,县闽南古建协会常务副会长陈立平正经八百,称艺明是赤子之心,名门之后。说的也没毛病,蓝太阳设计制作公司帅哥陈艺明的先祖陈启端、陈光绪,因为抗议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而被迫举家举族南遁,才有了后来的后溪故事、珍山故事和感德眠牛祖祠故事。 </p> <p class="ql-block">  出行日正赶上小满节气,小满一候苦菜秀,茶叶香,钟情无限。</p> <p class="ql-block">(文中涉及的史料,由于走马观花式领略,很难做到精确无误,请见谅。无尽灯影说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