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

丝丝花园

<p class="ql-block">乌兹别克斯坦:中亚腹地的“双内陆国”让这里成为东西方往来的必经之地,古丝绸之路横穿而过,欧亚文化交汇碰撞,见证了这里文化融合的璀璨。蒙古帝国、帖木儿帝国、花剌子模王朝...多次的王朝更迭,在这里留下了充满神秘与传奇色彩的故事和珍贵的7400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三步一景,五步一人文,绿松石蓝的穹顶、细密入微的瓷砖装饰,为世人展示了教科书级别的伊斯兰艺术。这个从“一千零一夜”中走出的真实国度,用灿烂的文化遗产、美轮美奂的建筑,多元的民族文化和融合世界的美食。</p><p class="ql-block">世界最安全国家排名中第五名。</p> <p class="ql-block">乌兹别克人虽为突厥后裔,却执着于崇拜蒙古人帖木儿。蓝色是突厥人的颜色,也是帖木儿旗帜的颜色。</p><p class="ql-block">无论古城新镇,随处可见土黄色建筑点缀亮眼的蓝色拼贴穹顶或青色瓦片,如同我们的“点翠”工艺,沉静、优雅。迷人的马赛克拼贴,富于象征意义的图腾纹样,漫步在动辄千百年历史的建筑群间,与拥挤集市中的商贾顾客擦肩,耳边响起清真寺里的伊玛目遥远缥缈的吟唱,仿佛梦回《一千零一夜》中繁星照耀下的大漠孤烟、繁华古都。这里是波斯人、粟特人、大夏人与突厥语民族的混合,官方语言为突厥语族中的葛逻禄语支。</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出行不用担心安全,作为相对世俗化的伊斯兰国家,这里一度被评为全球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也是《孤独星球》推荐的十大旅游国家之一。</p><p class="ql-block">对中国公民实行了10日入境免签政策,适用于持有因私护照的中国公民。在免签入境时,中国公民需要提供有效的护照、行程单、机票等相关材料,并遵守乌兹别克斯坦的入境和出境规定。但只适用于飞进飞出,如果想要飞进去陆路出,需要申请电子签,可停留30天,3天左右出签,付$25元费用。</p><p class="ql-block">电子签申请官网:e-visa.gov.uz/main</p><p class="ql-block">广州无直飞航班去乌兹别克斯坦,必须中转。经国际机场可持10日内回国或赴第三国机票入境,需提供机票票号供查验。海关会询问来乌目的和返程时间,10天内离境即可。</p><p class="ql-block">关于航班:广州飞北京,然后乘乌兹别克航空或有南航可直飞塔什干。也可南航在乌鲁木齐转机,前往塔什干。</p> <p class="ql-block">💰换汇消费:乌兹别克斯坦货币为苏姆,可在换汇点用美元购买,也可寻找带银联标志的ATM机取现(会收取部分手续费)。苏姆纸币面额较大,纸币最小面额为2000苏姆,最大为10万苏姆,建议使用现金消费时数清金额。将来回机票、订房确认单打印出来,在过关时,全部交给海关员,基本上不问你什么问题,就盖章出关,从下机到出关,花费了45分钟左右,算是十分丝滑地出关,就是到达大厅,机场不大,正在扩建中。大厅左右各都有一间换汇点。我给了$200元换回2524000苏姆(离境时,可以在出发大厅的换汇店换回美金,苏姆纸币尽量保持新净,无折过的与缺角,不然不给你换回美金的),立刻成为百万富豪。不过使用时,我试过看多了一个零,要支付16000苏姆,却看成要支付160000苏姆,好在司机姐姐告知我,付多了,从此我每次付款时就要看清楚后面有几个零。</p><p class="ql-block"> 有银联标志的提款机就可以取现,每次取款都有固定的手续费,在塔什干随处都可以取现,但下面的城市就相对少一些。店家pos机可以使用银联信用卡刷卡(一定要输入密码才能完成交易,所以必须问开卡银行留下密码,不然无法消费),信用卡受信用额度限制,可能产生超出信用额度导致的高额费用,大额消费时建议使用储蓄卡。持标记有VISA、MasterCard国内银行信用卡可在部分商店刷卡消费,并可使用ATM取款。走银联路线,直接按汇率折算,归国后还人民币。万事达国际组织路线,入美元帐户,归国后还美金。乌兹别克斯坦分别有四种国际卡可以使用,分别是Visa卡,Master Card 万事达卡,中国银联卡和American Express 美国运通卡(必须带芯片的卡,磁条卡基本上用不了,太落后了)</p> <p class="ql-block">国内的手机信号在此,不是那么好用,某宝上出售的电话流星卡,信号也一般,出了海关后,换了钱后,就在大厅就有柜台出售流量卡了。</p><p class="ql-block">上网卡:乌兹别克斯坦有4家电信供应商:Ucell、Beeline、Mobiuz 和 UzMobile。所有运营商都有 2G、3G 和 4G/LTE 网络。与中亚其他国家一样,购买SIM卡时需要出示护照。</p><p class="ql-block">一、Ucell就用户而言,Ucell是乌兹别克斯坦用户群最大的运营商。他们还拥有该国最广泛的网络,这就是向游客推荐他们的原因。4G/LTE 可以在一些较大的城市中找到,而 2G 和 3G 覆盖了大部分人口。Ucell SIM卡的售价大致为3000苏姆、4500苏姆或 6000苏姆。第一种SIM卡里没有话费,后两种卡分别有1500UZS和3000UZS的信用额度。</p><p class="ql-block">二、BeelineBeeline乌兹别克斯坦,简称Beeline,其2G网络覆盖了约90%的人口,其3G网络覆盖了超过55%的人口。4G/LTE 可以在主要城镇内使用。如果您是短期游客,可以购买叫做Welcome的Beeline旅游SIM卡。每32天花费30000UZS,并包含3GB、1GB用于Telegram、WhatsApp和Viber等app的流量,以及100分钟乌国境内通话。</p><p class="ql-block">三、Mobiuz(原UMS)Mobiuz,前身为UMS,于2019年开始更名,是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三家运营商。他们的覆盖范围相当有限,如果您住在较大的城镇,您可以选择购买这个运营商的sim卡,Mobiuz SIM卡的售价为5000UZS。</p><p class="ql-block">四、UzTelecom(原UzMobile)UzTelecom前身为UzMobile,由一家国有公司所有。他们是覆盖范围“最差”的最小运营商,尽管随着 4G/LTE 网络的发展而改善。因此不是很推荐购买这个运营商的电话卡(我就是购买此卡,价格高,信号差。在塔什干还可以,布拉哈已经出现时好时无,撒马尔罕更是更差了)。</p><p class="ql-block">WIFI:绝大部分旅游景点和商场有wifi,一般来说酒店都有WIFI和上网接口。</p> <p class="ql-block">中亚出行必备app-Yandex-Go使用指南,,这次在乌兹别克斯坦使用最多的app之一,必备神器。</p><p class="ql-block">1️⃣注册方法:</p><p class="ql-block">可使用了国内电话号码</p><p class="ql-block">2️⃣使用方法:</p><p class="ql-block">选择所在位置-输入目的地-确认-选择🚗型及💰-确认叫🚗-到达目的地-付💰</p><p class="ql-block">打车后,会显示车票号和预计抵达时间和实时位置,很方便。</p><p class="ql-block">3️⃣支付方式:</p><p class="ql-block">1.中国大陆发行的信用卡一直不能成功绑定,包括单标Visa卡,如果能直接使用,不牵扯找零和没有零钱的问题。</p><p class="ql-block">2.使用现金支付,唯一要注意的是【建议大家多多准备零钱硬币】,司机手上零钱有限。</p><p class="ql-block">⭕️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支付方式会让你关联visa,不要选项!把支付方式切换成现金,坐完车到达目的地再付现钱,不然容易被坑!</p><p class="ql-block">⭐️选最便宜的车经常来的车是没后备箱,行李多的朋友注意。</p><p class="ql-block">⭐️机场出来打车会有很多taxi已经黑车司机拉客,以美金计费或者翻3~5倍以上叫价,直接拒绝,走到机场外围大马路上,找可以停车的点,再用yandex go打车。</p><p class="ql-block">在此打车,可以做到打车自由,不论去哪里花不了多少钱,我在8天内打车一趟最少7000苏姆(¥4元),最多40000苏姆(¥22.8元)。</p><p class="ql-block">释注:花费4万苏姆是那天太晚约22:30,撒马尔罕火车站周边在平台上无车可以叫了,只有打路边的车辆(俗称为黑车),我选了一位面容憨厚些,带着眼镜,三十多岁的司机,将酒店地址给他看了,他在网上找到酒店图片,问我是否此店,我连说:yes。他点击我手机的打车软件,知道我已经查过车资(2.7万苏姆),他就说4万苏姆,送我们到店,我也无还价,立刻上车。对我们当时来说,就是6万苏姆,我都会付款,停车场的小车越来越少了,尽快去酒店住宿,此司机才要多48%价格,已经是有良心的人了。</p> <p class="ql-block">🚇交通方式:塔什干市区覆盖地铁。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大城市,也可乘坐出租车出行。城市间通行除国内航班外,还可乘坐火车(可以提前45天购买)。</p><p class="ql-block">📍关于语言:乌兹别克斯坦的官方语言为乌兹别克语,波斯语、俄语为通用语言,英语普及率很低,建议使用翻译软件交流(Yandex Translate俄罗斯的在线翻译软件,准确性更高)。</p> <p class="ql-block">当地使用的是欧标220V的插座,建议提前买好(淘宝欧标转国标插头),很多酒店和公共场合用的都是欧标插头和插座,不然无法对各种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者使用。乌兹别克斯坦时间与北京时间有三个小时时差,即早上北京时间8:00、而当地时间才凌晨5:00,还在睡觉的时间段内,当地酒店基本上都是住宿包自助式早餐,早餐时间7:30~9:30,酒店的装修都是相对比较旧式的设计。</p> <p class="ql-block">乌兹别克斯坦拥有发达的铁路网络,大部分游客想去的城市都可到达。</p><p class="ql-block">因此,如果您决定乘火车或汽车前往,请通过“Uzrailways” 应用程序购买车票。</p><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旅游旺季车票需求量较大,建议提前购票,以免出现买不到票的情况,耽误行程。</p><p class="ql-block">购票官网:eticket.railway.uz/en</p><p class="ql-block">购票APP:Uzrailways tickets</p><p class="ql-block">推荐在官网网页订票,手机APP有时候会有各种小问题。(用电脑上网听说网络相对稳定些)</p><p class="ql-block">注册用国内手机与邮箱就可以。但系统不太稳定,经常性断开,价格也不贵,就是对选项与方式要学习下,我搞了两天选择好各项目后就是到支付时,进不了下一步,算了。还是找某宝代购了塔什干~布哈拉、布哈拉~撒马尔罕、撒马尔罕~塔什干,三趟票面价2人共¥526元,手续费¥171元,省心省力了,对方只要你的护照信息,给个邮箱,购买好直接发过来,打印出来,A4版面大小,上面有你的信息与二维码,到时携上护照一起就可以使用了,十分方便。</p> <p class="ql-block">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的经济,交通都相对更发达些,物价相对低廉些。城区的景点并不多,但大多都免费,精华都在另几座城镇里,所以来往塔什干的游客大多停留不太久,而这里也是途经和中转的重要地。</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哈兹拉提伊玛目而建的伊斯兰建筑群,哈兹拉提伊玛目是印度最早的伊斯兰传教士之一。它由一座大教堂清真寺、两座教经学校、一座陵墓和另一座纳马兹戈清真寺组成。这些建筑物建于十六世纪至二十一世纪的不同时期。最古老的是建于 1532 年的巴拉克汗伊斯兰教学校,最新的是在卡里莫夫总统倡议下于 2007 年建造的穆斯林寺庙。</p><p class="ql-block">它位于塔什干老城的中心,其中最重要的是莫耶穆巴雷克图书博物馆(Moyie Mubarek Library Museum),存放有由帖木儿带到撒马尔罕的7世纪奥斯曼经文。还有建于16世纪的巴拉克汗经学院(Barakhan Madrasah),和建于1542年的昔班尼王朝诗人Abu Bakr Kaffal Shoshi墓。</p><p class="ql-block">地址:86PQ+WQ2, Qorasaroy ko'chasi, Тоshkent, Toshkent, 乌兹别克斯坦(复制到Google Maps或者Yandex Maps均可找到)</p><p class="ql-block">由于当地是多种语言混杂在一起,文字也有乌兹别克斯坦文、俄文、波斯文、英文等,所以地址寻找,是最头痛的问题,会搞错,好似去塔什干南站,用了三款不同的导航都找不到明确的地址,只好让酒店前台小帅哥帮手输入,我才能打车去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哈兹罗提·伊莫姆清真寺(Hazrati Imam Mosque)也是塔什干最著名的地标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这个清真寺比较新,内部非常干净整洁也略带点现代化。值得一说的是它的建筑风格,不太像一般的清真寺。</p><p class="ql-block">立柱、横梁、门窗全都是使用珍贵的木料制作,立柱上还有精美的雕刻。这在乌兹别克斯坦来说也算是非常大手笔,毕竟在这里木料可比石材贵重得多。清真寺里面的木雕非常精致漂亮</p> <p class="ql-block">此处是塔什干必来的地方,有不少旅游大巴,但听语言应该是中亚、欧洲游客为主,跟团与自由行对比,还是团队多一些,纯亚洲面孔在此算是小众群体。</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内部装饰,入内要包头巾,并且不能穿短裙与裤等,在此类国家最好预备一件长外套,随时可以用得上。</p> <p class="ql-block">这是塔什干唯一一座白色清真寺,位于 Ankhor 运河岸边,当地人称之为Minor masjidi,翻译过来又叫小清真寺。始建于 2013 年。</p><p class="ql-block">乌兹别克斯坦一般都以蓝色基调为主,而这座清真寺却有所不同,它采用圣洁的白色大理石,以传统的乌兹别克斯坦风格建造,有两个尖塔和一个天蓝色圆顶。</p> <p class="ql-block">小清真寺内部以纳克什风格装饰,装饰了《古兰经》中的格言和圣训,可以容纳 2400 人。但我并没有进去,当圣洁的祷告声响起时,看着陆续进入圣堂的当地人,还是担心因为一些冒失,而触动别人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建议傍晚来这里,不止可以看到黄昏,还可以听到仿若天籁的祈祷声。如果有时间可以去清真寺后面的花园逛逛,或者沿着 Ankhor 运河漫步。Ankhor 运河在日落时非常美,</p> <p class="ql-block">电视塔下抓饭中心, 最大的一口锅,里面炒制的就是手抓饭。这是中亚地区(包括新疆地区)传统的美食(由于文字问题,在导航上找抓饭中心,却连续两次摆乌龙,第三次才找到真正的抓饭中心,花费6万苏姆车费,本来去吃午饭变成吃晚饭。</p> <p class="ql-block">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做抓饭的这口大锅,直径足足有3米多。做一锅饭要用50公斤大米,耗费3个多小时。图片图片当地人管这种锅叫“喀山”。据说,当年鞑靼人抵达俄罗斯喀山时,看到当地的地形非常像做抓饭的锅,脱口而出“喀山”,于是这种大锅就成了一座城市的名字。抓饭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传统美食,主料有大米、胡萝卜、羊肉等。据说抓饭最初并不是诞生在中亚而是印度,属于素食之一。当抓饭传到波斯以后,人们饭里加入肉类及香料,便有了今天的中亚抓饭。细分起来,乌兹别克的抓饭种类可达120种之多,比如按做法和地域可分为塔什干抓饭、撒马尔罕抓饭、布哈拉抓饭等等,其实大同小异,外国人基本上是“傻傻分不清”,但当地人却能明察秋毫。</p><p class="ql-block">煮沸的羊油(看见锅底的羊油了吗?)和各种香料做米饭,吃的时候再拌上蔬菜,主要是胡罗卜丝、洋葱, 有的还加上煮熟的鹰嘴豆、葡萄干,再加上一大块煮熟的羊肉或者羊排,手抓饭还要加上马肠子(味道很鲜美),香喷喷的,好吃极了。</p> <p class="ql-block">抓饭中心地址:Guards Colonel Khodjaev Street 1, 100114, Tashkent, Toshkent Shahri</p> <p class="ql-block">圣母升天医院大座堂是塔什干俄罗斯东正教教区的东正教大教堂。大教堂的负责人是塔什干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维肯蒂大主教。大教堂旁边是教区管理处和东正教中心。</p><p class="ql-block">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亚发生了一场军事行动,导致需要建立一座军事医院。附近修建了一座墓地,并以伟大的烈士和治疗师潘捷莱蒙的名义修建了一座临时小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呈现蓝色和金色的结合。建筑风格为古典主义风格,以白色装饰,里面有一盏异常巨大的吊灯。钟楼于上世纪末重建,现为五层楼,其镂空建筑令人印象深刻。遗址入口前有一座带有装饰和金色圆顶的三重拱门。</p><p class="ql-block">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禁止拍照。</p><p class="ql-block">地址:Avliyoota ko'chasi 91, Тоshkent, Toshkent, 乌兹别克斯坦</p> <p class="ql-block">塔什干地铁(乌兹别克语:Toshkent metropoliteni;俄语:Ташкентский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是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开通于1977年11月6日,是中亚首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p><p class="ql-block">塔什干地铁现有4条营运路线,路线总长度59.5公里,拥有43座车站。根据统计,2019年塔什干地铁年运量约为7130万人次,日运量约为18.9万人次。</p><p class="ql-block">每次乘坐地铁费用是按次支付费用,每次是1700苏姆(约是¥1元)不计长短距离,都是一样的费用,可以说1元坐一天地铁不出站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在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前,塔什干地铁车站的名称大多以苏联的革命人物、历史事件等命名,独立后多改用乌兹别克斯坦著名历史人物命名。塔什干地铁车站的材质往往是大理石或花岗岩,乌兹别克斯坦的艺术家用浮雕等形式把塔什干的各个地铁站装饰得极具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苏联时代中亚地区第一条开始运营的地铁。现在地铁主要包括三条线路,分别是:</p><p class="ql-block">Чиланзарская линия(红色); Узбекистанская линияя(深蓝); Юнусабадская линия(绿色);</p><p class="ql-block">据说,在未来几年内将开通另外两条完全高架的线路。然而,其实最有趣部分都隐藏在下面。由于其丰富的内饰,塔什干地铁通常被称为地下博物馆。时间充裕的话,塔什干地铁站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旅行的景点进行一一造访。</p><p class="ql-block">上图:Станция метро-Хамид Алимджан 哈米德·阿利姆扬地铁站</p><p class="ql-block">下图:Станция метро-Мустакилик 穆斯塔基利克地铁站</p> <p class="ql-block">Станция метро-Алишер Навои 阿利舍·纳沃伊地铁站(为纪念突厥诗人苏菲,帖木儿呼罗珊的政治家)</p> <p class="ql-block">上图:Станция метро-Гафур Гулям 加富尔古利亚姆地铁站(以乌兹别克斯坦、苏联诗人、作家的名字命名)</p><p class="ql-block">下图:Станция метро-Новза 诺扎地铁站</p> <p class="ql-block">Станция метро-Мустакилик 穆斯塔基利克地铁站</p> <p class="ql-block">Станция метро-Чилонзор 奇隆佐地铁站</p> <p class="ql-block">埃米尔帖木儿广场----这座城市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个广场建立于19世纪,是为了纪念乌兹别克斯坦历史上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帖木儿汗而设立的。</p><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帖木儿策马横戈的铜像,气势非凡,威武有力,成为了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的民族象征。</p> <p class="ql-block">在帖木尔雕像后边可以看到高大的乌兹别克斯坦酒店(Uzbekistan Hotel)和Dom Forum,前者是最豪华的国际酒店,后者是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接待外宾会场,平时都是关闭状态,顶上有象征和平的白鹭,檐两侧绘制有取材自撒马尔罕谢尔·多经学院(Sher·Dor Medressa)上的人脸太阳。广场对面还有两座欧式钟楼,每过一刻钟就会报时。</p> <p class="ql-block">专门去乌兹别克斯坦酒店住宿(2012年开业),里面设备、装修好似二三十年前的我们五星级酒店,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是受过专业培训的,在酒店房间里面望向帖木儿广场视觉气势真不错。</p> <p class="ql-block">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乌兹别克语:O'zbekiston tarixi davlat muzeyi)外形为不对称的立方体。该博物馆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展出了中亚地区考古学、古钱币学、民族学等各领域丰富藏品及最新历史文献档案,反映了乌历史各个历史时期的概况。</p><p class="ql-block">馆藏在250,000件以上,涵盖乌兹别克斯坦自石器时代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拜火教、佛教、伊斯兰教等文物展现发生在这里的文化碰撞,这里还展示着从铁尔梅兹(玄奘西行经过的怛密国)附近出土的被毁的佛教遗物。</p><p class="ql-block">门票:60000苏姆(¥35元),算是花费贵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楚苏巴扎,别名“Эски Жува”,自中世纪以来就广为人知。据说,当时的楚苏巴扎里还有商队旅馆,休息站,俄式浴室和商铺。后来还曾更名为“ 十月巴扎”。</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吃到各种美食,如乌兹别克斯坦特色烤包子、有大理石花纹的西瓜、甜瓜等。在集市附近有一家名为“儿童世界”的购物中心和商业街。这里到处可见中国商品,也被称为塔什干的“上海城”。现在,楚苏巴扎附近还有三座清真寺:“Джами”, “медресе Ходжа Ахрара” 和“Кукельдаш”。</p><p class="ql-block">购物:干果、奶酪、酸奶疙瘩,酸奶油和各类坚果。手工艺品也很多,有民族乐器、首饰盒、小刀和民族服饰。</p><p class="ql-block">地址: 塔什干市“Сакичмон”街1</p> <p class="ql-block">去下一个目标城市:布哈拉,购买了一趟卧铺的火车,约8小时,睡醒了,就到达了。火车站在门口有位工作人员扫我手上A4纸火车票上二维码后,连护照信息不看,就直接进入了月台,由于现场无标注火车的车次,只有去问火车边上的乘务员,他看了我的票,告诉我要等下一趟,只在原地等就是,乘坐的火车到时也会停靠此月台上。</p><p class="ql-block">列车到达后,乘客先下后上,这样折腾近二十分钟后,列车才缓缓地开出。乘务员上来先收了大家的票据,然后人人派发一套干净的消毒后床套被,乘客自己铺床睡觉。明天早上,乘务员来收回床套被,送回站场消毒清理再重复使用。然后将准备下车的客人票据一一返还,大伙准备下车。</p> <p class="ql-block">布哈拉,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昔班尼王朝的首都最初在撒马尔罕,1533年后迁往布哈拉。1598年昔班尼王朝绝嗣,汗位传于札尼家族,后世称为札尼王朝(Janid Dynasty)。札尼王朝继续以布哈拉为首都统治到1785年。后世将昔班尼王朝和札尼王朝统称为布哈拉汗国(Khanate of Bukhara)。 </p><p class="ql-block">布哈拉城从1533年到1785年间作为布哈拉汗国之都长达252年,许多当时修建的建筑保留至今。其中1557年到1598年间统治布哈拉的阿卜杜拉汗二世(Abdullah Khan II)时期的建筑最为丰富,这也是布哈拉汗国最为强盛的时期。</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布哈拉,城内居民以塔吉克人为主,母语是波斯语,而不是乌兹别克语。相比色彩缤纷的撒马尔罕,布哈拉更像一座沙漠中的城市,建筑以土黄色为主,呈现出一种苍凉大气之美</p> <p class="ql-block">古城布局严谨,规划有序,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保存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有170余座古建筑。而外城则是商业和文化中心,充满了浓郁的市井气息。</p><p class="ql-block">列吉斯坦广场是布哈拉古城的标志性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些清真寺建筑风格独特,装饰精美,展现了中亚地区独特的建筑艺术。广场上的地砖铺砌成精美的图案,与周围的建筑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噶伦大尖塔(Minorai Kalon、波斯语:مناره کلان‎)是乌兹别克布哈拉卡扬广场上的宣礼塔,建于1127年,为布哈拉重要的地标。宣礼塔内部有螺旋状阶梯通往塔顶,基部则有由砖砌成的环纹与对角线纹等几何图案装饰,塔高46米,为布哈拉最高的塔,塔基部的直径长9米,顶部最窄处直径则为6米。</p><p class="ql-block">一个世纪后,布哈拉只有两座建筑在1220年成吉思汗入侵这座城市时幸存下来:伊斯梅尔萨马尼陵墓(又称萨曼王朝陵墓)和噶伦大尖塔。也是当时成吉思汗下令不准破坏的两个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其建筑风格独特,装饰精美,体现了中亚地区独特的伊斯兰建筑艺术。大清真寺的旁边耸立着高耸入云的宣礼塔,是布哈拉最高的建筑之一。宣礼塔上布满了精美的砖制装饰图案,每一个图案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主麻清真寺和经学院(Mir Arab),都是16世纪布哈拉汗国时期的作品。布哈拉的建筑不仅体型巨大,而且图案装饰纷繁复杂。看着这些毫无留白的密集花纹,想象着那个曾经无比发达的阿拉伯文明。任何文明都有其巅峰时刻,任何文明都不应被小视。</p> <p class="ql-block">Mir-i-Arab经学院,奥贝都拉汗曾五次远征波斯萨法维王朝,经学院入口高大的拱顶搭配拱墙上炫目迷离的花纹,令任何从其下经过的行人心生敬畏,拱墙两侧拱卫着两座绿色的穹顶,在阳光的反射下泛着绿松石般的色泽,这是布哈拉罕见的带有两座穹顶的大型建筑。</p> <p class="ql-block">Mir-i-Arab经学院由布哈拉汗国昔班尼王朝大汗Ubaidullah(1533-1539年在位)下令于1335年建成,以大汗的苏非导师Mir-i-Arab(又名Sheikh Abdullah Yamani)命名。</p><p class="ql-block">1533年Ubaidullah称汗,将首都从撒马尔罕迁到自己的封地布哈拉,从此开始对布哈拉进行大规模的建设,Mir-i-Arab经学院就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为争夺疆域,Ubaidullah汗与波斯萨法维王朝进行了多次战争,其中最著名的是对阿富汗古城赫拉特的围城。在对波斯的多次掠夺中昔班尼王朝获得了很多俘虏,据说大汗将出售三千名波斯俘虏获得的资金用于修建Mir-i-Arab经学院。</p> <p class="ql-block">Mir-i-Arab经学院建在Kalyan清真寺对面,和清真寺形成一种相对的“kosh”结构。经学院内部埋葬有苏非导师Mir-i-Arab和大汗Ubaidullah本人,可惜目前经学院仍然是一所学校,普通游客不得入内,我没能看到陵墓。 Mir-i-Arab经学院于20世纪20年代关闭,但在1947年又重新开放,成为当时布哈拉唯一开放的经学院,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伊玛目都是这所学校培养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Kalyan清真寺是布哈拉城的主麻清真寺。1220年清真寺被蒙古大军摧毁,只保留了46米高的宣礼塔。1515年,布哈拉汗国昔班尼王朝创始人穆罕默德·昔班尼的侄子Ubaidullah重建了清真寺。他当时是布哈拉城的统治者,布哈拉汗国的得名也来自他在1533年称汗后下令将汗国首都从撒马尔罕迁到布哈拉。布哈拉成为汗国首都后,Kalyan清真寺成为了布哈拉汗国最重要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此处门票15000苏姆(¥8.5元),女性要包头巾才能进。里面的装饰比较朴素。</p> <p class="ql-block">(Kalyan Mosque)是布哈拉杰出的古迹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纪。根据考古发掘的数据,原来的喀喇汗朱玛清真寺被大火烧毁并被拆除,在蒙古入侵一段时间后,它被重建并被改名为Kalyan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一个长方形的庭院,每个庭院轴线都有一个大的门廊,庭院的周边由柱状圆顶画廊(共有208根柱子和288个圆顶)组成。西侧有一个又高又大的房间,房间是方形的,横轴上有深凹的壁龛,一个由拱形悬垂物组成的八面体支撑着一个拱形的内圆顶,并在鼓上盖上一个球形的蓝色外圆顶。这种结构仍然主导着布哈拉的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这座门楼内部顶侧的蜂巢式设计饰以卷草和莲花纹饰,色泽艳丽而高雅,怎不令人着迷。</p> <p class="ql-block">门楼和墙角处处可见烧制的彩色琉璃和瓷砖镶拼纹饰,阿拉伯经文,几何图纹和蔓草等等,显示出16世纪伊斯兰文艺复兴时期中亚地区建筑师极高的艺术水准。</p> <p class="ql-block">对中国的小孩子来讲,阿凡提总是童年的快乐记忆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布哈拉,则有一座“阿凡提”雕像。阿凡提读作“Apandi”,意为“先生”,这并不是他的名字,据学者考证,他的原名应该叫做霍贾·纳斯尔丁,因此这尊雕像的主人公名叫霍贾·纳斯尔丁。</p> <p class="ql-block">Abdullakhan Tim市场:1577年,在昔班尼王朝时期,布哈拉城内修建了许多巨大的圆顶市场,被称为“Tim”。如今只有以阿卜杜拉汗二世(Abdullah Khan II)命名的一座“Tim”市场幸存下来。Abdullakhan Tim曾经是布哈拉最高档的市场,专注于高品质的丝绸和羊毛制品。市场通过拱形结构分为56个购物摊位,柔和的光线通过圆顶上的小窗倾泻下来。在炎热的夏天,顾客可以享受到清爽的空气。</p> <p class="ql-block">在老城漫步时,不时会走入带顶的过街廊道,它是布哈拉古老的巴扎,是丝绸之路时代布哈拉的贸易中心,商人们正是在这些圆顶巴扎下进行交易的。</p><p class="ql-block">布哈拉曾有5座穹顶巴扎(Taki),如今还剩3座:Taki-Sarrafon、Taki-Telpak Furushon、Taki-Zargaron。它们依然是巴扎,只是再没了当初那种东西方交汇的氛围,只是本地商人售卖着面向游客的纪念品、地毯等。</p> <p class="ql-block">那古城里一座清真寺的存在只能说是侥幸。这座清真寺(Maghoki Attori)在古城中央一处不显眼的地方,大门低于地面,如果不仔细寻找很容易错过。当年蒙古人攻入布哈拉,城内穆斯林用沙土将这座清真寺掩埋,使之幸免于难。此后,这座被蒙古人洗劫后唯一幸存下来的清真寺一直深埋地下,直到苏联时期考古发现,这座清真寺又浴血重生。蒙古人确实给这里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静静地坐在这座饱经沧桑、遍体斑驳的清真寺对面,八百年前的那个血腥屠戮场面若隐若现。</p> <p class="ql-block">马戈吉阿塔(Maghoki-Attar)。不要嫌弃它朴素过时的外表,这里面大有内容。它有南面和东面两个大门,代表了建筑的两个时期。南面的低矮拱门建于9世纪,没有瓷砖装饰,但有破碎的繁复浮雕,与如今在中亚、中东所见的清真寺建筑完全不同。而它高大的东门是16世纪新增的,与城内其他清真寺大门同款。</p><p class="ql-block">同时,它也被认为是中亚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而有考古证据表明,它在成为清真寺之前,是一座拜火教寺庙,更早之前可能是座佛寺。如今,清真寺内部是一个地毯博物馆,欣赏波斯地毯时,别忘了找找拜火教遗迹。</p> <p class="ql-block">布哈拉最著名的地方不是噶伦大尖塔(Minorai Kalon),也不是末代埃米尔建的夏宫,而是远离其他景点的四塔清真寺(Chor Minor)。2014年版的《孤独星球·中亚》英文版以及2015年出版的中文版均采用了布哈拉的四塔清真寺作为封面,这让这个地方成为了中国旅行者的著名打卡点。即便它远离布哈拉的主要景点,不少人还带上一本《孤独星球·中亚》去打卡。</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一座经学院,是1807年一位当地的富商哈利夫(Khalif Niyaz-kul)出资修建的。</p><p class="ql-block">当时,布哈拉酋长国(Buxoro amirligi)由第二任埃米尔海达尔(Haydar bin Shahmurad)统治,政治相对稳定。海达尔本人特别爱好研究宗教神学,从伊斯坦布尔、喀布尔等地方引进伊斯兰教的书籍并进行抄写传播。在他的宫殿中还培养了不少诗人和作家。他鼓励兴建宗教设施,在他统治期间,布哈拉修建了数十座伊斯兰教学校和清真寺,四塔清真寺就是其中一间。</p><p class="ql-block">20 世纪 50 年代,伊斯兰教学校及其清真寺的一部分被拆除,被用作取砖块和建筑材料。如今,还可以看见周边残余的地基。四塔的造型是独一无二的,在乌兹别克斯坦众多长相相似的清真寺或者经学院中找不到第二个。不知道是谁,还在其中一个塔上放上了两只看似鹈鹕的飞禽模型,还在塔上搭了个巢。</p> <p class="ql-block">布哈拉的傍晚,夕阳的辉映中,这座中世纪即闻名中亚的老城,也是满城黄金。</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时的经学院,比白天时变得更加耀限。</p> <p class="ql-block">不少游客静静地坐在广场上等日落时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天色渐渐地变深色,天空的蓝色越来越深,广场的灯光开启了,夜景更迷人,继续等……</p> <p class="ql-block">建筑群底部会有灯光将古老的建筑通体照亮,没错,就是自下而上打亮的!广场上孩子们在奔跑,古时庄严肃穆的岁月光影在嬉闹里与现实轮换,这个曾经的中亚明珠城市的星空,也格外得璀璨!</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大礼塔更漂亮、更耀眼,讲着辉煌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天空的蓝色已经变为孔雀蓝、宝蓝……十分干净,一饱眼福,已经是19点半了,但美景当前连晚饭都忘记了,还在等最后的……</p> <p class="ql-block">中亚的天气大部分时候是真的好,干燥且阳光明媚导致天空格外的蓝(宝蓝色)礼塔穹顶铺着蓝松石瓷砖,在光的折射下熠熠生辉,犹如一颗璀璨的宝石。天空颜色漂亮令你以为来到另一个星球上。</p> <p class="ql-block">布哈拉的 “故宫”--Ark城堡</p><p class="ql-block">占地4万平方米的雅克城堡,几百年来都是布哈拉元首(埃米尔)的官邸所在;因为城堡内宫殿、清真寺、马厩、监狱等一应俱全,当地人又称它做“城中城”。传说描述图兰国王阿弗拉西阿卜(Afrosiyob)杀害了伊朗国王子西亚乌什(Siyovush),并将他葬于雅克城堡的东门,因此当时布哈拉的拜火教徒将东门视为圣地,并在过 “Navruz” (中亚人的春节) 时拜火教的男信徒们会在东门手捧公鸡参加仪式。</p> <p class="ql-block">自5世纪起,雅克城堡(Ark)就有人居住,布哈拉汗国时是皇家城堡,1920年被战火中炸毁,仅余少数建筑,内部改作了主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在门洞内还有一个监狱,里面摆放有蜡像,重演当年在丝绸之路上那些不交税的商人被囚禁在此的情景。</p><p class="ql-block">门票:40000苏姆(¥23元)</p> <p class="ql-block">沿着坡道走上白色的城门,顶端是建于17世纪的主麻清真寺,然后进入一条有庭院的走廊,这里分布着埃米尔宅邸、加冕和接待厅、金库、后宫、皇家马厩。</p> <p class="ql-block">城堡中有一座名为扎米的清真寺,建筑风格为19-20世纪的装饰风格,里面有那天19世纪的木刻廊柱。在乌兹别克木材比石头要珍贵得多,所以只有在地位很高的建筑里,才能看到这类造工精致的木雕。</p> <p class="ql-block">哈布拉统治者埃米尔加冕和接待贵宾的地方,1910年末代埃米尔阿利姆沃就是在这里举行加冕仪式。 这个城堡曾经最重要的庭院里,现在有许多小摊位出售当地特色的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城堡后面的监狱(Zindan)在“大博弈”时代臭名昭著,如今被改为法律与立法博物馆的4号牢房,是当时关押两位英国使者的地牢。</p><p class="ql-block">“大博弈”一词最早由英国军官阿瑟·康诺利首次提出,后因吉卜林的小说《基姆》而被广为流传,它泛指19至20世纪英俄两国在中亚地区的争霸。</p><p class="ql-block">当时,台面上的事是,俄国人在中亚广种棉花,英国人则认为俄国人真正的目的是南边的英属印度,便打算联合布哈拉汗国阻止俄国人南下。1838年圣诞前夕,英国派查尔斯·斯图达特上校前来进行第一次外交。但上校因不谙中亚习俗触犯了埃米尔,结果被投入满是毒虫的地牢,饱受虐待。3年后,英国再度派出使者阿瑟·康诺利前来,结果非但没救出斯图达特,把自己也搭进去了,同样被投入地牢。1842年,两人被带到城堡前的广场上处决。</p> <p class="ql-block">末代埃米尔(人像的相片)也是流亡阿富汗,1944年在阿富汗过世。</p> <p class="ql-block">布哈拉统治者及其亲属的城堡和居所,高峰时间住了三千人。这座城堡建于中世纪时期,内部陈列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如《古兰经》手抄本、工艺品、古钱币等,见证了布哈拉古城悠久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1920年一场战火时激战四天,摧毁了大部分城堡。因此如今只剩下唯一地面上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雅克城堡最高处,遥望远处一望无际的古城建筑:大尖塔、蓝色穹顶的清真寺、经学院、大巴扎、民居等。有点君临天下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在雅古堡正门的对面有一座已经弃用的水塔,当年这座水塔里蓄的水供城堡的人使用。现在水塔已经变身为一座空中餐厅,听说生意非常 火爆,如果想坐在餐厅里一边用餐一边欣赏古堡的话,需要提前订座。是夕阳西下时高处欣赏日落最佳处,可出大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看过那么多长得差不多的清真寺之后,波洛·哈兹清真寺一定不会在你的记忆里糊掉,因为它太与众不同了。它没有气势逼人的外立面和高大的穹顶,大门掩映在挑高柱廊后,柱廊由20根木柱撑起,柱头与藻井雕刻华丽,内部又很素雅。清真寺前还有水池,可惜现在是枯水了,不然水中倒影也会十分迷人。</p> <p class="ql-block">此处是正在使用中的清真寺,每段时间都有信徒来参拜,虽说也对旅游者欢迎参观,必须遵守当地装扮要求,头巾、长衣等,礼拜进行中时尽量入内不拍照,免得别人老在边上提醒,却坚持当此处是旅游景点(不断拍照、不带头巾等),在现场亲眼见到有三位大姐就是如此,每人拍N张相,轮着占C位,来了几天乌国,第一次见到熟悉的场景,怀疑自己走错地方……</p> <p class="ql-block">夏宫(Sitorai Mokhi-Khosa Palace)位于布哈拉市郊,是布哈拉最后一位埃米尔的住所,也是迄今为止留存的唯一一座布哈拉统治者宫殿。</p><p class="ql-block">1912-1918年间,布哈拉的最后一位埃米尔Mir Sayyd Muhammad Alim Khan集结了当时城市里最顶尖的工匠,在两位俄罗斯工程师Margulis和Sakovitch的鼎力合作下,共同完成了华丽宫殿的建造工程。</p><p class="ql-block">为了选择不受炎热夏季影响的最凉爽的地方,建筑师们采用了一种古老的方法:在备选的的建筑工地上放置了新鲜宰杀后腌制的羊肉,看哪个地址的肉最慢腐坏的,那个地方就被选中用于建造布哈拉郊区的宫邸。</p> <p class="ql-block">宫殿的主建筑群包括数座接待厅和埃米尔的寝宫,其外部装饰兼具欧洲和中亚建筑风格,反映出当时欧洲对中亚的影响;内部居室和大厅无论从设计品味到制作工艺都堪称精湛</p> <p class="ql-block">宫殿,首先就看到接待厅。接待厅的外墙都是白色的,中央有一个喷泉。入口处有两只大理石狮子,材料取自乌兹别克斯坦盛产大理石的加兹甘(Gʻozgʻon),由著名艺术家阿卜杜拉希姆(Abdul Rahim)亲手雕琢。</p> <p class="ql-block">宫殿分为两个部分,旧宫称为阿卜杜—阿哈德汗宫,建于1892年,为布哈拉传统建筑风格,新宫称为萨伊德—阿里姆汗宫,兼具欧洲和中亚风格,建于1917年,包括一些装饰华丽的居室和大厅,由布哈拉最优秀的工匠建成,除宫殿本身建筑外,夏宫还包括一个很大的园子,内有喷泉,池塘,房屋等设旗。</p> <p class="ql-block">“Ситораи Мохи-хоса”的意思是“像星星和月亮一样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百年前孔雀就在此处散养,数量不少,不怕人的,如今你可以坐在凉亭上,静心地欣赏着孔雀踱步,渡过休闲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接待来宾的大厅是整个宫殿中最特别的地方,被称为“白厅”。整个室内采用白色风格,还配上了镜面,看似简洁,但显得更加雍容华贵。白厅(White Hall)由著名设计师Usto Shirin Muradov精心打造,其雕像现在还矗立在夏宫的庭院里。</p> <p class="ql-block">各种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致物件汇聚一堂,以展现国际化的奢华。大吊灯从波兰进口,落地镜出自维也纳匠人之手,门的把手来自英国,大部分家具则是从俄罗斯运过来的,还有从中国过来的瓷器。</p> <p class="ql-block">内部的居室和大厅都比较精致。大量彩色的玻璃装饰在天花板和墙面上,但看起来较为复杂些。</p> <p class="ql-block">这些精美的瓷器上的图案除了花草树木,还有两个花瓶上画着身着日本和服的女性。</p> <p class="ql-block">宫殿外表虽较为粗糙,但内部居室和大厅无论从设计品味到制作工艺都堪为精湛。</p> <p class="ql-block">1927年,布哈拉王国瓦解之后不久,夏宫被改建成了一座博物馆,里面的展品会定期更换。现在,夏宫里进驻的是艺术与工艺品博物馆(Museum of Arts and Crafts),展品包括19-20世纪的宫殿家具、珠宝首饰、布哈拉工匠大师之作的镶金物件、来自中国和日本的瓷器等。</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位的埃米尔主人相片</p> <p class="ql-block">据说,宫殿前池塘为宫女戏水所用,此时埃米尔坐于楼上观赏,看中某个宫女后即向其抛出苹果,该宫女即受宠幸,该座建筑外部装饰兼具欧洲和中亚建筑风格。从建筑结构到内部装饰都反应出当时欧洲对中亚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金色的伊斯兰教图案无尽繁复,好似万花筒,一眼就看了进去~</p> <p class="ql-block">宫殿外墙采用的是欧洲和中亚建筑风格,反映了当时欧洲对中亚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夏宫的建筑还包括一间茶歇室、一座小型宣礼塔、一间宾客室,每间建筑都有其自己的故事和传说,只有亲自去聆听才会有最真切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室内还陈列着不少当年埃米尔使用的服饰用具用品,以及当地一些地毯刺绣等特产介绍等。</p> <p class="ql-block">两天的布哈拉行程,溜达了八成左右景点。景点都集中在古城里,除了夏宫,其他都可以步行到达,所以住宿最好安排在古城内,住宿、消费、打车费用十分低可以随意,但在大巴扎购买纪念品时,一定要杀价啊!布哈拉人主要讲波斯语、其次讲俄语、最后才说乌兹别克语,现存词汇里有很多来自梵语和波斯语,民间的大量节日源自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一些艺术形式则与波斯、印度和唐文化相关。布哈拉更多的保留着传统生活方式,使得某些氛围得以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亚洲腹地旅行记》是这样描述布哈拉古城的:“布哈拉是我们所遇见的亚洲西部第二个文化和历史的中心,亚洲的罗马,世界上的精华。布哈拉曾受过希腊人、阿拉伯人和蒙古人的蹂躏,希腊人称它为索格狄亚纳,罗马人称它为德兰斯奥克斯纳,成吉思汗和帖木儿都曾劫掠过这里。11世纪时布哈拉是伊斯兰世界的中心,有一句俗话说道:世界上别的城市,光亮都从上面照到地上,但在布哈拉,光亮是从下面上升。”</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行程城市:撒马尔罕,乌兹别克语意为“肥沃的土地”,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枢纽,位于乌国的中部,是13世纪花拉子模帝国的帝都,后来被成吉思汗夷为平地,再后来被帖木儿王朝修复,他号称要建造一座亚洲之都。帖木儿确实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与豪情,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诸多宏伟壮丽的清真建筑群就是帖木儿当时敕令修建的。所以,乌国人民对帖木儿的敬仰与爱戴也是原出有因的。</p><p class="ql-block">行走在撒马尔罕的古城中,走进繁华的集市,一个个摊位鳞次栉比,各色商品让人眼花缭乱,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更不绝于耳……恍惚之间,仿佛穿越千年,回到繁华丝路。</p> <p class="ql-block">哈兹拉特希-兹尔清真寺(Hazrat-e Ali Mosque)是撒马尔罕(Samarkand)享誉世界的清真寺,是中亚地区最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也是该市最引人注目的景点之一。图片清真寺建于14世纪,由波斯建筑师阿里·伊本·穆罕默德·侯赛因·瓦斯菲设计,以纪念伊斯兰教中的重要人物哈兹拉特·阿里。它是一座壮丽的建筑,融合了波斯、塞尔柱和伊斯兰建筑的元素。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充满了细致的装饰和华丽的细节。它拥有高大的穹顶、精美的瓷砖和雕刻,展示了中亚地区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和艺术风格。清真寺内部设有祈祷大厅和其他宗教仪式的场所,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p><p class="ql-block">从平台上可以与比比哈尼姆清真寺(据说这座清真寺是印度泰姬陵修建的模版)对望,也可以远眺整个撒马尔罕市区。</p> <p class="ql-block">“夏伊辛达″陵墓群,这里是撒马尔罕在蒙古入侵之前的老城区,Shah-i-Zinda波斯语意为“活着的国王”,这个名字与 7 世纪来到撒马尔罕的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兄 Kusa ibn Abbas 有关,传说他在做礼拜时被异教徒袭击,双手捧着自己被砍下的头,跳入黑井中,这口井通往一座地下花园,他就在那一直生活至今。早期这里是居住区,十一世纪末,这里开始出现墓地,Kusam ibn Abbas的墓便是最早的建筑之一,后来,帖木儿的亲戚、权臣在周围修建陵墓,形成了现在这些华丽的建筑。</p><p class="ql-block">门票:40000苏姆(¥23元),此处开夜场。</p> <p class="ql-block">进入陵墓区要登上高高的台阶,有一条“陵墓大道”所贯穿墓区,两面陵墓的外墙大都贴着彩色的瓷砖,以青蓝基调为主,据说是选用了中亚地区最精美的瓷砖来装饰。</p><p class="ql-block">早在13世纪前,Qusam的圣灵已经在这里了,14世纪以后,帖木儿以及后来的乌卢格别克也将家人和喜爱的的人安葬在陵墓大道的两旁。</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一个重要的朝圣地。陵墓区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因此也是来撒马尔罕的游客必来之处。</p> <p class="ql-block">24小时的夏伊辛达有24小时的美,让人不由从内心发出惊叹,任镜头不停移动咔嚓,也难以全部记录下这儿的美。</p> <p class="ql-block">根据早、中、晚光线推移,瓷砖上湛蓝、宝蓝、碧蓝、湖蓝、孔雀蓝等颜色依次交出现,美到冒泡。</p> <p class="ql-block">夏伊辛达陵墓比帖木儿时代的建筑要早,也是经过修复的综合体,大门是中亚伊斯兰建筑的早期风格,拱券是北非伊斯兰风格,伊旺设计更复杂,是波斯风格、罗马风格、印度风格的混合体。</p> <p class="ql-block">一条由二十几座陵墓组成的陵墓大道,孔雀蓝、天蓝、碧蓝……无数马赛克瓷砖将蓝色美学发挥到极致。</p> <p class="ql-block">陵墓里还有其它领袖后裔亲属的坟墓,有趣的是几乎全是女性。最引人注目的陵墓建筑外蓝色/绿色的贴片,那是色彩是伊斯兰王者的荣耀,如同中国皇帝的金黄色一样。当然这里一直也有着清真寺的功能,所以平常也有很多当地穆斯林会到此做祈祷。</p> <p class="ql-block">每个墓室有自己独有的空间,穹顶,瓷砖,装饰图案等,可以说是一个伊斯兰建筑小品的汇集地。</p> <p class="ql-block">这儿的每座陵墓装饰风格各不相同,外墙是数不清图案的蓝色瓷砖,内部穹顶是精美绝伦的拼图、金线雕饰又或纯几何的立体结构 。</p> <p class="ql-block">比比哈努姆清真寺 (Bibi Hanim Mosque) 修建于1399-1405年,帖木儿时代,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高达41米的巨大贴花穹顶让它成为撒马尔罕最令人敬畏的建筑。</p><p class="ql-block">这是帖木儿征战印度胜利之后,决定建一座东方最大的清真寺,规模要超过世界所有的清真寺,清真寺耗时5年,以帖木尔妻子命名。根据古书记载,比比哈努姆清真寺的穹顶可与天宫 相媲美,入口处的拱顶更象征着璀璨的银河,美得连世界著名的泰姬陵都以它作为建造原型。</p><p class="ql-block">门票:40000苏姆(¥23元)</p> <p class="ql-block">比比哈内姆清真寺规模较大,设计之初理论上可以容纳近万名信徒礼拜,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建筑,入口的大门高度37米,建筑总高度41米,它对面的一栋小型建筑则是比比哈内姆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1404年,清真寺完工,虽是精心制作,但盲目地追求高大,当时的工艺水准又支撑不了,清真寺刚竣工不久就开始出现垮塌。。。1897年地震,更是使它受到了结构上的损坏。。。一直在修,但至今也没修好。</p><p class="ql-block">本来,清真寺按惯例应该以主持修建者帖木尔大帝的名字被称为帖木尔清真寺,但它的马路对面恰好是帖木尔的妻子比比哈努姆的陵墓,天长日久,同化了,就以比比哈努姆来命名了。</p> <p class="ql-block">低饱和度的高级蓝色的穹顶搭配马赛克的墙砖,有着与年龄并不相符的超高颜值。</p> <p class="ql-block">院内有一个巨大的大理石古兰经台,增加了该清真寺的人气,当地人相信从古兰经台下爬过去的女人都会多子多福,所以每天来这个古老的新清真寺的女人特别多,不过大理石古兰经台现在已经被玻璃窗置起来想爬也爬不成了,但每天还是有很多女人会来这儿祈祷。</p> <p class="ql-block">阿夫罗夏伯博物馆(Afrosiyob Museum)</p><p class="ql-block">门票:40000苏姆(¥23元)</p><p class="ql-block">13世纪前的撒马尔罕。亚历山大征服的那个城市,玄奘途径的“飒秣建国”,昭武九姓的康国以及唐高宗设置的康居都督府,应该都是这里,当然这也是被成吉思汗摧毁的那个撒马尔罕。一百多年后,帖木儿在两公里外重建了一座新城,这里彻底荒废。博物馆一楼展出了在古城里发掘出的壁画,非常珍贵。壁画展示的是粟特人的生活场景,但有很多大唐元素,推断为唐高宗时期所绘。一幅壁画出现龙舟图案,画中的女子可能就是武则天,难以置信。一层角落有个视频播放厅,可以选择中文解说,但要提前告知工作人员。短片制作得非常好,对壁画的每个细节都有详细解读。</p> <p class="ql-block">视频重点介绍了遗址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一幅7世纪的大使厅壁画,壁画上出现了唐高宗打猎以及其皇后(武则天)坐龙舟的画面。片中最令人自豪的一句是:“根据中国的记载······”就到旁边的大厅欣赏壁画(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皇后(武则天)坐龙舟</p> <p class="ql-block">蒙古人到来之前,撒马尔罕城建在阿夫罗夏伯山,现在那里只剩一堵八米厚的土墙围着几处宫殿遗迹。古城出土的文物现收藏于撒马尔罕的阿夫罗夏伯历史博物馆,最有价值的是展现中古粟特宫廷生活的“大使厅”壁画,其中“武则天乘龙舟”“唐高宗猎豹”是唐风西传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此图就是唐高宗猎豹</p><p class="ql-block">六世纪粟特人曾建立以撒马尔罕为都城的康国,唐高宗时期658年在此设立康居都督府,归安西都护府管辖。并以康国国王拂呼缦为都督,从此撒马尔罕成为了唐朝属地。1965年苏联考古专家于吉城内的阿弗拉西亚卜宫廷遗址中挖掘出了乌兹别克斯坦的国宝级文物“大使厅”。该厅四面绘有精美的壁画,其中西墙描绘了唐朝使团觐见粟特国王的场面,其中有唐朝人、东突厥人、以及高句丽人等武士及八国使臣。南墙为粟特王波斯新年诺鲁孜节出行图,东墙为印度摩诃婆罗多史诗场景图。北墙则为唐高宗猎豹及武则天端午泛龙舟的场景。目前壁画已被转移到阿弗拉西亚卜博物馆中收藏。唐高宗与武则天并称天皇天后,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局面。这个壁画题材充分地说明了粟特人对唐代政治的了解。从目前国内已发掘的狩猎图来看并无猎杀豹子的题材,可以推测出此壁画是粟特画家受到波斯文化的影响,通过想象后而创作的。而武则天泛龙舟的场面,画家将斯基泰的图腾鹰嘴狮身兽格里芬当作龙首画在了龙首上,则是完美地将中国故事用国际化的语言所表达出来。画家以其精美的笔触和一种更特殊的视角所呈现的盛唐景象,在中原地域并无同类型文物出土,是其弥足珍贵的地方。来自粟特的奇珍异宝风靡大唐时,唐风也吹拂在撒马尔罕这片土地上,显示出干百年来文化的交流从来都是双向互动的。</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二层是文物展出,不仅有亚历山大时期的硬币,还有2-3世纪古老的拜火教祭坛,很值得细细品味。博物馆后面,就是古城的遗址,可以步入参观。两千多年前,亚历山大在这里迎娶粟特公主罗克珊娜。一千四百年前,玄奘在这里遇到的是丝路上繁荣的粟特国家。八百年前,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团彻底将这里毁灭。站在荒芜的废墟上,想象一下当年的金戈铁马与喧闹繁华。来这个博物馆与遗址的游客不多,但非常值得来看。</p> <p class="ql-block">帖木儿是在中亚崛起的一位著名国君,其国家称为帖木儿帝国(1370年—1507年),首都在撒马尔罕和赫拉特。帖木儿出生在撒马尔罕,今天他的墓地也在撒马尔罕。撒马尔罕是花拉子模首都。花拉子模亡于蒙古,在中国古代书籍对应为“回回”,与明太祖朱元璋是同时代人,在元璋反元之际,帖木儿也开始起兵征战。他最终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其疆土横跨欧亚两大洲。后来他又准备远征明帝国,但在进军中国的路上不幸病死。他被埋葬在帝国的首都,与他相伴的还有他的老师等人,中间那座整块墨玉做成的就是他的墓冢,他的坟墓汇聚了波斯建筑艺术的精华,美丽瓷砖的镶嵌精美至极。</p> <p class="ql-block">帖木儿不仅是战争狂人,而且是建筑狂人,也是爱情狂人,这是他为其爱妃比比哈尼姆修建的清真寺,是当时世界最高的清真寺,他召集波斯的能工巧匠,用精美瓷砖建起了庞大的建筑,而技术上比波斯建筑又有创新。还记得他的后代吧那个莫卧尔朝的沙贾汗给他的爱妃修建的泰姬陵,沙贾汗与帖木儿可谓一脉相承,却比他更胜一筹。</p> <p class="ql-block">帖木儿自诩为成吉思汗的后代,为了尽早恢复蒙古帝国的荣光,一生到处征战,亲手打下帝国江山,却在率领大军进攻大明之时,病死于现今哈萨克的讹答剌(Otrar)</p><p class="ql-block">帖木儿原来的愿望是埋葬在他的家乡——竭石(今沙赫里萨布兹)。可是,在运送遗体的半路上却下起了大雪,回家乡的道路受阻,最后不得已,只好下葬在撒马尔罕。</p><p class="ql-block">帖木儿本人还是东察合台汗国第三任可汗黑的儿火者(Khidr Khoja,秃忽鲁帖木尔之子,成吉思汗八世孙)的女婿,所以他与成吉思汗家族有脱不开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帖木儿陵墓墓室的主伊旺完全保留了64肋的瓜瓣穹顶设计和超大的库法文装饰鼓座,而且其15米的直径和12米的高度都比前者更大,航拍俯视的话,这个瓜瓣穹顶依旧是一幅美丽的孔雀开屏图案。</p> <p class="ql-block">帖木儿帝国征服了东察合台汗国、河中地区、花剌子模、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高加索和大伊朗地区,并与上升期的奥斯曼帝国交战并俘虏其苏丹并囚禁致死,灭亡伊儿汗国,打败金帐汗国和马木留克王朝,企图复兴蒙古帝国,但最后因帖木儿于东征中国明朝的期间(1404-1405年)逝世而被迫中断,少了和大明王朝大帝朱棣的直接碰撞!帝国的鼎盛时期横亘从小亚细亚到印度德里的西亚、中亚和南亚和费尔干纳盆地,北起锡尔河和咸海,南及阿拉伯海和波斯湾的大帝国。</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不同是大门拱券直接采用了复杂的穆卡纳斯(钟乳石)装饰,而前者仅在第三级门厅上使用了极小的一部分,尽管陵墓大门的穆卡纳斯还不算复杂,但是对于中亚建筑来说,它也是一个引领性的设计。</p> <p class="ql-block">陵墓建有阿拉伯式球锥形大圆拱顶,内部呈十字形,墙壁的下部全用大理石砌成,上部则布满了彩砖砌成的青色的阿拉伯式图案和金质的《古兰经》经文,彩砖和金饰交相辉映,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中亚的陵墓没有所谓阴、阳宅的区分和地宫的概念,清真寺多数都会被当作陵墓存放棺材,而陵墓本身也具有星期五祈祷和婚礼祈福的清真寺功能,并且棺材都是很多人的堆放在一起,帖木儿陵墓也是这个样子,完全不像东方地宫充满了阴森感。</p><p class="ql-block">帖木儿的棺材位于陵墓正中央,从其上方按顺时针依次为帖木儿身边重要的参谋兼精神导师赛义德·巴拉卡(Sayyid Baraka),长孙穆罕默德·苏丹(绿色),沙哈鲁的儿子——帖木儿帝国第三任可汗乌鲁贝戈,第二任可汗沙哈鲁。</p><p class="ql-block">帖木儿的棺材是墨绿色的玉石构成,棺材周边刻有铭文,为传统的库法文书写,这些铭文被认为是咒语,大概的意思是:任何扰乱我今生或来世的人都将遭受痛苦和死亡!传说咒语是由乌鲁贝戈在自己当政时期加上去的。</p><p class="ql-block">陵墓的灵堂中放有9个象征性的石棺椁,真正盛放遗体的棺椁深深埋在地下。</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陵寝大门和华丽的回廊是其标志,不仅陵寝内部被灯光渲染得金碧辉煌,在灯光下则更加光彩夺目,各种颜色特别是松绿石色的穹顶外观搭配土黄色的外墙,达到了伊斯兰美学的巅峰。</p> <p class="ql-block">墓室令人眼花缭乱的几何设计与精细的磁砖工艺,纹路造型美得不像话,打上灯后,乳白色、金黄色、蓝靛色技巧性的点缀着墙面,更显得墓室的尊爵华贵</p> <p class="ql-block">雷吉斯坦广场是撒马尔罕历史遗存的核心,这里被西方历史学家称为撒马尔罕中心的一块宝石,它以宽阔的广场和宏伟的建筑为特色,虽然这里比伊朗伊斯法罕的伊玛目广场要小很多,但是你会觉得它比后者更壮观。</p><p class="ql-block">Registan在波斯语中是沙地的意思,这里以前是撒马尔罕最热闹的市中心。雷吉斯坦广场上呈品字形分布着三座经学院,分别乌鲁贝戈Urugbek Medressa经学院、谢尔多Sher Dor Medressa经学院和提利雅可利Tilla Kari Madressa经学院。</p> <p class="ql-block">门票:60000苏姆(¥34元),晚上有夜景,听说有灯光秀时好似另付费,但我无缘欣赏,只因春季天气老不好,下雨天多。</p> <p class="ql-block">乌鲁贝戈学院是15世纪最好的穆斯林学府之一,也是三座神学院中最早的建筑,建于1417-1420年。起初的定位是撒马尔罕的科学研究中心,学者们可以在这里自由教授天文、哲学、代数、几何、神学、法律等学科,乌鲁贝戈曾经亲自在这里授课,与之配套的还有学生宿舍,你所看到的各种开门的房间基本都是宿舍</p> <p class="ql-block">经学院有大门上写着:“获取知识是每个穆斯林男人和女人的权利”,从大门进入经学院中央是一个正方形的庭院,在经学院四个角的外侧各有一个宣礼塔,有的可以付费上去从高位拍摄整个经学院。庭院的四个角各有一个圆顶的教学大厅,进门后两侧的中央位置各有一个依华厅(Iwans,也是用来作为教学讲堂的),与经学院入口相对的是一个圆顶清真寺,整座经学院四面都是高两层,一层是教学大厅与活动空间,上层是学生的宿舍。经学院的建筑布局,后来成为帖木儿王朝及乌兹别克诸汗国所有经学院的设计参考范本,在中亚伊斯兰建筑史上具有丰碑式意义。</p> <p class="ql-block">建筑的外观与中亚传统的清真寺颇为相似,但内部空间的设计与传统清真寺的庭院围廊并不一致,大多数的清真寺围廊内部是通透的,内部并没有隔离,而雷吉斯坦广场的建筑恰好相反,它的围廊内部是封闭,就是为了做学生宿舍。</p> <p class="ql-block">乌鲁贝戈(右边那位),中亚著名的天文学家兼帖木尔孙子兼汗国被砍了脑袋的大汗。</p> <p class="ql-block">伊斯兰教严格禁止偶像崇拜,所以动物和人像是不允许作为装饰出现的,谢尔.多经学院拱门上方的这处图案,在当时应该算是异端,它描绘了一只老虎,背着太阳和一张人脸在追逐白鹿,细看老虎的脖颈处,有一缕缕的鬃毛,那是只狮虎兽。</p> <p class="ql-block">图案中的狮子代表国家富强;白鹿代表敌人,意思是我们国家在太阳的照耀下把敌人赶走。</p><p class="ql-block"> 这种狮子和太阳的图案可能是西察合台汗国时代撒马尔罕的标志图腾,一直被继承到了乌兹别克人统治这里的时候。只有在中亚这些带有游牧民族放荡不羁的个性建筑中,才能会出现具有异端色彩的伊斯兰建筑装饰,这座离经叛道的经学院也因此得名狮子经学院。</p> <p class="ql-block">下雨后的经学院内,显得更静更干净。</p> <p class="ql-block">身处这三座经学院之中,仿佛置身于蓝色海洋之间,满眼都是深浅不一的蓝。</p> <p class="ql-block">提利雅可利Tilla Kari Madressa经学院是公元1660年同样由亚朗图希·巴霍杜尔下令主持修建的。这座落成时间最晚、规模最小的经学院却是雷吉斯坦广场上最富丽堂皇的一座它的华丽不是于它的外表,而在于它的内饰。</p><p class="ql-block"> Tilla是黄金的意思,Tilla Kari的意思是金顶。提利雅可利经学院又黄金学院,想知道它为什么会有这么霸气的昵称吗?跟着人流走进提利雅可利经学院西侧的一座清真寺,所有走进这座清真寺的游客无不惊叹它那豪华的圆顶。</p> <p class="ql-block">经学院里的这座清真寺耗用了90公斤的黄金去进行装修,才有了我所见到的金碧辉煌、高贵华丽的气质,来到这里的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摄到此一游的纪念照。是啊,世界没有多少座建筑用纯金去装饰的。</p> <p class="ql-block">提利雅可利学院是真的具有清真寺的功能的,礼拜室面积是乌鲁贝戈神学院的4倍,而且内部设有真正的米哈拉布(安拉位)和迷姆巴(神职人员讲坛,阶梯),但米哈拉布的朝向与麦加无关。</p> <p class="ql-block">虽然可以看的东西不多,但这些由彩色马赛克拼出来的繁复华丽的拱门就很值得细看。</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经学院们又有另一种风情。</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白天略显平淡的伊斯兰建筑在灯火的照耀下仿佛经历了二次创作,让通向撒马尔罕的金色之路更显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乌鲁贝戈Urugbek Medressa经学院</p> <p class="ql-block">提利雅可利Tilla Kari Madressa经学院。</p> <p class="ql-block">谢尔多Sher Dor Medressa经学院</p> <p class="ql-block">雷吉斯坦广场至少应该去两次,一次白天一次晚上,夜幕低垂,建筑群的灯光秀更加精采,不仅宏大、壮观,更多了辉煌、斑斓与神秘。当然若时间富裕即使去三次、四次也不会嫌多,那儿确实是个令人留连忘返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撒马尔罕渡过三晚的酒店,在2023年9月新开张的,设备全新的,但无电梯,只有两层的建筑,在当地评级为四星,不少旅游者一家大小的、单人、情侣等来居住,有24小时前台服务,不过前台小帅哥,英语、俄语都不会,只会乌兹别克语。由于退房时,昨晚凌晨整区街道都停电了,到上午7点半还没有恢复,我要开住宿证明,无电无法打印,我用手机翻译软件用乌兹别克文字告知小帅哥,赶火车去塔什干,无法等下去,能否有其他办法解决呢?他立刻反应过来,叫来同事,一起打开发电机,用自己发电方式来解决我的需求,让我十分感动,这就是乌兹别克斯坦人的纯朴本质,为解决客人之需,不惜代价来处理,就是服务至上。</p> <p class="ql-block">9天行程:</p><p class="ql-block">第一天 广州~北京大兴~塔什干 住塔什干</p><p class="ql-block">第二天 塔什干一天游 </p><p class="ql-block"> 晚上 塔什干~布哈拉火车卧铺</p><p class="ql-block">第三天 布哈拉一天游 住布哈拉</p><p class="ql-block">第四天 布哈拉一天游 </p><p class="ql-block"> 晚上火车去撒马尔代罕 住撒马尔罕</p><p class="ql-block">第五天 撒马尔罕一天游 住撒马尔罕 </p><p class="ql-block">第六天 撒马尔罕一天游 住撒马尔罕</p><p class="ql-block">第七天 坐火车撒马尔罕~塔什干 ,</p><p class="ql-block"> 塔什干半天游 住塔什干 </p><p class="ql-block">第八天 塔什干一天游 </p><p class="ql-block"> 晚上飞机 塔什干~北京大兴</p><p class="ql-block">第九天 北京大兴~广州</p><p class="ql-block">前后九天时间,虽说塔什干是首都,景点不多,只能算一个中转出入境的地方,我花太多时间在塔什干了,其实可以压缩一天时间去希瓦,布哈拉适合慢节拍,可以发呆的地方,撒马尔罕属于消费偏高,但基础设施却跟不上,信号弱,连供电系统经常性停电,还没有到炎热季节,我在撒马尔罕四天三晚,停电之事有三天中发生,连博物院也会停过电,晕死了!游玩的顺序一定要先差到最好的,不然你先去了撒马尔罕,再去布哈拉,最后回到塔什干,一定会失望,因为最美的景色你已经见过了,是后面视觉刺激引不起你的兴趣,审美疲劳了,所以顺序必须是由简朴的至精美的,每一步都有视觉的冲击。撒马尔罕是乌国的建筑精髓所在地,也是旅游者到达停留最长时间的,消费相对其他城市也是最贵的,每处地方都要收门票,当然汇率换算成人民币,一个专门旅游城市算是良心之价。</p><p class="ql-block">广州飞塔什干的航班,是乌鲁木齐与北京大兴每天一班,乌鲁木齐是23:45起飞,飞行三小时左右,到塔什干当地是23:40(有三小时的时差),入境取行李约1小时,最快凌晨1点后才能出来打车,要不现场打黑车,要不在提前预约小车等你,所以最好在北京大兴中转16:00起飞,到塔什干当地是19:30,飞行6小时多(有三小时的时差),入境取行李连换汇、买电话卡约1小时多,在21:00就能出来,直接在打车平台上约车,十分钟之內,司机就来到了,十分方便。</p> <p class="ql-block">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几天旅程中,一共坐了三趟火车:</p><p class="ql-block">①塔什干→布哈拉、</p><p class="ql-block">②布哈拉→撒马尔罕、</p><p class="ql-block">③撒马尔罕→塔什干。</p><p class="ql-block">第一趟和第二趟是普通火车的卧铺,第二趟是普通火车的软坐票(乘务员会送免费茶水过来)</p><p class="ql-block">塔什干有两个火车站 ,第一趟出发的火车站和第三趟到达的火车站不在同一个地方(以下姑且称为动车站和普通火车站)。塔什干动车站在地铁站旁边,塔什干普通火车站(南站)在郊区,一定要搞清楚坐车的站点。</p><p class="ql-block">布哈拉与撒马尔罕只有一个火车站,动车和普通车共用。</p><p class="ql-block">列车的台阶与站台有四级铁楼梯,人要先上,然后乘务员会帮你将行李托上来。</p> <p class="ql-block">当地饮食以面食、奶制品和牛羊肉为主,主要民族特色食品包括馕、烤肉、手抓饭、羊肉汤等。一般两人普通餐厅点一个肉汤、两串羊肉串一个馕饼、一盘沙拉、一壶茶(消费¥70元左右)。消费很多地方都要收取服务费,小费金额视店面或个体的情况而定,多数情况下,大概在总价的10%~15%。</p><p class="ql-block">还有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不提供免费厕所的,包括餐厅在内,上厕所一次请付2000~3000苏姆(¥1.1~1.6元),并且厕所分布不算多,所以尽量控制饮水量,不是你愿意付款,就有厕所在边上,当然景点附近一般都有厕所标志WC,自己要留意了。</p> <p class="ql-block">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盛产“混血美女”的国度。满街帅哥美女,真是能饱眼福之地。</p> <p class="ql-block">乌国民风淳朴,当地人热情好客,见到外国游客经常会主动攀谈,甚至会邀请陌生人进门喝茶、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治安十分安全,晚上外出都无问题。</p> <p class="ql-block">雷吉斯坦广场,当地人结婚时喜欢来拍照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几年乌国开始改革开放,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再加上我们的一带一路,这里很像90年代的中国,我认为现在也应该是来乌最好的时间,既能看到这里蓬勃发展,又能看到多元化的一面,对我国居民也是十天免签入境,在沿途中,见到不少旅游团,但是从国内来的团,只在布哈拉见到一二团,在此国旅游只要一个困难,就是文字问题,找不到准确的名字,连打车的目的地都找不到,只有自己用不同的导航软件,对照地图来确定目的地,这样的问题,在8天內经常发生,刚开始以至打车过来目的不是自己想要去,车资当交学费呗!试了二三回才摸出原理来,后面的行程打车才顺利多。</p><p class="ql-block">费用便宜:食,住,行都十分方便,价格可以讲是超便宜,在乌国8天从不用看价格。景点只有门票(15000~60000苏姆),无其他费用(什么摆渡车、观光车等)。去掉来回大交通、住宿等费用,在当地吃饭、打车、上厕所、门票、火车票、饮料等花费¥1300元/人足够了。让你怀疑是否算少了支出……</p><p class="ql-block">旅游时间:每年6月底到8月初,是当地的炎热期,40天里白天气温高达45度,夜间也是30度。春季四~六月和秋季九~十月是旅游旺季。</p><p class="ql-block">住宿证明:离店时,向店家要求开住宿证明,是为了警察与海关员查看的,是合法的。但记住,开此证明不用支付费用的,好似某些平台在订房时,下面标注到店支付$ⅹⅹ或者¥xⅹ的,我到达酒店住宿时,前台无问我取此费用,什么原因不知道。出境时,海关员无问我要住宿证明查核,听说是抽查的,但要准备好,免得到时麻烦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