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软件定成败😊第十章:人的心理软件应根据需要增减取舍②

九重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删除多个目标软件,对于实现人生的理想是多么至关重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把人类的科学史,比做是灿烂的银河,那么爱因斯坦无疑是其中最明亮的星星之一。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05年,爱因斯坦26岁。这期间他像所有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一样,每天在瑞士的一个专利局忙忙碌碌,以微薄的薪金供养妻子和幼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种远离科学前沿的环境,并没有阻挡他单枪匹马向物理学顶峰冲刺。就是在这一年,人类现代物理学中的三项伟大成就:分子运动论、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假说几乎相继问世,其中一篇赢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们无法想象,一个年轻人,会在专利局的办公室里,仅仅用纸和笔便完成这一划时代的奇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是,从大师自己说的一番话中,我们还是能看出三大成就诞生滑出的轨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师曾说过:“我看到数学分成许多专门领域,每个领域都能费去我们短暂的一生。…… 诚然,物理学也分成了各个领域,其中每个领域都能吞噬一个人短暂的一生。在这个领域里,我不久学会了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化知识的东西,而把其他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我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师在目标定向以后,在钻研内容上的大胆取舍。也正是这种心无旁骛,使大师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发挥,从而缩短了成功的距离,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三个不同领域的重大突破,创造了物理学上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精力集中,让有限的生命能得到全身心投入,有些成功人士还唯恐时间不够,连一些“正常人”应有的软件,他们都放弃不安,以至成为世人心中的“狂人、怪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世纪中叶的一天,北京王府井大街的百货商店里来了一个年轻人,他要营业员找回少找给他的一毛钱。当营业员和他核算了好一阵子,终于确认是少找了一毛钱时,他得到了那一毛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营业员觉得这人不可思议,不就是一毛钱吗?值得这么认真?后来知道一他是老远地从中国科学院宿舍坐了好几毛钱公共汽车来要这一毛钱时,更是笑坏了:“这不是大傻瓜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个年轻人,就是把“哥德巴赫猜想”这道著名的世界数学难题推进到1+1的中国科学院数学家陈景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类世界,天天都在更新。新知识、新观念、新东西层出不穷。他们深知:全掌控是不可能的,也是做不到的。另外,也是不必要的。因此,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必须做到身无旁骛,全神贯注,拼尽全力,才有可能到达目的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成功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