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朗山下秋叶红

宇新

前年的秋,在东莞、广州过的。然后,北往,南回,从京津回来南粤;去年的秋,鹏城,从西往东,自阳江去韩山,从潮州回来塘朗。一次台风过去,下了两场雨,转眼又迎来今年的塘朗之秋。 一年一年的秋,世事若梦,人又逢秋。抒过去的岁月,付与秋风。今日塘朗山中,适逢清爽的秋雨中,回忆起这些年的秋事。 秋雨刷去了夏的酷暑,敛成秋波荡漾在叶屋村的山塘。塘边有一座亭,我端坐于遮风避雨的亭里,远处半个沉于塘边的孤舟映入我的眼帘,那是2013风起的日子,我曾在亭中写了一首诗:“夕阳西下感秋寒,塘朗山涧凉亭边,远处一垅青蔬地,听得瓜叶婆娑声,离尘行坐知秋意,自在便是山里禅。”当时有些躲秋之味。 但身边发生的事与一叶孤舟又引了另一番人生之叹:“清凉上山去,桃源涌清风;池塘舟自横,不见钓鱼翁。凡事不必计,尽在无常中:但行好事去,莫问在西东。”2013的秋,我不知西东,静静在塘朗的院子过去一年。 2014的秋,我外出打工,离开塘朗山前的一天秋晚,坐在山腰望海亭远望夜色,有感而书:“南湾灯火耀,山中秋虫鸣,塘朗无月影,崎岖夜寂行;林道夜森森,只听行人喘,忽觉有影至,举目不见人;数处山泥泻,恐伤夜行人,我心独怆然,黯坐望海亭;亭台秋风动,掠我耳边鬓,轻语中秋近,愧对父母情。”当晚,山中偌大的亭子只静静坐着我一人,听着自然的音乐,悲秋自己的人生。塘朗秋夜的风露沐浴着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宁静。下山的时候,雨停了,步伐明显轻快起来,己没有上山的沉重,我知道,我再一次放下。 当年的秋,带着自己积蓄的禅秋,住进了东莞山庄。深秋的一天,原来老单位,被秋后算账,我虽预知,作过努力,而没有人领意,独自在山庄的长叹悯人,有感一首:“晨听鸟语坐观鱼,缓步凉亭品清茗,此地并非逍遥处,有人苦乐冷墙隔,从此闭门皆思过,悔断肝肠洒泪时。”看到进班的,可怜之至。岁末,山中再感:“秋日离开我塘朗,穿梭都市频跑场,已是岁末冬深时,受人雇佣打工忙。历遍世态阅炎凉,静看处处皆熙攘,政客商贾名利往,平民为活而奔忙。人情冷暖处处现,无尽酸辣在心堂,悟得安平真心诀,活在当下避无常。无常尽在伤心处,人生有劫方初觉,亲无病患幸福笑,牢中无亲烧高香。”这时,收到谠生老师冬夜诗一首,劝人向善莫贪,珍惜年华,万事随缘,甚有同感,又和诗一首:“寒风夜雨频敲窗,孤枕难眠坐前床,年来拍蝇闻虎跳,猎户惆怅心茫茫。朝读谠生师一信,诉说今世多堪坷,回看熙来与苏荣,计划有变不永康。人生遭遇如坎离,今日欲知明日事,功名利禄休看重,居安思危危易防。” 那2014的秋,八月山中桂香郁,九月里来化塘朗,十月凡尘涤金秋,十一山庄茶一壶,十二月,省城,春前打完工。 人生旅途,经常面临不同的被选择及选择。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进入2015的旅行,接到通知,春节前入京,继续向着不知所终的远方继续跋涉.........这一年的春,北方大华山的溯风冷洌,远在他乡的我,独自回想遥运故乡的年味。乙未的正月初六,看西峪夕阳,叹人生:“窗外西峪暮色茫,空谷升烟无尽藏,有道山中夕阳好,蹉跎岁月已平常。” 北方的春,如南国的秋。这一方天地,远处山含黛,碧水映蓝天,一朵闲云挂,二月清旷,天蓝如洗,大山清凉,日光融融,心境豁然,忘却人间烟火,无关世间百味。此刻,大地春秋,饮尽寒凉。 2015年的春,我写下了一篇《不忘初心》的小文,文中语出秋意:“人生的劳碌奔波,自是有天意,正如我今天不知我要去北地,明天我赴往南方,从冰天雪地到阳光沙滩,穿越时空的冬夏。有一天返回北京,一觉睡来,窗外柳条嫩黄,冒出丝丝的绿,杏花初开,与数天前离开时又是另一番的境象,所以,人生前路莫测,随遇而安,知道当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但无论你身在何处,家国之事,一定尽力而为,不得违天意沽沽取半分。若果有一天,有幸历遍千山万水,阅尽世情冷暖,我不想再为岁月奔忙,情愿觅一处安静所在,让心休畅,晒几缸粗茶,存几坛米酒,三五知已,随时可喝可饮,可谈流光碎影,可与苍穹对语,叩问内心,无忧无惧,便已足矣。” 2015的上半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东方之珠,又顺利打了完一场工,身忙心闲,因有心系远在塘朗的秋忆。 转眼又是秋,忽西忽东,打工辗转在广州白云山、阳江,在潮州。期间秋日休息回了一次塘朗,那塘朗岁月,那山中荔园,有一壶山水,有农舍田园,十分惬意........而今秋风又起,念时光匆匆,秋日里于白云山中写下小诗一首,聊作心中塘朗之想:“又是一年秋风起,白云山中忆塘朗,三两白酒十里路,半卷诗书一炉香。”这秋日,让我醉,让我缠绵。 秋风乍起,又到临別阳江之时,以为可以回塘朗山中,小结岁月而发:“半生风雨漂泊,几卷诗书红尘,功名利禄心外,万里云烟一场。”不料十月中,再奉命入潮。经韩山,先拜谒韩文公祠,作诗云:“韩公一生多坎坷,文以载道不平鸣;谏迎佛骨犯龙颜,贬谪潮州路八千;怜悯百姓驱江鳄,劝农兴学启斯文;潮人尊崇韩吏部,自此山水改姓韩。” 潮地偏远,一路向东。经惠州、河源、龙川、兴宁、丰顺、揭阳、普宁,在流沙稍停,走汕头,到了潮州。住迎宾馆,时已晚秋,开门推窗,夜风吹进,帘子幽幽而飘,夜风中有丝丝的寒露,颇感萧瑟。 毎次打开行李,将老壶拿出,烧水,暖壶,冲茶,自斟自饮,驱散途中的寒意。秋夜里,有老茶一壶相伴。随后的日子,频扑于事务,又近年尾,回忆一年从北地回来,又奔波于粤西、粤东,内心有些累了,如茶般,任人泡,有些淡了。真是人生如茶。这些日子,打工之余,与潮汕工夫茶有了深深的缘份。 潮州的迎宾馆,有一天早起,秋意正浓,院内散步,深秋的清凉裹满全身。院内有数亩荷塘,塘中的秋荷,叶黄枝枯。看见池中荷莲为了塘中的连根的藕,倾尽了枝杆的养份,我完全为残荷而感动。站在亭边,看着依然挺直枝杆,一片片憔悴的荷叶依然向上,不向污泥屈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傲骨。岁月枯茶,花开花落。如荷莲春绿夏翠,别样花红,在人们中的印象风光灿烂。到了秋冬,很少人再去荷塘观赏,殊不知,在满塘残败中细细看每一株荷莲,在秋风萧瑟中丝毫没有失意,相反,有一种淡然,因为有她的骄傲,有结着奇香般的莲子,有厚实鲜美的藕实,任由岁月的无情,来年我依然芬芳,这萧瑟的秋冬又有何妨?这是我在潮州秋天中的获得的深度感触。当时想,时光不再,愿心中植莲,风霜无恙,春花秋实,岁月静好。 这一年过去了,迎来2016,我在潮州打完工,选吉日,景星庆云,上红山拜别观音,带着韩山韩水的尘雾,于春后回到塘朗。离潮之时,有感一首:“天地人生如流水,白驹过隙云深邃,中岁参透迷离苦,惟愿高山品佳茗。” 2016,不再外出打工,思心灵总有归处,塘朗静处安身,享受清寂,书写些文字,心中快乐,觉悟明天,回归本真。 世事若梦,人生又逢秋,忆秋,往事如一片落叶,惆怅、快意一一于内心收藏,时光渐渐远去,又将告别与迎新的当下,2016的秋不觉已至,又会是有怎样的故事,我无法预知与选择。 人生之秋,有了一次又一次的阅历与沧桑,你将收获人生的成熟与丰收。塘朗山下,努力的你我,尽可平分秋色。 丙申七月十六夜于塘朗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