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路尋真一一黃小萍来湘尋找前輩抗戰路

李宣钊

<p class="ql-block">魔幻般美丽的现代化城市一一长沙</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1~15日,中國抗日著名将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将军的儿媳、第十九路军参谋长黄强将之女、台湾中华画院协会荣誉理事长黄小萍教授来长沙参访。</p> <p class="ql-block">此次黄小萍教授的参访是岳麓书院的陈宇翔教授邀请促成的。自5月11日下午到长沙高铁站接站开始,从参访长沙市三贵街《天倪庐》戊戌变法“时务学堂”遗址,到岳麓山第73军抗战阵亡将士墓祭拜抗日英烈,从“如愿茶坊”一场别开生面的回顾长沙会战座谈会,到星沙老兵回家故事馆、福临镇影珠山抗战史实陈列馆参访,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p> <p class="ql-block">宣钊在高铁接待室与黄小萍教授留影</p> <p class="ql-block">高铁站口美女接美女,长沙美女向台湾资深美女小萍教授献上一束鲜花。</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陈宇翔教授和朋友们到高铁站向黄小萍教授和她的朋友欧阳晖漫女士献花。</p> <p class="ql-block">到达岳麓山,客人订好宾馆后,我们就陪同黄教授一行到长沙市区三贵街一处老建筑“天倪盧”参访,这里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时务学堂遗址。</p> <p class="ql-block">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员一幅清新天空背景中归燕翱翔的易拉宝欢迎牌,上面写着:“归来 潇湘水碧 唯待君归 热烈欢迎黄小萍教授一行 ”令黄教授倍感温馨。</p> <p class="ql-block">黄小萍教授和闺蜜欧阳晖漫女士在广告牌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天倪庐,又称时务学堂故址,位于长沙市古街三贵街29号,这个坐落在古老而繁华的三贵街上的百年旧宅,完整地保存至今。湖湘文化的传承地——“天倪庐”,也是当年“时务学堂”故址之一。天倪庐由当年陈云章先生个人出资买下时务学堂旧址建筑后,作为纪念他的父亲、著名的国学家陈天倪先生的私宅,同时也设立为时务学堂历史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天倪庐的主人、陈天倪之子陈云章先生像</p> <p class="ql-block">湖南时务学堂是湖南最早期的新式学堂</p><p class="ql-block">它成立于1897年11月29日,曾在短时间内培养了蔡锷、范源濂等著名人物,戊戌变法失败后被并入求实学堂,求实学堂后又并入岳麓书院,1903年被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名称中经几度演变,1926年发展、定名为省立湖南大学,1937年升为国立湖南大学。</p><p class="ql-block">时务学堂是戊戌变法的直接产物。虽然从成立到被取缔仅不到一年,但其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夹缝中的背景,却点燃了从维新到辛亥的火光,决定了其成为湖南从传统守旧转变为激进开放的关键力量。</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长沙三贵街的这座小院,依然被后人所铭记。</p> <p class="ql-block">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谷城先生1988年为天倪堂提字。</span></p> <p class="ql-block">台湾秦孝仪老先生八十五岁为陈云章先生题联,字迹端荘、古朴大气。</p> <p class="ql-block">由当时的岳麓书院山长王先谦及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两湖营务处总办熊希龄领衔上报湖南巡抚陈宝箴,“复议请开设学堂”。深具维新思想的陈宝箴得报后“惊喜叫绝”,亲自命名为“时务学堂”。</p><p class="ql-block">时务学堂于1897年9月开始招生,为扩大影响,阐明意义,在《知新报》上刊发了《时务学堂公启》。公启疾呼“吾湘变,则吾中国变;吾湘立,则中国存。用可用之气,开未开之智。”强调“广立学校,为自强之计”。这份公启由梁启超起草,全文慷慨激昂,令人感佩。</p><p class="ql-block">1897年11月29日,时务学堂正式开学。开学之际,陈宝箴委任熊希龄为时务学堂总理(亦称提调,即校长),主持一切行政事务;任命谭嗣同为学堂总监,总揽教务。</p><p class="ql-block">时务学堂吸引了4000多名考生报考。第一次招考经过挑选再考试,录取了40名,真可谓百里挑一。时务学堂于1898年戊戌政变后停办,在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总共招考了五次,共录取264人次,因有中、西班重复录取的学生,故实际录取的为193人。</p> <p class="ql-block">“天倪庐”进门右侧是“时务学堂旧址陈列馆”,馆内陈列着时务学堂的沿革历史与杰出师生的事迹。第一批学员中的蔡锷知名度不用我说,兩个字:牛逼。唐才常,1900年组织10万自立军起义,事泄被清廷所杀,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参加自立军起义的原时务学堂学生,有名可考的就有20余名,其中,林圭(自立军副指挥)、蔡钟浩、田邦璇、李炳寰、唐才中5人被捕后牺牲。1919年,青年毛泽东曾评价说:“湖南之有学校,应推原戊戌春季的时务学堂。时务以短促的寿命,却养成了若干勇敢有为的青年。”</p><p class="ql-block">“时务学堂”不光是因其间有着梁启超、谭嗣同、熊希龄、唐才常等名师之汇聚,亦不仅因其培养出了青年才俊如蔡锷、林圭、杨树达、范源濂、李炳寰薪火相传,她见证了学堂师生的情深义重与生死挚交,见证了湖湘近代化最艰辛的历程,更是一代人革故鼎新的教育理想。由于1938年的“文夕大火”,时务学堂的建筑已片瓦无存。但历史却在这里走过了120多年。</p> <p class="ql-block">天倪庐主陈云章先生之子陈家书老师前几天不慎摔了一跤,仍拄着拐杖为客人讲解天倪庐及时务学堂的历史典故</p> <p class="ql-block">上面两幅墨宝,是因陈家书老师听说薛岳将军后人要来参访,特意将珍藏的薛岳将军回复他父亲陈云章的原信手稿展示出来。黄小萍教授回忆,据她所知,将军百岁晚年的确曾回信给一位湖南乡亲后,从此搁笔,再未写过任何书信了。由此看来,该书信恐为薛将军绝笔,更是殊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抗战军史作家李宣钊将自己出版的《浴血新墙河》一书赠与湖大建筑学院的柳肃教授,并交谈探讨。</p> <p class="ql-block">听说,天倪庐家宴·民国宅院的湘菜很有名。今天晚餐由时务学堂研究会成员、企业家侯静女士作东,宴请黃小萍教授一行。岳麓书院陈宇翔教授、天倪庐主人陈云章先生之子陈家书老师、时务学堂研究会资深学者柳肃教授、天倪庐主理刘力女士以及长沙时务学堂研究会会员:童振军、刘佳女士等作陪,让黄小萍教授一行品尝了天倪庐家宴湘菜的极品美味。</p> <p class="ql-block">黄小萍教授牢记公公薛岳将军的嘱托,对第九战区袍泽及抗战遗属尽自己所能给予照顾与关怀。每次见抗战老兵,她总如见到亲人般拉着老兵的手嘘寒问暖,致以崇高敬礼,将自己亲手书写的书法作品送给抗战老兵,还经常悄悄向老兵爷爷递红包。每到抗战阵亡将士墓地,她毕定要在烈士墓前双手合十顶礼,或下跪祭拜。</p> <p class="ql-block">12日上午,我们陪同黄小萍教授一行来到岳麓山爱晚亭后面的一处抗战纪念地一一长沙会战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战时指挥所遗址瞻仰。</p> <p class="ql-block">这是爱晚亭背后一座小山,山脚有一口小水潭,从一条青石桥走过,便可以看到小水潭对面有一个山洞,柳教授告诉我们,原来山洞前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樟树,树冠象一把巨大的伞遮掩住洞口,前段岳麓山的大冰雪压断了这棵大树的树干。本来沿着小潭边到山脚有一条泥巴小路可以走到洞口,现在路被庞大的树根堵塞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山洞就是长沙会战激烈的炮火声中,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的临时指挥所。想不到当年薛岳将军就在这么一个简陋的山洞中,头顶日寇飞机轰炸,心神气定,稳如泰山,指挥着千军万马与日寇作战,直至打败疯狂凶残的日本侵略军他才走出这个山洞。</p> <p class="ql-block">黄小萍教授在岳麓山爱晚亭后面的战时指挥部前拍照留念,深深体会到了其公公薛岳将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2日,一场小型的纪念长沙会战抗战历史座谈会,在岳麓山如愿茶坊一禅空间隆重举行。抗战老兵郑一宽及儿子郑伟青,抗战将领后人黄小萍、黄开基、李宣钊、孙家驹、黄家倩、饶学锦、饶学军,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唐智轩,长沙时务学堂研究会代表童振军、候静、刘佳,抗日战争纪念网孙洪艳,摄影师颜泽江和关爱抗战老兵青年志愿者们参加。</p> <p class="ql-block">今年抗战老兵郑一宽已100岁高龄,黄小萍教授与老人一见如故,郑爷爷说的薛伯陵就是黄教授的公公薛岳。</p> <p class="ql-block">郑老英雄致词依旧中气十足,思路清晰流畅。他曾就读于国民革命军,又投考进入陆军军官学校,见证了大时代的动荡变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小萍教授向</span>抗战老兵郑一宽爷爷赠送自己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黄小萍教授深情地说: 当年在台编陆军军官学校,我心中对参与长沙会战抗寇英雄深怀敬意:第九战区驻守湖南,正值民族抗战危难之时,对外交通线几近断绝,以最为匮乏的物资条件,承担最为沈重的抗寇角色。据薛岳将军回忆,物价飞涨,严重缺乏军需枪械子弹药品,伤员抢救保障压力大,将士常吃不饱,甚至养的马匹有些因饥饿而死,但是日常训练防务却从未放松。</p><p class="ql-block">驻守第九战区湖南省岳麓山陆军七十三军77师向砲火声前进,上有日寇飞机轰炸,下有先进武器、机关枪射击,还有迫击炮弹、毒气和火焰喷发。陆军77师装备落后,全军牺牲惨烈,无数年轻军人阵亡,战后葬于岳麓山下。这是民族史上的英勇无比伟大,第九战区陆军抗寇史上,享有至高的光荣。</p> <p class="ql-block">抗日虎将、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六十师师长黄保德将军长子黄开基先生回顾父亲长沙会战中在薛岳将军指挥下奋力抵抗敌寇的战斗经历。</p> <p class="ql-block">已退休的时务学堂研究会原会长陈书良先生会上倡议: 抗战名将薛岳将军为保卫长沙抵御日寇居功甚伟,长沙应为薛将军竖一座雕像已志纪念。</p> <p class="ql-block">抗战将领亲属、湖南抗战军史专家李宣钊阐述长沙会战的史迹。</p> <p class="ql-block">全国著名的古建筑学家柳肃教授建议应加大长沙会战宣传力度,支持为民族英薛岳将军塑像。</p> <p class="ql-block">来宾自由发言</p> <p class="ql-block">黄小萍教授一行与参加纪念长沙会战座谈会的全体人员及志愿者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12日下午2时,黃小萍教授一行来到岳麓山脚下忠烈祠参访。</p> <p class="ql-block">麓山忠烈祠供奉著第九战区为国捐躯的英雄神灵。存有不少国军同学录及其他可资参考的文字资料和照片。</p> <p class="ql-block">麓山忠烈祠位于岳麓山(湖南师范大学内)赫石坡岳王亭下方,原为纪念岳飞的岳王庙,民国28年(1939年)改建为忠烈祠,全称是“第四路军阵亡将士麓山忠烈祠”,为纪念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抗日阵亡将士而修。</p><p class="ql-block">由于历史原因,麓山忠烈祠在战争年代和文革期间遭受了严重破坏,曾一度荒废沦为附近一所学校存放基建材料的仓库,2004年湖南师范大学筹措500万元资金对该景区进行修复,至是年7月中旬,修复工程全部竣工,并开始向游人开放。忠烈祠内设有抗战专题展,该建筑原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麓山忠烈祠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当年呼吁修复忠烈祠并主持设计、修复工作的,就是湖南大学建筑学院著名的古建筑学家柳肃教授。柳教授向黄小萍教授一行介绍当初为修复麓山忠烈祠,他到处搜寻名人题字<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刻及</span>历史建筑关键构件,将一座垃圾场般的废弃仓库建筑物,恢复成一座有历史意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保护抗战遗址、遗迹,柳肃教授实在是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黄小萍教授和朋友们在麓山忠烈祠大堂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黄小萍教授一行与古建筑专家柳肃教授在麓山忠烈祠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5月13日上午,黄小萍教授一行来到长沙县星沙鑫源大厦“老兵回家故事陈列馆”参观访问,受到王总热烈欢迎。</p> <p class="ql-block">黄小萍教授对以孙春龙为首这么多年来坚持关爱抗战老兵,帮助和解决抗战老兵生活困难,挖掘、抢救抗战历史资料,收集抗战老兵的遗物,筹建抗战老兵遗物陈列馆的志愿者们的义举表示非常钦佩。对于这么多年轻人参与这项工作感到十分欣慰。</p><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黄小萍教授一行和湖南龙越和平公益中心与止戈工作室的年轻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下午,黄小萍教授一行又驱车到长沙县福临镇参访。</p> <p class="ql-block">吃过午饭,黄小萍教授一行参观了影珠山抗战史实陈列馆,随后,由当地志愿者、福临镇的黄建成医生带领大家驱车上影珠山。</p><p class="ql-block">影珠山是长沙县境内长沙会战影珠山抗战遗址群,湖南省人民政府2019年2月28日公布长沙会战一影珠山抗战旧址群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长沙会战一影珠山抗战旧址群,为第三次长沙会战时中国军队的军事设施遗址,主要包括影珠山抗战陈亡将士墓群战壕、指挥所遗址等。</p><p class="ql-block">1942年1月初,侵华日军攻击长沙失败转入撤退,其独立混成第9旅团南进影珠山一带,接应北溃之第二、六、四十师团残部。中国军队第20军及第58军在影珠山实施狙击,歼敌其众。影珠山抗战旧址群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原墓塔题刻碑名“陆军第一九五师湘北会战福临铺之役阵亡将士墓”错误,我10年前就曾指出过:</p><p class="ql-block">  闻长沙县福临镇影珠山建成抗战文化遗址公园,是件好事,值得称道。然而,这座墓碑选址是十分错误的,《陆军第195师湘北会战福临铺之役抗战阵亡将士墓》竟然建在陆军第58军抗战阵亡将士墓地上,已经引起海外抗日老兵及后裔的质疑和不安。  </p><p class="ql-block">解决办法有两个:  建议不毁墓塔。  一,墓塔碑文改为: “ 陆军第58军福临铺之役抗战阵亡将士墓”,但墓塔底座碑刻要换。  二, 墓塔碑文改为: “ 影珠山抗战阵亡将士墓”,碑座题刻亦应换。​~</p><p class="ql-block">​经我多年指正和呼吁,现墓塔终于改为正确的标题: “长沙保卫战影珠山抗战阵亡将士墓”</p> <p class="ql-block">记得2015年我还向民革湖南省主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刘晓谈过此事。刘晓主席建议我写下来,向有关方面反映此事。2016年3月4日,抗日纪念网刊登了我的呼吁。第58军鲁道源将军侄孙、湘军元老谭道源将军的孙子谭正也与我一道呼吁过多次,谭正兄弟去年年底竟因病逝世,都没等到答复。</p><p class="ql-block">可是这么多年终于有了结果了,墓塔标题错误改正过来了,影珠山所有抗战阵亡将士们可以安息了,谭正在天之灵也可以放心了。我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p> <p class="ql-block">朋友们纷纷在“长沙保卫战影珠山抗战阵亡将士墓”纪念塔留影</p> <p class="ql-block">黄小萍教授一行和志愿者们在“长沙保卫战影珠山抗战阵亡将士墓”肃立獸哀,悼念那些不知名的在长沙保卫战中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英雄们!</p> <p class="ql-block">影珠山抗战遗址群现已成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此时阳光灿烂,晴空万里。从影珠山眺望山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阳光</span>沐浴下的美景一望无际,绿色的田野充满着勃勃生机。这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与宁静,我们都要分外珍惜!</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岳麓书院的陈宇翔教授邀请黄小萍教授一行驱车登上岳麓山,从岳麓山顶俯瞰湘江对岸,观赏长沙城市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登上岳麓山顶的云麓宫,云麓宫,地处岳麓山巅,是岳麓山上的一个道观,始建于1478年,属道教二十三洞真虚福地。明朝吉简王就藩长沙时始建此宫,明嘉靖年间长沙太守孙复与道士李可经主持加修,道宫格局更趋完善。隆庆年间殿元张阳和拜访他们,金道长请张殿元再修道宫,在原来的基址上修了三进殿堂,前为关帝殿,中为玄武祖师殿,后为三清殿。进士吴獬游此时为宫门题写"对云绝顶犹为麓,求道安心即是宫"一联,联内隐"云麓道宫"四字,传为佳作。</p><p class="ql-block">1944年抗日战争期间日军飞机轰炸岳麓山,云麓宫殿堂、神像、碑刻遭到严重破坏。现在的云麓宫是1976年重建的,该景区四周古木参天,景色宜人,一口古钟历经风霜而无锈,其声激越清扬,如同归来之音,又名归来钟。</p> <p class="ql-block">黄小萍教授还拍到云麓宫台阶下左则麻石围栏有块石碑,岳麓书院陈宇翔教授告诉我们这是“抗战阵亡将士名录碑”,此处麻石围栏上刻有五千多位长沙会战中阵亡将士的名单。因夜晚灯光相对暗,看不清麻石围栏上刻的英烈的名字,但我们能感受到那五千多位年青的生命换来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古老的云麓宫麻石围栏边,俯瞰湘江对岸的长沙城,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彩灯投射的巨大幕墙,在魔幻般五彩变换中,在四周星光环绕辉映中,使人感觉超越人间仙境!此情此景,不正是无数先烈赴汤蹈火,前赴后继,流血牺牲,为后人所奉献所创造的吗?</p> <p class="ql-block">5月14日上午,黄小萍教授一行赴河西抗战纪念网和抗战图书馆参访,这是由企业家何誉军先生个人出资建的纪念抗日战争的民间机构。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主题公益网站。网站自2014年4月9日建立以来,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宝贵资料,网站开设有中日历史、日本投降、战时中国、战线战役、英雄名录、口述回忆、关爱老兵、抗日战争图书馆、抗战公益、本站动态、黄埔军校、日寇暴行、铭记抗战、专题栏目、砥柱中流、抗战研究、抗战论坛、纪念场馆和文物、抗战文化等栏目。网站内容越来越丰富。</p> <p class="ql-block">在前几天参访途中,我跟黄小萍教授讲述了一个当年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夫妇住过的不为人所知的临时官邸的故事。</p><p class="ql-block">黄小萍教授一听,就特别感兴趣,一直问我:“这个地方在哪里?我要去!” 在黄教授强烈要求下,2024年5月14日下午,我们陪同她去长沙市雨花区韶山中路752号“华银园”小区,考察长沙会战重要的抗战遗址“五桂堂”。</p> <p class="ql-block">“五桂堂”这个地方是当地开明绅士唐仲南的祖宅,民国首任行政院长谭延闿的夫人、陈诚将军的岳母去世,就安葬在五桂堂后山的唐家墓园内。当时日军天天派飞机轰炸长沙市城区,唐仲南先生建议陈诚将军夫妇搬到“五桂堂”住,以保障安全。“五桂堂”地处长沙南郊,那里虽离长沙不远,沿途多是田野荒丘,但那一片园林却是环境优雅。五桂堂前后树木成林,古木参天、树蔭敝日,一般人真不知道有这么一块世外桃源。陈诚夫妇迁居“五桂堂”后,一直很安全。</p><p class="ql-block">薛岳任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时,陈诚推荐薛岳夫妇住“五桂堂”,“五桂堂”,成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临时官邸。薛岳将军在此指挥千军万马抗击日寇,取得第一次长沙会战空前的胜利!除了周边的老百姓,外界一直不知道神秘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桂堂”</span>。</p> <p class="ql-block">五桂堂就在“华银园”,小区内还保留一片树林,仍是古木参天,浓蔭蔽日。</p> <p class="ql-block">战时留下的防空洞只留下一个洞口,仿佛在和平生活中向人们警示:不要让战争悲剧重现!</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考察结束。已退休的原华银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张亚武董事长请黄小萍教授一行,到附近一家特具湘菜风格的歺馆一一“小湘缽”本味土菜馆,品尝了地道的湘菜。</p><p class="ql-block">席间,薛岳将军后人黄小萍教授除感谢张总的盛情款待,更希望通过张总、陈主任与社区领导沟通,在“华银园”内择地竖碑,敕石记事,让世人知道在长沙会战期间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将军的临时官邸“五桂堂”遗址就在这里,让中华民族不屈的抗日精神世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5月15日,黄小萍教授和闺蜜欧阳女士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长沙,没有兴师动众,也没有和朋友们一一道别说再见,因为长沙这个历史攸久的城市,这座有着深厚教育传统的城市,这座抵御外侮有血性英雄的城市,这座具有广阔胸怀包容的城市,这座迅速掘起飞速发展的城市,这座有无限潜力有魔幻般美丽的城市,黄小萍教授还要来,还会多次来,永远不会说“再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20日记于长沙</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