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重返内罗毕</p><p class="ql-block"> 马赛马拉是东非动物大迁徙的出发地,也是我们此行游猎狂野非洲的重地。虽然安博赛利和马赛马拉都在肯尼亚南部,都与坦桑尼亚接壤,但两地相距甚远,且无路可通,所以只能折回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再从内罗毕去马赛马拉。</p> <p class="ql-block">安博赛利与马赛马拉相距示意图 导游孙运东提供</p> <p class="ql-block"> 8月3日午饭后,我们乘车重返内罗毕。</p><p class="ql-block"> 从公园出来自不必说,上了主干道柏油路,由于路况很差且道路两侧都是裸土,一路依然尘土飞扬,当然会比在公园土路上行驶好多了。</p> <p class="ql-block">一路尘土飞扬 杨振德摄</p> <p class="ql-block"> 车子开出半个多小时,道路两侧荒无人烟。终于断断续续看到乡村了,也是一片荒漠。见证乡村的标志就是看到了荒野上有零星分布的低矮的土坯房,屋顶覆以生锈的洋铁皮、破雨毛毡或茅草或广告布,五花八门不一而足。那些土坯房或洋铁皮等围建的房子都只开一扇小门,马赛族人个子都很高,不知为什么房子建得这么矮。</p> <p class="ql-block">沿途村庄 林圣婉摄影</p> <p class="ql-block">沿途村庄 林圣婉摄影</p> <p class="ql-block">沿途村庄 林圣婉摄影</p> <p class="ql-block">他们还在房前屋后,甚至路边的绿篱或矮灌木上晒马赛毯,直接把毯子摊在植物上。途中时见又瘦又黑又高的马赛人在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路边行走,好像他们身上有使不完的劲。那一身红艳的马赛毯算是荒野上最美的点缀。</p> <p class="ql-block">独行者 田秀丽摄影</p> <p class="ql-block">一路也看到几拨牧人。有的一个大人、三四个小孩只赶着一、两头牛。导游说,这是当地的富人了,牛羊虽少,但属于他们自己的。别看有的一个人赶着一群牛羊,那是替酋长放牧的。</p> <p class="ql-block"> 在篱笆上凉晒马赛毯林圣婉摄影</p> <p class="ql-block"> 在篱笆上凉晒马赛毯林圣婉摄影</p> <p class="ql-block">牧牛 林圣婉摄影</p> <p class="ql-block"> 一路经过的乡镇也是破烂不堪,只是多了个路边集市,红、白废塑料袋在路沟里翻飞。像样的摊位还有木棍梯形物架,有些干脆就摆在地上。到了内罗毕郊区,就有些像样的房子和店面了,但这样的地方街头就有许多摩的占住路口。使本来就狭窄的街道变得更加拥堵。</p> <p class="ql-block">路边集市 杨振德摄影</p> <p class="ql-block">内罗毕城郊民房 林圣婉摄影。</p> <p class="ql-block">路边行人 林圣婉摄影</p> <p class="ql-block">内罗毕市区 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进入内罗毕已是华灯初上。城区道路宽敞人山人海。遍地高楼,商铺林立。霓虹灯下,车水马龙,酒店饭馆灯红酒绿,一派国际大都市的范,与农村判若两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内罗毕市区 李 键摄影</p> <p class="ql-block">内罗毕市区 李 键摄影</p> <p class="ql-block">内罗毕市区 李 键摄影</p> <p class="ql-block"> 内罗毕面积648平方公里,人口约216万,位于肯尼亚中西部海拔1,680米的高原上,年平均气温在17.5℃。作为肯尼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内罗毕还是联合国在非洲的总部。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由联合国环境署和人居署的总部以及其他联合 国机构驻肯尼亚办事处组成。它是联合国唯一设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办事处级别的机构,与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维也纳办事处等纽约总部以外的大型驻地机构平行。作为世界性都市,内罗毕拥有“东非小巴黎”的美誉,城市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又有“阳光下的绿城”之称。</p> <p class="ql-block">内罗毕市区夜景 李 丹摄影</p> <p class="ql-block"> 内罗华联合国非洲总部 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内罗华联合国非洲总部 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晚餐在闹区安徽人办的中餐馆“徽缘餐厅”,地道的中国南方菜,非常适合我们福州人的胃口,大家吃的开心。</p><p class="ql-block"> 晚上入住费尔蒙酒店(Fairmont The Norfolk Hotel),又让我们大开眼界。外出旅游,我们极少住上五星级宾馆,而且是在非洲肯尼亚这样的国家。可能这家酒店大楼是新建的,大堂、餐厅都很气派。</p> <p class="ql-block">酒店大堂正中花桌 李 键摄影</p> <p class="ql-block">大堂钢琴 李 键摄影</p> <p class="ql-block">大堂右边休憩处 田秀丽摄影 </p> <p class="ql-block">酒店餐厅 李 丹摄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旅行社团购的房价低,住的是旧楼,离大厅较远,隔了个大花园,小碎石路。</p> <p class="ql-block"> 我们旅行社团购的房价低,住的是旧楼,离大厅较远,隔了个大花园,小碎石路。</p> <p class="ql-block">酒店花园后旧楼 李 键摄影</p> <p class="ql-block">酒店旧楼花园 田秀丽摄影</p> <p class="ql-block">酒店旧楼花园 田秀丽摄影</p> <p class="ql-block">笔者下榻的连拼楼层 林圣婉摄影</p> <p class="ql-block">四层楼房没电梯,很明显也是经过改造,把原来的两座旧楼打通新加了台阶通道,又改的很不合理。我们住的二楼比左边拼进来的楼房的三层低半层,上我们的房间要登上三层再下半层转过来。那天晚上恰好客人多,服务员忙不过来,我们自己提行李,上上下下累得够呛。 旧楼客房内的一应设施跟国内景区四星差不多,插座都老旧的连转换插头都插不稳 。只有浴巾是五星级的,又新又白又柔又厚。但酒店的服务水平不差,有呼必应,空调不行马上就来调。Wi-Fi上不了,马上帮你整。缺手纸马上给你送两卷。在酒店遇到的几个服务员都会简单的汉语。</p> <p class="ql-block">金属盖玻璃矿泉水瓶竹柄牙刷</p><p class="ql-block">林圣婉摄影</p> <p class="ql-block"> 装早餐的纸盒纸袋 林圣婉摄影</p> <p class="ql-block">木制餐具 林圣婉摄影</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禁塑令得到严格遵守:矿泉水是玻璃瓶木塞外包洋铁皮的,喝完留瓶子;牙刷、小肥皂、浴帽、头梳、胡须刀等一应洗漱用品都纸袋包装;水杯垫也是纸的;头梳是木制的;就连牙刷柄也是竹制的。只有垃圾袋还是塑料的。 早餐标准也是五星级的。食物丰富非常适合我们的口味,这是我们在国内出发前不敢想的。餐厅的服务员还能用汉语跟我们简单地交流沟通。总之,酒店的服务,让人挺舒心的。</p> <p class="ql-block">生命就像一把卷尺,谁都想尽量把它拉长。跟着我去旅游吧!行走天下看世界,能走多远生命就有多长。 </p><p class="ql-block">下周预告: </p><p class="ql-block">游猎狂野非洲 肯尼亚见闻(7)</p> <p class="ql-block">肯尼亚市区与农村犹如两个世界,不知各位朋友读后作何感想?欢迎欢迎评论区讨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