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跟随初夏的脚步,张家界市慈利县老干部(老年)大学诗词书画学院师生一行于五月十七日举行研学活动,行走大自然,让课堂延伸户外,实现教学与实践无缝对接。</p><p class="ql-block"> 此次研学基地为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渔浦村,清华大学慈利工作站,双坪村、杨家坪村美丽屋场,曾刚彩墨画院,武陵源区熊风艺术园。所到之处,让我们感受到了百年书院的文脉传承,见证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变化,领略了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接受了红色文化的传统教育。</p><p class="ql-block"> 更为荣幸的是,此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张家界市原文联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诗词协会理事、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张家界市文联荣誉主席赵辉廷老师现场授业。</p><p class="ql-block"> 通过零距离接触,聆听讲座,现场示范,让我们深受教益。赵老师的风骨浩然、人格魅力,真是书生意气极了,大有春风满面与秋月临江的和蔼爽飒之意趣。</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研学首站是渔浦书院。</p><p class="ql-block"> 渔浦书院位于阳和乡渔浦村,妆如岳麓书院,其楹联"渔猎群经,导扬百氏;浦云十色,溪月九霄。不仅说明了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广泛涉猎经典,以学识文化滋养身边人,更是对书院学子寄予的美好期许。这座百年书院,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名师望重,学风浓厚。自建校始,闻风就读者,为数甚众,至今仍发挥教学功用作用。</p><p class="ql-block"> 参观清华大学慈利工作站,墙报上所展示的内容,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岀莘莘学子的青春与活力,理想与朝气,以及对这片"红色土地"的无比热爱和殷殷深情。</p><p class="ql-block"> 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值得品味。漫步宽敞的水泥步道,举目四望,映入眼帘的是乡村的美丽风景,就像一幅流动的油画,我们仿佛置身于诗与远方的邂逅。而美丽屋场的美丽蜕变,让我们目睹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的无限风光。</p><p class="ql-block"> 与艺术家面对面,毋庸置疑,是此次研学活动的重头戏。老师们在文学艺术这片沃土笔耕不辍,辛勤耕耘,培育灌养,播撒文明,其艺术修为深深地感染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书法世界里,作为初学者,虚心学习是必须的,让我们一起,探索书法的真谛,传承文化的精髓。</p><p class="ql-block"> 富有趣味性、生动性、知识性的研学活动,使我们从井中跳到井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真本事。而沉浸式的体验,让我们受益终身,满载而归。</p> <p class="ql-block"> 挥毫泼墨,</p><p class="ql-block"> 一气呵成。</p> <p class="ql-block"> 校领导点赞精彩。</p> <p class="ql-block"> 老当益壮,</p><p class="ql-block"> 精神可嘉。</p> <p class="ql-block"> 美丽庭院,</p><p class="ql-block"> 以文化人。</p><p class="ql-block"> 右傍清华居首位,</p><p class="ql-block"> 左临书院占龙头。</p><p class="ql-block"> 由县作协主席龚国倞老师创作、县书协主席朱勇撰写的楹联在杨家坪美丽屋场无处不在,它潜移默化的起到了移风易俗、陶冶情操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群主:</p><p class="ql-block"> 对工作认真负责,</p><p class="ql-block"> 对群友照顾周到,</p><p class="ql-block"> 对学业精益求精。</p> <p class="ql-block"> 清华学子的豪情。</p><p class="ql-block"> 清华大学慈利工作站:</p><p class="ql-block"> "打造乡村五育,</p><p class="ql-block"> 赋能集体经济,</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探索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结伴而行,</p><p class="ql-block"> 一路欢歌。"</p><p class="ql-block"> 慈利站青年建设了内容丰富,可落地实施,带有清华特色的研学课程体系——"五育并举"乡村研学课程。内容包括清华学子学习方法谈、清华拳、慈利非遗活化、渔浦历史文化、乡村美育、劳动教育。是"渔浦书院——慈利站"研学基地专业性与品牌性的重要支撑。</p> <p class="ql-block"> 艾院长(右)与曾刚老师(左)</p><p class="ql-block"> 亲切交谈。</p><p class="ql-block"> 艾院长联络斡旋,</p><p class="ql-block"> 牵线搭桥,</p><p class="ql-block"> 推动了此次活动顺利开展。</p> <p class="ql-block"> 画风独特,</p><p class="ql-block"> 成就不凡。</p><p class="ql-block"> 曾刚老师(讲话者)是一位杰岀的画家和国画艺术家。据悉:曾老师现任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彩墨画院院长以及中国徐悲鸿画院山水创作室副主任等重要职务。同时,他还是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曾老师的作品风格独特,石质坚凝,树木密茂,急流卷浪,云气浮动,法度谨严并充满生活气息。尤其是他在色彩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把绚丽的色彩同水墨协调起来,使他的画面呈现岀一种流动的节奏和充满生命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此外,他还岀版了许多专著,如《曾刚山水画选》、《曾刚彩墨山水画》等,并在全国多地举办过个人画展,作品被多家报刊刊登并获得多项大奖。</p> <p class="ql-block"> 墨彩堂:</p><p class="ql-block"> 雲山起翰墨,</p><p class="ql-block"> 彩笔焕文章。</p><p class="ql-block"> 学员在曾刚老师画室面授。</p><p class="ql-block"> 启蒙开稚 ,</p><p class="ql-block"> 耐心点拨,</p><p class="ql-block"> 一笔一意,</p><p class="ql-block"> 诲人不倦。</p> <p class="ql-block"> 宏篇巨构,</p><p class="ql-block"> 轩庭增色;</p><p class="ql-block"> 墙画绕宅,</p><p class="ql-block"> 颇得气势。</p><p class="ql-block"> 曾老师府邸杰作。</p><p class="ql-block"> 根据其画风特色,曾老师曾受邀为天安门城楼创作巨幅山水画作品,这足以证明他在中国画坛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 县作协主席龚国倞老师。</p> <p class="ql-block"> 浓厚的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 精彩的艺术人生。</p><p class="ql-block"> 曾老师画室作品展示。</p> <p class="ql-block"> 雕塑文化,</p><p class="ql-block"> 成就梦想。</p><p class="ql-block"> 听熊风老师讲那"过去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熊风老师热情分享了自己雕塑艺术的创作经历和成就,讲述了一个艺术家如何追梦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打造文化艺术新标杆。</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张家界市熊风文化艺术产业园前期投资约5000万元,占地面积约300余亩,整个文化艺术产业园以湘西文化雕塑、傩面面具雕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为主导,坚持高起点、高品味建设理念,努力建成大湘西第一个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的雕塑公园,对外传递武陵源厚重的文化脉搏,展示至醇至美的文化形象。</p> <p class="ql-block"> 行进"名人路"。</p><p class="ql-block"> 用脚步丈量历史长度,</p><p class="ql-block"> 用雕塑刻录英雄丰碑。</p> <p class="ql-block"> 把功勋写在大地上。</p><p class="ql-block"> 在"名人路"不尽延伸的</p><p class="ql-block"> 石道上, </p><p class="ql-block"> 一座座雕塑,</p><p class="ql-block"> 一块块丰碑,</p><p class="ql-block"> 一个个如雷贯耳的</p><p class="ql-block"> 英雄名字,</p><p class="ql-block"> 闪烁在历史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熠熠生辉,璀璨夺目。 </p> <p class="ql-block"> 让宇宙中的两颗尘埃私聊。</p><p class="ql-block"> 《马桑树儿搭灯台》,一首桑植民歌,一段凄美的爱情,一场旷世绝恋。 </p><p class="ql-block"> 这是桑植民歌里红军师长贺锦斋和妻子戴桂香最凄美的爱情离殇。1928年4月,戴桂香得知丈夫又要走,急得泪如雨下,她紧紧拽着丈夫衣角哭着哀求道:"求求你别走,我不要你走。"贺师长抱着妻子,说:"桂香,我是共产党员,是党的人,我不仅要为你,还要为党和人民奋斗,你等我,等革命胜利我就回来,贺师长唱着《马桑树儿搭灯台》走了。歌是不舍,歌是永别,戴桂香唱着《马桑树儿搭灯台》哭了。一个月后,贺锦斋在石门为掩护战友牺牲了,那年他27岁。</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在这一天,戴桂香带着双亲在山中避难……她再也等不到她的锦斋了,她深爱的灯台走了。马桑树还在,歌声还在,家书还在,她深爱的锦斋却永远不在了。执着守望的日子,戴桂香用67年的孑然孤独,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誓言。砍柴,担水,挖地,她用柔弱的肩膀替丈夫孝敬双亲,她用无悔的付出践行丈夫入党为人民的初心誓言。</p><p class="ql-block"> 67年的魂牵梦绕,67年的坚定追随,67年的痴情无悔,马桑缠绕灯台,灯台携拥马桑,同林相守,同脉相望,那是只为了长相厢守,是树也是藤的绝唱。</p> <p class="ql-block"> 鸿儒硕学,</p><p class="ql-block"> 砥志研思,</p><p class="ql-block"> 一生治学,</p><p class="ql-block"> 便是修为。</p><p class="ql-block"> 著名书法家、学者、文学家赵辉廷老师为学员传道授业解惑。</p> <p class="ql-block"> 书法艺术,心灵之舞,</p><p class="ql-block"> 灵动之笔,尽显人文之美。</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的作品,款式别致多样,气韵生动,点画线条张弛有度,字形欹正相间,章法疏朗自然,在有意无意间营造一种豁达和与世无争的气质。</p><p class="ql-block"> 他的特殊贡献,他的横溢才华,他的悲悯情怀,他的为人为文,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平常喜读诗书,属饱学之士。书中觅宝,深谙此道。此行得以面授,让我们不啻是邂逅拜会了一个不朽的灵魂。以赵老师的地位成就,给他加冕德艺双馨、学达性天桂冠,当之无愧。</p> <p class="ql-block"> 求知若渴,</p><p class="ql-block"> 目不转睛。</p><p class="ql-block"> 甘当小学生。</p> <p class="ql-block"> 赵老师的高光时刻。</p><p class="ql-block"> 2008年9月,赵老师应国家文化部所属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特邀,与全国300位书画名家参加"和平颂——神七太空飞行艺术之旅"大型文化公益活动,书法作品搭载"神舟七号"飞船遨游太空。由此,他的 作品登天,成为至高荣誉和文学艺术界美谈。 </p> <p class="ql-block"> 文图均为原创</p><p class="ql-block"> 2024.5.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