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古城

最后半支 25180936

<p class="ql-block">襄阳古城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地处汉水中游南岸,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曾经是金庸笔下金戈铁马群雄逐鹿的“天下第一城池”。</p> <p class="ql-block">襄阳古城约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自东汉刘表莅襄作荆州牧治始,历为州、郡、府、县治。旧城作为军垒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时由原土城改为砖城。襄阳古城被历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体系之一,也是中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p> <p class="ql-block">临汉门是襄阳古城的正北门,与樊城遥遥相望,扼守汉江要津。它是襄阳城六大城门之一,又称小北门,其背面悬挂“北门锁钥”匾额。“汉沔津梁”“北门锁钥”是对它作为战略要津的又一赞誉。小北门城楼建筑在拱券式城门洞上,城楼四柱三间,重檐歇山顶,七檩抬梁构架,砖木结构,为清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从北向南穿过临汉门,就进入了襄阳古城北街。</p> <p class="ql-block">“临汉门”的背面悬挂着“北门锁钥”匾额。</p> <p class="ql-block">荆州古治是位于襄阳城荆州街北段的一座券门,始建于明初邓愈筑城之时。襄阳城内辟荆州街、荆州古治,乃是为纪念汉末荆州刺史刘表将荆州治所迁至襄阳这一重要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襄阳人一天的生活是从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开始的。香辣的面条、醇厚的红油浓汤、鲜嫩的牛肉,新鲜提味的葱白和香菜,让牛肉面成为襄阳人最喜爱的早餐。</p> <p class="ql-block">襄阳牛肉面有着300多年历史,经几代人的继承和发展,不仅使得祖先的精湛技艺得以保留,更将牛肉面的独特风味传向各地。“吃过襄阳牛肉面,才算是来过襄阳!”通过央视《味道》的呈现,襄阳牛肉面在2016年春节期间走进千万群众的视野,也让襄阳年味飘进千万家。</p> <p class="ql-block">襄阳古城墙,周长7.6公里,平均高8米,宽10米左右,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建筑,它见证了襄阳的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涂歌巷舞”大戏台位于管家巷的东侧,童叟妇孺摩肩接踵,贩夫走卒吆喝引吭,戏台下掌声雷动,戏台上丝竹悠扬,走近大戏台就走进了欢乐海洋,在这里你可以边走边吃边舞边唱,在鼎沸人潮中于轻歌曼舞间再现大唐景象。</p> <p class="ql-block">襄阳护城河,长5060米,最宽处达250米,亚洲最宽的护城河。它宛如一条玉带,环绕在襄阳古城的周围,把古城烘托得犹如一座美丽的水上城堡,成为人们闲暇之余的休闲之地。</p> <p class="ql-block">地道襄阳土话"你咋意里巴真滴来,莫慌睡,来嚼和儿瑟!”襄阳话见人漂亮不说“漂亮”,要说“排场”;不服气了不说“怎么的”,要说“咋番儿”;请人吃饭不说“吃一顿”,要说“搓一顿”......这些独特的动词形容词和普通话表达的是独属于襄阳人的性格。这些特定词汇,描述的是只有襄阳人才看得懂的画面,只有襄阳人才能体会到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襄阳三绝”为襄阳牛肉面、襄阳黄酒、襄阳大头菜。襄阳牛肉面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一是味香,二是味厚,三是有回味。襄阳牛肉面最大的机密是中药卤包,使得老襄阳牛肉面一直保持着它的独特风味。襄阳黄酒酒色似乳汁,味微酸甜,一不伤肝,二不伤胃。襄阳大头菜俗称“咸菜’ “孔明菜。 据《中国风物志》记载,为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所创,民间素有诸葛菜、孔明菜之美称,被原国并院副总理邹家华赞为“中国一绝”。</p> <p class="ql-block">我在襄阳很想你,小伙子手握着玲绳,来人就拉</p> <p class="ql-block">襄阳北街吃货公社摊前满街的食客,据说这家的烧烤很不错,可以到此一试</p> <p class="ql-block">仁义巷原名西巷子,紧挨古城墙和管家巷文化旅游街区,处于襄阳优质旅游资源区的核心区域,为了发掘它的文化旅游潜力,顺应市场需求,借此提高这条小巷的知名度和关注度,让更多人愿意去了解它的历史,听它的故事,西巷子改名为仁义巷。它是反映襄阳市井生活,展示襄阳城市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在这里,人们可以直观了解襄阳人淳朴、善良、包容和大度的性格特点。</p> <p class="ql-block">管家巷位于湖北省襄阳古城墙内,西通北街,原是襄阳的一条古老街巷,明清时期,“半城烟火半城诗”是它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管家巷周围曾是道署的衙门、湖北提督衙门、襄阳县衙门等历代官府所在地。这些官府官员携家带口上任,管家护院,仆从如云,往往安排管家等人就近居住在旁边的小巷子里,久而久之,形成了“管家"聚集居住的巷子,就叫管家巷。</p> <p class="ql-block">红糖饼是襄阳特色,昭明李记名气最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襄阳的北街,晚上10点也排着长队。4元一个的红糖饼,个头很大,表皮酥脆,内里中空,红糖附着于表皮内侧,一口下去,香、酥、脆、甜,滋味可口。旁边那家不是网红店,可能味道也差不多,如果这边人太多,可以去他家。</p> <p class="ql-block">一入巷口,孟浩然的《春晓》等诗词镶嵌在一面白墙上,“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名句,引起了周围游客的共鸣,大家禁不住齐声诵读。沿着街巷一路向前,处处可见中华诗词的魅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在街区一角的繁花造型树上,挂满了唐代大诗人王维、李白等经典诗词,不少小朋友正在家长的带动下,高声朗诵。</p> <p class="ql-block">襄阳从很早就有了纪念昭明太子的建筑。但昭明台在历史上曾屡易其名,以至于一楼八名,颇为罕见。历史上的昭明台曾依次被命名为:文选楼、山南东道楼、南平楼、钟鼓楼、昭明文选楼、镇南楼、昭明楼、昭明台。纵观楼名的变化过程,始于文选楼,终于昭明台,将之系于昭明太子萧统是主流。</p> <p class="ql-block">  在襄阳,游一游金庸笔下侠客群雄逐鹿的“天下第一城池",听一听匾额、楹联和碑刻所讲述的尘封旧事,品一品江湖好汉的大碗牛肉面与寻常百姓家的红糖饼,你才能穿越2800年历史时空,走进三国烽火狼烟的武侯祠战场,感受金庸笔下的金戈铁马。襄阳这里,既有江湖儿女,也有喜剧明星,前有大侠金庸,后有演员贾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