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纪尧:江南弥勒王

汪山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2024年5月14日下午4:00-5:30时,在奉化岳林街道王纪尧先生家采访。奉化布袋弥勒文化艺术协会王纪江秘书长陪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王纪尧,1943年出生于奉化大堰,现为宁波弥勒书画院常务院长,享有“江南弥勒王”美誉。</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山 茗:</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久闻“江南弥勒王”的大名,想不到您还那么年轻。</span></p><p class="ql-block"><b>王纪尧:</b>(笑)82岁还年轻?</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山 茗:</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看上去您比实际年龄至少年轻20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7年前就准备来拜访您。那时在我执编的《宁波市书画研究会会刊》中设了一个“民间高人”栏目,专门报道工人农民中专注于书画艺术的高人,董满永先生推荐了您,只是我工作岗位变动没能来成。今天还是相会了,看来我们有缘。</span></p><p class="ql-block"><b>王纪尧:</b>我也早知道你,还读过你的不少文章。你是常照村的,我是箭岭村的,我们都是大堰人,乡情乡缘。</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山 茗:</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听说您种田的名声比作画还大。</span></p><p class="ql-block"><b>王纪尧:</b>那是在人民公社年代。我种田确实又快又直,在整个奉化是有名的,上过奉化报,还给了我一个“插秧机”的外号。</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山 茗:</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有秘诀吗?</span></p><p class="ql-block"><b>王纪尧:</b>我这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想做出点新意来。种田也是一样,左手捧秧苗,右手分一株插一株,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我探求出一种诀窍,右手分一次秧可连种三株,我称之为连三株,效率提高了三倍,谁还能比得上我(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山 茗:</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有创意的人生一定很精彩,可否说说您的人生经历。</span></p><p class="ql-block"><b>王纪尧:</b>维持好一家老小的生计就是一个农民的天职。初中毕业后进入村里的箭岭造纸厂,这是一家在全国同行业中有独特地位的厂子,凡是有小型造纸厂的就会有我们箭岭的造纸师傅在坐镇,我们专门造强度要求很高的铁笔蜡纸等,现在因环保要求,这类造纸厂成为了历史。我从保管员到车间主任再跑外勤,干了20年。后参与创办村里的五金厂,我由供销科长到经营厂长,又干了20年。老了到县城的东升社区安享晚年,那个时候小偷特多,我发动居民一起抓小偷,一年抓了36个,还因此受邀到社区发挥了几年余热。</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山 茗:</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您的书画爱好是怎么养成的?</span></p><p class="ql-block"><b>王纪尧:</b>很长一段时期,全国城乡大街小巷都要用墙头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万竹公社几乎每个村的墙头画都是我画的。今天的大堰镇在当时是大堰、万竹、董李三个人民公社。现在画个宣纸整张算是大作品了,那时一动笔就是一个墙面。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大场面的把握能力、笔墨的熟练程度都是在那个时候打好了基础。实践出真智嘛!</p><p class="ql-block">1990年师从浙派画家夏时仁先生,经他的悉心教导,绘画技法及感悟骤升。又于1996年成为锦溪书院的一员,交流多了见识广了进步较快。种田种到奉化状元只被奉化报报道,绘画却进了中央电视台,2012年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分别在央视一套和四套播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山 茗:</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您是一个实实在在地把作品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人,向您致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请问您的“江南弥勒王”美名是怎么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b>王纪尧:</b>这是朋友们对我的抬举,做不了数的。但我确实画了很多弥勒,具体无法统计,一万帧肯定是超过的。</p><p class="ql-block">布袋和尚在奉化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我们奉化人特别喜欢布袋弥勒,我就多画一些赠送亲朋好友,一起与弥勒结缘。有个夏明仁先生,他在写《布袋和尚传说》时希望书中配画以图文并茂,不知道是喜欢我创作的弥勒形象还是什么原因,找上我这个农民工给他配画。他每写完一段就把稿子给我,我得认认真真研读,为了画好弥勒的神态当然要找一些与弥勒有关的资料研究。待他把书写完我的插图也画完了。有个成语叫胸有成竹,那个时候我感觉胸有弥勒,自己创作弥勒的境界有了新的提升。</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山 茗:</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可否说说您胸中的弥勒?</span></p><p class="ql-block"><b>王纪尧:</b>圆头大耳五心无挂。弥勒的这一形象是上书的。我笔下的弥勒都是圆头的,这样的头型看上去更加慈祥,福建派弥勒的头上部小下部大,我感觉还是我的可亲可近。</p><p class="ql-block">同一题材的作品创作多了就容易模式化,我的做法是:头型不变神态变,自己设计不重复。对我的作品比较了解的人一看到某帧弥勒,就知道是不是出自我的手笔,这是因为我画的是同一位弥勒,其头型不能变,我把功夫下在设计出不同神态的弥勒,不千篇一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山 茗:</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无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内涵的把握,您确实无愧于“江南弥勒王”的称号。不知弥勒文化对您带来哪些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王纪尧:</b>最主要的影响是心态好了。举个例子,现在我每月的养老金是868元,我老婆是800元。如果心态不好的愁死了:住在县城里的开销,只有那么点收入,万一出点什么事怎么办?我们夫妻俩想得开:因为我们心中有弥勒,弥勒也在保佑着我们,很多人都说我这个八十几岁看上去像六十几岁,健健康康的,保佑着我们节省了去医院的开支,这样过一天开心一天有什么不好呢。如果给高级领导干部那么点养老金不骂娘才怪,我们却好事善事照样做,人家来求画尽量满足要求,我们的精神境界是不是比高级领导干部还高级(笑)。</p><p class="ql-block">由于与人为善,左邻右舍都喜欢来我家,特别是晚上,最小八岁最大八十八,开茶话会一样,可热闹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山茗的感言:</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社会发展到今天,退休老人的养老金买点茶叶美酒一般都没问题,问题在于有没有知己好友陪你喝酒,陪你品茶,陪你聊天,这才是我们判断晚年生活美满度的关键。到了一定年龄,无论曾经是官是民,通常是两大主题,一是与病痛作斗争,二是与寂寞作斗争,王纪尧先生这种充满着烟火味的健康温暖的生活状态,也是很多高级领导干部求而不得的,这大概就是因缘果报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p> <p class="ql-block">《布袋弥勒故乡人》之3</p><p class="ql-block">本人将以洪荒之力,力争在世界佛教论坛之前采访30个奉化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