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四国行之一:芬兰(续)

一泓清泉任自流

<p class="ql-block">由于行程仓促,时间有限,有些打卡项目未罗列其中,趁现已回家热情未减,把缺失的项目补上,呈现给关心关注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从机场出来,这里是迎接我们上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机场的出口。</p><p class="ql-block">从机场出来,就前往芬兰赫尔辛基的波尔沃小镇。</p> <p class="ql-block">去往波尔沃名镇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波尔沃小镇,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以东50公里的地方,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波尔沃河河口。这座小镇建于13世纪,是继图尔库之后芬兰的第二古城,至今已经有68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厚,弯曲的街道、狭窄的小巷和低矮的木屋都展示着中世纪城市生活的缩影,因此也被人们称为“木制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山坡上的木屋。</p> <p class="ql-block">这是东西向沿河的一排建筑。</p> <p class="ql-block">色彩明艳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民居小院,白色和紫红色的搭配显得稳重大气,干净利落。</p> <p class="ql-block">与前一张是同一场景,只是数种树木不同的生发状态表明这里的气候节奏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淡蓝的色彩会不会让你想起“蓝色多瑙河”?</p> <p class="ql-block">用小米拍的色彩蓝一点,更贴近真实。</p> <p class="ql-block">但小米的颜色显示也偏暗一点。</p> <p class="ql-block">教堂地坪比围墙外的低一点,在斜坡上。</p> <p class="ql-block">学生们准备上学去。</p> <p class="ql-block">小米拍的。</p> <p class="ql-block">抓紧拍,时间是有限的。</p> <p class="ql-block">此情此景,让我们想起故乡的小镇。</p> <p class="ql-block">竖条木板形式的木屋,那新鲜的色彩是否也是当地政府统一规划施工的呢,为了发展旅游经济也值,中外都一样吧。</p> <p class="ql-block">这路面恐怕不只是为了怀古吧?在北极圈附近的冬天,毛糙的路或许有防滑的功效吧?因为他们的人均GDP比我们高呀!</p> <p class="ql-block">围墙里的树应该有些年份了,因为那里是教堂,波尔沃居民信仰的中心。如同我们国家佛道庙观里的百年大树一样。</p> <p class="ql-block">老市区中的尖拱顶式大教堂也是一处不可错过的历史遗迹,它建于15世纪初期,并且是1809年芬兰第一届议会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教堂不开门无法进去一睹风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色彩在我国的一些古建(如苏州文庙)围墙上也常见。</p> <p class="ql-block">这个东西想不通派啥用场的?</p> <p class="ql-block">用华为P40拍的,色彩有点走样,偏黄。</p> <p class="ql-block">教堂四面三面围墙有门可出入。</p> <p class="ql-block">普通民居。</p> <p class="ql-block">教堂似乎处于古镇的中心,四周是民宅。</p> <p class="ql-block">这个垃圾清运车封闭性要好一些吧。</p> <p class="ql-block">道路弯曲、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也是他们的风格和卖点。</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是镇外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标志我不懂。</p> <p class="ql-block">看似一层,实则二层吧!</p> <p class="ql-block">这个房子的墙面木板是横向的,比咱东北、内蒙的木刻楞建筑精致一点,但不及木刻楞豪气大气。因为气候的原因吧,这里很少见到直径15公分以上的树木。这也就理解宜家的木制品为什么是拚接、指接、碎木板的居多,或许是当地大树少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除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外,波尔沃小镇还以其宁静和谐的环境而著称。这里没有喧嚣的车马声,只有蜿蜒曲折的小巷和错落有致的小木屋,呈现出一派和谐的田园风光。这种幽雅的环境也吸引了众多诗人、画家和音乐家前来寻找灵感并在此创作了大量作品。因此,波尔沃也被称为“诗人之城”。</p> <p class="ql-block">这干干净净、色彩斑斓的建筑看着都舒服、养眼。</p> <p class="ql-block">安全最重要。</p> <p class="ql-block">戴口罩本来是多余的,但这天很冷,挡挡寒风也行。</p> <p class="ql-block">这二块告示牌立得不规矩吧!</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经营餐饮的店,开门还早呢!</p> <p class="ql-block">不用脚手架,直接上。</p> <p class="ql-block">他是抗寒品种。</p> <p class="ql-block">这船有特色,小米13拍的更好看。</p> <p class="ql-block">早在中世纪时期,波尔沃就是一个重要的进口贸易中心。如今,沿着波尔沃河的一排排红仓房依然在向人们述说着它的航运历史,这些充满古董般光晕的红仓房也成为了旅游者争相留影的著名景点。</p> <p class="ql-block">这河就叫波尔沃河!</p> <p class="ql-block">旧物利用,装点一下。否则没悠久的城邦文化可介绍。</p> <p class="ql-block">从市区开车到古镇,不到一个小时,参观时间也一个小时,但这个项目属于行程之外的项目,收费35欧,而小镇是不需要门票的,占用了行程之内的时间,如果你觉得北欧风情小镇很漂亮,值!那就值,否则,自己郁闷反而背离了旅游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波尔沃游览结束,午餐后顺便打卡了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曼纳海姆大街东边,是芬兰的铁路中枢,同时也是赫尔辛基地铁和公交车的重要一站。每天在这里上下车的乘客有差不多20万人,使得中心火车站成了芬兰最繁忙的景点。</p><p class="ql-block">这是从网上下载的车站外景图片。</p> <p class="ql-block">车站建于1914年,这是夜景(网上下载)。</p> <p class="ql-block">这是车站大厅(网载),由于时间关系,且不在游程之内,所以未进大厅。</p> <p class="ql-block">这个车站的特点是无须买票即可进站。上车按门边的按钮即可上车再买票,刷卡就行。</p> <p class="ql-block">终点站也是起点站和网红打卡站。</p> <p class="ql-block">蛮认真的在拍照,我们团的美女。</p> <p class="ql-block">这列车是双层车厢,应是城际列车吧。瞧她那高兴的,好奇吧…。</p> <p class="ql-block">嗬!她可不是安检员,也是打卡的,只是比我尽责,比安检员还要认真!</p> <p class="ql-block">嗨!我俩也到此一游了。</p><p class="ql-block">下午在赫尔辛基参观的最后一个节目也是更改行程中添加的项目:岩石教堂,号称全球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但在石窟中建庙的中国温州也是有的,只是形式不同,各有巧妙。</p> <p class="ql-block">芬兰的岩石教堂,正式名称为坦佩利奥基奥教堂。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岩石中的教堂。这座教堂位于芬兰赫尔辛基市中心的坦佩利岩石广场,由建筑师Timo Suomalainen和Tuomo Suomalainen两兄弟于1969年设计建造。</p><p class="ql-block">教堂的设计极为巧妙,它直接在岩石中向下开凿,掏空岩石内部而成,内部四周的墙身保留了开凿石块后原有的肌理与施工痕迹。教堂的入口设计成了隧道形,通过隧道进入教堂内部,你会感叹岩石教堂设计的精妙。教堂的屋顶采用圆顶设计,直径有24米,由一百条放射状的梁柱支撑,同时镶上透明玻璃,有了自然采光后丝毫感觉不到身处地下岩石内部。外部墙壁以铜片镶饰,内壁则完全保持了天然的花岗岩石壁纹理,其余的壁面仍保有原始的岩石风味。</p><p class="ql-block">教堂可同时容纳940人,在周日早上定时举行礼拜。在岩壁的回音作用下,教堂音效奇佳,因此又有很多音乐会选择在这里举行。教堂的入内门票是免费的,并且全年开放,除了冬季周三、做弥撒和其它活动期间关闭。这座教堂属信义会教堂分上下两层,教堂的正厅可容纳800人做礼拜。</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景观自然质朴,教堂内壁是未经任何修饰的岩石的本来面貌。顶部的墙体是用炸碎的岩石堆砌而成,看似松散、杂乱,好像随时可能掉下来,但实际上,每一块石头都是精心选砌的,原始的色调给教堂增添了回归自然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教堂顶部。</p> <p class="ql-block">中央玻璃穹顶。</p> <p class="ql-block">爬到岩石顶部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门口牧师在宣传。</p> <p class="ql-block">进去在售票柜瞄了一眼,进去要8欧。二分钟就可看完。</p> <p class="ql-block">墙壁。</p> <p class="ql-block">抢拍的!牧师不让拍,不买票进去,他们油烛的钱没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网上下载的图片,值8欧元码?</p> <p class="ql-block">没有这三个“卡”补上,领队和导游看了会有一丢丢不高兴,抹去了他们已完成的任务。朋友们看了,会怀疑赫尔辛基是不是没啥看,现在好啦,有凭为证,我给补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