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唐湘的美篇

秦唐湘

<p class="ql-block"> 记 忆 中 的 老 屋</p><p class="ql-block"> 郭丹阳</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在陕西华州高塘镇柿村西组。我们的老屋就是村西头一字形南北六间的那栋老瓦房。</p><p class="ql-block"> 暮年鬓发霜,常忆是故乡。身居高云楼,却念老屋堂。</p><p class="ql-block"> 人生有许多往事,有许多经历,但莫过于儿时的记忆。人生一世,无论你走到哪里,住在何方,但永远不会忘记生你养你的那个故土老屋。老屋,是故乡的“坐标",是人生的“根"!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离开故乡在外求学、上班工作已近60年了。虽然早已适应南国风光的新城生活,但心中总念念不忘我那故乡饱经百年风雨的那栋老屋。平时总想找个机会,带上儿孙们回趟老家,在那老屋对面的新房住上一段时间,借此看看我那老屋。分享游子在外的思乡之情,看看老屋,满足我精神和情感上的依托与牵挂。</p><p class="ql-block"> 我家老屋是一个东西长约35米,南北宽20米的宅院。有一栋南北一字形六间大房。房前是一个大院子,西大门内,靠南边原是一个磨坊。西大门外,靠南偏西有一个涝池(池塘),因当时地下水位较高,泉水很旺,池塘北面有一自然排水小渠,可方便浇灌沿边庄田和菜园。当年父亲曾放养的几只鸭子,在池塘戏水觅食,嘎嘎的叫声,常引來小朋友在池边戏水赶鸭,寻找欢乐。鸭子生的蛋在这黄土高塬上还是个稀罕的东西,人们都说鸭蛋性凉,他们常到我家要上几个鸭蛋,用开水冲成蛋湯止渴,消除一时的“上火”症状。成为当时一段佳话。</p><p class="ql-block"> 正房北面是奶奶的卧室。顶棚有楼板封装,室内南北方向砌有一个火炕,炕头与锅灶相连,做饭时灶火热气可通过火炕通道排入烟囱。这样可充分利用锅灶的热量,如同现在的电褥子的功能。白天劳累疲乏,腰背酸痛,睡在这热炕上,一夜便可恢复常态,比现在的按摩要灵验的多!爸爸妈妈则住在房子中间的屋子。南边过去则是养牛的地方和柴房。</p><p class="ql-block"> 我家老屋座东向西。房前是一个很大的庭院,总面积约600平方米,围墙当时为土坯打垒而成。这样的大院落,当时在村上也算得独一无二。院内有很多大树,如白杨树、椿树(香椿和白椿)、榆树、古桐树、洋槐树。树大更植卖掉,常是家中收入的一个來源。每到秋季时节,从西向东飞翔的侯鸟成群集队,常常飞落在院内大树上,成为这些侯鸟栖身之地。不懂事的孩童,总是用竹竿或石块无情地驱赶它们。后门东南角曾有一古槐,树径大约1. 2米多,高约五层楼,苍老遒劲,古朴典雅,绿叶黄花,给人一种静穆安谧的天然美。人们说可能有几百年的历史。是村民夏季纳凉聊天的好地方!如果留在今天,那可是价值连城的啊!</p> <p class="ql-block">  院内的香椿树,是我们阳春三、四月份的美味香菜。记得奶奶把香椿用开水焯熟,拌上芝麻,香油和香醋,成为那个青黄不接,缺衣少食时期的美味佳肴,特别在那天气炎热小麦收割的大热时节,成为凉拌面条的绝佳美食!</p><p class="ql-block"> 在那风清月朗,皓月当空的夜晚,我们全家人常常坐在院中纳凉叙话。记得奶奶常常指向星空,给我们指认天空中哪个星是牛郎星,哪个星是织女星。哪个星群是“七星镯”,也就是我们讲的北斗星。父亲也常给我们讲述牛郎织女和有关月亮的美丽传说。这也是我小时候最早认知的星空知识!</p><p class="ql-block"> 奶奶是一个管家能手。心灵手巧,富有生活情趣,爱家爱美。总想把自已家园弄得美美的。除了院内这些自然树种,她在院内栽培了许多果树,如杏树、桃树、石榴树、枣树、葡萄树。到了成熟季节,成了我们的美食月,村邻的小朋友常常來到我家“偷"摘果子吃。她很爱花,我记得她在院子南边种植了一簇芍药花,每当春天,鲜花盛开,红色花瓣层层叠叠,色彩斑斓,璀璨夺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常常引來村上顽童前天折采,要是碰上奶奶,免不了一声追喊。可她那三寸金莲,那能迈开步子,只不过是喊退他们罢了!</p><p class="ql-block"> 更令我难忘的是,在院子正南中间处,有一大丛干枝梅花树,独天下而春。每年春天,先开花,后生叶。红梅枝头似霞光,春风飘來梅花香,红花烂漫,霞光映人。繁茂的花枝伸出墙外,隨风摇曳,非常耀眼。凡是院墙南边村路的行人,看到这妖娆动人的干枝梅花,人们总会禁不自禁地喃喃细语:这是谁家的?这么美!为之惊叹。这成为我们柿村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农家宅院的花园!似乎给人一种既高兴,却又有点燕妒莺惭的感觉。梅花,它装点着老屋,也映承着老屋里的家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在院子中间偏东边,有一棵梧桐树。根深叶茂,树大叶宽,遮阳避雨。树旁有一直径约60厘米的园形平面的自然石墩。它是家中春秋季节浆洗衣裳,平整衣衫的“石桌"平台。小时候,总是看到奶奶在这个石墩平台上整叠衣物,常常用木棒槌打击平整浆洗后的衣衫。这院子是奶奶、妈妈她们经年岁月纺纱、经布、纳衣,料理家务的场所。它也是我们写字,画画,叠纸,玩纸牌,掐泥丸,做手工,玩游戏,写作业的平台。</p><p class="ql-block"> 几个外甥是我家常客,我们的家就是他们的家。他们喜爱我们家,大外甥看我家比他们房子多,院子大。有一天,他给我奶奶说:“我长大了要给房子装上几个轮子,把房子推到我们家去!" 顿时, 惹得全家哄堂大笑!你看看,这小孩子的心灵多么聪明,是多么幼稚和富有科学的想象力!</p><p class="ql-block"> 老屋,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家园。也是童年与发小们戏嬉欢乐的地方。我在这里度过了我的童年,经历了我的中学时代,分享了老祖母、父母親对我们成长的教诲和养育之恩。如今,老家盖了新房,老屋不再有人居住,常年失修,似乎像一个退休的老者一样,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但我们总是不忍心将它拆除。因为这个老屋,它是我们内心的依托,精神的支柱,家庭历史发源地,传承地,我们成长的见证地!它记载着我的童年,记述着我的少年,成就了我的青年。</p><p class="ql-block"> 老屋,是家史,是记忆,是乡愁!每当我想到这老屋,永远不会忘记老祖母、父母双亲倚门含泪送我返程离家的情景!真可谓:</p><p class="ql-block"> 老屋滿目儿时地,</p><p class="ql-block"> 往事如烟泪满巾。</p><p class="ql-block"> 屋前再无双亲语,</p><p class="ql-block"> 昔日旧院已換新。</p><p class="ql-block"> 老屋,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爱您,我敬您!我永远不忘记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5.19 修改于岳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