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守护抗日英烈墓的故事

永不言败

<p class="ql-block">1939年初,新四军第五支队与侵华日军作战。老红军八团一连三班班长王建远身负重伤,被巢县柘皋分路集的周树东背回家救治,因王伤势太重不幸牺牲。周树东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将烈士安葬,并刻石碑立于墓前。</p> <p class="ql-block">石碑上文字依稀可见:新四军第五支队第一连三班班长王建远,年二十一岁,河南信阳县小徐庄人,于民国二十八年夏历正月初三日,柘皋西北乡方老人垄抗战殉国。</p><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八年夏历十二月</p><p class="ql-block"> 义士周树东立</p> <p class="ql-block">周树东,安徽省巢县柘皋人,1895年生,求学私塾六年,后为私塾先生。性情刚烈耿直,追求真理,俄国十月革命后,得知冯玉祥将军亲俄,周树东于1926年舍家投奔,行至郑州被军阀吴佩孚部阻拦折回。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痛恨蒋介石张学良不抵抗导致东北迅速沦陷于日寇,周树东又于1931年12月再次舍家去江西投奔红军,行至宣城双桥被国民党军阻拦并被搜去路费。返至芜湖遇同乡同学,劝其在芜湖教书养家糊口。在芜湖教书数年间,与另一教书先生中共地下党员方淳逸结为生死之交的好友,并一同做了一些反蒋抗日活动。周树东和方淳逸、方立华拟利用红枪会改造为抗日武装,被反动地主刘华凡、苏宗武等破坏而未成。巣县县长马伯珊委任周树东为巣县人民抗日自卫军副司令,后遇冯文华(冯玉祥侄孙、中共地下党员,1955年被授衔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校)、张凯帆,遂撕掉马伯珊县长的委任令,与冯、张等一起参加了东北流亡抗日挺进纵队。周树东被委任为纵队交际股长,冯任大队长,张任政治教导员。1938年4月,周树东回家带两个儿子周正全、周正刚到挺进纵队参军抗日。周正刚年少不及枪高,被劝返回家,周正全时年十六,从此开始军旅生涯。</p><p class="ql-block">1960年,周树东被混入党内的坏人陷害,惨死。生前多次嘱咐长子周正全,一定要设法寻找到王建远烈士的亲属。</p><p class="ql-block">周正全在部队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于1949年由陆军调入空军参加了人民空军的组建,担任华东空军的首任作战科长。1953年又被调入总参谋部,1960年因为彭德怀元帅冤案株连,被迫离开了军队。此后经过20年冤屈,终获平反,至2015年因病逝世。几十年里,周正全始终不忘周树东的嘱托,想方设法寻找王建远烈士的亲属,临终前多次嘱咐小儿子周永,要继续努力寻找。</p> <p class="ql-block">周扬、周永、周斌(周树东孙子、周正全侄子)在烈士墓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新石碑背后一块小的石碑即为周树东于1939年立的石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