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美篇

春暖花开

<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有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里,除了偶尔的想念,没有为他留下更多的文字。不是不想,我也想在日后还能在文字里重温他的回忆,就像以前为他写过的那些小文章,每每读起,他又活生生的浮现在我眼前。虽然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甚至也没有赋予我多深的父爱,但他毕竟与我血脉相连,有着一生丝丝缕缕的关系,有着一想起来就眼眶湿润的真情流露。但是我又无法静下心来,拿起来笔时又无从下笔,因为这些年发生了很多事,俗世的烦恼确实很影响情绪。这些日子需要慢慢调整,沉淀,逐渐走出来,才能提笔用文字去表达内心的情感。2022年,对于我来说是很痛心的一年。三月,慈祥的奶奶因病辞世了;奶奶尸骨未寒,岁末,父亲又匆匆与我们生死离别。痛失亲人的感受也许只有经历过才懂得,那是一种真正的痛彻心扉。那天是农历十一月十六。也许亲人之间真的有心灵感应,那天我胸口忽然很不舒服,疼疼的,揪心疼的那种,我还以为自己是胃又犯老毛病了,连饭都不想吃,而且总觉得烦躁不安,但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到了晚上,忽然接到大姑打来的电话。她在电话里急促地跟我说,我爸白天喝酒太多,傍晚洗凉时在卫生间跌倒已经不省人事了,估计问题有点严重,要叫救护车装出县城人民医院,叫我马上赶往昭平县城。听到电话我一下子就懵了,脑子瞬间觉得空白,走来走去都不知道要做什么。好不容易稳定好情绪,才急急忙忙出门。可是,那个时候是晚上了,已经没有了公交车,也一时半会找不到车子,我只好打电话给一个朋友,叫他在县城帮我叫一辆的士下来。而我也匆匆忙忙赶到渡口,幸好渡船刚载上客准备过对岸,要不然过这偌大的桂江还不知道要等多久。朋友那边还没有确切的信息回复,我真的焦急了。看到同渡船的有两辆小汽车,急忙上前和司机商量,看看能不能跟他的车到县城,司机很爽快的答应了。一路上,我没半点心情聊天,只跟他说是父亲在医院要去看他。途中接到家人的电话,说父亲还没上高速路就不行了。那一刻,我的心往下沉,像一块铅石沉重,连呼吸都觉得疼,我无法控制住自己低声啜泣起来。也许,这就是人生遗憾之一吧,在父亲临走的时候未能见他上一面,哪怕说一两句话,哪怕静静地在他身边送他最后的一程也好哇。但是没有如果,当我赶到医院的时候,他已经静静地躺在那里,与我阴阳相隔,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失声痛哭起来。从此,世间我再无我父亲了,这个一直以我为傲的父亲,再也看不到我为他所做的任何努力,再也不会叫我的奶名了。握着他冰凉的手,悲从心来,这世间有无数种离别,告别至亲那是如山崩地裂。</p><p class="ql-block">家里人选择了火葬,父亲就这样被静静地留在太平间里,没有再运回生他养他的瑶乡仙回。父亲就这样走了,他一生慷慨大方,身上都存不住半分钱,他走了也没有给我们姐妹几个留下任何财产,这些都在我们预料之中。人生如浮云,功名利禄,真的什么也带不走的,父亲已经看开了。第二天,在火葬场,我们跟他最后一次见面,他安详地躺在那里,主持人用低缓的语调读着祭文,想着从此以后再也不能与他相见,泪水再次夺眶而出。最后的告别仪式举行完毕,父亲被推进去火化了,几小时后,他已经化为一坛小小的骨灰盒。按照家乡的风俗,当天我们就把他的骨灰盒,放进一个坛子里寄存在爷爷奶奶的墓地边,这样他就不会孤单寂寞了。想起父亲的一生,也是挺可怜的。读高中的时候,要到昭平县城去读,那时还没有通车,从仙回出昭平还得走山路,路程不仅孤单而且远,一个人要走几个小时才能到达。每个星期只能回来一次,父亲就是靠着坚强的毅力坚持着学业,所以父亲的文化水平还是不错的,毕竟那时的老高中等于现在的本科生了。只是年轻时去北京搞大串联,得了脑膜炎差点死在外面,是好心人把他送回家才捡回一条命。最可怜的是在我刚刚出嫁不久,母亲又离他而去。其实父亲也不是大恶不赦的男人,生性大方慷慨,平时家里人或者亲戚朋友送给他的烟酒,他不会一个人躲起来慢慢享受,而是拿出来与生活条件差的村里人共同享用。但凡家里有点好菜,他就到处吆喝别人来吃饭,也许他就是喜欢那种热闹气氛,聊一下生活,感慨一下人生,猜一两码酒拳,日子很快就过了。他不仅喜欢结交朋友,还喜欢帮助别人,别人有个什么需要帮助的,他二话不说就动身去做。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他听说老祠堂上面的一个特困户兄弟家里没有柴火了,马上找来一部木拉车,把家里木板装了一大车,一个人用木车拉到他家,还帮他锯好劈开放好,真的是一个热心肠的人。看到哪个衣服破烂的,就把自己穿不下或者半新的衣服给了别人。他也是一个重姐妹情深的人,大姑曾多次跟我说过,父亲对她很好,她去读书的时候是他帮她挑米拿东西,还用做工的钱帮她买了一双皮鞋,那时有双皮鞋真的很好很好了。所以大姑一直心怀感恩,这些年也多得她照顾他,我们做儿女的负担才减轻了很多。他也正直无私,不爱贪小便宜,偷鸡摸狗的事跟他都沾不上边。他还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小老头,喜欢说笑话,语言水平还是蛮好的,偶尔蹦出几句经典句,总会让人忍俊不禁记忆深刻。人也不丑,个子高高,皮肤也白,头发还有点自然卷,有点老帅那种。父亲对我们是很严的,家教要求很多,吃饭要捧着饭碗,不能就着饭碗吃;拿筷子的食指不能指着别人;吃菜不能用筷子挑来挑去,要夹面前的菜吃;吃饭前摆好碗筷和凳子,大人没开始我们也不能动手;吃饭不能太久,养成拖拖拉拉的习惯;有人来吃饭,吃饱还要跟客人说慢慢吃,客人来了要斟茶倒水,斟茶不能一只手,要双手恭恭敬敬的。不能叫别人的外号,不能偷别人的东西,不能见到老师不打招呼,不能欺负别人,很多不能约束着我们小孩子的任性,其实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好的人生一课,起码是礼仪的从小培养。所以,父亲的优点总体上也不是没有,尽管没有什么很差的本质,但是,在那个还不是很富裕的年代,太过大方就是不顾家了。比如,早上母亲刚刚用辛苦挣来的钱买点猪肉放在厨房,打算留到晚上再煮的,他看到就会马上拿来煮了,说是要吃新鲜的。煮了一个人吃着没味道,坐不住还要出去叫上一两个人来吃。我家又在公路边,来来往往的人也多,父亲一看到有熟人,跑过去打招呼又叫吃饭,有时大半天都不散场。喝多了还吐得一地,害得我经常帮他收拾残局,臭气熏天讨厌不已但又不能违背他,他喝醉后脾气就不好了,凶巴巴的,会狠狠的骂人。不单我讨厌,何况母亲了,做工回来看到他那个样子就更加生气,免不了数落一餐。经年累月,他们的矛盾越来越大,吵架已成了家常便饭,我也习以为惯了,也在吵架声中长大。渐渐地,母亲忍受不了还是选择离开了他。母亲走后,我们也曾劝过她忍耐一下回来继续生活,但是她去意已决,再也挽回不了了。</p><p class="ql-block">离异的婚姻对他的打击是有点大的,不知道他是否为了自己的行为后悔过,也许也有一点自责吧,还是自暴自弃了,所以常沉迷于酒水之中,导致酒精中毒造成了脑梗。平时我们都劝他少喝点酒也是听不进去,也许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酒精的麻痹才能暂时忘记痛苦吧。每个人活着都不易,我们作为晚辈有时真的无能为力,给不了他多少物质保障,而且平时交流也不多,所以父女之间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也就无法为他分担他的烦恼与悲伤。当我顺着桂江远嫁他乡后,陪伴父亲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烟酒就成了他排遣寂寞的生活方式。如今他终于可以解脱了,再也没有了尘世的烦恼。去年六月,父亲下葬,入土为安长眠于家乡的山岗上。那里的风景靓丽,能看到家乡山水,我们认真为他修了墓刻了碑文,我想父亲一定会喜欢的。父亲走后,我有过几次在梦里梦到他,可能有的心愿未了。现在很少梦到他了,也许他在下面过得还好吧,不愿意打搅我们的生活了。但愿如此,我也希望自己尽量过得好一点,不让他在九泉之下为我担忧。生活还要继续,在疲惫的时候,翻看着父亲留下来的照片和视频,仿佛时光又回到了从前。想起他为我买的小人书,订的少儿杂志,让我从小就接受文学的熏染,小人书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图文并茂的爱不释手。杂志也有别人优秀的作文,还有很多很多课外知识,这些知识让我视野更加开阔知识更加丰富。他也是一个爱看书的人,除了帮我买,自己也买了很多厚厚的名著和小说。家里有一个书柜,放满了他的书籍,我记得的就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国志》,《隋唐演义》,《七剑下天山》,《碧血剑》,《再生缘》等等很多书,让我从小就开始喜欢上了阅读。真心感谢他让我喜欢上语文,在文学的道路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多了,作文就会写得很好。是他的熏陶和鼓励,才有我现在对文字的热爱,更加努力去写作,这些年多次在杂志上刊登作品,还在征文比赛中获得奖项;想起他的风华正茂,他年轻时跟爷爷一样,高高的,也很英俊,穿上中山装再插一支笔在口袋,像极了斯文老师,尤其在北京天安门上的留影,可能是他最值得炫耀的一件事。因为并不是谁都可以达到那么远的地方,直到现在我都没能实现这个梦想呢。想起他的迟暮年华,他的头发白了,皱纹爬上了他的额头,背影又略显单薄,没有了往日的神采,一个人无聊的在客厅看着电视打发时间,或者坐在椅子上发呆,阳光洒在他落寞的身上。想起了他看到孙子和外孙慈祥的目光,甚至有抱起来用他的胡子来扎一扎的念头,那是一种本能的血缘亲情啊。想起他知道我获奖后自豪的神情,这样他至少可以在朋友堆里吹上一两天了。想起他最后一天倒下来瞬间的无助和无奈,巨大的疼痛让他的头像被钉子锤下。他的奄奄一息,他的贪恋人间,仿佛还在昨天,又已经遥远到无法触摸。父亲走了,留给我的是无尽思念,但他仍在激励着我不要颓废不前。他是好胜的,我也恰恰遗传了他的这种性格,就算自己过得再狼狈不堪,也要有一份向上的精神。历经一年多,我终于走出失去父亲的悲伤,在滔滔江水东流去的桂江边,在我放下锄头伏上案头时,重新拾笔写上几段温馨的文字。我是一个山野农妇,但我也是我父亲的女儿,莽莽群山孕育的倔强的女儿。我也希望有一天又能在报刊上看到我的名字,看到我用文字写下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这也是对他的一种安慰,给他一个父亲节的礼物吧。山川依旧,亲人作古。音容笑貌,永刻心中。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老父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