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13周年  <p class="ql-block">庆祝74届电子工程系雷0班毕业50周年</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8日,清华大学将隆重举行74届校友毕业50周年庆祝大会,也将迎来清华大学建校113周年。</p><p class="ql-block">我们从74届校友毕业30周年第一次返校,到现在转眼又过二十年,我们在清华园再次相会!光阴和岁月见证了我们的今天,我们和清华结下了一生的情缘!我们一直都期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p>  <p class="ql-block">  学校准备迎接盛大的节日。到处展示着欢迎校友返校,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13周年的鲜红条幅,二校门前也放满了鲜红的花篮。  </p>  <p class="ql-block">清华大学建校113周年暨一九七四届校友毕业50周年庆典大会,于2024年4月28日在清华大学大礼堂隆重开幕。出席大会的八百多名校友神采奕奕的步入会堂。大礼堂庄严肃穆,整个大礼堂座无虚席。</p>  <p class="ql-block">全体校友起立,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p>  <p class="ql-block">每个校友脸上都露出灿烂的笑容。共同庆贺清华大学建校113周年!</p>  <p class="ql-block">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张凤昌校友主持了大会,并致开幕词。“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的座右铭终身难忘,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激励师生攀登科学高峰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清华大学原副校长郑燕康教授讲话。</p>  <p class="ql-block">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院士讲话。</p>  <p class="ql-block">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赵登平代表校友讲话;“我们是当时年代的优秀青年,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是努力的,爱国奉献、顽强进取、吃苦耐劳、忠于职守精神是我们的精神特质,我们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p>  <p class="ql-block">这是74届电子工程系校友赵登平发言视频剪辑。</p>  <p class="ql-block">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院士作了总结性讲话,他指出校友们带着一种厚重的历史走进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努力学习。毕业后,用50年的拼搏奋斗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各自贡献。“母校为你们而感到骄傲,你们为母校争得了荣耀,母校感谢你们!”</p><p class="ql-block">他肯定了校友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热情洋溢的每句话都温暖到了全体校友的心里。并引起全体校友们经久不息热烈掌声。</p>  <p class="ql-block">返校的74届部分校友组织方队,参加清华大学67届马约翰杯学生运动会开幕式。</p>  <p class="ql-block">举着74届校友的标示牌,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在运动场上。</p>  <p class="ql-block">庆典大会结束后,74届电工程系雷达专业的同学在台上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电子工程系校友张凤昌副校长和大家交谈,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会议结束后,所有74届校友在大礼堂门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次参加清华大学74届毕业50周年校庆的电子工程系雷0班的同学有30名,大家都在大礼堂门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雷01班的17位同学是:阎  肃、李德馨、张金玉、史殿军、薛  峰、郭全香、庞瑞萍、姚君、佟金友、马国栋、韩仁平、杨同乐、魏宝和、茹纯学、徐团、蔡文众、刘楩楠</p><p class="ql-block">雷02班的13位同学是:赵登平、刘秀芳、杨芬、隋胜利、奚斌、谭博、马皖西、徐金鼎、贾卫东、杨翠芳、刘进生、唐先全、汤志如,</p>  <p class="ql-block">74届电子工程系雷达专业同学在签到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同学们在大礼堂前草坪上,双手点赞这次校庆工作组织得如此完美。</p>  <p class="ql-block">这是同学们在大礼堂前草坪上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围在日晷旁合影留念。位于校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意味着一寸光阴一寸金。原为圆明园遗物,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在这座日晷的下部底座上,镌刻着1920届学生的铭言:“行胜于言。</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在清华学堂大楼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在二校门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在主楼前广场合影。清华大学主楼是清华大学师生结合毕业设计自己完成设计工作,1956年破土动工,1965年全部完工,总建筑面积七万八千多平方米。1970年我们进校后,才把主楼前广场铺设完工。</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在新清华学堂大楼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30位同学在孺子牛石雕旁合影。大家每次到清华大学学来,都必然要到我们74届校友捐赠的石雕旁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部分同学们在孺子牛石雕旁合影。</p>  <p class="ql-block">伴随同学一起到清华大学的家属,也一同在孺子牛石雕旁留影。</p>  <p class="ql-block">几个老同学利用任何机会,甚至在路上进行交流,因为他们接触的任何时间都是短暂和宝贵的。</p>  <p class="ql-block">4月27日我们邀请几位敬爱的老师候世昌、陆延丰、冯正和、陈兆武、王蔷、王德生、山秀明在甲所共进午餐。这是进餐前在甲所门口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校友们和陈兆武老师一起在甲所餐厅前小广场合影 ,陈兆武老师和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50年后的今天,他仍能叫出现场每个人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有机会能和多年不见的老师共进午餐是多么高兴的事!这是同学们举杯祝愿候世昌、陈兆武老师身体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这是同学们在和王蔷、王德生老师一桌共进午餐。</p>  <p class="ql-block">这是同学们和老师们共进午餐的视频录像剪辑。</p>  <p class="ql-block">李德馨、佟金友、杨同乐、茹纯学、刘秀芳同学送候老师走出餐厅,师生情义难舍难分。</p>  <p class="ql-block">4月28日下午,我们74届电子工程系的校友,来到电子工程系大楼。楼上挂着“热烈欢迎校友返校”的横幅,门左边广场竖立着的“欢迎校友回家”的巨幅彩屏,鲜艳夺目令校友们感到回家的亲切感受!</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想在这里留下美好的回忆!7位同学在彩屏旁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杨翠芳、贾卫东、马皖西、徐金鼎4位同学,在纪念罗姆工程馆落成典礼的石雕旁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李德馨、阎肃、魏宝和、蔡文众4位同学,在纪念罗姆工程馆落成典礼的石雕旁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74届电子工程系雷0班的郭全香、庞瑞萍、杨芬、刘秀芳、杨翠芳5位女同学在石雕旁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74届电子工程系雷达专业返校的30名同学,在电子工程系大楼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在电子工程系会议室里,系主任汪玉热烈欢迎校友们返校多回来看看。</p>  <p class="ql-block">电子工程系党委书记沈渊,详细介绍了系里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成绩。要校友们多看看在大厅里展出科研成果。</p>  <p class="ql-block">会议结束后,校友们参观了电子工程系的陈列室,对整个电子工程系的发展历史和人员变化有了基本了解。</p><p class="ql-block">在1969以前为无线电电子学系;设有雷达专业,通讯专业、电视专业,1989年以后改变为电子工程系;设有无线电技术与信息系统专业,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2005年以后改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p><p class="ql-block">参观后,系里领导和校友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能见面别提多高兴了,这是在花园饭店的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这是晚上同学们回到花园饭店后,在房间难以抑制白天参加清华大学校庆的喜悦心情,几个同学举杯庆贺!</p>  <p class="ql-block">  4月28日从学校返回到花园饭店后,举办了欢庆清华大学建校113周年暨74届校友毕业50周年晚宴,赵登平同学在晚宴上高歌一曲,全体校友们报以热烈掌声!在晚宴中间茹纯学的夫人郭桂荣也献出一首歌曲,杨同乐的夫人张春荣也唱了一曲京戏,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有几个同学也翩翩起舞把晚宴气氛推向高潮!</p>  <p class="ql-block">我们有缘结识在清华园,我们的缘分已经延续了54年。只要生命不息直到永远!</p>  <p class="ql-block">  清华大学74届校友毕业50周年庆祝活动圆满结束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在我们的心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让我们挥之不去,念之动容,一生骄傲。”</p><p class="ql-block">   组织筹备校友这次校庆活动的庞瑞萍同学,由于她长期没有间断和学校及老师的联系,是促成这次校庆活动圆满成功的基础。关键是她始终如一的信念;尽最大努力为同学们办好这次校庆活动。</p><p class="ql-block">还有北京的刘秀芳、马国栋、佟金友、同学,天津的杨芬同学都为这次校庆筹备工作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p><p class="ql-block">我们全体同学谨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p>  <p class="ql-block">有几位同学克服自身的疾病,前来参加这次早已期盼的校庆活动也实属不易,如贾卫东、姚君、魏宝和、史殿军、张金玉几位同学,病情还未恢复就来参加这次校庆活动,张金玉同学还是在他老伴的搀扶下才能来的,史殿军同学也是病情还未恢复的情况下,协助这次校庆活动的投稿和会议结束后文集供稿。每个同学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四年同窗学习生活,让我们结下了一辈子的友谊和缘分。</p><p class="ql-block">   在即将来临的五一劳动节前夕,祝所有同学们;节日快乐,家庭幸福!</p><p class="ql-block">同学们;保重身体来日我们再相聚!</p>  <p class="ql-block">                        荷塘月色       </p><p class="ql-block">                          朱自清</p><p class="ql-block">………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p><p class="ql-block">  荷塘月色是1927年,曾在清华任教的文学家朱自清先生写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写出来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色,寄托了他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p>  <p class="ql-block">  荷塘也曾是我们同学最喜爱去游玩的地方,荷塘的环境十分优雅,右边是学校大礼堂,后面是图书馆,前面是工字厅。看到荷塘优美的环境,唤醒了我们曾经的记忆,1970年10月刚入学时,为了使荷塘的水质更加清澈,我们电子工程系雷达专业的同学在学校的安排下,打着赤脚下到荷塘底清除污泥,一整天下来,相互看到脸上身上沾满了污泥,忍不住的笑了。现在不管什么时候来到清华园,虽然满园都是景,但我都要去荷塘看看,虽然看不到月色,但看到荷塘清清的水上漂浮着田田的荷叶,也很欣慰心满意足了!</p>  <p class="ql-block">编后:</p><p class="ql-block">感谢庞瑞萍、杨芬、谭博同学提供的照片和录像,尤其是阎肃同学的弟弟阎正随同同学们一起,拍摄了很多高质量的照片和录像。</p><p class="ql-block">关于本篇标题说明:</p><p class="ql-block">“相逢欢聚在清华,万悃如一矢以忠。”</p><p class="ql-block">其中万悃如一矢以忠:择录清华大学校歌,此句讲清华学子及校友对母校的情感。悃,诚恳、诚实,亦指单纯的心。矢以忠,不变的忠诚。清华学子和校友对学校的忠心是不变的。</p>  <p class="ql-block">此篇谨献给:74届电子工程系雷0班毕业的全体同学</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