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记忆---知青岁月

杜忠远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前(1974年)我们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来到平原县城关公社红志大队插队落户,成为一名光荣的“下乡知青”。</p> <p class="ql-block">从中学校门跨入广阔天地,是我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姐姐穿上“军装”去了“兵团”;我和二弟下乡插队,只有上小学的小弟留守在父母身边。父母的心啊,牵挂着每一个儿女。</p> <p class="ql-block">两年的知青生活,锻炼了自己的意志,磨炼了性格。在回城后的工作中,每当遇到困难,回想一下知青岁月,就感到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有这段经历,应该是一生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好汉不提当年勇。人的一生总有一段辉煌的时期或闪光点。</p><p class="ql-block">当工人时:每年都被评为“先进生产者”,</p><p class="ql-block">干管理时:被评为纺织局“先进工诈者”,</p><p class="ql-block">开出租车时:三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驾驶员”。</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做了一名志愿者。</p> <p class="ql-block">今年是我下乡做知青五十周年</p> <p class="ql-block">我们庄首批下乡知青12名战友,来到阔别多年、曾经战斗过的乡村,回顾那段青春岁月。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好多慈祥的面孔已逝去,</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知青点,已改做饲养场,闭门谢客,</p><p class="ql-block">来回走了几趟,空旷的街道少有村民。究其原因: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只剩下老人在留守。</p><p class="ql-block">“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是村路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变化最大的是:村里两条泥土路,修成了柏油马路。提高了村民出行的质量。</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12人是以自驾游的方式到达知青点的。</p> <p class="ql-block">五里庄村委会</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到来,受到村党支书、原团支书、队长的欢迎,并与我们座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再过半个多月就要麦收了,祝愿我的第二故乡,粮食满仓,村民健康!</p> <p class="ql-block">为了不给当地村民添麻烦,我们做了本次活动的预案,提前定好了歺厅,实行“AA”制。</p> <p class="ql-block">愉快的一天结束了,大家意犹未尽。商定来年再访。</p><p class="ql-block">相信我们的第二故乡会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自我介绍+祝福语(视频)</p> <p class="ql-block">祝:知青战友们龙年大吉,万事如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