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着色彩到北非(下)——摩洛哥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哈买买特市麦地那老城的一个望海餐厅,享用了在突尼斯的最后一道午餐,然后直奔机场,飞向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p> <p class="ql-block">1.~白色卡萨布兰卡</p><p class="ql-block">卡萨布兰卡市位于摩洛哥西部的大西洋沿岸,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之一,这里被誉为“北非明珠”。高大的椰树挺拔笔直地伸出友善的双手;湛蓝的天空不断翻涌着白云;碧绿的大海,白浪一层追逐着一层拍打岸礁,这的确是我心中浪漫的卡萨布兰卡。</p><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五世广场是卡萨布兰卡的一处地标,也是必打卡之地。广场中央有一个很大的圆形喷泉池,周围是成千上万象征自由和平的鸽子在翩翩飞舞。</p> <p class="ql-block">卡萨布兰卡的建筑风格独特,混合了阿拉伯、摩尔和西方的文化元素,结合白色的墙体,使这座城市充满了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走在卡萨布兰卡的美丽大街,我耳边萦绕着电影《卡萨布兰卡》的纯净音乐,不由也走到了女主角伊尔萨与瑞克相遇的《瑞克咖啡馆》,回忆着电影故事,感叹着他们伤感的爱情结局。因喝咖啡要预约,我们没约上,所以不能进入咖啡馆,留下些许遗憾。虽然这个瑞克咖啡馆,只是一个美国老太借影片情节而复制的一个咖啡馆,但它已然成为卡萨布兰卡的超级名片。就在门口打个卡吧,证明我来过!</p> <p class="ql-block">今天,终于在卡萨布兰卡老城吃上中餐啦。一家四川人开在市中心的“亚美中餐厅”。</p> <p class="ql-block">哈哈哈一扫而光,斯文扫地。中国胃还需中餐喂呀!</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也终于搞清楚了,为什么突尼斯和摩洛哥每个城市都有个麦地那的地方,原来“麦地那” 在阿拉伯语中指的是“老城”。而北非这两个国家,每个城市都有着百年或千年以上老城。</p> <p class="ql-block">当地人都喜欢坐在老城的咖啡馆门口,一杯咖啡或一杯薄荷茶,就这样静静地观望着老街发呆。</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清真寺,位于卡萨布兰卡市区西北部大西洋海滨,占地总面积9公顷,三分之一面积建在海上,是现代科技与古代建筑的结合体,也是卡萨布兰卡的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该寺耗资5亿多美元,历时6年,于1993年落成。其建筑风格非常独特,集摩尔式、阿拉伯式与西方建筑多元素相融合而为一,外观气势磅礴,内殿金碧辉煌,让人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2.~红色马拉喀什</p><p class="ql-block">历史悠久,充满异国情调的马拉喀什,被称为红色之都。抬眼一扫,满大街房屋都是以红色为主,墙体有平滑的,也有精雕细琢的。整个城市就像一座巨大的迷宫,让你左拐右转,迷失方向,而且一秒穿越。阿拉伯人、柏柏尔人在这里相遇,古代和现代在这里交融,城市和乡村在这里汇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找到世俗的喧嚣,也可以一睹贵族的优雅,漫步其中,令人迷失在这座“红色之城”里。</p> <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德吉玛广场,又称摩洛哥不眠广场。阿拉维王朝时期,这里是处理囚犯的地方,又称断头台广场。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集各种传统民俗,艺术,杂技,表演等娱乐活动与夜市共存的专属区域。1985年,广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晚上9点半,夕阳下的广场还是热闹非凡,让我亲身感受到了马拉喀什人间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古色古香的马车,穿梭在马拉喀什新、旧两城观光游览。</p> <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也有一处标志性建筑,那就是漂亮的库图比亚清真寺宣礼塔。此寺始建于公元11世纪,距今已有九百年历史,与拉巴特的哈桑塔和西班牙塞维利亚的吉拉尔达塔同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宣礼塔,而这座宣礼塔是其中最古老、保存得最完整的一个。它的独特之处是当年用近万袋名贵香料,加入建造宣礼塔的黏土中,使得清真寺千百年来,不断散发出淡淡的的袭人清香,享有“香塔”之称。</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起坐在宣礼塔下,也沾沾香气吧。祝好运!</p> <p class="ql-block">作为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马拉喀什有一座堪比北京恭王府的豪华宫殿——巴西亚皇宫。</p> <p class="ql-block">巴西亚皇宫建造于十九世纪,其实这座豪宅的主人当年身份大致为首相,只不过由于权势、财富首屈一指,所以其住所装饰的奢华程度甚至超过了王宫,故被后世称为巴西亚皇宫。</p> <p class="ql-block">在马拉喀什的闹市一角,还藏着一座蓝色调的马约儿花园。马约尔花园是法国著名画家雅克 •马约尔于1924 年在马拉喀什棕榈林附近购买了这块土地,随后把它打造成一座精美绝伦的私人花园。</p> <p class="ql-block">这个花园的第二任主人就是奢侈品牌圣罗兰的创始人伊夫•圣 • 罗兰。美丽而舒适的花园,给了他无穷的创作源泉,他的很多奢侈品都是在这里设计出来的。在他去世后,骨灰也撒在这座美丽的花园里。</p> <p class="ql-block">漫步花园小桥、长廊、花圃,在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各种珍奇植物里穿行,喷泉荷池、椰林别墅、巨大绿植、青翠竹影、无所不在的形状各异仙人掌,全部都被不同的蓝色、黄色或各种色包围着,恍惚之间,仿佛置身于江南某个中式园林中,可这里却是气候干燥的马拉喀什市中心的马约尔花园。</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座花园更适合美女们拍照摆pose。反正侯哥对它不感兴趣,一个人躲在酒店泳池里游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我拿着圣罗兰口红在设计师的住处前打个卡吧。</p> <p class="ql-block">3.~电影城瓦尔扎扎特</p><p class="ql-block">在马拉喀什休整两天后,我们正式开始向我心中无限神往的撒哈拉沙漠进发啦,去寻找三毛的浪漫。</p><p class="ql-block">瓦尔扎扎特,原本是从马拉喀什通往撒哈拉沙漠的最后一个重要补给站,不过现在它已成为一个在非洲乃至世界电影圈炙手可热的影视基地。这里建有全非洲最大规模的电影城,被誉为“摩莱坞”。今晚我们就要入住电影主题酒店啦!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途中,汽车盘旋在山谷和峭壁之间,悬崖戈壁好不刺激。好莱坞大片“碟中谍5”中有一场摩托车追逐的片段,就是在我们现在所站的路段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大巴带着我们期许的心情继续前行,我们来到古老的本﹣艾本哈杜村落。这里是进沙漠的必经之路,也是很多好莱坞影视作品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从远处把镜头拉近,层层叠叠的黄红色泥土夯实的房屋,依荒瘠的山丘而建,很像童话里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本﹣艾本哈杜村落,是摩洛哥南部古城镇,在古代曾是重要关口,保存比较完好。到目前为止,这里还不允许通电通水,完全保持着原始模样,是世界最美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古村利用了摩洛哥特有的赤土泥砖建成,让人完全体验摩洛哥的红色魅力。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沙漠中的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正因为它的原始古朴和得天独厚的光影,从1962年的《阿拉伯的劳伦斯》电影开始,几乎隔几年就有电影在此取景拍摄。我们熟悉的《谍影重重》、《权利的游戏》都有在此取景。奥斯卡有30多部获奖影片,都是在这块原始柏柏人土地上拍摄的。近年,我国拍摄的票房第一的电影《红海行动》也是在这里取景。</p> <p class="ql-block">4.~托德拉峡谷。</p><p class="ql-block">告别瓦尔扎扎特,前往撒哈拉沙漠之门梅祖卡。汽车沿阿特拉斯山脉曲折向前,我们将穿过位于小城廷吉尔的托德拉峡谷。被誉为世界十大美妙峡谷之一的托德拉峡谷,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峡谷之一,全球十大攀岩胜地之一,也是唯一位于非洲的陡峭型攀岩胜地。</p><p class="ql-block">峡谷宽度只有10多米,两边却是高300多米的棕红色垂直悬崖峭壁。一条如小蛇般缠绕峭壁而过的河水,清清浅浅漫过河里的卵石在谷底静静流淌。走在谷底,抬头仰望两边高耸的峭壁,顿觉自己的渺小。</p> <p class="ql-block">5.~梅祖卡——金色撒哈拉沙漠</p><p class="ql-block">面积约920万平方公里的撒哈拉沙漠西北起点从摩洛哥的梅祖卡开始,摩洛哥段撒哈拉沙漠有着世界上最美的金黄色沙质。</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天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撒哈拉沙漠起点梅祖卡,换乘越野车深入沙漠入住帐篷酒店。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顾不上歇息,我们骑上骆驼,去追看最美的沙漠落日金黄。</p> <p class="ql-block">昨天由于太过疲惫,一觉醒来,晚上篝火晚会、静夜沙漠繁星、清晨撒哈拉日出都与我无缘了,仿佛错过千年呜呜呜。今天就让我坐着疯颠越野,去沙漠冲浪吧!开心开心太开心啦~~~</p> <p class="ql-block">无垠的沙海,连绵起伏,无边无际,如同金色的海洋,任我徜徉。“撒哈拉沙漠,在我心中,她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无尽的浩渺,又富有浓厚的生命力。”三毛的笔下,撒哈拉沙漠不仅仅是诗和远方,更是一个精神上的象征,代表着无限的可能和无尽的冒险。站在无边沙漠里,寻找三毛足迹,体验她笔下的撒哈拉沙漠。</p> <p class="ql-block">我把足迹留在撒哈拉茫茫沙海中,回忆三毛的撒哈拉故事“每想你一次,天上飘下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非洲小瑞士”伊芙兰</span></p><p class="ql-block">出撒哈拉沙漠,翻越阿特拉斯山,看戈壁渐渐变绿洲;看荒沙滩慢慢变青草地;看一队队骆驼变成了一群群牛羊,明显感觉空气也湿润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非洲小瑞士”伊芙兰,虽然只是短暂停留,但小镇漂亮的尖顶房,凉爽的气候和绿树成荫的小街,以及到处洋溢着的勃勃生机,把我迷住了。来到这里,感觉就像来到欧洲一样,与北非给人留下的干燥炎热印象完全不同。</p> <p class="ql-block">您可能还想象不到,这座花园小镇竟然还有靠近沙漠最近的滑雪场!</p> <p class="ql-block">小镇街心公园一侧,浓荫之下,一头橙黄略带粉红的石雕卧狮,轩昂有度,气质忧郁,这便是被视作伊芙兰象征的石狮子。据介绍,这只石狮系二战时,被盟军关押在此的一名德军战俘所雕,距今已有近80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7.~《一千零一夜》的菲斯</p><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到达菲斯。我们仿佛走进了《一千零一夜》童话故事里,回到了一千年前的阿拉伯神话中。纵横交错的九千多条小巷,把中古世纪老城区交织到一起,车辆无法入内,所以,毛驴、骡马仍是古城内居民的交通工具。</p> <p class="ql-block">我们特意住进古城山顶的“梅里尼德斯”酒店。这个酒店是提前两个多月全款定下的(不接受预订),就是为了俯瞰整个古城。这酒店是不是太牛了?</p> <p class="ql-block">菲斯是北非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城市,也是摩洛哥一千多年来宗教、文化与艺术中心,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重镇。菲斯分古城、老城和新城,老城是世界上现存依旧保存着浓郁中世纪风采的城市之一,于198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区,世界重点文物紧急抢救项目。</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经过菲斯老城的古城门-布日卢蓝门,就能一脚踏千年。</p> <p class="ql-block">在古城,我们可以看看阿拉伯人在这片土地的繁衍生存,看古老皇宫,看这里诞生的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卡鲁因大学,也看老城内各种手工制品及工作坊。</p> <p class="ql-block">老城中最著名的手工作坊就是“臭名昭著”的皮染坊。老远老远就能闻到这千年奇臭,寻着臭味就能找到这古老的大染房。</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不用几片薄荷叶将鼻孔挡住,是完全在这里呆不住的。</p> <p class="ql-block">建于十三世纪梅里尼德王朝时期的菲斯皇宫不能进入,是现任摩洛哥国王还在使用的行宫之一。我们在皇宫外阿拉维广场上欣赏皇宫金灿灿的安达卢西亚风格大门。镀金的青铜门,精致的马赛克,皇宫的富丽堂皇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1350年创建的古兰经经学院是摩洛哥少数向非穆斯林开放参观的宗教场所,也是菲斯唯一一座有宣礼塔的学院,大理石、马赛克瓷砖、石膏雕花、油松木雕无不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菲斯古城南部的南城堡建于14世纪梅里尼德王朝时期,曾是个军事据点,长长的城墙基本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俯瞰菲斯古城风情的最佳地点。早上站在城墙边,看到成片的古朴的土黄老城建筑,层层叠叠在耀眼的阳光下披上金光。</p> <p class="ql-block">在菲斯,我们还有幸探访了马赛克制作工坊。看,大门口还有中文“微笑吧,您是在菲斯”。不论是行走在摩洛哥的大街小巷,还是穿行在每个新城老城,参观各个清真寺还是皇宫别院,以及我们住的每个酒店,最夺目的装饰,莫过于色彩缤纷的马赛克装饰了!马赛克陶瓷是由菲斯特产的一种灰色矿物质粘土烧制而成,颜色以蓝调为主色,利用一块块细小的瓷片,拼成各种花色和复杂图案,贴在房屋墙壁上,甚至洗脸盆、碗和盘子等器具上,类似中国的景泰蓝。</p> <p class="ql-block">8.~黑色梅克内斯</p><p class="ql-block">离菲斯城不到2小时车程,我们来到梅克内斯市老城。梅克内斯也是摩洛哥四大古皇城之一,被称作“黑色之城”。黑色之城并非像其它三座皇城以建筑色彩来命名,而是缘自一支骁勇善战、无往不胜的军队。阿拉维王朝的第二任国王伊斯梅尔为了抗击侵略,确保王朝长治久安,他采用赎买方式大规模购买男女黑奴,互相婚配并生育,创建了一支绝对忠诚、所向披靡的黑奴御用军,因此梅克内斯黑色之都的名头由此而来。1996年梅克内斯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本想参观一下这个朝代的古王宫,但因去年9月摩洛哥大地震损毁严重,目前全部都在打围维修,只能远远看到一点残缺不全的古粮仓、马厩和储水池。其所有维修费用,都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拨款。</p> <p class="ql-block">在梅克内斯城外,顺道参观了建造于公元1世纪时的古罗马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是一座繁华的罗马人占领城,后来因缺水等原因,在8世纪后渐渐成为一座空城,其奢华的罗马柱、和坚厚的城墙砖都被后来的各朝代占领者搬去修建自己的王宫。</p> <p class="ql-block">受1755年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大地震影响,给它带来了毁灭性打击,如今罗马古城几乎是一片废墟,仅残存了市政大厅石柱、凯旋门以及地面的马赛克。</p> <p class="ql-block">9.~“蓝色小镇”舍夫沙万</p><p class="ql-block">摩洛哥北部小镇舍夫沙万,这座被称为“蓝色小镇”的地方,以其别致的蓝色和独特的美丽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弯曲的街巷依山盘绕,墙壁、楼梯和门窗都被涂成了深深浅浅的蓝色,美丽又梦幻,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在这里,时间仿佛变得很慢,一切都变得很宁静。</p> <p class="ql-block">走在略泛青绿色光泽的石板路上,眼前掠过各种深浅不一的蓝,感受着小镇的浪漫,体验着当地独特的人文风情和居民的生活气息,我仿佛与这座小镇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10.~“非洲之角”丹吉尔</p><p class="ql-block">有着“非洲之角”之称的摩洛哥北方重镇——丹吉尔,位于直布罗陀海峡的丹吉尔湾口,与西班牙遥遥相望,乘船一小时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就可以抵达西班牙的塔里法港。</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公元前6世纪由腓尼基人所建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来往欧洲和非洲的咽喉要道,有史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丹吉尔与卡萨布兰卡一样,是摩洛哥经济发达城市,美丽又时尚。丹吉尔的老街不同与其他城市的或红或黄土坯房,这里都是白色欧式风格小洋楼,还有欧洲列强的租界,见证欧洲殖民者瓜分非洲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18世纪建造的卡斯巴大灯塔,坐落在大西洋岸边海拔300米的山坡上,是丹吉尔的坐标。灯塔西面是大西洋,东面是地中海,卡斯巴大灯塔的塔身高耸,隔很远就能清晰可见,在阳光的照耀下,大灯塔显得尤为醒目。</p> <p class="ql-block">登上大灯塔,我面朝大海,心旷神怡!左手一指大西洋,右手一指地中海。我站在非洲,遥望欧洲;我坐在摩洛哥,眺望西班牙!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丹吉尔有一处非常有名的地理奇观,那就是大西洋边的天然溶洞—“非洲之洞”。令人称奇的是,这个洞穴经数千年来海水冲刷和水滴沉积,在面朝大西洋的一边,竟形成了一个酷似一幅非洲地图的镂空洞门,连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都有,其细腻而独特的形状令人赞叹不已。“非洲之洞”目前已成为到丹吉尔旅游的人除大灯塔外的又一必打卡之处。</p> <p class="ql-block">丹吉尔还有另一个非常特殊的地理奇观—斯特帕尔角。斯特帕尔角是大西洋与地中海的交汇处,它被誉为一脚踏“两海”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一边欣赏大西洋的浩渺壮阔,一边眺望着地中海的宁静与柔美。</p> <p class="ql-block">11.~“涂鸦小镇”艾西拉</p><p class="ql-block">从丹吉尔沿大西洋边开车1小时到达艾西拉小镇。建于15世纪的小镇位于大西洋岸边,蓝白相间的地中海建筑风格。街巷几乎没有游人,给我的感觉是空空荡荡的,美丽又安静。</p> <p class="ql-block">小镇也被誉为大西洋边的“涂鸦小镇”,最出名的就是涂鸦墙。</p> <p class="ql-block">1978年由镇上2位艺术家连同世界各地11名艺术家在城墙上开始绘制壁画,从此成为一种艺术传统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到此创作,而且小镇的壁画每年都会更换,所以每年来的游客看到的壁画都是不一样的。也正是这样,使得这个寻找和发现壁画的过程成了游览小镇的亮点。</p> <p class="ql-block">12.~首都拉巴特</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返回卡萨布兰卡途中,特意去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游览。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拉巴特与菲斯、马拉喀什、梅克内斯并称四大皇城,自1912年以来一直是摩洛哥的首都,融合了欧洲和伊斯兰世界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拉巴特不愧是首都,现代化的白色新城与土黄色历史老城和谐并存。从市中心步行就能到老城,走到头就能看到大海。</p> <p class="ql-block">风格典雅的穆罕默德五世陵园和古老哈桑塔,是到首都拉巴特必打卡之地。建成于1971年的穆罕默德五世陵园,被称为现代最杰出建筑,外型典雅独特,室内设计富丽堂皇,紧邻黄色的古老哈桑塔以及哈桑大清真寺遗址广场而建,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哈桑塔是摩洛哥重要的历史遗址之一,吸引着大量游客参观。高达45米的赤红色沙岩石砌成的哈桑塔(宣礼塔),呈四面体长柱形,四面雕刻图案各异,体现了阿拉伯穆斯林特有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p><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是一座壮丽的清真寺所在地。12世纪,阿尔摩哈德王朝的一位苏丹下令在此修建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苏丹去世后,修建工程逐步停滞。期间,人们加筑了清真寺的宣礼塔哈桑塔,不幸的是,一场火灾使原定85米的哈桑塔只剩下现有的45米。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又摧毁了清真寺宏伟的廊柱。看着仅存的312根高低不等的石柱,仍可想象其昔日风采。</p> <p class="ql-block">白墙绿瓦的穆罕默德五世陵园非常气派,被认为是阿拉维王朝现代建筑的典范。随着人流入内参观,由摩洛哥工匠精心雕琢的白色大理石,五颜六色的马赛克拼图,精美雕花油松木等工艺,将其内部装饰得极尽奢华。国王穆罕默德五世的灵柩,以及哈桑二世和他弟弟的石棺静静地躺在下沉式的棺室里。</p><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五世统治了摩洛哥2个时期,1927年至1953年,这个时期摩洛哥被法国殖民,还没独立,穆罕默德五世被称为“苏丹”,后因支持独立被流放3年。摩洛哥宣布独立后,苏丹改称国王,是开国之父,于1961年去世。1962年,继位的国王哈桑二世为纪念他父亲穆罕默德五世,建造了这个陵墓,于1971年建成。 </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五世陵园门口,由骑着白马的皇家卫队守护,可随意拍照,而且守门的卫兵也没有那么严肃。</p> <p class="ql-block">拉巴特老城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处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座建于12 世纪的海上要塞,现在被称为乌达雅城堡。站在城堡上,穆罕默德五世陵园和古老的哈桑塔、现代化的大剧院,还有非洲最高楼——国王塔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离开首都拉巴特,我们又回到了卡萨布兰卡。明天,我们将带着美好的记忆离开摩洛哥,离开多彩的北非,向着温暖的家飞去。</p><p class="ql-block"> ~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