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几天一直更新的我的人生回忆录《仓皇人生录》,突然就停更了,其实也无他。从“五一”放假,孙子不上学,跟孙子玩,心也静不下来,所以就停更了几天。开学后抽时间又写了几篇,总是不满意。于是索性停下来,让自己沉淀一下,以后慢慢再写吧。</p><p class="ql-block"> 怕引起我的同学和网友的担心,是不是我身体又出现问题,今天就写一篇作文,告知一下我的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几天闲的也很无聊,看女儿他们编短视频,搞直播,忙的不亦乐乎,于是就帮助女儿招呼一下孩子,利用周末时间,给大孙子辅导数学。大孙子对数学有一种特殊的爱好,前段时间在班里考了第二名,在班级群里受到老师的表扬,积极性就更高了,能主动找我请教数学问题。乐得女儿既可以专心做她的事情,也能给我做好吃的。</p><p class="ql-block"> 辅导过程中,突然女儿提出,爸爸你教了一辈子数学,就给你孙子教可惜了。不如把你辅导孙子的视频发在网上,让更多的人也能分享给他们的儿子或孙子。我说,我没有教过小学和初中呀,她说,你可以学习呀,况且数学是向下兼容的,相信你一定能做的好的。</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自己,自己思来想去,也许是个事儿,正好符合我退休时的一个愿望。于是跑书店,买资料,今天还写了一个方案设计。</p><p class="ql-block"> 其实女儿和我一样,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也没有很强的物欲,尽管家里总能看见她有各种各样的新鲜玩意儿,也多是一些为了减轻人工的物件,比如扫地机器人已经换了三代了,洗碗机等等。与人来往的也比较少,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家务和应酬上,有时间去健个身,游个泳,最多的就是给两个孩子做一日三餐。不想给自己压力,不想与别人攀比,这是我和女儿的共同特征。</p><p class="ql-block"> 今天突然心血来潮,写了一个方案设计。方案写好了,但真做起来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就走就看吧。</p><p class="ql-block"> 女儿主要担心我身体是否承受,我自己也有点担心。我十年前开始做血液透析,五年前又做了一个甲状腺和颈部淋巴切除术,说话有点嗓子微微沙哑,不过恢复的都不错,只是一个星期需要去医院做三次(每次四个小时)的透析,个人心态也还好,就是不怕死,什么时候死都算赚了。我不想靠短视频生存,这就没有压力了,能做多少算多少吧。好在有女儿的鼎力支持,正好两个孙子也需要(老大下学期初二,老二下学期五年级),正好能与我孙子的学习阶段对的上。只是把辅导孙子的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想了半天,其实就是一个姥爷带孙子学数学的真实记录吧?不是搞噱头,就是我带孙子一起学数学的过程吧。成功不成功,等视频发出来,各位朋友多提宝贵意见哈。</p><p class="ql-block"> 正如我在方案设计中写的,数学题目深似海,孩子们学那么多门课程,大量刷题是做不到的,从题海里进不易,走出来就更难了。所以短视频就起名为《小升初(初升高)数学精讲精练900题》,能讲、练900个题(总共1800道题),也实属不易。大概是一年的课程吧。小升初视频长度尽量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初升高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看情况吧,也想多听听家长和孩子们的意见。在辅导中不断修正、创新。</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没有代过小学数学,在初上班时代过一年初三,以后就是教高中数学,尤其是我曾经连续教过十年高中补习班。年年高考,一年三遍,第一遍叫“过教材”,查漏补缺,梳理教材中的重点、考点,紧扣考纲;第二遍是“专题讲解”,对标考试方向,分重点内容和重点方法,深挖紧靠考试要求;第三遍是“综合模拟训练”,这时各地的模拟题也来了,学生做,老师讲评。小学(初中)毕业考试,大抵也是如此吧?只不过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内容更少,要求也更低吧?</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变迁,数学的教材、教法、学习方法和考试内容不断地变,比如那时教室里学生多,只能“满堂灌”,最多怕学生看不见黑板上的内容,提前印一个“学案”。而现在,各种先进的教法,比如所谓的“三维教学法”等等让人眼花缭乱。而我觉得实质其实就是启发式和师生互动模式,永远不会变,学生不烦,爱上数学,学会数学就是永恒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一切的一切,拭目以待吧,哈哈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