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韩民国印象 ,济州岛观光(一)

紫阳赵

<p class="ql-block">公元2 024年5月17日,应朋友之邀,我们一行5人从安康乘4个小时大巴,达咸阳国际机场,第二天凌晨1点10分登机,直飞韩国,因时差1小时,达韩国已6点了。</p><p class="ql-block"> 韩国地接导游很热情,也较专业,让我们叫他大成,40岁的他,待我们吃过早餐后,安排去韩国有名的汗蒸幕,冲洗疲劳,补充晚觉,午饭后才去逛景点。现按老规矩,当天游当天记,尽量全面不遗漏,力争广度与深度,纪事如下:</p> <p class="ql-block">大韩民国(简称“韩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三面环海,西濒临黄海,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日本海,北面隔着三八线非军事区与朝鲜相邻。总面积约10.329万平方公里(占朝鲜半岛面积的45%),通用韩语,截至2022年12月31日,韩国户籍登记人口略高于5143.9万人。首都为首尔。全国划分为1个特别市、4个特别自治市(道)、6个道、6个广域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光复取得独立。1948年8月和9月,依三八线,朝鲜半岛南北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1953年7月27日依朝鲜停战协定,朝韩双方停战。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实行了“出口主导型”开发经济战略,创造了被称为“汉江奇迹”的经济高速增长期,并跻身“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是APEC、世界贸易组织和东亚峰会的创始成员国,也是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和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成员。</p> <p class="ql-block">国名由来:</p><p class="ql-block">韩国国名源于古时朝鲜半岛南部的部落联盟“三韩”(辰韩、马韩、弁韩),在中国东汉、三国时代,三韩的政权即被中原称为“韩国”,如《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中记载:“桓、灵之末,韩濊强盛,郡县不能制,民多流入韩国”。这是朝鲜半岛政权被称为“韩国”的最早记录。此后朝鲜半岛的许多政权虽然不以“韩”为国号,但仍以“韩”或“三韩”作为其别称而沿袭下来。至1897年10月,朝鲜高宗建立大韩帝国,使“韩国”作为朝鲜半岛国家的正式国名而登上历史舞台。1919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于中国上海,虽然改变政体,但仍沿用“韩国”的国名。1948年8月15日起朝鲜半岛南部的国名就被定为“大韩民国”,简称韩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韩国和朝鲜在唐朝和西汉是中国的领土,其他朝代如元、明、清,只是中国的属国(西汉汉武帝在公元前108年平定卫氏朝鲜后,在今朝鲜半岛设置的汉四郡乐浪郡、玄菟郡、临屯郡、真番郡四郡,属于幽州,此时朝鲜成为汉朝的郡县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0年8月,日本迫使大韩帝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9年4月11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上海成立。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辗转杭州、嘉兴、镇江、长沙、广州、柳州、綦江等地,于1940年到达重庆。如今的韩国政府以在上海成立临时政府的1919年作为“大韩民国”开国元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日本投降,美苏军队分别进驻半岛南北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8月15日半岛南半部建立大韩民国,李承晚出任首届总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其这些历史渊源,韩国抢了中国的一些文化遗产和历史元素,具体包括:</p><p class="ql-block">1、尹东柱故居:韩国政府试图将尹东柱视为韩国的文化符号,并试图将尹东柱的故居(位于中国吉林省延边龙井市智新镇明东村,始建于1890年,系尹东柱祖父尹河贤所建,属朝鲜族传统结构民房)据为己有,引发了中方的抗议和交涉。</p><p class="ql-block">2、韩国申遗的烟花爆竹。被视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但被韩国成功申遗,引发了关于文化归属的争议。暖炕技术:</p><p class="ql-block">3、韩国计划将暖炕技术(温突系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但该技术与中国人熟知的东北火炕并非完全相同,引发了关于文化归属的讨论。</p><p class="ql-block">4、韩国成功将端午节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发了关于中国端午节被韩国抢走的争议。</p> <p class="ql-block">韩国这家汗蒸馆一楼和三楼分别是女浴和男浴,都有汗蒸室,二楼是休息室。别看澡堂设施有点‘陈旧,但非常干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幢楼的宾客不少,显得有些热闹,我们率先进入居中的汗蒸房(37.2℃),接近人体温度的房间我还受得了,稍许闷热了就调整,幸好不是密闭空间,空气还算流通。大伙聚在一起换着池子,寻求适合自己的水温,有几位老头,还去了海水大池,我去试了一下,因是凉水,不敢游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楼的休息室很宽敞,休息区的四周有许多靠枕可随意使用,也可以借条毯子,想到哪睡就去哪睡,我们疲惫的身子,泡澡、汗蒸,洗漱后,很快进入梦想。两个小时的享受,解除了一夜乘机的疲劳,还在不远的海边尽情拍照,任海风轻轻抚摸我们,为我们打精神。午饭后乘旅游大巴在济州市尽情游,除沿途欣赏岛内风景外,游览了汉拏山、果冻海两大美景。</p> <p class="ql-block">济州岛:韩国最大岛屿,位于韩国西南海域,面积1845平方公里,人口66万,北部海岸有济州市。</p> <p class="ql-block">怪不得号称东方夏威夷,地理位置竟如此…</p> <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济州岛距首尔452公里,距釜山310公里,距日本大阪989公里,距上海499公里,距中国香港地区1730公里。</p> <p class="ql-block">济州岛是韩国最大的岛,又叫做耽罗岛、蜜月之岛、浪漫之岛。济州岛位于东海,朝鲜半岛的南端,在全罗南道西南100公里(60哩),隔济州海峡与半岛相望,北距韩国南部海岸90多公里,地扼朝鲜海峡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面积1850.3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济州岛是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其自然风光与中国的海南岛及美国的夏威夷相媲美。岛的中部是海拔1950米的汉拿山,该山以其独特的火山地形和地貌而闻名,被誉为“火山博物馆”。岛上的涉地可支海滩沙质洁白细腻,是一个著名的沙滩景点。此外,城邑民俗村展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而济州岛的黑猪肉和海鲜也是当地的特色美食。</p> <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济州岛是120万年前火山活动而形成的岛屿。由火山喷发而形成,地貌十分奇特。济州岛的地质是由堆积岩层、玄武岩、火山暗流及因火山活动而形成的火山碎屑岩等构成。济州岛属于典型的熔岩洞窟地形,迄今已发现溶洞60余处。</p> <p class="ql-block">济州岛四面环海,包括26个小岛。岛形椭圆,由火山物质构成。包括数以百计的丘陵、滨海的瀑布、悬崖和熔岩隧道等。主要有牛岛、卧岛、兄弟岛、遮归岛、蚊岛、虎岛等34个属岛,是理想的旅游和垂钓胜地。在这里可以观赏名胜古迹、欣赏自然景观,岛上屹立着韩国较高的山——海拔1950米的汉拿山。</p> <p class="ql-block">民俗文化:</p><p class="ql-block">济州岛古代建有名为“耽罗国”的独立王国,因此保有本岛独有的风俗习惯、方言与文化等。自古以来,这个岛一直以“三多三无三丽”而闻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济州岛“三多”指石多、风多、女人多,因此济州岛也被称为三多岛。因为整个济州就是由于火山爆发造成的,所以济州石头、洞窟特别多。除了柱状节理带、万丈窟、双龙窟,甚至可以在挟才窟中感受到什么叫做“还活着的岩洞”。而古济州人就是在这一片石头地上白手起家。现如今,散布岛上城邑里或民俗村里的石屋草房,都在向来此旅行的人们诉说着济州先民最初的艰难生活。“风多”与济州地处台风带有关,就像石多一样,也说明了济州生存环境的艰苦。无论是在济州市海边的龙头岩,还是西归浦沿岸的独立岩,都可以体会到断崖绝壁给人的别样感受。“女多”则是由于以前济州男人出海捕鱼,遇难身亡比例很高,所以从人数上女人多于男人。但更主要原因是生活艰难,女人也要随男人一起劳动,因此使得女人看起来较多。在牛岛、城山日出峰附近,那潜入波涛汹涌大海里,冒险采摘海鲜的海女,她们可以说是“女多之岛”的代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无”是指无小偷、无大门、无乞丐。济州人自古就生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艰苦的生存条件使他们养成了邻里互助的美德,因此没有人需要靠偷窃、乞讨为生,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设置大门提防自己的邻居。所以,当主人外出干活,只是在家门口处搭上一根横木,以示家中无人,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不必要的设施。而在济州话里,这根横木被叫做“正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丽”,也称“三宝”,是指济州美丽的自然、民俗和传统工艺;也指农作物、水产品和旅游三大资源;还指济州浓厚的人情味、美丽的自然和独特的土特产品。济州美丽的自然景观早已闻名于天下,尤其以汉拿山的四季景色争相竞艳而闻名,春季的杜鹃花(映山红)、夏季的瀑布、秋季的枫叶、冬季的雪景,与西归浦沿岸中文旅游区的美景完美融合,令人神往。不过,在济州人自己看来,最值得骄傲的还是他们身上浓厚的人情味。</p><p class="ql-block">节庆活动</p> <p class="ql-block">午餐在此用</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p> <p class="ql-block">汉拿山:韩国汉字:漢拏山。又称瀛州山,位于济州岛的中部。海拔1950米,呈东西走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拿山是韩国三大名山之一。是韩国最高的山,在济州岛任何地方都能看见。看的角度不同山势就不同,季节变化山色也变,是座神秘莫测的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拿山意为“能拿下银河的高山”,山顶上有约25000年前因火山爆发而形成的直径500米的火山湖白鹿潭,周围有360多个大小因火山爆发形成的小火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济州岛的果冻海:</p><p class="ql-block">果冻海的正式名称是“冰泡湖”,这种奇特的现象是由于海水中微小的植物贾氏拟对虾(Gelidium amansii)的大量繁殖。这种植物在冬季和春季的寒冷水域中生长,它们富含胶质物质。当海浪持续冲击岸边时,这些植物会被冲刷到岸边形成一团团的泡泡,就像果冻一样,因而形成了“果冻海”</p> <p class="ql-block">“济州岛四三事件”(韩文:제주 4.3사건):指1948年4月3日发生在韩国济州岛的民众抗争事件。根据四三事件真相调查团的报告,四三事件的牺牲人数“暂定”为2万5千人到3万人,其中被政府军杀害的占86.1%,被游击军杀害的占13.9%。而朝鲜方面给出的数据为“295个村落烧成一片焦土,野蛮杀戮7万余名居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美军政府镇压的济州岛,反美反朝鲜半岛分裂进步力量在济州岛占据优势。朝鲜劳动党济州岛支部于1948年4月3日凌晨提出抵抗镇压,发动武装起义。美军与游击队展开交火,居民因害怕上山躲避。5月10日,韩国200个选举区同时实施国会议员选举。因选举受阻,美军派出美军20旅团长任伯郎上校统率警备队、海岸警备队与美军,于1948年10月17日下令,凡在距离海岸线5公里以上的岛中央半山腰地带通行的人,一律视为共党,即刻处斩,至1949年3月的5个月内,见人就杀,并执行烧死、饿死、杀死的所谓“三尽计划”,使汉拿山成为一片火海。</p> <p class="ql-block">张汉喆(1744—?),号鹿潭居士,朝鲜后期文士,本贯海州,生于济州岛涯月里,儒学出身,于朝鲜英祖四十六年(1770)十月中乡试,五十一年(1775)廷试文科及第,历任假注书、学谕、学正等职,后出京任江原道祥云察访,歙谷县令,官终平市主簿。张氏的《漂海录》即据他中乡试后,赴京会试途中的一段经历写成。海上经历张汉喆于朝鲜英祖四十六年(1770)十月在济州乡试中选后,复于是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从济州渡海北行,欲赴京会试,同一船上还有沙工(船工)和其他各类乘客,共计二十九人。船行出海后,开始时顺风顺水,船行甚易,谁知不久就“风色乍息,雨意满天”,转趋艰难,接着蜃浮鲸出,风雨交加。傍晚时分,船到鹭鱼岛前,因无法下碇,又值东风大起,船被风所驱,往西漂去。此后两天三夜,船皆在海上漂流,并随着风向的改变,不断变换漂流方向。初遇风时,船上之人大多失魂丧性,自谓必死。张氏以自己的学识智慧,不断地安慰劝解大家,示众人以可生之路,引导众人先后克服了悲观恐惧的心理,解决了船上陆续遇到的漏水、缺水等难题,船上人心渐渐稳定下来,张氏也赢得了大家的信任,“群心赖以为安”。二十七日天将晚时,忽闻禽鸟之声,知离洲渚已不远,晚间又借助天上星光,辨明船在汉拿山正南方位,近于琉球之境。二十八日晨,宿雾散开,北风乍起,船随风渐渐漂近一小岛(后来得知此岛即琉球之虎山岛)。众人离船登岸,经过数日海上颠簸,暂得一栖息之地,结束了前一阶段的漂流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众人在海岛上,经张氏指点,寻泉觅食,以渡难关。又伐竹为竿,裂衣为旗,立于岛之高峰上,另积柴于峰头而燃之,欲使过往船只知晓,以待救援。除夕和新年,众人都在岛上度过,远离家中,前途未卜,心境难免黯然,“万里殊域,经岁而逢新,悲怀难抑,相对而泣”。英祖四十七年(1771)正月初一,好不容易遇到一船只,待船驶近,才知是倭人(日本人)船只,孰料不但未获救助,反被上岛的倭人夺去财物。初二日,又有大船路过此岛,乘艇上岸之人与张氏经过一番笔谈,询问清楚情况后,略作商议,引他们登小艇转入大船。救他们的即是现居安南(今越南)的明遗民林遵等人,这次是和安南人一起往日本贩运豆料,欲将张氏等人随船带至日本后,再设法还归本国。张氏一行获救后,在大船上与林氏等明遗民以及安南人相处融洽,笔谈甚欢,互道彼此情况,益觉亲近。张氏还在林氏等带领下,周览船之上下,见船设计精巧,形制宽大,不惟贮有器用百物,甚至还有蔬圃、鸡鸭之属,让张氏叹为观止。张氏等人本来即可随船顺利赴日,然后再觅归程,孰料平地再起波澜。他们随船航行数日,至初五日平明,望见汉拿山,因“家山在近,悲喜交切”,诸人叫啼不休。安南船上人知他们是耽罗(济州)人之后,即以林氏等明遗民为一帮,安南人为另一帮,“相与喧噪,有争哄之状”,直至晚间,林氏以书示曰,因以前耽罗王杀了安南世子,故现在安南人知道张氏等人是耽罗人之后,欲杀之以报国仇,幸得林氏等人从中调解,安南人才答应不杀张氏等人,“而犹以为不可与仇人同舟而济”,不能容留张氏等人再在船上。处此情形之下,林氏只好让张氏等人登上原先所乘小船,将他们“泛送潮头,分路而去”,张氏等人复又在海上漂泊……</p> <p class="ql-block">120万年前火山活动而形成的岛屿。由火山喷发而形成,地貌十分奇特</p> <p class="ql-block">火山活动而形成的火山碎屑岩等</p> <p class="ql-block">火山活动而形成的火山碎屑岩等</p> <p class="ql-block">120万年前火山活动而形成的岛屿。由火山喷发而形成,地貌十分奇特</p> <p class="ql-block">火山活动而形成的火山碎屑岩等</p> <p class="ql-block">120万年前火山活动而形成的岛屿。由火山喷发而形成,地貌十分奇特</p> <p class="ql-block">火山活动而形成的火山碎屑岩等</p> <p class="ql-block">120万年前火山活动而形成的岛屿。由火山喷发而形成,地貌十分奇特</p> <p class="ql-block">火山活动而形成的火山碎屑岩等</p> <p class="ql-block">典型的“果冻海”特征</p> <p class="ql-block">(雕塑的海女)</p><p class="ql-block">海女:即将消亡的传奇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女,历史上仅在济州岛和日本存在过,她们不需要佩戴辅助呼吸装置便可潜入海中采集海藻、鲍鱼或其他贝类等海产品。延续至今,由于专业性和独特性,渐渐吸引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她们运用自由潜水的方式进行渔猎,憋上一口气从水面潜入水中可达十多米之深。每日下海时间长达五六个小时,潜水次数多达百次,平均一次约一两分钟。在水中她们还要时刻警惕,动作敏捷地躲避大鱼,而每次探出水面呼气时,她们会发出一种独特的声音,在短暂获得新鲜空气的同时也为再次下潜做好准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女一年大概工作90天,不分季节,按照每日潮汐周期进行渔猎。即便常年与海相伴,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海女这份工作依旧危险重重。每年都会发生死亡事故,风暴、雷击、食人鲨,无一不是致命危机。还有超过一半的死因是海底工作时发病导致的溺水身亡,最常见的是心肌梗塞。</p> <p class="ql-block">28日住济州市机场附近这家酒店</p> <p class="ql-block">有饮水机、保险贵、冰箱、办公桌椅,衣帽架,住宿条件尚可,在此住两夜。</p> <p class="ql-block">  2024.5.28晚写于此房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