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王纲,字性常,明朝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他文武全才,擅长鉴别和占卜。王纲七十岁的时候,牙齿还没掉,面色如少年。当时,他因文学优异而被征召至京,被朱元璋所赏识,任命为兵部郎中。没多久,广东潮州少数民族造反起义,朝廷任命王纲为广东参议,前去督办军粮,于是他带着儿子彦达一同前往。平定潮州之乱后的归程途中,他们遇到了海寇。海寇首领曹真先请王纲当他的统帅,王纲拒绝,并劝曹真归顺朝廷,曹真不听,王纲就狂骂不休。多次劝说无效后,曹真就把王纲杀了。王纲死后,只有十六岁的彦达,也大骂海盗以求一死。当海盗的刀正要砍向他时,曹真慨叹道:“父忠子孝,杀了不祥。”后来,海寇怜其孝心,允他离去,于是,彦达用羊皮包着王纲的尸体回了家。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御史郭纯把这件事呈报给朝廷,朝廷在王纲死去的地方建立了祠庙,并把彦达录用为官。但因彦达很为父亲因忠诚而死感到悲痛,一直亲自种地来养活母亲,粗衣淡食,终身不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