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一次颇有意义的外拍活动(上)

臧学志

<h1 deep="9"></h1><h1> <b><font color="#167efb">2024年5月18日,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我随辽宁休闲摄影联盟俱乐部公益团参加了一次颇有意义的采风外拍活动。来到了沈阳理工大学院内,参观拍摄里面的兵器博物馆。这是俱乐部的第363次集体活动。<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说起理工大学的兵器博物馆,其实在好几年前我就来过了两次,可惜!一次也没有参观上。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忘了是哪年哪月及哪天了,听朋友介绍和推荐,我首次来到理工大学,可被告知,只有周六,兵器博物馆才对外开放,只好打道回府。某一个周六,我又兴致冲冲地来到理工大学,可又被告知,只有每月的第三个周六,才开放!所以,又没有参观上!这次,能够随同俱乐部再次来理工大学,参观兵器博物馆,终于可以满足我的夙愿了!</font></b></h1> <h1><b> 我们是约定在早晨8点半在理工大学的北门前集合的。看!由于人还没有到齐,大家在门前聊天等候。</b></h1> <h1><b> 看!这就是理工大学的大门!</b></h1> <h1><b> 大家在等待人到齐后拍个集体照。</b></h1> <h1><b> 我的好友宗琦老五(快乐老五)。他在给大家录像。老五是个异常勤奋的人!而且近期酷爱录像!</b></h1> <h1><b> 著名摄影大咖老乐在采风拍照。</b></h1> <h1><b> 别动!我给你拍下来!</b></h1> <h1><b> 右边的这位,就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网名叫登高望远。左边的自然是我六十余年的好友老五同学了。</b></h1> <h1><b> 别动!给你在门前拍一张!</b></h1> <h1><b> 组织者在向大家讲述这次活动的相关注意事项。</b></h1> <h1><b> 随拍!</b></h1> <h1><b> 随拍!</b></h1> <h1><b> 群里的活跃分子老五宗琦又担任了记者采访的任务。大家请看!(点击可看录像)</b></h1> <h1><b> 这是在干什么?哈!原来是在拍摄集体照片!老五你够可以的了?两名保镖护驾?</b></h1> <h1><b> 这是合影照片。</b></h1> <h1><b> 由于该合影照片缺乏拍摄者老五,故将老五“P”了上去。下面的横幅吗,就算啦!其实,还有其他摄友拍摄的合影,有没有也“P”成完整合影照片的不得而知。当然,这张合影也不是十分完整的,有几位群友后到的,在里面的合影可能相对更完整。</b></h1> <h1><b> 合影完毕!我们陆续进入理工大学!</b></h1> <h1><b> 哈!这里有一个漂亮的雕塑!是理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么?看来,理工大学成立于1948年了?上面有1948的字样嘛!</b></h1> <h1><b> 这是背面。“爱国奉献 自强不息,求真务实 追求卓越。”这是校训么?</b></h1> <h1><b> 这是图书馆大楼。我上两次理工大学之行均止步于这里。</b></h1> <h1><b> 拍下来!</b></h1> <h1><p></p></h1><h1><b> 这里还有孔子圣像!后面的书样雕塑上,篆刻着一些名言警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b><b style="color: inherit;">论语</b><b style="color: inherit;">》)。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学而不思则罔,</b><b style="color: inherit;">思而不学则殆。(《论语》)等。</b></h1> <h1><b> 绕过图书馆,继续前行。</b></h1> <h1><b> 大咖在拍照!</b></h1> <h1><b> 哈!这就是“兵器博物馆”!能够在世界博物馆日参观兵器博物馆,这日子选的!绝了!</b></h1> <h1><b> 博物馆门前陈列的飞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赠!</b></h1> <h1><b> 还有一架!</b></h1> <h1><b> 在兵器博物馆门前也拍摄个合影吧。</b></h1> <h1><b> 正面拍拍这兵器博物馆吧!</b></h1> <h1><b> 近距离!</b></h1> <h1><b> 大家陆续进入兵器博物馆。</b></h1> <h1><b> 进入博物馆,大家就分散了。下面的照片大多是博物馆展出的实物或图片。由于人流密集,不可能像以往那样细致拍摄,不走马观花也得走马观花!嘿!实在是没办法!就连这“前言”,都没有办法拍全!</b></h1> <h1><b> “见微知著”——开启兵器寻找之旅!</b></h1> <h1><b> 这是“500—3型航空低阻爆破炸弹”,由国营624厂捐赠。</b></h1> <h1><b> 这是160毫米迫击炮弹。</b></h1> <h1><b> 这是160毫米迫击炮。</b></h1> <h1><b> 周边还有好些模型摆放在橱窗内。</b></h1> <h1><b> 这个大家伙是273毫米火箭弹。该火箭弹长4.582米,弹径273毫米,重达505公斤。最大飞行速度1140米/秒,最大射程达80公里。</b></h1> <h1><b> 这个图片给出了“人民兵工精神”的内涵:兵工精神,是指历代广大兵工人“把一切献给党”的崇高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共同构成具有兵工特质、体现传统文化、反映时代价值的人民兵工精神内涵。</b></h1> <h1><b> 这个版面给出了沈阳理工大学首任校领导及历任校领导名单。</b></h1> <h1><b> 图片描述了战时场面。</b></h1> <h1><b> 这个区域介绍的是迫击炮。</b></h1> <h1><b> 63式60毫米迫击炮。</b></h1> <h1><b> 67式82毫米迫击炮。</b></h1> <h1><b> 71式100毫米迫击炮。</b></h1> <h1><b> 这是迫击炮弹。</b></h1> <h1><b> 这里也陈列着几尊大炮。</b></h1> <h1><b> 这是M274美军空降车。这种车辆看上去和普通吉普车没有相似的地方,可是该车的基本结构和用途却是一台地地道道的吉普车。</b></h1><h1><b> 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全车仅重860磅,装一台二缸风冷引擎,四轮驱动和四轮转向。广泛地装备美国三军。它有A1到A5五种改型:A1是铁金属车身和桥壳,A5则是铝金属车身和车桥。</b></h1> <h1><b> 哈!这样的摩托车大家可能屡见不鲜了!在电影、电视剧中常常可见其身影!</b></h1> <h1><b> 这里陈列的展品是“古炮”。该古炮铸铁铸造,无膛线,木制炮架;炮口装填:先装发射药,再装球形炮弹;点燃后部引火绳,引燃发射药,将弹丸射出。</b></h1> <h1><b> 民国36年式57mm无后坐力炮。</b></h1><h1><b> 1945年,国民党政府得到美国援助的无后坐力炮实物后即开始着手仿制。1946年7月,第50兵工厂以M18无后坐力炮作为母型开始仿制,到1947年11月研制成功,兵工署将其命名为“民国36年式57mm无后坐力炮”。新中国成立后,军工研究部门在对所得图纸和大量缴获实物进行研究之后于1952年成功仿制52式57mm无后坐力炮和65式75mm无后坐力炮。</b></h1> <h1><b> 这是“56式75mm无后坐力炮”。</b></h1><h1><b>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兵工掌握了美国M20式75mm无后坐力炮的制造技术,仿制成功一批52式75mm无后坐力炮用于朝鲜战场。后来,人民兵工通过对该炮的改进和减重,于56年推出瘦身版的步兵“轻炮”列装部队,命名为56式75mm无后坐力炮。</b></h1><h1><b> 56式75mm无后坐力炮在1969年3月珍宝岛保卫战中迎来了装备历程中最光荣的一次战斗。3月15日8时2分,苏联军队出动坦克和装甲车协同步兵分队入侵我珍宝岛,201团3营炮连代理排长杨林请求上岛参战,他率领7、8两个班携2门56式75mm无后坐力炮入岛参战。战斗中杨林在三根手指被打断手掌被打穿的情况下继续战斗,最后英勇牺牲,年仅25岁。在这场战斗中我军56式75mm无后坐力炮部队发挥了机动灵活的特点,适时登岛参战。</b></h1> <h1><b> 65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b></h1><h1><b> 65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于1967年设计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该炮是一种连属火炮,被视为越战经典,简称“八二无”,现在仍在装备部队。该炮炮身由滑膛身管、圆柱形扩大药室、炮尾、带左右喷孔炮闩、击发的机构组成,在开炮的时候,炮尾要向后喷射大量的火药燃、沙砾碎末,以抵消炮弹飞出去的反向动量,这样才能做到无后坐力。因此,“八二无”在射击时,炮尾的一个扇形区域内是严禁站人的。</b></h1> <h1><b> 这个可是56式85mm加农炮。是前苏联D—44式85mm加农炮的改进产品。1956年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装备部队,主要用于反坦克。</b></h1><h1><b> 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作为当时前线部队罪精准的直瞄火力,大胆靠前布置,在支援步兵作战时发挥了巨大作用。</b></h1> <h1><b> 这个大家伙显得更加威武。可惜,没有拍下来说明。</b></h1> <h1><b> 哈!这部分内容是“冷兵器展”!“冷兵器”?不用介绍了吧?无非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老式武器了。</b></h1> <h1><b> 墙面上还有若干幅这样的图片,主要是介绍古代打仗的情形。</b></h1> <h1><b> 。。。。。。</b></h1> <h1><b> 那时候没有“热兵器”,使用的肯定都是“冷兵器”!</b></h1> <h1><b> 橱窗里陈列的是“清战刀”!</b></h1> <h1><b> 清方鞘腰刀。</b></h1> <h1><b> 元弯刀。</b></h1> <h1><b> 明马刀。</b></h1> <h1><b> 宋剑。</b></h1> <h1><b> 汉剑。</b></h1> <h1><b> 唐环首刀。</b></h1> <h1><b> 这两件冷兵器大家并不陌生:左侧的是“长戟(方天画戟)”,好多名人都使用方天画戟,如吕布。右边的应该是普通的长戟了,叫“青龙戟”。戟是矛与戈结合的产物。既能直刺,又能横击。是一种可勾可刺的兵器。</b></h1> <h1><b> 这是“鸳鸯钺”!在我的印象中,这可是“暗器”!属离身作战的兵器。</b></h1> <h1><b> 这是锤吧?短锤。亦称“八棱金瓜”!“隋唐第一猛将”李元霸似乎就使用此武器。</b></h1> <h1><b> 这两件又是长兵器了!与前不同的是:它们分别是“镗”和“钩枪”!</b></h1> <h1><b> 这是“蛇矛”和“叉(三角叉”)。“蛇矛”大家更熟悉了!“丈八蛇矛”嘛!猛张飞的武器!</b></h1> <h1><b> 这就更普通了。长刀、二郎刀(三尖两刃刀)。</b></h1> <h1><b> 短斧。李逵的最爱!</b></h1> <h1><b> 这三件兵器也很常见。长枪、长锤和狼牙棒。其中的长锤可能不常见。但!记得殿前武士的金瓜锤么?估计就是这个!</b></h1> <h1><b> 这是越王剑?那可太珍贵了!仿品吧?真的“越王剑”怎么可能在这里?真正的“越王剑”应该在湖北吧?</b></h1> <h1><b> 哈!棍!孙悟空的金箍棒也是棍的一种吧?小时候我们玩打架,几乎都是用“棍”!随便撅一个木棒即为棍!</b></h1> <h1><b> 锏与鞭!</b></h1> <h1><b> 铲和禅杖!鲁智深和唐僧之物了!</b></h1> <h1><b> 手杖剑。</b></h1> <h1><b> 这里还有一个“抗战兵器展”?</b><div><h1><b> 1934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时刻发表抗日宣言,发出“坚决抗日,收复失地”,的号召;不甘屈服的东北各阶级、各阶层民众毀家纾难、英勇抗争,拉开了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史实和艰难历程。在艰难抗战的战斗中,抗战英雄们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抗战兵器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b></h1><h1><b>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中国人民抗战历史,强调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b></h1></div></h1> <h1><b> 中正式步骑枪。</b></h1> <h1><b> 毛瑟1934式手枪(张口蹬)。</b></h1> <h1><b> MP18冲锋枪。</b></h1> <h1><b> 红军大刀。</b></h1> <h1><b> 号称“中国第一枪”的“八一式马步枪”。</b></h1><h1><b> 研制单位:黄崖洞兵工厂(淮海工业集团前身)</b></h1><h1><b> 定型时间:1940年</b></h1><h1><b> 装备情况:抗战期间共装备8598支</b></h1> <h1><b> 汉阳造步枪。</b></h1> <h1><b> C96驳壳枪。记得儿时我(叔伯)哥从朝鲜战场上回来,探望我父母亲时,其警卫员佩戴的就是和这个相近的驳壳枪。好沉呐!</b></h1> <h1><b> 勃朗宁M1900式手枪。我哥的枪可能和这个差不多。</b></h1> <h1><b> 随拍!</b></h1> <h1><b> 莫辛纳甘步枪。</b></h1> <h1><b> 手摇警报器。</b></h1> <h1><b> M3冲锋枪。</b></h1> <h1><b> 马克沁重机枪。</b></h1><h1><b> 还有好多抗战时期的武器装备是用图片方式给出的,由于篇幅的原因,这里就不一一奉上了。</b></h1> <h1><b> 这里展示的又是什么武器?火箭和导弹吗?</b></h1> <h1></h1><h1><b> 这是“前卫一号导弹”!</b></h1><h1><b> 前卫一号防空导弹(代号QW—1)是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便</b><b style="color: inherit;">携式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杀伤威力大、反应时间</b><b style="color: inherit;">短、价格低、精度高,具备全向攻击及“发射后不管”等特点。它</b><b style="color: inherit;">是一种红外被动式自动寻的、单兵肩射便携式防空导弹。它可攻击高</b><b style="color: inherit;">速喷气式飞机和武装直升机等各种空中威胁目标。它可加装在车辆、</b><b style="color: inherit;">舰艇、直升机上作为防空武器;也可与小口径高炮组合在一起,形成</b><b style="color: inherit;">弹炮合一的自动化防空系统。</b></h1><h1><b> 前卫一号导弹系统能够掩护前方地域内的机动部队,各发射组配置于部队队形内或与部队十分靠近的地方,这样既能避免地面敌人的进攻,又便于随时跟部队实施转移。其基本性能与美国”毒刺“导弹相当。</b></h1> <h1><b> 这是同一个武器吗?</b></h1> <h1><b> 这部分内容是消防灭火的吗?</b></h1> <h1><b> 果真如此!看!手提式1211灭火器。</b></h1> <h1><b> 这也是灭火器。</b></h1> <h1><b> 这不是灭火器了吧?色不对嘛!这叫“末敏弹”!PL66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末敏弹多适配于PL66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主要用于对敌坦克、自行火炮等集群装甲目标实施精确打击。</b></h1> <h1> <b>这个区域给出了好些火箭弹、燃烧弹等实物。其中,最前端的是122毫米火箭弹。</b></h1> <h1><b> 这四枚分别是:(从左至右))M92式155毫米加榴炮底凹燃烧弹、M92式155毫米底凹空抛发烟弹、DDB022型155毫米全膛底凹杀伤爆破弹和M92式155毫米底凹黄磷弹。</b></h1> <h1><b><font color="#167efb"> (未完待续)</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