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王汉冰拍胡杨

轻轻的我来了

金秋十月,正是拍摄胡杨的最佳季节,新疆友人介绍我认识了巴州摄影家王汉冰。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我立即飞到新疆库尔勒,跟随王汉冰拍摄金秋胡杨。 先介绍一下我的老师:王汉冰,1968年出生,在尉犁县旅游局工作,曾进修于新疆艺术学院,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新疆巴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以大漠胡杨为题材拍摄了大量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及自治区摄影大赛的奖项,并出版摄影作品集《胡杨》、旅游风光画册《罗布淖尔》、旅游丛书《曾经沧海罗布人》、《走进罗布淖尔》等,《中国摄影家》杂志曾以封面及12个内页介绍王汉冰及他的《胡杨》图片,由于他二十年如一日地专注胡杨,因而被摄影界誉为“胡杨王”。 王汉冰对胡杨的钟情,源于他对故乡的热爱。他力图借助摄影语言,通过胡杨与自然的和谐美同胡杨在恶劣环境下的悲壮美之间强烈对比,让人们认识胡杨,热爱胡杨,进而保护胡杨。 我到达尉犁的第一天就随王汉冰走上拍摄胡杨的行程,短短的三天半,我们车行540公里,步行约20公里,跑了7个拍摄点,拍了近800张照片 我们的拍摄路线: 为了挖掘胡杨的拍摄题材,拍出更多更吸引观众的作品,王汉冰几乎跑遍了尉犂县内常人所能到达的胡杨生长区域(包括大漠深处),发现了不少常人很少去的拍摄点。这次随王汉冰跑点,他不仅带我去常规拍摄点(如罗布人村寨、怪树林等),也领我去了人烟稀少的拍摄点(如罗布湖等)。 罗布人村寨 阿其克河口 罗布湖 X242县道途中 护林观察塔 怪树林 王汉冰为人随和,乐于助人。他根据自己的拍摄经验,给我指出最佳拍摄位置和角度,还告诉我取景构图要注意什么。王汉冰有句口头禅:十步之内必有景。意思是要细心观察,不仅要看大景拍大片,也要善于捕捉局部、细节、小景,拍出精美的片子。 王汉冰是个务实、执着、能吃苦的新疆汉子。和他在一起的日子里,目标只有一个:找最好的摄影地点和角度,而走的是戈壁荒漠,吃的是干馕凉水,晚上找个小饭店补充能量,找个小旅馆过夜,这一切完全是为了照顾我,否则就搭帐篷风餐露宿了。 和王汉冰相处的日子虽然很短,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尉犁的美景令人神往,尉犁的汉子更让人敬佩不已,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