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难与生命的对决

静女其姝

<p class="ql-block">如梦令·禅园情</p><p class="ql-block">静女其姝</p><p class="ql-block">偶与禅园邂逅。</p><p class="ql-block">转眼八年之久。</p><p class="ql-block">彤管写清诗,</p><p class="ql-block">水阔山长情厚。</p><p class="ql-block">携手。</p><p class="ql-block">携手。</p><p class="ql-block">岁月流金依旧。</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晚上好!上一次我的主播日期是2023年12月25日,那一天是西方的圣诞节,是我的生日,也是我退休的日子。我的职业生涯30多年,但是腰疾、腿疾缠身就20多年了,曾经卧床3个月生活不能自理;曾经膝关节无力身体重心不稳摔跤;腰痛、腿痛时常伴随着我,期间所承受的痛苦无以言说,现在终于有时间可以求医了,这空闲下来的光阴给我带来莫大的希望,我能够更健康。告诉姐妹们,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我腰椎复位了,腰部的坑及鼓出来的包都没有了,晚上能够睡着觉了,早晨起床身体特别轻松,久违了的感觉,心里的愉悦疯长。但是由于身体原因我却错过了两次禅园雅聚,实属遗憾!</p> <p class="ql-block">前天随手翻开雪小禅老师的书《如果春天去看一个人》,其中有这样一篇文字---《声声老光阴》,看着看着我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有关我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出生在吉林。那里的冬天非常寒冷,但是人实在,嗓门大。我记得小时候贪玩,每到吃饭的时候就会听到母亲那清亮的高音:“静子、、、、吃饭啦、、、、”那声音飘在空中混合着袅袅的炊烟,烟火气十足,非常诱人,听到母亲的呼唤,我就蹦蹦跳跳的往家奔去,肚子也有了反应,“咕噜咕噜”叫了。哈哈、、、、、、妈妈的喊声是诱人的。</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我们吉林人说话多数大嗓门,情绪的表达非常直接,由于发音位于舌部的前端,所以听着就是那种直不楞腾的冒泡。那声音像火一样热情,又像剑一样锋利,直来直去,有山的伟岸和棱角,缺少水的柔性,但是那里碱土地却孕育了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幽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倘若街坊邻居远远的见了就喊:“老嫂子,干啥去呀?吃完饭啦?”“没事来我家串门子嗷。”一个洪亮的声音喊道“吃完了,有点事办秃噜了,我再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我们小时候物质比较匮乏,倘若有客人来访,母亲就会匆忙趿拉着鞋跑出迎接,“哎呀呀,快进屋”。客人请进来了,一定要留吃饭,家里没有几个鸡蛋,不够炒一盘菜,这时母亲偷偷跑出去趴在墙头压低声音招呼隔壁的,“他大婶子在吗?”当隔壁的也来到墙头的时候,就小声说:“我们家来人了,你家有鸡蛋吗?借我两个,我家鸡下蛋就还。”一种暖流,一种情谊就在这热辣辣的暖流中滚烫着。</p> <p class="ql-block">我自小说话声音就不高,邻居说我腼腆、斯文,要是与人吵架,要被欺负。</p> <p class="ql-block">我妈说话声音特别敞亮,老百姓的话就是嘎巴溜丢脆。她喜欢唱评剧,有时候也会自己写一首诗,谱上曲子,拿起凤凰琴就边唱边弹起来。周围邻居特别喜欢听她唱歌,在她的带领下,周围也聚集了一帮文艺快乐的小青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稍大一些,有人给四表姐介绍了一位辽宁的男子,据说因为男子的口音,舅妈说什么都不同意,最后就吹了。听了这件事后,我第一次感觉到声音很重要。</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生活在松原那片土地,没有出过远门,第一次出门就是上大学,所以一直觉得自己的语言没有任何的不妥。记得有一次一位师姐笑着和我说“你说你说话答应一声就嗯呐一声得了呗,还嗯呐呗。”第一次我意识到自己方言里泛起的碱土味是那样的粗俗不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大学毕业之后,朋友给我介绍了我现在的老公认识,因为他已经在廊坊工作两年了,所以刚见面他操着略有些洋气的北京口音与我打招呼,当时那个腔调把我迷的,简直就是声音里的阳春白雪。</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我来到了廊坊,同事操着端丽的语言,小声说着,很少听到高音,就像湖水波澜不惊。我很快就丢弃了那泛着碱面子的家乡话,似乎我已从原始升级到高度文明的一种象征。那些声音就如同一位妙龄的少女穿了一件拽地的白纱裙,高级得妙不可言。没几天,陌生的同事已经不能听出我的东北味,心中窃喜俨然自己已经得到了一种进化。但是日子久了,我却发现一个问题,端丽的语言看似文明了好多,但是人与人之间距离却是遥不可及的。距离稍远视为没看见,不用招呼;走对面了,几乎要碰鼻子,没法子就一笑了之。这声音能够少而又少,绝不多说半句。我有些不习惯,感觉非常孤独,在那个带了礼貌、穿了礼服的声音里我的确听出来了高级感,但是总觉得缺少了烟火气,缺少了东北那猎猎的西北风,还有那旱烟袋的冲劲。</p> <p class="ql-block">说实在的我从来没有注意过自己的声音。直到后来当了老师,家长和学生夸我声音好,于是我喜欢上了朗读。我非常喜欢任志宏的声音,不急不躁,像辽阔的草原,又像从远古走来,宽阔而又厚重,如古琴悠悠地流淌着儒雅和知性,那磁性的声音吸引着我,一次又一次模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偶然的机会,有幸参加了禅园听雪在线朗读,通过电波听到了自己的声音,非常激动,再仔细听,还真不难听,于是,我对声音着迷,雨声、风声、鸟声、人语、、、声音实在太丰富多彩了,慢慢地我喜欢用声音塑造各种人物形象在喜马拉雅播出,一集,又一集,每天都在坚持录播。</p> <p class="ql-block">专辑里见证自己的成长,见证光阴逐渐老去,那稚嫩的、抑或甜美的已成为历史。以专辑呈现声音,我喜欢这种方式,无形但有声,它镌刻着一个人的性格、人生阅历。</p> <p class="ql-block">不知什么时候我声音有了沧桑感。回顾往昔,母亲高喊自己回家吃饭的声音伴随着鸡鸣、狗吠已经远去了,“静子、、、回家吃饭了、、、这声音里的温情和母爱却时时在耳畔回响;那上课的铃声和学生读书的声音,夹杂着匆匆的脚步也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只有沙漏滴滴答答慢悠悠的润泽光阴。</p> <p class="ql-block">时间在慢慢的爬行,当你我都沉浸在惠风和畅的和煦阳光里的时候,你是否听到了俄乌战场的枪炮?巴勒斯坦难民的苦吟?由此,我非常庆幸,居然能在这样幸福的国度里悠闲地生活着,所以慈悲、懂得、感恩所有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卧榻三个月,躺着坚持读书,练习古诗词曲的写作,只要能够坐起来我就坚持学习书法。学习是美好的治愈良剂,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为了减少对儿女心里的依赖,那就让知识使自己更加独立,这缕微光尽可能地照亮我的家人,让他们放心,暖心,同时也告诉他们学习是一辈子的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