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秋》与延津(十七)

润沫濯剑

<p class="ql-block">  《喳喳歌》发源地小渭村古来就是个神奇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日三秋》舞台剧在全国巡演,唱火了《喳喳歌》,其发源地延津县和小渭村也渐有名气。殊不知,小渭村古来就是个神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周朝建立之后,为加强对边疆和内地的实际控制,按照贵族级别和军功大小对天下属地实施分封制。一般情况下,王公贵戚都能分得一个地域范围不同的诸侯国,诸侯国主再给士大夫们进行分封,其封地称作邑或封邑。延津这个地方古时候属郑国,郑公就把这个地方分封给某个大夫,称之为廪延邑。为什么叫廪延邑而不叫别的称呼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廪是古代的国家仓库,盛米的叫做廪,盛谷的叫做仓。廪是有窗户且能通风的圆形库房,仓是有门但无窗不能通风的方形库房。在古代,仓廪两字经常合用,表示物质或粮食,如“仓廪实而知礼节”“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明朝天官李戴主持编纂了万历年《延津县志》。在此书中第四卷地理类篇中,记载了延津的十六景,即《古今十六景诗》。诗文主要记载了延津的古迹景观和万历年间的景观,于今仍有“广唐古塔”、“酸枣遗踪”、“廪延旧堆”和“吴起鹅城”等古迹景观。清康熙四十一年《延津县志》“遗迹”篇中,也有“廪延故墟”的记录。说的是郑国为彰显本国国力强盛、粮草充足,故意在小渭村(当时叫小卫村)一带沙丘相连的高地上,修建了很多圆形的仓库(廪),里边其实没放粮米,但从外观上看却连绵不断,史称“虚廪绵延”,后来此地就叫“廪延”,这块封地也被称之为“廪延邑”。明朝人越应扬为此专门赋诗一首《廪延旧堆》:</p><p class="ql-block"> 沙门四垒拥香台,二鄙曾收左传来。</p><p class="ql-block"> 见说廪延延且久,谁怜元廪旧虚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廪延邑是延津县最早的历史名称。根据《左传》记载:隐公元年 (前722),共叔段侵郑,至于廪延。下边标注:廪延: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延津县东北,古黄河南岸。巧的是,古黄河在唐朝之前相当长时间内流经石婆固镇,小渭村和西边的集北村都在县东北,且在古黄河南岸。唐国公尉迟敬德在巡察黄河水务时还曾在集北村酸枣阁酸枣树上挂过钢鞭。根据当地老人们讲,酸枣阁南边往东往西都是大沙岗,是古黄河的南岸。由此可以推断,郑国在黄河南岸沙地上故意修建连绵不断的虚廪还真是一种虚张声势的战略举措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小渭村古来就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是廪延邑名称的发源地,也是诸侯国反复争夺的兵家必争之地。《左传》有个章节叫《郑伯克段于鄢》,开篇就写到:“隐公元年,大叔又收二鄙(西鄙、北鄙)以为己邑,至于廪延。”这里说的廪延就是现在的延津县。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讲得很详细。说是郑武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郑伯,小儿子叫共叔段。后来郑伯当了国君,就是郑庄公。其母姜氏宠爱共叔段,总是想方设法为共叔段争取封地。后来共叔段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暗中叫西方、北方边境的地方官听他的调遣,再后来把这些地方完全划入自己的领地,一直扩展到廪延(今延津)一带。后来共叔段动真格进攻郑的都城,郑庄公才下令进行反击,结果一举获胜,共叔段也随即自刎而亡。然而共叔段的儿子公孙滑后来跑到卫国搬兵伐郑,领着卫军乘廪延无备,攻下了廪延城。庄公大怒,命大夫高渠弥出车二百乘,来争廪延。公孙滑势孤不敌,放弃了廪延城,仍投奔卫国。高渠弥乘胜追击,直抵卫郊。卫桓公听从大夫石蜡建议,绑公孙滑以献之,从此复修旧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这些史书记录的历史故事中,字里行间多次提到廪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义不昵厚将崩”“黄泉相见”“掘地见母”等成语和典故,可能也与此地相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