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和上饶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精心准备以及江西教材经营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期待已久的2024年江西省初中数学课标新教材人教版“关键问题”研讨活动在上饶市第三中学如期举行。</p> <p class="ql-block"> 春未尽,夏初临,风与晨辉,滋养思维之花;专家引领,绽放智慧之光 。5月15日上午活动特邀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编审、资深编辑张劲松老师莅临上饶市第三中学指导数学教学。老师们在聆听过程中受益匪浅,感悟良多。老师们认为张教授讲座站位很高,对我们学校来说是一场及时雨:有理论指导,有学术支撑,有案例分析,尤其是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重视课程结构化,突出数学思想本质,注重两种方法的特点过程教学,张教授在这些方面给了我们最前沿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引领;张教授的讲座表现出宽阔的知识视野,深厚的数学文化底蕴,他不单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并且帮助我们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真是令人茅塞顿开,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5月15日下午的第一堂示范课是由宜春市官园学校张金老师授课。张金老师的《从算式到方程》引领学生经历了从算术方法与用方程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用两种方法的特点,感受方程的优越性。从创设情境中让学生自主运用方程解决问题再次体会到方程的优越性。从这里面本节课从算式到方程中的“到”做到很好的诠释。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他为讲好数学贡献的中国故事以及讲好数学呈现的中国故事也做足了文章。从算术到方程是数学上的一大进步,听了张老师的课堂也是我们的一大进步。</p> <p class="ql-block"> 第二堂示范课是由赣州市于都中学初中部朱少春老师带来的《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小结。</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知道在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如果没有用方程的意识那就不会产生列方程的行为;如果没有列方程的能力,那么解方程这个技能就没有用武之地。朱老师将用方程、列方程、解方程通过单元整体理念整合在一起,并且在解方程中着力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目标、依据和步骤。在此基础上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学生只有算理明,那就会算法活,算法活那步骤就不是一层不变的。</p> <p class="ql-block"> 第三堂示范课是由宜春市官园学校易姗老师带来的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对于老师来说他可能是一个比较简单而实用的问题,但是在学生眼里这却是一个难以攀爬的阶梯,这堂课中易老师以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攀爬阶梯,将数学问题转化为自然语言,将自然语言抽象为符号语言,让学生体会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成功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5月16日上午第一堂示范课是由南昌市铁路第一学校教育集团危卫兵带来的——《直线射线线段》第一课时,危老师用生活中最常见的公路,射向远空的光和紧绷的琴弦图片让学生观察出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课堂上组织了“我说你画”的小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营造了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娓娓道来的课堂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会用数学的思想想,会用数学语言说。让学生学会心中有图形,脑中有想法,口中有说法,手中有做法。</p> <p class="ql-block"> 第二堂示范课是由南昌市广南教育集团陈艳老师带来的《直线射线线段》第二课时,这节课基于数学整体性、内容结构化的单元理念,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结合生活中比较铅笔长短、比较同学身高等真实的情境,以“线段大小的比较与运算”为大任务引领课堂,以“看—想—说”为线索贯穿始末,引导学生由现象探索本质,从真实到抽象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利用以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不断的知识建构与问题解决中提升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是由南昌市西湖区教师发展中心许剑老师带来的几何入门教学的思与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2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及第2课时的单元课时设计与实践)许老师带来“教学整体性”、“内容结构化”、“单元-课时设计”三个关键词。强调基于学科逻辑,要求知识、观念、思维一致性;基于核心素养,为实现高质量育人的一致性;基于价值观念,具有情境、主旨与教育灵魂的一致性;基于课程标准,我们要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p> <p class="ql-block"> 第四堂示范课是由上饶市第三中学罗卓华老师带来的《列代数式表示等量关系》第一课时,罗老师从孩子们回忆小学阶段学习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引入新课,利用智能机器人采摘苹果的例子设计了三个问题,问题设计由数到式层层深入,在列代数式中强调代数式的表示方法的注意事项,罗老师带领孩子们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微笑教学,亲和力到位,重难点把握贴合课标标准,并且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意义,体会代数式是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p> <p class="ql-block"> 5月16日下午第一堂示范课是由南昌市南钢学校郭焱阳老师带来的—《整式的加减》章节复习课(1)郭老师从上饶的热门景点望仙谷出发带领着孩子们一边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边从游玩景点中引伸出“悬崖酒店”客房的面积和周长问题,了解了客房后进一步关心该客房的价格问题,且问题设计中由数过渡到式,让学生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数,面对数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代数式的必要性,学会从算术思维逐步走向代数思维。同时学生在思考问题中领悟到数与式的运算的一致性。</p> <p class="ql-block"> 5月16日下午第二堂示范课是由南昌市江安学校肖潇老师带来的——《整式的加减》章节复习课(2)肖老师用神奇的扑克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释游戏规则感受到代数式的魅力,以几何例题复习整式的加减运算,题目设计由数到式层层剖析,题目由易到难让学生经历探索、表达和证明规律感受代数推理。课堂中设计的用双手表示9的乘法口诀问题探索让孩子们再次感受到数学趣味,最后并以代数方法证明了学生小学熟悉的能被9整除的数的规律,让学生们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再一次升华了代数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最后贺群老师对前两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这一下午的头脑风暴让大家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 5月17日上午是由江西省教研室数学教研员陈莉红老师为大家分析初中数学教学现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发现,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p><p class="ql-block">* 学校教学任务重,教师专业发展困难;</p><p class="ql-block">* 教师理论与技能发展不平衡,缺少研读课程标准与教材的主动性;</p><p class="ql-block">* 部分教师安于现状,研学与反思能力弱;</p><p class="ql-block">* 学校组织的培训的内容与教师需求不匹配;</p><p class="ql-block">* 教师关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开发水平有待提升,数学工具使用待普及</p><p class="ql-block">* 教师作业设计对“双减”政策把握不精准,理念有待提升;</p><p class="ql-block">* 教师使用教辅停于表面,缺乏深度挖掘;</p><p class="ql-block">* 教辅质量良莠不齐,教师难以选择。</p><p class="ql-block">* 教师使用课标的目的多数是了解教学目标,使用教辅的目的更多也是为了聚焦考点和把握教学目标、重难点,可见教师存在教辅依赖,在备课时对教学目标的思考流于形式,停留在表面。</p><p class="ql-block">* 教师作业设计目的主要是巩固学习内容,了解学习情况。缺乏素养导向,作业设计的形式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缺乏创新,作业设计能力有待提高。</p><p class="ql-block">* 考试次数偏多</p> <p class="ql-block"> 此次教讨活动召开让我们有机会聆听张劲松老师以及全省各地的一线精英名师的精彩课堂,进一步促进我校教研能力的提升,带动我校教育教研水平的整体提高。今后高举教育发展的大旗,着眼于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断创新教研模式,多渠道构建学习交流平台,最后要感谢从远道而来传经送宝的专家领导和同仁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撰稿:汪聪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审核:陈艳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签发:程一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