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家的门道里,十几年了一直住着一窝咕咕鸠。通常只住两只,可能是一对夫妻。有时孵出小咕咕鸠,窝里会出现三四只,但小鸟出飞后就又恢复了两只。这十多年来它们繁育了多少只小咕咕鸠,我不知道;现在住着的是第几代,我也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 这咕咕鸠上体羽毛为褐色,头颈灰褐,额部和头顶呈灰色,后颈两侧各有一块黑羽,额和喉粉红色。它飞行似鸽,鸣声单调低沉,在古代被寓为长长久久、幸福祥和的吉祥鸟。咕咕鸠是古代的“不噎之鸟”。不噎之鸟是一种鸟类,其特点是能够迅速吞咽食物而不会噎到。因此常被用来象征对老年人的尊重和祝愿,希望老年人饮食安康、长命百岁,不会在吃饭时发生噎住的情况。以其形象制成的拐杖,称作鸠杖。是古代尊老敬老的象征,是献给老人做寿礼的重要角色。</p> <p class="ql-block">咕咕鸠是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鸟。</p><p class="ql-block"> 我家是独立的农家小院,儿女们都在外地工作,院子里没有淘气的孩子,所以咕咕鸠选择在这里筑巢栖息,生活应该是清静、舒畅、惬意的。我每年都要到外地孩子们那里住好长时间,这院子里完全就成了它们的天下。它们有时在屋脊晒晒太阳,整理羽毛;有时在屋檐下的电线上小憩,养养精神;有时在门道“隔层”的安乐窝里尽享雄雌之欢,养育“儿女”。在我离开家的日子,咕咕鸠随心所欲,想到哪里就到哪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等我回来,窗台上、窗棂上、纱窗上、台阶上到处都有它们拉撒的便便,椽眼里,大梁头上,有它们搭建的窝巢。我从来没有厌恶过它们,驱赶过它们。我只是细致地清理它们的便便,清理它们脱落的羽毛。我每天注意它们黎明出飞,一整天辛勤觅食,黄昏轻轻归巢。我需要午休,咕咕鸠有时在屋檐下会发出“咕咕”的鸣叫声,这时我会轻轻地拍拍手掌,或者跺跺脚板,警告它们不要这样做,要不我会生气的。这是警告,不是驱赶,也不是恐吓。就这样,十几年啦,在我们这个农家小院里“人”</p><p class="ql-block">“鸟”和谐相处,相安无事。鸟飞天空,人行陆地,体现出一种自然友好的“幽雅”氛围。</p> <p class="ql-block">二〇二四年春节过后,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都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院子里只留我一人,清净得很。这天是正月十四了,天气不错,阳光明媚,惠风和畅。吃完早饭,收拾完屋子,我来到院子里,发现南房的檐台上站着一只小咕咕鸠。这是我家门道里的小咕咕鸠出窝了,刚长全了羽毛,通身油光锃亮。它在檐台上摇摇摆摆地行走,有时也会扑棱着翅膀飞几下,不过是从地上飞到檐台上,或由檐台上飞下来。我站在院子中央仔细观察它,我看出来,它并不会飞得很高,它应该是一只快要出巢而非真正出巢的雏鸟,它可能是开始练翅,但是还没有能力腾飞,它的翅膀太稚嫩了。我再凑近一点看它,它不怕我。它歪着脑袋,小黑豆眼睛带着一点好奇又乐于与人亲近的神气,大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p><p class="ql-block"> 整个上午,这只小鸟就在院子里悠闲地踱着,或在檐台上下扑楞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门道隔层上的鸟巢 </b></p><p class="ql-block"> 时近中午,小鸟的身边又落下一只大的咕咕鸠。我再次观察,发现虽是初春,天气仍然冷得很,但这只咕咕鸠衔来了一只活着的玉米螟。它把这小虫放在小鸟眼前,并且“咕、咕、咕”不停地叫着,似乎在告诉小鸟食物来了,开饭时间到了,你快把它吃下去,自已练习着吃吧。大咕咕鸠飞出去衔虫,飞回来喂小鸟。如是几次,小鸟大概吃饱了。我知道这应该是一对母子,这大咕咕鸠是一位负责任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蜷缩在砖垛边的雏鸟</b></p><p class="ql-block">午后,我睡觉醒来,看见这母子俩仍在门道踱步。它们不时举头看看隔层上的巢窝,大鸟欲要振翅,然而又停下来。整个下午它们都在这里,只是在有人出入街门的时候离开一下,不一会儿又返回来。我明白了,这一对母子鸟是想回到它们的巢中,无奈小咕咕鸠还不具备飞跃的能力,它原先也许是从巢中失足跌落,或许是初试翅膀离开窠巢而无法返回,反正它是回不去了,它们不断地失望着。在整个下午,大咕咕鸠除了外出“打食”,时时在陪伴着它的孩子,呵护着它的孩子。我想,这咕咕鸠的母爱多么如同人类的母爱啊!俄尔之间,我进一步的想,如同这大鸟呵护小鸟一样,自然界的一切母爱都是最伟大的!甲辰年的正月十四,已经过了“雨水”节气,然而天还是短的很。下午不到五点,太阳已经下山了,整个镇子笼罩在黄昏中。今天是庆祝元宵佳节的第一天,街亲们午后早把瘟神爷前的旺火点燃。远远近近的爆竹声密集起来。我估计人们快要祭拜瘟神爷了,于是穿好衣服,关上屋子的门,准备去巷子里。走到门道,看见那只小鸟可怜的蜷缩在门道边上垛好的一摞砖旁,它用无助、绝望而又似乎恳求的眼光看着我,它可能是想告诉我,今晚估计是回不了窝了。它显得幼弱,显得孤独,令人同情,令人悲悯。这时,我想起了大咕咕鸠,想起那只我曾赞美过的“自然界的一切母爱都是最伟大的”咕咕鸠。马上就要天黑了,那只曾经充满母爱,大半天陪着它孩子的“母亲”哪里去了呢?</p> <p class="ql-block">门道上方隔层的鸟窝里传来了一阵低沉而急促的“咕咕”声,我举头望去,在依稀的夜色中,看见窝里的咕咕鸠在不安地、不停地转动着身体!对,这就是那只大咕咕鸠,那只“母亲”咕咕鸠!我明白了,这“母亲”咕咕鸠不是弃子而去,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呼唤它的孩子,引诱它的孩子快快归巢----“孩子,天色晚了啦,快回家吧!”这时,我对这位母亲更加敬重起来。我再一次发自肺腑地呼喊:自然界的一切母爱真是最伟大的! 然而小咕咕鸠似乎无动于衷,它知道自己没有腾飞回来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面对小咕咕鸠,我也颇感为难,古稀之人无法爬高上低,我实在是束手无策。</p><p class="ql-block"> 我决计要离开院子,去巷子里了。转出门外,随意地朝院外菜畦里一望,柴禾堆里突然窜出一只肥大的猫咪...... 我先是一怔,然后不由地楞住了。小咕咕鸠——肥大的猫咪,我把它俩联系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救生者 建富 </b></p><p class="ql-block"> 建富正在瘟神爷前组织巷子里的红火出场,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他说“那就趁早些行动吧”。于是我从林伟家搬来了高凳,建富紧随着来到门道里。他掏出手机为小咕咕鸠拍照,然后轻轻掬起,攀上高凳,把它放回巢中。</p><p class="ql-block"> 建富的举动,使小咕咕鸠避免了伤害,他救活了大自然中一个鲜活的生命,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这日之后,我更加注意这只小咕咕鸠。十多天后,它真的出飞了,翅膀很硬,随着母亲翱翔在蓝天,它融入了大自然!</p><p class="ql-block"> 千鸟竞飞,这是大自然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4.26</p><p class="ql-block">于金鼎公租房</p> <p class="ql-block">续贵津,男,中共党员,生于1955年10月,定襄县宏道镇南街村人,大学专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五级。1973年8月参加工作,2015年10月退休。在43年的职业生涯中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在全县教育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从1978年恢复中考制度开始第一次被评为县级模范教师,在之后的任教期间内,多次获得县级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1991年荣获忻州地区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被评为山西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优秀指导者。1993年在县文教体委组织的“三大教学活动”中被评为全县唯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学标兵。1996年9月至1999年9月,担任宏道初级中学校长职务。任职期间,曾倡导全校推行“陶冶情操、训练思维、讲究方法”的教育教学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6年9月获得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的“乡村学校从教30年”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往期回顾:</b></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27xen42b"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20px;"><b>续贵津老师诗文作品集锦</b></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3qfhl5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b>冬夜里的思念 续晋一</b></a><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怀念父亲)</b></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4ymo4ejv"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b>视频:《跟我来读续范亭》郝玥——纪念续范亭将军诞辰130周年</b></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4yhp1i15"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b>中华英烈网的23位续氏烈士</b></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45fwd04k"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记续范亭打太极拳</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47eraq43"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毕业论文:浅析民国时期崞县西社续氏兴盛的原因</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