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史(四、世界当代史:伊拉克战争)

陈火灿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468zgrd?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36674131" target="_blank">世界通史“合订本”</a></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伊拉克战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03年美国和英国人的时候说我发动入侵伊拉克的战争</b></p><p class="ql-block"> 伊拉克战争(又称:第二次海湾战争,代号:伊拉克自由行动,阿拉伯文:حرب العراق,英文:The Iraq War) 是以美英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起的战争。</p><p class="ql-block">基本信息</p><p class="ql-block">英文名</p><p class="ql-block">The Iraq War</p><p class="ql-block">别名</p><p class="ql-block">第二次海湾战争</p><p class="ql-block">本国语言名</p><p class="ql-block">حرب العراق</p><p class="ql-block">发生时间</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时间:2003年3月20日凌晨5时35分</p><p class="ql-block">北京时间:3月20日上午10时35分</p><p class="ql-block">结束时间</p><p class="ql-block">大规模作战阶段:2003年3月20日-2003年5月1日</p><p class="ql-block">稳定行动阶段:2003年5月1日-2011年12月18日</p><p class="ql-block">发生地点</p><p class="ql-block">伊拉克境内</p><p class="ql-block">主要人物</p><p class="ql-block">美国总统布什、奥巴马、英国首相布莱尔、伊拉克总统萨达姆</p><p class="ql-block">结果</p><p class="ql-block">大规模作战阶段:美英联军在极短的时间内,击败了伊拉克军队,推翻了萨达姆政权</p><p class="ql-block">稳定行动阶段:美国设想的以武力建立“民主伊拉克”的战略目标并没有实现,反而加剧了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的种族、宗教和地缘政治争端,同时也让伊拉克成为了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在中东政策失败的大背景下,美军从伊拉克无奈撤军</p><p class="ql-block">死亡人数</p><p class="ql-block">截至2023年,有18.5万至20.8万伊拉克平民死于战争</p><p class="ql-block">从战争打响到2003年到7月31日,在巴格达及附近地区战斗中身亡的伊军士兵为2320人</p><p class="ql-block">从战争打响到2013年,美国近5000名官兵阵亡</p><p class="ql-block">自2003年3月战争爆发到2007年6月,英军在伊拉克死亡人数为156人</p><p class="ql-block">受伤人数</p><p class="ql-block">2003年3月20日至2005年3月19日,伊平民受伤人数近4.25万人2004年初至2008年10月底,伊拉克人受伤人数达到14.72万人,另外还有1万多人失踪</p><p class="ql-block">从战争打响到2013年,美军近3.2万人负伤</p><p class="ql-block">从战争打响到2009年,大约3500名英国军人受伤</p><p class="ql-block">收起</p><p class="ql-block">目录</p><p class="ql-block">关键信息</p><p class="ql-block">战争背景</p><p class="ql-block">直接导火索</p><p class="ql-block">战争的理由</p><p class="ql-block">战争过程</p><p class="ql-block">大规模作战阶段</p><p class="ql-block">战争开始</p><p class="ql-block">陷入僵持</p><p class="ql-block">战争转折</p><p class="ql-block">战争收尾</p><p class="ql-block">战争结果</p><p class="ql-block">稳定行动阶段</p><p class="ql-block">第二次费卢杰战役</p><p class="ql-block">美国撤军</p><p class="ql-block">战争结果</p><p class="ql-block">战后情况</p><p class="ql-block">战争分析</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战争的动因</p><p class="ql-block">前期速战速决的原因</p><p class="ql-block">中后期陷入泥潭的原因</p><p class="ql-block">战争特点</p><p class="ql-block">军备投入</p><p class="ql-block">作战方式</p><p class="ql-block">重要争议</p><p class="ql-block">战争授权</p><p class="ql-block">大规模杀伤性武器</p><p class="ql-block">战争影响</p><p class="ql-block">战争评价</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相关合集</p><p class="ql-block">关键信息</p><p class="ql-block">战争背景</p><p class="ql-block">战争过程</p><p class="ql-block">战后情况</p><p class="ql-block">战争分析</p><p class="ql-block">战争特点</p><p class="ql-block">重要争议</p><p class="ql-block">战争影响</p><p class="ql-block">战争评价</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同年10月7日,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以“推翻包庇恐怖主义组织的塔利班政权”为由出兵阿富汗,“反恐战争”就此打响。 与此同时,布什政府将伊拉克等多个国家列入“邪恶轴心国”(Axis of Evil),并以萨达姆·侯赛因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理由,联合英国等国家试图通过武力手段变更伊拉克政权。在遭到联合国大多数成员国的反对后,美英等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直接出兵伊拉克。</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战争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分别是前期短暂的大规模作战阶段,和中后期长时间的稳定行动阶段。在前期短暂的大规模作战阶段中,美英联军仅仅用了43天时间,以阵亡168人的较小代价,击败了伊拉克军队,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中后期的稳定行动阶段时间长达近9年时间,美军主要任务是清剿残余伊拉克反美势力。 在中后期的稳定行动阶段,美国设想以武力建立“民主伊拉克”的战略目标没有实现,反而加剧了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种族、教派和地缘政治的争端,同时也让伊拉克沦为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在中东政策失败的大背景下,美国开始思考战略收缩问题,2011年12月14日,奥巴马宣布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同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伊拉克。</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战争是一场极具争议性的战争,它违背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也没有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可。美英联军以萨达姆·侯赛因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理由发动战争,然而,在战争发起后20多年时间内,美国仍然没有找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实质性证据。但是,战争给伊拉克人民造成的伤害无法弥补,自2003年美军发动伊拉克战争至2023年,有18.5万至20.8万平民死于战争,受到战争本身和“战争后遗症”殃及的伊拉克家庭、民众更是数以千万计。</p><p class="ql-block">战争背景</p><p class="ql-block">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 “9·11”事件,战争的理由是消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p><p class="ql-block">直接导火索</p><p class="ql-block">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基地组织”成员劫持4架美国民航客机,其中3架于上午8点46分、9点3分、9点37分,分别撞上纽约世贸中心北塔、纽约世贸中心南塔、五角大楼。世贸两幢大楼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事件共造成3201人遇难。“9·11”恐怖袭击事件是二战以后,美国在其本土遭受最严重的袭击,是对美国人心理上极为沉重的一击。 “9·11”恐怖袭击发生后,布什政府认定袭击是受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庇护的本·拉登及其“基地组织”实施的,与此同时,伊拉克政府并没有谴责恐怖主义行为,反而认为这是美国为犯下的“反人类罪行”所吞下的苦果。布什政府宣布“采取一切手段”打击全球恐怖主义,并打响了美国在21世纪的第一场战争——阿富汗战争,同时美国将伊拉克等多个国家列入“邪恶轴心国”(Axis of Evil)。</p><p class="ql-block">世贸双子塔倒塌时的航拍照片</p><p class="ql-block">战争的理由</p><p class="ql-block">在美国把伊拉克列入“邪恶轴心”国后,2002年7月8日,布什政府强调要用一切方法实现将伊拉克政权变更这个目标。9月12日,美国政府公布文件列举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藐视联合国”的“罪状”,其中包括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支持恐怖组织在伊拉克境内活动、指控萨达姆继续重建和扩建可以迅速转产化学武器的设施。10月份,美参、众两院以压倒多数票通过决议,授权布什在必要时对伊拉克使用武力。11月8日,安理会通过伊武器核查问题的1441号决议,伊拉克宣布接受该决议。随后,联合国派出多个核查小组和专家对伊拉克进行核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伊拉克境内并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美国政府重申如果萨达姆不解除武装,美国将为了“和平与安全”进入伊拉克解除伊武装。2003年2月5日,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向安理会通报有关伊拉克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并向世界展示一个装有白色粉末的小瓶,再度指控伊拉克“藏匿化学武器”。3月12日,英国向安理会提交对伊问题修正案附加说明,提出伊拉克避免战争的6项条件,遭伊拉克拒绝。3月17日,美国、英国和西班牙决定撤销关于伊拉克问题的决议草案,放弃争取联合国支持对伊拉克动武的努力。布什总统限令萨达姆及其儿子48小时内流亡离境,否则将面临战争,伊拉克拒绝该“最后通牒”。当地时间3月19日晚,布什总统在白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国及其盟国推翻伊拉克政府的战争开始。北京时间3月21日早六点,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全国讲话,正式对伊拉克宣战。</p><p class="ql-block">鲍威尔2003年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拿着一个装有白色粉末的小瓶</p><p class="ql-block">战争过程</p><p class="ql-block">从2003年3月20日布什政府宣告伊拉克战争爆发,到2011年12月14日奥巴马政府宣布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再到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伊拉克。伊拉克战争时间线长达近9年时间,战争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期短暂的大规模作战阶段和中后期长时间的稳定行动阶段。</p><p class="ql-block">大规模作战阶段</p><p class="ql-block">大规模作战阶段,自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发起大范围轰炸并发起地面攻势开始,至5月1日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林肯”号航母上宣布主要作战行动结束为止,共43天。</p><p class="ql-block">战争开始</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时间2003年3月20日凌晨5时35分(北京时间20日上午10时35分),代号“伊拉克自由”的军事行动正式开始,美英联军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萨达姆总统住所等目标发射了40多枚巡航导弹,战争正式打响。次日,美英联军对巴格达又发动了代号为“震慑”的大规模空袭,一周时间内,美英联军投掷的各类精确制导炸弹已超过2000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500枚。 与此同时,美英联军于北京时间21日凌晨开始采取地面作战行动。</p><p class="ql-block">美英联军部队地面行动,分为三条战线,分别是中部、北部、南部战线。中部战线以攻占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主,美军第三步兵师的先头部队约7000人和美军第七骑兵团在伊拉克南部向巴格达挺进。南部战线分为五个战场,第一个战场由美军第一海军陆战师和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第三突击旅主力向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发起围攻;第二个战场由美军第一海军陆战师和英军第一装甲师部分攻进伊拉克东南部的港口城市乌姆盖斯尔;第三个战场由皇家海军陆战队第三突击旅和美军、澳大利亚军队从海湾水域登陆,进攻法奥半岛。第四个战场由美军海军陆战队突击部队进攻占领巴士拉的鲁迈拉油田。第五个战场发生在伊拉克西部机场,由美军特种部队攻占伊拉克西部重要机场。北部战线的战场发生在伊拉克北部基尔库克,基尔库克是伊拉克重要的油田。</p><p class="ql-block">北京时间2003年3月22日,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美英联军当日攻占了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同日,美国中央司令部宣布,美军占领伊拉克南部幼发拉底河畔城市纳西里耶。25日,美英联军地面部队将战场推进到了巴格达城近郊地带,距离巴格达城外100公里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面对美英联军部队的逼近,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伊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击败美英联军。3月25日,萨达姆再度发表声明,要求伊军在全国各地打击美英联军。 战争开始阶段,伊拉克军队采用“持久战”的战术,分散兵力,采取重点、定点和多层防御战略来抵抗联军的“速决战”。同时,伊军重点设防北部,死守巴格达等大城市;在收缩地面战线的同时,加强防空部署,同联军展开巷战和游击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陷入僵持</p><p class="ql-block">美国总统布什在战争打响后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强调战争将“速战速决”。然而,由于供给线太长和伊拉克方面的抵抗,美英联军“速战速决”的目标未能实现,地面部队向巴格达推进的途中一度受阻。与此同时,每天都有伊拉克人从约旦等国家返回伊拉克,加入与美英联军作战的行列。3月27日前后,在巴格达以南的战线上,美军第三步兵师在距巴格达约80公里的卡尔巴拉地区,受到伊拉克军队顽强反抗,孤军深入的第三步兵师在没有强援的情况下只得依靠航空兵固守阵地,等待援兵。而再往南是兵分两路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试图继续向北推进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美海军陆战队也因补给线受到伊军不断伏击和燃料不足等原因行动受阻。为了打破战场僵局,一方面,美国加紧从国内向海湾地区调兵,当时,美英联军在伊拉克境内的地面部队共约10万人左右,美军计划向海湾地区紧急增兵12万人,使地面部队达到21万人。 另一方面,美军进一步开辟北部战线,向基尔库克以北的伊库尔德人区空投作战部队和军事装备。</p><p class="ql-block">战争转折</p><p class="ql-block">从4月初开始,美英联军充分利用空中优势和机械化部队,同时在巴格达西面、西北面、东南面部署部队,初步形成了战略合围之势,使得战争开始呈现一边倒的态势。4月4日,美英联军控制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西南20公里处的萨达姆国际机场。5日,美军方称,美军占领了位于巴格达东南50公里处苏韦拉城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麦地那师的总部。6日,美英联军继续用飞机和火炮轰炸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内目标,并开始利用其空中优势在巴格达进行24小时空中巡逻,力图完成对巴格达合围。7日,美军进入巴格达市内西部地区,在8日撤出后继续向位于巴格达北部的政府机构以及东部的桥梁发动袭击。</p><p class="ql-block">4月9日,美军继续在直升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中心推进,并控制了巴格达的绝大多数地区。同时,外国电视台播放的画面表明,耸立在市中心广场上的萨达姆雕像被推倒,这标志着萨达姆的统治已经结束。</p><p class="ql-block">战争收尾</p><p class="ql-block">2003年4月11日,时任白宫发言人弗莱舍对新闻界表示,以萨达姆总统为首的伊拉克政府已经“不复存在”,萨达姆政权已经失去对局势进行“有组织的中央集权”的控制。4月15日,美军中央司令部对伊拉克战争指挥部副指挥布鲁克斯表示,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已经结束,美国和英国联军“已控制了伊拉克全境”。美国东部时间5月1日晚上8时48分,美国总统布什站在美海军“林肯”号航母的飞行甲板上宣布,伊拉克战争的“重大作战行动”已经结束。</p><p class="ql-block">2003年5月1日,布什总统站在美国海军“林肯”号航空母舰甲板上宣布:伊拉克主要作战任务行动已经结束</p><p class="ql-block">战争结果</p><p class="ql-block">2003年12月13日,萨达姆在其家乡提克里特附近被美军抓获。美英联军在极短的时间内,以阵亡168人、伤554人、失踪3人的较小代价,击败了伊拉克军队,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并先后实施了以猎杀萨达姆为主要目标的“斩首行动”,使得美英等国顺利达成了战前预定的核心目标之一。</p><p class="ql-block">稳定行动阶段</p><p class="ql-block">2005年1月12日,美军放弃在伊拉克境内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后,美国以“将伊拉克建成中东民主的典范”为理由继续维持在伊军事存在。伊拉克战争进入稳定行动阶段后,伊境内频繁发生爆炸和武装袭击活动,驻伊美军伤亡惨重。此时,美军的作战对象变为了包括萨达姆“复兴党”的残余势力、“基地”组织三号人物扎卡维领导的“统一圣战”组织,还有大量自境外渗透进来的各类反美武装分子。这一阶段的作战过程长达近9年时间,其中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是于2004年11月初打响的第二次费卢杰战役。</p><p class="ql-block">第二次费卢杰战役</p><p class="ql-block">作战背景: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位于伊拉克安巴尔省的费卢杰不断爆发暴力袭击事件。2004年3月底,美国黑水公司4名保安在费卢杰附近遭到伊反美势力袭击身亡。随后,美军于4月初发起代号为“英勇决心”行动的第一次费卢杰战役,作为回应。美军在第一次费卢杰战役中进展不顺,历经一周战斗后被迫撤出。美军从费卢杰撤出被伊拉克反美武装分子视为重大胜利,并由此引发伊全国和周边国家反美武装力量进一步涌入费卢杰进行反美武装运动。美军为铲除反美武装温床,并为即将举行的伊拉克选举铺平道路,于2004年11月发起代号“新黎明”行动的第二次费卢杰战役。</p><p class="ql-block">战斗投入:第二次费卢杰战役共有约1万名美军和2000名伊拉克军人参战,作战部队分为两个团级。第1团级战斗群配置在费卢杰西半部,由3个营组成,即海军陆战队第3-1营、第3-5营和第2-7装甲骑兵中队。第7团级战斗群配置在费卢杰东半部,由海军陆战队第1-8营、第1-3营、第2-2机械化步兵团组成。此外,每个团级战斗群还配备一个海军陆战队坦克连和3个伊拉克国民卫队营。</p><p class="ql-block">作战过程:2004年11月2日至6日,美军对费卢杰城内的反美武装目标展开高强度空袭和炮击。11月7日,美军地面突击群在坦克和装甲车的火力覆盖下,夺取了幼发拉底河上的2座战略桥梁,控制了费卢杰西面的交通枢纽。次日19时,美军全面展开地面进攻行动。在炮兵和空中支援火力的掩护下,步坦协同突击,在与反美武装进行巷战后,美军进入并控制了费卢杰市中心,基本完成了对抵抗武装的分割,进入清剿巷战阶段。11月16日,美伊联军占领费卢杰全城。</p><p class="ql-block">第二次费卢杰之战美英联军作战示意图</p><p class="ql-block">战役结果:第二次费卢杰战役从2004年11月2日持续到11月16日,共14天时间。在此战中,有38名美军士兵和6名伊拉克士兵阵亡,164人受伤,美军估计击毙1200-2000名武装分子,俘虏约1000-1500人。</p><p class="ql-block">在第二次费卢杰战役中大量武装分子被打死或被俘,反美武装实力遭受了打击。但美军要抓捕基地伊拉克分支的头目扎卡维的目标没有实现,扎卡维直到2006年才在空袭中身亡。第二次费卢杰战役并没有让反美势力在伊拉克得到根除,而且在费卢杰之战后的2年多时间里,武装分子的影响迅速扩散到费卢杰所在的安巴尔省全境,伊拉克全国的暴力事件也有增无减,拉马迪、巴古拜、萨迈拉、摩苏尔、塔阿法、哈迪塞等多个城市相继成为武装分子发展的温床。</p><p class="ql-block">面对无法控制的局势,美国努力说服一些国家派兵前往伊拉克。第二次费卢杰战役前一个月,安理会通过了第1511号决议,授权组成一支由美国领导的驻伊多国部队。同时,美国总统布什于2007年1月10日,宣布向伊拉克增派3万名士兵的战斗力量,到了2007年10月驻伊美军人数高达16.6万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驻伊多国部队部署情况</p><p class="ql-block">国家</p><p class="ql-block">兵力</p><p class="ql-block">部署情况</p><p class="ql-block">美国</p><p class="ql-block">13万人</p><p class="ql-block">控制伊拉克中部和北部,司令部设在巴格达</p><p class="ql-block">英国</p><p class="ql-block">9900多人</p><p class="ql-block">控制伊拉克南部地区,司令部设在巴士拉</p><p class="ql-block">意大利</p><p class="ql-block">2900多人</p><p class="ql-block">总部设在纳西里耶</p><p class="ql-block">波兰</p><p class="ql-block">2350人</p><p class="ql-block">控制伊中南部,指挥一个9200人的多国部队师,其总部设在希拉城</p><p class="ql-block">乌克兰</p><p class="ql-block">1660人</p><p class="ql-block">在波兰的指挥下,负责与伊朗交界处的治安工作</p><p class="ql-block">西班牙</p><p class="ql-block">1300人</p><p class="ql-block">集中在巴士拉以南的什叶派地区</p><p class="ql-block">荷兰</p><p class="ql-block">1100人</p><p class="ql-block">部署在伊南部</p><p class="ql-block">澳大利亚</p><p class="ql-block">850人左右</p><p class="ql-block">伊战爆发时曾派遣2000多人,目前只有850人左右,驻扎在巴格达机场附近</p><p class="ql-block">罗马尼亚</p><p class="ql-block">800人</p><p class="ql-block">驻扎在纳西里耶,帮助训练伊拉克警察</p><p class="ql-block">匈牙利</p><p class="ql-block">300名军人</p><p class="ql-block">在伊拉克驻有一个由300名军人组成的武装运输营</p><p class="ql-block">韩国</p><p class="ql-block">近700人</p><p class="ql-block">近700人,主要是建设、医疗部队</p><p class="ql-block">保加利亚</p><p class="ql-block">500人</p><p class="ql-block">驻扎在伊南部卡尔巴拉市,受波兰指挥</p><p class="ql-block">泰国</p><p class="ql-block">470多人</p><p class="ql-block">主要是工程和医疗人员,驻扎在伊南部城市卡尔巴拉</p><p class="ql-block">丹麦</p><p class="ql-block">420人</p><p class="ql-block">驻扎在巴士拉北部,受英军指挥</p><p class="ql-block">葡萄牙</p><p class="ql-block">130名宪兵</p><p class="ql-block">驻扎在巴士拉,受英军指挥,意大利驻伊宪兵部队总部遭袭后,被调往纳西里耶,由意宪兵部队指挥</p><p class="ql-block">蒙古</p><p class="ql-block">173人</p><p class="ql-block">被编入波兰领导的多国部队</p><p class="ql-block">洪都拉斯</p><p class="ql-block">370人</p><p class="ql-block">驻扎在纳杰夫市,受西班牙军官指挥</p><p class="ql-block">萨尔瓦多</p><p class="ql-block">360人</p><p class="ql-block">多米尼加</p><p class="ql-block">300人</p><p class="ql-block">其他国家</p><p class="ql-block">新加坡192人、格鲁吉亚190人、挪威179人、阿塞拜疆150人、立陶宛100人、斯洛伐克82人、新西兰61人、爱沙尼亚50人、马其顿30人</p><p class="ql-block">统计时间 :2004年3月份 </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收起</p><p class="ql-block">美国撤军</p><p class="ql-block">在伊拉克局势持续动荡、美国中东战略出现溃败的背景下,2008年11月17日,美国与伊拉克就美国未来在伊驻军问题达成双边协议,决定开始撤军。2009年2月27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将从伊拉克撤军的计划:在2010年8月31日前,从伊拉克撤离大部分军队,结束作战任务,在2011年底前撤回全部剩余部队。2011年12月14日,奥巴马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同年12月18日,最后一批驻伊美军战斗人员撤离伊拉克,这标志着历时近9年的美伊战争正式结束。</p><p class="ql-block">2009年2月27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将在未来18个月内从伊拉克撤离大部分军队,结束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p><p class="ql-block">战争结果</p><p class="ql-block">从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到2011年美国宣布战争结束,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阵亡人数约4400余人、伤5万余人,伊拉克人民则死亡10万人、伤20万人、200万人沦为难民。在经济代价方面,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开支远超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的费用,7423亿美元;在国家安全方面,伊拉克战争使美国财政、军事等资源长期受到牵制。这场战争还使美国国际形象受到损害。美军撤离后,丢给了伊拉克一个集中了政治局势不稳、安全形势严峻、国家重建缓慢等众多矛盾的烂摊子。</p><p class="ql-block">战后情况</p><p class="ql-block">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伊拉克后,伊拉克并未就此迎来和平与安宁。一方面,伊拉克当地政治生态混乱,国内一些党派的权力斗争,爆发血腥冲突仍然持续;另一方面,伊拉克战争留下的混乱给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滋生的空间。2014年起,“伊斯兰国”在伊拉克迅速扩张,美国再度军事介入伊拉克局势。</p><p class="ql-block">战争分析</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战争的动因</p><p class="ql-block">美国中情局前资深分析师瑞·麦戈文和美国资深媒体人保罗·杰伊等人认为,美国联合英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动因与“新美国世纪计划”有关。美苏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为了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1997年,由时任美国副总统切尼、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等美国政府要员组成了一个“新保守主义”智库——“新美国世纪计划”。在该智库的声明中,明确指出“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应扩大和保持“全球霸权”,若有政权对美国利益和价值观有害,美国应对其发起挑战。在霸权主义扩张的背景下,美国于1999年纠集北约军队发动了科索沃战争,推翻米洛舍维奇政权,又于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而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战略目标,在“新美国世纪计划”中就已得到阐述,那就是要推翻萨达姆政权,在伊拉克扶植亲美政权。同时,美国还要攫取伊拉克石油资源,稳固美元霸权地位,并威慑其他中东国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前期速战速决的原因</p><p class="ql-block">岳胜军、于超在《解放军》报撰文指出,美英联军短时间内取得伊拉克战争前期大规模作战阶段的胜利,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伊拉克高层在决策上出现了三次重大失误,一是萨达姆政权低估了美英动武的决心;二是错误判断联军的主攻方向和作战样式,采取了“南轻北重”的兵力布势;三是兵力部署过于分散,城市防卫自救力量非常薄弱。另一方面,则是美英掌握了信息优势,掌握了战争的主导权。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动用90余颗卫星,数百架预警、侦察飞机,编织了一张巨大的情报信息网,对伊实施全方位、全频谱、全天候监控,形成了战场的“单向透明”,为其快速进军巴格达提供了强大的军事技术支持。</p><p class="ql-block">中后期陷入泥潭的原因</p><p class="ql-block">《新华网》认为,美军出兵伊拉克是为推翻萨达姆统治,将民主与繁荣带给这个中东国家。但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稳定远未实现,繁荣更无从谈起。与此同时,美军持续投入军事和经济资源,却无力将伊拉克的安全形势进行扭转,导致美国被卷入长期维稳的战争泥潭。</p><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文章“兵虽撤,谋未变”指出,从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发展脉络看,前10年,美国主要是消化冷战胜利果实,重点向苏联势力范围扩展;后10年,则是依仗其实力,发动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两场战争,进行全面扩张。但是,这种扩张已超出了美国实力所能承受的范围。换句话说,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以伊拉克战争为标志,美国的对外扩张达到了一个顶峰,奥巴马政府认为是时候战略收缩了。</p><p class="ql-block">战争特点</p><p class="ql-block">军备投入</p><p class="ql-block">美英联军: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共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波兰四个国家的军队加入了战斗,其中澳大利亚派出2000名官兵,波兰派出近200名特种部队成员参战,而美国和英国共有30万大军部署在波斯湾地区,是战争的主力。其中美军总兵力约26万人,包括地面部队约15万人、空军部队约5万人,海军部队约6万人。英军总兵力约4.5万人,地面部队约3.1万人,海军约5000人,空军约9000人。在武器装备上,美军部署了固定翼作战飞机约800-1200架,旋转翼飞机约1000-1200架,各型作战舰艇56-90艘,其中包括“林肯”、“星座”、“小鹰”、“罗斯福”和“杜鲁门”5个航母战斗群,另外,主战坦克约有1000-1200辆。</p><p class="ql-block">3月18日,在海湾北部水域的美军“小鹰”号航母的飞行甲板上,美国空军地勤人员在安放炸弹。为军事打击伊拉克作准备</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战争总体战役布局显示,美英联军主要在伊拉克南面、北面、西面部署大量兵力,采用三面围堵的方式,集中力量猛攻巴格达,以最小的代价迅速结束战争。在伊拉克南面,美军在科威特部署了陆军第3集团军司令部、第3机步师、第101空中突击师、第82空降师、第1骑兵师、美空军第332、386远征大队、陆战队第1远征部队、英军第7装甲旅、第16空中突击旅、第3突击旅等10多万部队;在沙特驻有美军联合空战中心、第363远征联队、第320远征大队、第4409基地大队、联合情报中心等单位;在巴林,驻有美国海军第5舰队司令部、第53联合特遣部队、美海军第1空中侦察中队等单位;在卡塔尔部署了美军中央司令部、美空军第4、379远征联队、第4417远征部队等单位;在阿曼部署了美空军第405、406远征联队、第763远征空运中队等单位;在迪戈加西亚部署了第40远征联队、第2、509轰炸机联队、第22太空作战中队等单位;在波斯湾海面部署了美海军的“林肯”、“小鹰”、“星座”3艘航母和6.5万名美国海军和陆战队员,英海军的“皇家方舟”号航母也部署在阿拉伯海。美英军的主要基地和主要兵力都在伊拉克南面,南面是主攻方向。在伊拉克北面,美军在土耳其部署了美空军第39远征联队、第425基地中队、盟军第6战术空军航空队、第4机步师、第1装甲师(部分)、第1机步师(部分)、第10山地师等约6.2万地面部队。在伊拉克西面,美军在地中海东部部署了“罗斯福”和“杜鲁门”两艘航母,在约旦部署了约1万地面部队。这些部队全部由美军中央司令部指挥,美陆军第3集团军司令部作为中央司令部下属的地面部队司令部,指挥所有的地面部队;美海军第5舰队司令部作为中央司令部下属的海军司令部,指挥所有的海上部队;美空军第9航空队司令部作为中央司令部下属的空中部队司令部,指挥所有的空中部队。</p><p class="ql-block">伊拉克军队:战争爆发前,伊拉克武装力量现役部队约38.9万人,其中陆军35万人,空军约2万人,防空部队1.7万人,预备役部队约65万人,准军事部队约4.2-4.4万人。为应对美英联军的进攻,伊军在伊拉克南面构筑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在巴士拉一线,由伊陆军第3军3个师防守;第二道防线在阿马拉一线,由伊陆军第4军3个师与共和国卫队第1军1个师防守;第三道防线在巴格达以南,由共和国卫队第2军2个师与第1军1个师防守。在最北面,伊陆军第5军4个师与共和国卫队第1军1个师部署在北方重镇摩苏尔一线;在南面,伊陆军第2军3个师部署在图兹胡尔马图、金贾巴德、杰劳拉一线;此外,在巴格达外围,伊军部署了2个特种部队旅、部分空军和防空部队进行防守。</p><p class="ql-block">作战方式</p><p class="ql-block">国防大学葛立德认为,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军队转型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实战演练,充分检验了信息化战争和联合作战的模式,推动了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引发了全球军事安全形势的巨大变迁。</p><p class="ql-block">信息化战争:国防大学葛立德认为,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拥有信息优势,通过广泛使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精确制导武器等先进武器装备,取得了战场上的绝对优势。美军在战区部署了5个航母战斗群,航母搭载的F/A-18 E/F战斗机都具备投放激光制导炸弹或卫星制导炸弹的能力,可以进行精确打击,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占到了弹药消耗总量的68%。同时,舰载机具备了直接接收RC-135、“捕食者”等各型侦察机的图像情报,任何一架航母舰载机率先发现敌情时,都能随时执行空中打击任务。此外,《中国日报》指出,伊拉克战争打响以来,美军一直在利用最先进、最强大的网络技术,获取透明持续的战场态势图。美国在卡塔尔设立联合作战中心,各种作战信息经过近700名情报人员的分析,最后传送到最高指挥官的显示屏上,6个显示屏上的战场信息几分钟就更新一次,通过显示屏可观察战场实时动态。</p><p class="ql-block">联合作战:《舰船知识》文章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美军提出空地一体作战理论后,一直没有真正的在实战中进行实践。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借助信息化战争模式的应用,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陆、海、空和海军陆战队协同作战。当美英联军向巴格达推进时,地面部队的前方约100公里处有B-52、B-1B等重型轰炸机实施遮断作战,以打击伊拉克的战略预备队;地面部队的前方10-20公里处有F-15、F-16、A-10等飞机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对迎面的伊拉克军队进行打击;此外,还有“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对与美军交战的伊军进行打击。正是采用了这种联合作战模式,美英联军才能在短时间内占领巴格达。</p><p class="ql-block">国防大学葛立德认为,作战方式的转变必然要引起军队组织结构的调整,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部队呈现出小规模、高机动的特点。</p><p class="ql-block">军队规模小型化: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调集了30万部队,其中有10万到12.5万人是开战后进入伊拉克,基本上是以旅、团、营为基本作战单元。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总兵力超过了50万人,并且基本上都是以军、师为单位的大部队。然而,美英联军却用更少量的部队控制了比科威特更大的地域。国防大学葛立德认为,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军队组织结构的调整表明军队编成日趋小型化,精锐作战力量的比例显著增大。</p><p class="ql-block">军队机动能力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行军速度最快也只有每天十几公里。海湾战争时,多国部队平均每天的推进速度达到30公里。而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地面部队的行进速度达到了170公里,这种速度是一战时期的5倍左右,是海湾战争时期的3倍左右,美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仅用4天时间就向巴格达推进了400公里。《解放军》报指出,军队机动能力的提高,不仅是因为装备技术性能的提高,而且还在于部队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地面部队主力之所以敢于长驱直入巴格达,主要是凭借其信息优势,掌握了伊军地面部队的部署情况,战场对于美军来说是“单向透明”。这种快速作战行动能力的提高,必然使得作战节奏加快,推动战争速战速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重要争议</p><p class="ql-block">战争授权</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战争是一场极具争议性的战争,它违背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也没有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可。战争发生前:美国、英国和西班牙于2003年2月份向联合国提交了关于伊拉克问题的决议草案,试图争取联合国支持他们使用武力解除伊拉克的武装。但是,这项决议没能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多数国家的赞同。最终美英等国直接绕开联合国安理会,擅自出兵伊拉克。</p><p class="ql-block">战争发生之际:包括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和领导人相继发表声明,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英对伊发动的战争,违背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并威胁到国际安全与和平。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叙利亚、伊朗、突尼斯、吉尔吉斯斯坦等世界多国爆发反战游行,抗议美英对伊动武,呼吁立即停止战争。</p><p class="ql-block">战争发生后:美国不仅没有给伊拉克和阿拉伯国家带来其所承诺的民主,反而造成伊拉克大量平民流离失所。2007年,伊拉克流离失所人数升至260万。截至2022年,伊拉克仍有近120万人流离失所。截至2023年,有18.5万至20.8万伊拉克平民死于战争。</p><p class="ql-block">大规模杀伤性武器</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战争前,美国政府多次宣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指控萨达姆有继续重建和扩建可以迅速转产化学武器的设施,有能力制造比净化饮用水所需浓度高得多的氯,美英联军以此作为战争理由。然而,联合国派出数百个核查小组和数千名专家对伊拉克进行核查,没有一份报告表明伊拉克拥有此类武器。在伊拉克战争进行期间,2003年4月7日,美军中央司令部对伊拉克战争指挥部副指挥布鲁克斯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伊拉克战争开战17天来,美英联军还没有在伊拉克境内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10月2日,美国负责在伊拉克搜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武器检查团承认,美搜寻人员未能在伊拉克发现任何生化武器或核武器。战争发起后20多年,美国仍然没有找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实质性证据。</p><p class="ql-block">战争影响</p><p class="ql-block">对美国而言:中国青年报文章“伊拉克战争:结束战争比开始战争更难”分析认为,从地缘政治来看,伊拉克战争彻底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使一向反美的伊拉克嬗变为一个亲美国家。美国依靠伊拉克这个新立足点,试图寻求打造一个中东新亲美联盟,以进一步加强其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从石油美元来看,2007年,伊拉克通过了《石油天然气法》,根据该法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石油巨头将获得30年开采伊拉克石油的合同。尤其是在开始阶段,西方石油公司可分得伊拉克石油收入的60%-70%,直至收回成本。此后,还能够继续获得伊拉克20%的石油收入。这意味着,美国巩固了石油美元霸权。从防务安全来看,从2005年起,美国陆续向伊拉克提供了价值14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成为战后伊拉克政府的最大武器供应商。</p><p class="ql-block">西班牙“世界秩序”网站在文章“世界继续为伊拉克战争的错误买单”中指出,伊拉克战争使得美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长期受损。美国所谓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指控,并没有得到有力证据的支撑,反而在推翻萨达姆政权后,还试图在中东推广所谓的“美式民主”,结果造成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教派、种族矛盾的激化和人道主义灾难,华盛顿的名誉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指出,从美国国内政治的角度,伊拉克战争加剧了美国社会的分裂,国内反战呼声不断高涨。美军在伊拉克伤亡人数不断上升,美国政府对伊拉克的投入似乎也变成了“无底洞”,这使得美国民众逐渐失去了耐心。而且在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涨的情况下,这种情绪愈加突出。 </p><p class="ql-block">对伊拉克而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分析指出,伊拉克战争不仅给伊拉克带来深重灾难,直接损害了伊拉克和伊斯兰世界的利益。第一,伊拉克经济发展陷入长期停滞,2003年之后,伊拉克的人均收入水平一直低于1990年7050美元的水平。第二,萨达姆统治时期,虽然政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大多数平民依然享有人身安全。然而,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大量平民被杀死,2003年-2020年期间,有约20.85万伊拉克平民死于暴力冲突,更有920万伊拉克民众在伊战之后沦为难民或被迫离开故土。第三,伊拉克人民的发展权严重倒退。伊拉克战争摧毁了大量基础设施,国家公共服务能力极大下降,民众面临缺水少电、缺医少药等问题。第四,伊拉克战争激化了中东地区的恐怖主义,成为危及各国安全的全球性问题。伊战爆发后,“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势力利用伊拉克的混乱局面乘势而起,成为危及伊拉克、叙利亚等多国安全的最大挑战。</p><p class="ql-block">伊朗对伊拉克的影响增强:《澎湃新闻》“中东睿评”专栏指出,伊拉克战争后,特别是2011年美国开始从伊拉克撤军,以及2014年“伊斯兰国”出现后,伊拉克因陷入严重动荡出现权力真空,什叶派武装崛起,伊朗通过参与打击“伊斯兰国”对伊拉克影响增强。在政治方面,伊朗通过整合伊拉克什叶派力量,对伊拉克政治施加影响;在军事方面,伊朗利用打击“伊斯兰国”的机会,通过伊斯兰革命卫队把大量的什叶派准军事组织和民兵组织,聚集在伊拉克“人民动员力量”的旗帜下,并采取灵活务实的代理人策略。</p><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17日,据美国《军队时报》报道伊拉克战争已经造成55万人死亡,耗费近1.8万亿美元。</p><p class="ql-block">战争评价</p><p class="ql-block">英国《卫报》:伊拉克战争开启了“后真相时代”,美国则是罪魁祸首。小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后,操纵事实、媒体和公众,拼命想要发动伊拉克战争。</p><p class="ql-block">西班牙“世界秩序”网站: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借口是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资助伊斯兰恐怖主义势力,这在后来都被证明是错误的。以美国为首的入侵行动不仅没有让伊拉克局势平静下来,反而加剧了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的种族、宗教和地缘政治争端。伊拉克战争也助长了伊斯兰武装组织的活动,该组织和其他武装组织对全球都构成了威胁。美国在促进民主方面的虚伪形象是冷战遗留下来的,伊拉克战争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名誉扫地。</p><p class="ql-block">加拿大《星报》:美国参众两院赞成发动伊拉克战争,这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时刻,此后几十年里,它余波尤在。小布什政府指控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证明是毫无根据的,但它永久改变了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日报》“钟声”栏目:美国当年以一小瓶“白色粉末”为证据,指责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事实证明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伊拉克战争完全是美方为实现自身地缘政治图谋而挑起的,充分暴露了美国霸权霸道霸凌的真实面目和巨大危害。</p><p class="ql-block">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在美国大多数主流媒体看来,伊拉克是一个被遗忘的国家,这场战争已成往事。即使和平活动人士和反战的人也不愿谈论伊拉克战争,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直接拒绝参与纪念活动。这种雷鸣般的沉默指向了难以启齿的真相:入侵伊拉克20年后,美国的宣传最终赢得了伊拉克战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辽源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辽源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主办 . [2023-06-19]. </p><p class="ql-block">伊拉克危机大事记.光明网. [2023-06-15]. </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战争:结束战争比开始战争更难.中国军网. [2023-06-18]. </p><p class="ql-block">美国大规模攻击还未开始 巡航和精密导弹仍是主力 .央视网. [2023-06-16]. </p><p class="ql-block">难言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中国青年报. [2023-06-18]. </p><p class="ql-block">西媒文章:伊拉克战争带给中东地区无尽苦难.中国青年网-新闻. [2023-06-19]. </p><p class="ql-block">20年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灾难性影响仍让伊民众深受其害——“美国给伊拉克带来的是分裂和苦难”(国际视点).环球网. [2023-06-18]. </p><p class="ql-block">美英伊联合公布伊战及战后死亡人数最新统计.新华网. [2023-07-18]. </p><p class="ql-block">伊战十年:美军近4万人伤亡 11.2万平民被杀.中国日报网. [2023-06-19]. </p><p class="ql-block">驻伊英军巡逻士兵在巴士拉遇袭3死1伤.央视网. [2023-07-17]. </p><p class="ql-block">伊战两年2.5万平民死亡 近40%为美英联军所致.新浪网. [2023-07-17]. </p><p class="ql-block">十年又十年——美国谎言将伊拉克推向战乱深渊.新华网. [2023-07-17]. </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战争 - 20 周年.blesma. [2023-07-17]. </p><p class="ql-block">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文章:伊战八大战役全景报道.新浪网. [2023-06-16]. </p><p class="ql-block">美国的军事基地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华网. [2023-06-16]. </p><p class="ql-block">战争迷雾:美军舆论战惯用的伎俩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欺骗公众认知引发的思考.中国军网. [2023-06-19]. </p><p class="ql-block">“9·11”恐袭事件21年后 美国更乱了.光明网. [2023-06-19]. </p><p class="ql-block">美军入侵伊拉克“反恐”,却“越反越恐”.新华网. [2023-06-19]. </p><p class="ql-block">兵虽撤,“谋”未变.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 [2023-06-19]. </p><p class="ql-block">从“战略收缩”看美国中东政策的进退失据.光明网. [2023-06-19]. </p><p class="ql-block">肆意挑起战乱的“谎言帝国”——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霸权主义的真实面目和巨大危害.光明网. [2023-07-18]. </p><p class="ql-block">20年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灾难性影响仍让伊民众深受其害——“美国给伊拉克带来的是分裂和苦难”.天眼新闻. [2023-06-20]. </p><p class="ql-block">伊战十周年 巴格达仍血雨腥风.新华网. [2023-06-15]. </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战争充分暴露美式霸权真面目.光明网 . [2023-06-15]. </p><p class="ql-block">拜登宣布:“9·11”恐袭策划者被击毙!.北晚在线. [2023-06-15]. </p><p class="ql-block">马航MH17客机坠毁是自"9·11"以来最严重空难.人民网. [2023-06-15]. </p><p class="ql-block">布什表示美国将“采取一切手段”打击恐怖主义.央视网. [2023-06-15]. </p><p class="ql-block">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带来什么遗害?.手机凤凰网. [2023-06-15]. </p><p class="ql-block">白宫列出伊拉克总统“藐视联合国”16项”罪状”.搜狐网. [2023-06-15]. </p><p class="ql-block">“洗衣粉”发言20周年,俄国家杜马主席:应调查美国反人类罪行.环球时报. [2023-06-15]. </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战争爆发第一周情况汇总.新华网. [2023-06-16]. </p><p class="ql-block">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2003.03.20).央视网. [2023-06-16]. </p><p class="ql-block">美英军队发起地面攻势 伊拉克进行反击.大众网. [2023-06-16]. </p><p class="ql-block">资料:美军地面部队三条战线一览(附图):.新浪网. [2023-06-16]. </p><p class="ql-block">综述:美英发起“震慑”行动 伊方进行顽强抵抗.新浪网. [2023-06-16]. </p><p class="ql-block">美英发起“震慑”空袭行动 伊拉克方面进行顽强抵抗.光明网. [2023-06-16]. </p><p class="ql-block">美英联军地面部队将战场推进到巴格达城近郊地带.中国新闻网. [2023-06-16]. </p><p class="ql-block">美报报道伊拉克人成群结队回国抗美.搜狐网. [2023-06-16]. </p><p class="ql-block">综合消息:美军北上继续受阻 华盛顿加紧调兵.新浪网. [2023-06-16]. </p><p class="ql-block">最新战况点评:美英联军调整地面部队意味着什么?.新华网. [2023-06-16]. </p><p class="ql-block">军事观察:伊拉克战争的4个阶段.新浪网. [2023-06-16]. </p><p class="ql-block">最新战况点评:美英联军加快对巴格达合围.新华网. [2023-06-16]. </p><p class="ql-block">美军称已控制萨达姆机场 萨达姆号召重击“入侵者”.光明网. [2023-06-19]. </p><p class="ql-block">美伊血战巴格达.中国青年报. [2023-06-19]. </p><p class="ql-block">巴格达上空:美军战机昼夜巡逻.中国青年报. [2023-06-19]. </p><p class="ql-block">美军首次越过巴格达市内底格里斯河上的桥梁.新华网. [2023-06-16]. </p><p class="ql-block">美军占领巴格达 萨达姆雕像被推倒.新华网. [2023-06-16]. </p><p class="ql-block">美国称萨达姆政权已倒台.中国青年报. [2023-06-16]. </p><p class="ql-block">美称对伊主要军事行动已结束 联军已控制伊全境.新华网. [2023-06-18]. </p><p class="ql-block">布什宣告重大作战行动结束 从伊撤军却遥遥无期.搜狐网. [2023-06-16]. </p><p class="ql-block">[伊战10年]一个断腿姑娘的“战争与和平”.新华网. [2023-06-20]. </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战争5周年大事记.凤凰网. [2023-06-20]. </p><p class="ql-block">军史回眸:第二次费卢杰之战.央视网. [2023-07-17]. </p><p class="ql-block">【他山之石】激战费卢杰:美军城市作战经典战例.新浪军事(中国陆军). [2023-07-17]. </p><p class="ql-block">2004年美军向费卢杰进攻 装甲部队扭转巷战危局.中国新闻网. [2023-07-17]. </p><p class="ql-block">第二次费卢杰之战 花 吉.新浪网(解放军报). [2023-07-18]. </p><p class="ql-block">费卢杰:难挥去的巷战泥潭阴影.上观. [2023-07-18]. </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战后百日无安宁.搜狐网. [2023-06-20]. </p><p class="ql-block">战后驻扎伊拉克多国部队兵力一览以及部署地点.新浪网. [2023-06-19]. </p><p class="ql-block">回顾:伊拉克战争的7年之痛.中国日报网. [2023-06-20]. </p><p class="ql-block">[视频]驻伊美军全部撤出伊拉克.央视网. [2023-06-20]. </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战争20周年了,究竟留下了什么?.上观新闻. [2023-06-18]. </p><p class="ql-block">[新闻直播间]新闻链接 美国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央视网. [2023-06-15]. </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战争20周年!美国当年为何发动伊战?谎言从何而来?.上观新闻. [2023-06-15]. </p><p class="ql-block">战场制胜关键——从伊拉克战争中决策较量谈起.新浪网. [2023-06-20]. </p><p class="ql-block">美军被迫抽身伊拉克泥潭.新华网. [2023-07-18]. </p><p class="ql-block">专家介绍美英联军与伊拉克兵力部署对比情况.中国新闻网. [2023-06-19]. </p><p class="ql-block">新闻资料:美英与伊拉克兵力部署对照.中国新闻网. [2023-06-18]. </p><p class="ql-block">-美英联军与伊拉克军事力量对比 绝对优势.新浪财经. [2023-06-19]. </p><p class="ql-block">美国与伊拉克双方军事力量及装备对比情况(图).新浪2008奥运. [2023-06-19]. </p><p class="ql-block">伊战对世界军事影响:信息化装备提高军力关键.新华网. [2023-06-18]. </p><p class="ql-block">历时44天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投入多少空中力量?.北方网. [2023-06-18]. </p><p class="ql-block">浅析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网络中心战.新浪网(中国日报网站). [2023-06-18]. </p><p class="ql-block">军事评论:浅析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网络中心战.新浪网. [2023-06-18]. </p><p class="ql-block">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军变化:高科技 小规模 高机动.中国青年报. [2023-06-18]. </p><p class="ql-block">战争进程:从马拉松到百米跑.解放军报. [2023-06-18]. </p><p class="ql-block">美英西放弃争取联合国支持对伊拉克动武的努力.新华网. [2023-06-20]. </p><p class="ql-block">一些国家和组织谴责美英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搜狐网. [2023-06-20]. </p><p class="ql-block">外媒细数美国入侵伊拉克恶果:上百万民众流离失所 暴力冲突频发.海外网. [2023-06-20]. </p><p class="ql-block">美英联军未在伊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国青年报. [2023-07-18]. </p><p class="ql-block">西媒文章:伊拉克战争带给中东地区无尽苦难.环球网. [2023-06-20]. </p><p class="ql-block">美国从伊拉克撤军的思考与启示.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 [2023-06-20]. </p><p class="ql-block">美发动伊拉克战争严重损害伊斯兰世界利益.光明网. [2023-06-20]. </p><p class="ql-block">中东睿评|伊朗与“什叶派新月”发展史②:伊拉克什叶派篇.澎湃新闻. [2023-07-18]. </p><p class="ql-block">美媒称伊拉克战争代价惊人:已造成55万人死亡.中国网. [2024-02-08]. </p><p class="ql-block">国际观察:伊拉克战争20周年 美国炮制的谎言与战争仍在危害世界.环球网. [2023-06-18]. </p><p class="ql-block">西媒文章:伊拉克战争带给中东地区无尽苦难.中国青年网. [2023-06-18]. </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战争:谎言和霸权造成20年的灾难.中国青年报. [2023-06-20]. </p><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钟声:伊拉克战争充分暴露美式霸权真面目.文汇报. [2023-06-20]. </p><p class="ql-block">「世界说」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美国利用宣传赢得了伊拉克的“战场空间”.中国日报网. [2023-06-20].</p><p class="ql-block">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伊拉克战争</b></p><p class="ql-block"> 伊拉克战争是指2003年3月20日至2011年12月15日间,美国、英国及其盟友对伊拉克进行的一场战争。此次战争是由美国总统小布什发起的,称之为“打击恐怖主义、解除武器威胁、推动民主进程”的战争。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认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且对恐怖主义活动提供支持。</p><p class="ql-block">在战争期间,美国和其盟友对伊拉克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包括空袭、地面攻击、占领、建立政权等。在战争的早期,美国和其盟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伊拉克政府被推翻,萨达姆·侯赛因被捕。</p><p class="ql-block">然而,战争也带来了巨大的代价。据统计,伊拉克战争期间,超过20万人丧生,其中包括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的士兵、平民和伊拉克军队。此外,战争也导致了伊拉克的经济瘫痪和社会动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批评。</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战争,它对伊拉克、美国和整个中东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首先,伊拉克战争对伊拉克的影响是深远的。战争导致伊拉克政府被推翻,萨达姆·侯赛因被捕,但也导致了伊拉克的社会动荡和经济瘫痪。战争期间,伊拉克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遭到严重破坏,包括水电、卫生和教育等方面。此外,战争还导致了伊拉克的分裂和宗派冲突,这些问题至今仍未得到解决。</p><p class="ql-block">其次,伊拉克战争对美国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战争期间,美国投入了大量的军费和资源,导致国家财政负担加重。此外,战争也导致了美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受损,引起了国内和国际上的广泛批评和反对。</p><p class="ql-block">最后,伊拉克战争对整个中东地区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战争导致了中东地区的政治和社会动荡,加剧了地区内部的宗派冲突和紧张局势。此外,伊拉克战争也加速了中东地区的恐怖主义活动,导致了恐怖主义问题的进一步恶化。</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伊拉克战争是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它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至今仍在持续发酵。</p><p class="ql-block">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伊拉克战争</b></p><p class="ql-block"> 伊拉克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因为这是海湾战争的延续,又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时7年多,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找到萨达姆政权早已销毁的文件和人证。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p><p class="ql-block">伊拉克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场战争。由于伊拉克战争使用了大量的美国现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军使用的武器费用非常的高昂,总军费高达7630亿美元,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浪费钱的战争。</p><p class="ql-block">战争的结果是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被推翻,美国在伊拉克建立了亲美政权。</p><p class="ql-block">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