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旅:江西历史文化名城抚州游览(摘纪)(副本)

觉慧

<p class="ql-block">【抚州市】中国才子之乡,戏曲之帮</p><p class="ql-block">江西省辖地级市,地处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腹地,</p><p class="ql-block">抚州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及原中央苏区等重要城市之一,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名儒巨公,如北宋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大散文家曾巩;词坛巨擘晏殊、晏几道;人称“百世大儒”的哲学家、思想家陆九渊;明代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等。</p><p class="ql-block">抚州自西汉始建县,三国孙吴置临川郡,至隋改郡扩州易名抚州,已有2200多年建置史。</p><p class="ql-block">临川文化是抚州江右民系创造出来的区域性文化,亦为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以南城麻姑山为依托的麻姑文化、临川四梦为支柱的戏曲文化、曹山寺为平台的禅宗文化等传统文化享誉海内外。</p><p class="ql-block">南丰傩舞、广昌孟戏、宜黄戏、抚州采茶戏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千金陂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中国戏曲博物馆全景图(航拍)</p> <p class="ql-block">处于抚州文昌里汤家山文化历史街区的: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昆曲《紫钗记》剧情壁画</p><p class="ql-block">做个美梦吧,远处似乎有一飘渺的旋律随风而来,哦原来是《紫钗记》配上的西洋之音,这不正是梦吗?</p><p class="ql-block">常说做梦是真,说梦是假,那就真真假假也蛮好。</p> <p class="ql-block">明代戏曲大师汤显祖家族墓园(航拍图)</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处考古遗址,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汤显祖家族墓园自汤显祖父亲汤尚贤(号承塘公,汤氏后人称铭四公)捐资买灵芝园葬伯清、子高诸公以来,灵芝园就成为汤显祖家族主要成员的埋葬地。同治九年版《临川县志》载:“进士汤显祖墓在港东厢灵芝山”及光绪二十三年版《文昌汤氏宗谱》:“······又娶傅氏,子开远、开先,公妣俱葬灵芝园”,明确记载了汤显祖本人葬于此</p> <p class="ql-block">根据明代汤显祖所著写的名作《牡丹亭》在文化广场上所建的"牡丹亭"</p> <p class="ql-block">抚州临川文昌里汤家山历史文化街区广场风光(航拍摘录视频)</p> <p class="ql-block">抚州中国戏曲博物馆:探寻戏曲文化的瑰宝。</p><p class="ql-block">位于江西省抚州市的中国戏曲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以戏曲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它座落于抚州市临川区,占地面积约100亩,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自2015年开馆以来,这里成为了抚州乃至全国戏曲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和学术交流平台。</p> <p class="ql-block">在其旁边与其相邻还有一个【中国戏曲连环画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中国戏曲博物馆展馆入口处</p><p class="ql-block">该博物馆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外观气势恢宏,内部装修典雅。博物馆共设有七个展厅,分别是戏曲历史厅、戏曲文学厅、戏曲音乐厅、戏曲表演厅、戏曲美术厅、戏曲民俗厅和临时展厅。这些展厅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文献、多媒体等展示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中国戏曲的悠久历史、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那么请跟随我的镜头走进这一不多见的小众景点,到其馆内探觅和了解一下中国戏曲的前世过往与今生吧。</p><p class="ql-block">对戏曲有兴趣及舞台摄影的爱好者和各位看官可点图进入,保证有你们所不知道和想了解的戏剧知识及内容,或许受益呢😄</p> <p class="ql-block">戏曲常识简介组图</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一出戏挽救了一个剧种,这出有名的戏就是昆曲《十五贯》它使得百戏之祖的昆曲得以保存传承到至今。</p> <p class="ql-block">戏曲音乐厅陈列了各种戏曲乐器和音乐资料,让您领略戏曲音乐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在戏曲历史厅,您可以了解到中国戏曲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剧种和著名戏曲人物。戏曲文学厅则展示了戏曲剧本、诗词、曲赋等文学作品,让您感受到戏曲与文学的紧密联系。</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的舞台场景图</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新舞台场景图</p> <p class="ql-block">组图为昆曲中各种角色着装的戏服</p> <p class="ql-block">花旦戏服</p> <p class="ql-block">小花旦戏服</p> <p class="ql-block">小生戏服</p> <p class="ql-block">老生戏服</p> <p class="ql-block">老旦戏服</p> <p class="ql-block">戏曲美术厅则展示了戏曲脸谱、服饰、道具等美术作品,让您感受到戏曲艺术的视觉冲击。戏曲民俗厅介绍了戏曲与民间信仰、节日习俗等的关系,让您了解到戏曲在民间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丑行勾脸】图谱</p><p class="ql-block">脸普是中国戏曲独有的,在舞台演出时的化妆艺术,分”净""丑"行当 各色人物,"脸谱"千变万化,戏班后台规矩繁多,其中一条就是"丑角未开面,他角不得抹彩"。一是因为按照旧例,丑行为黑白、红三色,简单精练,不必因为晕染杂色涮笔,也是为了给其他笔繁彩重的角色让出位置。丑角未开面,他角不得抹彩。</p><p class="ql-block">丑行勾脸丑行也称"小花脸",只在鼻梁上画一个白色"豆腐块"。角色不同,形状也各不相同,有元宝形、倒元宝形、方块形、枣核形等,再配上不同的眉、眼、鼻、嘴,或再戴上小花脸的髯口(即胡须),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各色人物。成豆腐块脸<文丑>﹣蒋干—腰子脸—崇公道—枣核验<武丑>-杨香武</p> <p class="ql-block">【净行勾脸】图谱,知面”知心"</p><p class="ql-block">净行是中国戏曲行当的一种,又称“花脸”“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人物。面部化妆勾画脸谱,以突出其性格、气度和声势。净行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三类。净分文净与武净,细划分则有铜锤花脸、黑头 、老脸、奸白脸、架子花脸、武花脸等。</p> <p class="ql-block">戏曲舞台妆容图谱</p><p class="ql-block">含面具及涂面化妆两大类</p> <p class="ql-block">抚州中国戏曲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和传播戏曲文化的平台,也是一个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场所。是一个让观众领略戏曲文化魅力、感受戏曲艺术精髓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戏曲的历史、文学、音乐、表演、美术等方面,从中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坐在古宅大院天井之中,遥望历史的无空,轻拂岁月的风尘,不竟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2013年5月,抚州玉隆万寿宫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抚州玉隆万寿宫:赣派建筑的瑰宝与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玉隆万寿宫前坪的【楠书房】</p><p class="ql-block">里面一应设施均用金丝楠木打造,高档珍贵,要买门票方能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抚州玉隆万寿宫,又称”玉隆别境"是一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历史建筑,占地4320平方米。这座具有赣派建筑风格的建筑群,不仅见证了抚州的历史变迁,也是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玉隆万寿宫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洪武年间,最初名为文兴庵,后毁于战火。清嘉庆年间,在原址重建,光绪八年(1882年)抚州六县商户筹资修缮,使得建筑融为一体。光绪十二年(1886年)再次增建门坊、前厅、戏台及两厢,并更名为“玉隆别境”,后来作为商会会馆使用,也被称为“抚州会馆”。</p> <p class="ql-block">玉隆万寿进门处这是一座大红喜庆,金碧辉煌的古时大戏台,不愧有戏曲之乡的美誉和气派。</p> <p class="ql-block">玉隆万寿宫是典型的赣派建筑,其梁架空间有利于建筑本身的隔热。</p> <p class="ql-block">古时万寿宫内消防设施场景</p> <p class="ql-block">壁画:莲花太子图</p> <p class="ql-block">壁画:麻姑献寿</p> <p class="ql-block">壁画:永乐宫</p> <p class="ql-block">玉隆万寿宫,原为人们纪念晋代官吏,治水专家许逊的宫殿,后来形成了万寿宫。组图为纪念许逊功绩的一组群雕。</p> <p class="ql-block">抚州真是一个才子之乡,在这里唐宋八大家就出了二个大家,一是王安石,二是曾巩,且他们之间还是一种密切的亲戚关糸,他们的母亲都糸吴氏。</p><p class="ql-block">下2图为二位的吴氏母亲教子图。</p> <p class="ql-block">玉隆万寿宫还与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在20世纪初,这里曾是抚州一些思想激进的人士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的场所,也曾是老一辈革命家开展革命工作的地点。</p> <p class="ql-block">抚州汤显祖纪念馆:探访追寻文学巨匠的历史足迹。</p><p class="ql-block">抚州汤显祖纪念馆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分为四个展区,分别展示汤显祖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家族历史以及抚州与汤显祖的深厚渊源。馆内还珍藏了大量的汤显祖手稿、书法作品以及各种版本的《牡丹亭》剧本,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学爱好者前来参观、研究。</p> <p class="ql-block">汤显祖(1550-1616年),字义仍,号海若,江西临川人,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戏剧家、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戏曲、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其中以《牡丹亭》最为著名,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牡丹亭》讲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至今仍在我国戏剧舞台上广为传唱。</p><p class="ql-block">图为纪念馆汤显祖巨幅石雕塑像</p> <p class="ql-block">玉茗堂以玉茗花而命名。玉茗花即白山茶,又名玉仙花。玉茗堂在临川市沙井巷后,是世界文化名人、我国明代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从遂昌辞官归家以后,新建用来写作、会客、家宴和演戏的居所。</p><p class="ql-block">汤显祖纪念馆就是仿古时的玉茗堂所建。</p> <p class="ql-block">汤显祖纪念馆内的这座牡丹亭,我以为是最符合《牡丹亭•游园惊梦》剧情场景</p><p class="ql-block">的亭子,没到抚州前我看了央视关于抚州的广告,其词为:抚州"亭"好,因此一心为寻”亭"而来,到后才知原来”牡丹亭"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一座亭,而是汤显祖所著戏曲《牡丹亭》中场景,在抚州有很多建造的牡丹亭,大多为民间所造,而馆内这座亭为官方所建,并且以此为原型在英国赠送了同样的一座"牡丹亭"</p> <p class="ql-block">位于江西省抚州市的汤显祖纪念馆,是我国为纪念明代著名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而建立的专题纪念馆。馆内陈列着丰富的文物、文献资料,展示了汤显祖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馆内详介汤显祖所创作的昆曲"四梦"内容与场景及名人的题诗墨宝(摘影集锦)</p><p class="ql-block">南丰傩舞、广昌孟戏、宜黄戏、抚州采茶戏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昆曲文场乐器</p> <p class="ql-block">情铸四梦&传奇辉煌</p> <p class="ql-block">该视频为馆内声光电演绎的《牡丹亭•游园惊梦》片断。</p><p class="ql-block">念白:"不到园林,怎知道春如许"………</p> <p class="ql-block">昆曲《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的故事。剧本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歌颂了男女青年在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表达了挣脱封建牢笼、粉碎宋明理学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理想生活的朦胧愿望。</p><p class="ql-block">图为明清时期中有观众因入戏太深,把自己的境遇融入戏中,不能自拔,茶饭不思,最后为之殉情的传说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牡丹亭•游园惊梦》中的人物杜丽娘与柳梦梅的腊像栩栩如生,美极啦。</p> <p class="ql-block">伟人毛主席手书《牡丹亭》曲词</p> <p class="ql-block">四梦中的《紫叙记》该剧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戏剧剧本,他根据唐人蒋防传奇小说《霍小玉传》的主要人物和故事主干创作了《李十郎紫箫记》,后又在《紫箫记》的基础上创作了更为成熟的《紫钗记》,堪称汤显祖“临川四梦”第一梦。</p> <p class="ql-block">四梦中的一梦《南柯记》</p><p class="ql-block">《南柯记》为明朝汤显祖所作昆曲传统剧目。讲述的是淳于棼梦入蝼蚁王槐安国为南柯郡太守的故事。此戏说的是:淳于棼在槐树下睡觉,梦到自己到了大槐安国,娶公主为妻,任南柯太守,享尽荣华富贵。后遭国王疑忌,被遣还乡。醒后发现大槐安国是槐树下的蚁穴。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概括为成语“南柯一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也泛指一场梦。</p><p class="ql-block">俗称:南柯一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邯郸记》为明朝汤显祖所作昆曲传统剧目。讲述的是吕洞宾度卢生而使其经历荣辱梦幻的故事。被誉为“临川四梦”中最富戏剧张力的一梦。通过卢生的梦境,该作描绘了当时知识分子普遍的生活理想,揭露了科场的腐败黑暗、官吏的贪婪枉法以及皇帝的荒唐昏庸等多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时,剧本也深刻地阐述了人生哲理:无论功名利禄还是命运起伏,都不过是“黄粱一梦”。</p> <p class="ql-block">四梦中的一梦《邯郸记》</p><p class="ql-block">简单的来讲,就是卢生枕着吕洞宾递过来的枕头做了一个梦,在梦里梦到自己功成名就,做了大官,还娶了五个老婆,天天莺莺燕舞,正得意其间,梦醒了,原来都是幻觉,此时店小二在灶上煮的小米粥(黄梁)还没熟,后来人们常说的一枕黄梁梦就源于此。</p><p class="ql-block">该图为剧情中的这个场景,人物分别为卢生,吕洞宾,店小二。</p> <p class="ql-block">该碑"科甲第"三字为进士汤显祖的手迹。</p><p class="ql-block">汤显祖的官位为:正六品</p> <p class="ql-block">1923年上海舞台程砚秋(20岁)俞正飞(21岁)演《游园惊梦》剧照</p> <p class="ql-block">昆曲表演艺术家白云生的《叫画》</p><p class="ql-block">台湾昆曲名角徐霞、王凤英的《游园》</p><p class="ql-block">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图为京昆表演艺术大师俞振飞81岁高龄时为【汤显祖纪念馆】所赠送墨宝题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重见临川玉茗堂流风馀韵</p><p class="ql-block">付霓裳花间四梦笛词莘槛</p><p class="ql-block">外九江看豫章曲苑方开新境界</p><p class="ql-block">歌坛好认古沧桑谁知啸</p><p class="ql-block">咏平生意偲供心香鸟奉常</p><p class="ql-block">一九八二年之冬,汤茗士先生逝世三百六十五週年纪念兹建立玉茗堂</p><p class="ql-block">在场赋一律以志</p><p class="ql-block">振飞时年八十有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俞振飞(1902年7月15日—1993年7月17日),原名远威,号箴非,别号涤盫,原籍松江娄县,生于苏州。京剧、昆剧演员,工小生。1907年,俞振飞随父学唱昆曲。1915年,随沈月泉学戏。1922年,向蒋砚香学唱京剧小生。1923年,与程砚秋合演昆剧《游园惊梦》。1927年,创办新乐府昆剧团。1930年,拜京剧小生程继先为师,正式“下海”。1931年,参加程砚秋的鸣和社,演出《玉狮坠》《辕门射戟》等剧目;不久后脱离鸣和社,在暨南大学任教。1934年,再度加入鸣和社,演出京剧《监酒令》《春闺梦》。1940年,与荀慧生共演京剧《十三妹》。1945年,加入梅兰芳剧团,与梅兰芳合演《奇双会》《春秋配》《洛神》等京、昆剧目。1950年,在梅剧团排演京剧《断桥》,对该剧进行创新。1954年,在香港排演京剧《人面桃花》。1955年,与梅兰芳在北京演出京剧《断桥》。1957年,任上海戏曲学校校长。1958年,参加中国戏曲歌舞团去西欧访问演出。1959年,主演昆剧《墙头马上》。1963年,拍摄昆剧电影《墙头马上》。1978年,任上海昆剧团团长。1979年,与童芷苓合演京剧《金玉奴》。1980年,演出昆剧《太白醉写》。1984年,与赵荣琛合演京剧《春闺梦》。1989年,获首届“金唱片奖”。1993年7月17日,俞振飞病逝,终年92岁。俞振飞多才多艺,把昆曲中边歌边舞的特殊表演手段带进了京剧,将浓郁的“书卷气”引入京剧表演;同时又把京剧明快强烈的风格引入昆曲,促进了两个剧种的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戏曲著名评论家:郭汉城百岁高龄时为【汤显祖纪念馆】所题写的留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汉城(1917年10月22日-2021年10月19日),戏曲评论家。生于浙江省萧山。1938年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察哈尔省文化局副局长、省文联主任,华北行政委员会文艺处副处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戏曲研究所所长、《文艺研究》副主编(兼)等职。</p><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19日凌晨4点28分,郭汉城辞世,享年105岁。</p> <p class="ql-block">铜雕:并世双星</p><p class="ql-block">中国的汤显祖与英国的莎士比亚为同时代人,同为戏剧之王。</p><p class="ql-block">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p> <p class="ql-block">汤显祖纪念馆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充满江南水乡的特色。馆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游客在参观过程中,既可以领略到汤显祖的文学风采,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园林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牡丹亭》剧中场景:三生桥</p><p class="ql-block">园林景观图</p> <p class="ql-block">亲水戏台</p> <p class="ql-block">牡丹亭静静的伫立在这祥瑞平和的城市一隅绿荫丛中,真滴"亭"好</p> <p class="ql-block">抚州汤显祖纪念馆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了解汤显祖、研究汤显祖的绝佳场所。在这里,我们可以追寻文学巨匠的历史足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斯人已逝,高山仰止,远去了的岁月风云,让人浮想联翩,感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抚州【汤显祖纪念馆】航拍视频摘录</p> <p class="ql-block">再见,让我受益匪浅的历史文化名城——抚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