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 /梦兮</p><p class="ql-block">摄影 /梦兮</p><p class="ql-block">音乐 /《如是》</p> <p class="ql-block">4月16日,我和林sir吃过早餐,来到酒店旁边的公交站台上,本打算坐公交到火车站然后再乘专线前往白马寺,但站台上等车的一位大姐听说我们要去白马寺,连忙建议我们直接乘V19路车到西关,然后换乘56路或58路公交车直达终点站白马寺。她说这样更节省时间,因为从火车站发出的公交车在市内要更绕,她的这一提意得到林sir的赞同,说话间V19路车也到了,道谢完后赶紧上车,回头望向那位大姐时,她还在再三叮嘱我们到西关换乘时别坐反了方向。公交车上的大爷听我们说话是外地口音,且在西关下车,也一个劲地给我们报站名,临下车了也不忘提醒我俩距离西关下车还有几站路。他们的真诚善良,热情好客深深地打动了我,完全颠覆了我在网络上对河南人的认知。洛阳,这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由西关换乘56路公交车,坐在公交车上,望着车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眼睛一亮,路边的牌坊石碑上刻着“铜驼暮雨”四个大字瞬间闯入眼帘,原来洛阳八大景观之一的“铜驼暮雨”就在这里,它位于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中州东路与西通巷交叉口处,因隋,唐,宋时管中通巷称为“铜驼陌”,这里高楼瓦屋,红绿相间,阳春时节,桃花点点,剪剪垂柳,莺歌燕舞,每当暮色来临,家家炊烟袅袅,犹如蒙蒙烟雨,纷纷扬扬,从而得名“铜驼暮雨”。还来不及细赏,车窗外的景观便已渐行渐远,无奈之下只能将“铜驼暮雨”牢记于心。</p> <p class="ql-block">到达白马寺,拥挤的人群无法用词来形容,游客也好,香客也罢,总之进到寺院内的人们几乎都梵香点烛,顶礼叩拜,祈福求愿!白马寺,只所以能够吸引众多民众前来参观礼佛的缘由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第一古刹,是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更是因为它香火旺盛,是一众信徒心中所求皆所愿的信仰圣地!据说情侣去到白马寺能够扶正缘去孽缘,白马寺的接引殿求财最灵验,在大佛殿里祈求父母身体健康也最如愿。</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始建于东汉,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寺内主要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六祖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毗卢阁)、藏经阁与法宝阁,两侧有钟鼓楼、门堂、云水堂、客堂、斋堂、祖堂、禅堂、方丈院等附属建筑。寺院内古树参天,遮天蔽日,这一棵棵古树,见证了无数信徒对佛教最虔诚的信仰与佛学灵魂的疯长;饱含岁月痕迹的石雕、碑刻、经幢如同无言的佛教史书,记载着白马寺的世事变迁与荣辱沉浮;庄严肃穆的殿堂庙宇召示着佛法东渐,佛教由西域传入中原到扎根中国直至广泛传播的波澜壮阔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暮春的白马寺最是景色迷人,红墙黛瓦,树木滴翠,牡丹盛开,绿肥红瘦,相映成趣。微风拂过,淡淡花香,淡淡檀香,万千佛意都随菩提。那梵音袅袅,诵经声声,至身其中,忽而生出一丝超脱,原来尘世间,从最不简单的第一步,走向最简单的最后一步便是我们的整个人生之途。</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白马寺已我为一座国际寺院。寺院内增建了国际佛殿苑。分为泰国佛殿苑,印度佛殿苑,缅甸佛殿苑三部分。泰国佛殿苑是由国外捐资在白马寺内修建的大型佛教建筑,整个寺苑金碧辉煌,熠熠生辉;印度佛殿苑是印度政府在世界上捐建的第一座佛寺,于2010年完工,整个佛殿苑古朴端庄,肃穆沉稳;缅甸佛殿苑是缅甸联邦共和国向白马寺捐赠建设的佛殿,纯白的墙体衬托着高高耸立的圆锥形金顶,显得格外的壮丽堂皇!这些各具独特艺术魅力的佛殿苑很受小姐姐们的欢迎与亲睐,因为不用出国也能拍出异域风情电影感十足的大片。</p> <p class="ql-block">虽然是“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但白马寺在1900年的时空长河中,历经磨难与沧桑却依然留存下来,它以自身独有的历史沉淀和悠久的佛学底蕴,使你收获宁静,心生悲悯,悟佛潜心!</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欢迎光临,谢谢雅赏!</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