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芷安相邀,古稀之年了,大家聚聚吧,来我家。</p> <p class="ql-block">北京城很大,大家住地分散,最远的要坐车2个小时,跨越半个城市。</p> <p class="ql-block">但就这么简单的一通电话,十多位同学来了。</p> <p class="ql-block">上学的时候,大家住在市中心的胡同里,比邻而居,学校也不远。</p> <p class="ql-block">文革时期,虽说初中在校,却很少读书。在学三年,记忆中多为备战备荒。拆过城墙,修过地道,长途拉练夜行军,收过麦子扬过场……</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届初中生有点儿幸运。毕业了,同学们大多留京~工农商学兵。更令人羡慕的是,还有不少同学一步跨入清华北大象牙塔。</p> <p class="ql-block">刘震云有句话说得挺好,“在学校做同学时,你并不知道什么是同学,当你离开学校再重逢时,你才知道什么是同学。什么是同学?就是他说的话你一句都听不懂,你还跟他聊了一晚上”。</p> <p class="ql-block">从十三岁到十六岁,同学三年。转瞬人生数十年,已达古稀。</p> <p class="ql-block">尽管上学时,同学间很少说话,也并不熟悉。尽管数十年间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也并不常联系。</p> <p class="ql-block">但一个称呼,便会想到少年时期,忆起学生时代的自己,还有那份岁月的美好与不易。</p> <p class="ql-block">后来的后来,就到了“7070”的聚会。</p> <p class="ql-block">不见已数年,一句问候,犹如清泉心中潺潺,一个拥抱,亲切得那么自然。</p> <p class="ql-block">没有客套,同学美食家,带来了自己最拿手的菜,色香味俱全;几位同学在厨房辛苦忙碌,几位同学凑在一起包饺子~</p> <p class="ql-block">拼接起来的两个桌子上很快摆满丰盛的菜肴。</p> <p class="ql-block">芷安还特意定购了黑森林蛋糕。在“祝你生日快乐”的童声歌曲祝福中,芷安感言“我们1970年毕业,今年70岁,两个七零相交,共度美好。”</p> <p class="ql-block">席间欢声笑语,举杯相庆。</p> <p class="ql-block">兴尽而归后,燕玲在群里留言@了芷安。</p> <p class="ql-block">“70届70岁的我们,有幸相聚一堂,这样寓意深刻的时间选择,这样精心温暖的安排,让我们参加聚会的老同学都心生感动,难以忘怀!也有幸有你这样的懂得关心,懂得友情珍贵的老同学的付出,才让我们50多年的同学情得以延续。谢谢你老同学!也谢谢建新、伊丽为同学聚会的付出!谢谢晓路、老马、光富同学的美食佳作!谢谢参加聚会的老同学的陪伴!这一天会成为我永怀的记忆。”这番话应当是代表了聚会者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聚散两依依。芷安说“昨天散后有一种空唠唠的感觉,一个人坐在露台发呆。虽然同学时间太短但意义深刻”。</p> <p class="ql-block">同学,有如陈年老酒,入骨的醇、透心的香,回味绵长......</p> <p class="ql-block">追光而遇,沐光而行。70聚后,期盼着“80同欢”,还由芷安邀请,还在芷安家相聚,还要留下这样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文中视频图片全是同学所拍,感谢庆云、式宪、珞、叶老师为未来留下印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