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5日大同华严寺。

范立雄

<p class="ql-block">华严寺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辽代佛教华严宗盛行,道宗皇帝曾亲撰《华严经随品赞十卷,雕印《契丹藏全书五百七十九帙,于西京敕建大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安放,并于寺内"奉安诸帝石像、铜像",从而使大华严寺成为皇家祖庙。辽代末年,寺院建筑十之七八毁于兵火,金代依旧址重建,至元代初年仍不失为云中巨刹明宣德、景泰年间大事重修,补塑佛像,勃然中兴。明中叶以后分为上下两寺,各开山门,自成格局,始有上、下华严寺之说。清初寺院复遭摧折,康熙初年曾事修补,但风光难现。2008年,大同市启动名城复兴工程,依据寺内"金碑"记载,投巨资对华严寺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恢复了辽金时期大华严寺的鼎盛格局。</p><p class="ql-block">这座隆盛于辽金两朝西京重地的北国梵宫,寺内的建筑、塑像、壁藏、壁画、平綦、藻井等,以历史之悠久,规模之浩大,技艺之高超,堪称辽金艺术博物馆。主殿大雄宝殿始建于辽清宁八年(公元1062年),金天春三年(公元1140年)依旧址重修,面阔九间,单体建筑面积达1559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面阔五间,殿内依墙排列重楼式小木作藏经阁38间及"天宫楼阁"五间,巧夺天工,玲珑之致,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孤品",大殿中央佛坛上供奉的31尊辽代泥塑堪称辽塑精品,尤以合掌露齿菩萨为最,惟妙惟肖,史学家郑振铎先生赞其为"东方维纳斯";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樟卯结构的方形木塔,通高43米,上景金盘,下承莲池,特别是塔下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宫,采用100吨纯铜打造而成,内供高僧合利及千尊佛像,金碧辉煌,全国唯一,是传统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p><p class="ql-block">云中古刹华严寺,是历史之珍品,是文物之精华,更是中华文化之结晶,将继续以其珍费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百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称天王殿,殿内两侧塑有四大天王像,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因手持不同法器寓意"风"、"调"、"雨"、"顺",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普光明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为重檐歇山顶,其造型上即有一定的辽金建筑风格,又有汉文化的遗传。普光明殿又称普光法堂,供奉华严三圣,中为毗卢遮那佛,左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环殿壁画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以文殊、普贤和观自在菩萨的造像为中心分为三大部分,讲述了善财童子在又下一篇萨的教诲下参访五十三位老师◇求得善知终成真觉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推荐</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始建于辽清宁八年(公元1062年),辽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依旧址重建。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总面积为1559平方米,为现存古代木构宗教单体建筑中规模最大者。大殿正脊两侧一对琉璃鸱吻高达4.5米,是我国早期建筑中最大的鸱吻。</p><p class="ql-block">殿内主供五方佛。为明代艺术之精品。环殿壁画于清光绪十六年由大同本地画工董安等人绘制,共875.2平方米。殿顶平棋为明代宣德年间补装,在清代光绪初年重新彩绘,有1012块,纹饰无一雷同。</p> <p class="ql-block">普贤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贤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阁内供奉普贤菩萨坐于六牙白象之上,造型精致逼真,两侧两尊胁侍菩萨,均为香樟木雕刻的精品。普贤菩萨是象征理德、行德的菩萨。</p><p class="ql-block">普贤菩萨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坐骑六牙白象是大力无比的象征,它坚韧不拔,有大无畏精神,替佛分担痛苦,六</p><p class="ql-block">牙白象之六牙表示六度,四足表示四如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华严宝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塔身明三暗二共五层,通高43.5米,上景金盘,下承莲池,是大同古城内的标志性建筑。宝塔下部是由100吨纯铜打造的全国规模最大的铜质地宫,塔心室供奉元代高僧慧明法师的舍利。地宫供奉大小佛像1000余尊,金碧辉煌,全国唯一,因而又被称为"千佛地宫"。</p> <p class="ql-block">佛舍利子。</p> <p class="ql-block">薄伽教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歇山顶,是辽代殿堂建筑的典型。殿内佛坛之上供奉31尊辽代泥质彩塑,堪称辽代雕塑之精品,尤以合掌露齿胁侍菩萨最为代表,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环殿依墙而建的小木作重楼式壁藏38间及后壁当心间"天宫楼阁"五间,雕刻精美,巧夺天工,被梁思成先生叹称"海内孤品"。</p><p class="ql-block">整座大殿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订代艺术珍品,被举为"辽代艺术博</p> <p class="ql-block">东方维纳斯雕塑。</p> <p class="ql-block">露出牙齿。</p> <p class="ql-block">孤品藏书阁。</p> <p class="ql-block">罗汉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分两殿供奉十六罗汉,身着僧衣,简朴清净,反映了罗汉修治身心所获得的巨大亲和力。罗汉,是征得果位的佛陀的得道弟子,受人尊敬供养,随缘度化众生。南殿壁画绘《迎天祥瑞图》和《罗汉渡海图》,北殿壁画绘《观舍利光图》和《竹林致琛图》,整体壁画富有情节性,把僧人的日常生活情境与佛教教义巧妙的结合起来。</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代建筑,内塑"十一面观音"像,菩萨头戴有十一个头面的宝冠,前面为圣菩萨面相,左边三面为愤怒相,右边三面为慈悲相,背后一面为大笑相,最顶上为阿弥陀佛化相。壁画千手千眼观音像,观世间一切事物,度一切众生,广大圆满,没有障碍。</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台中央供奉"西方三圣",也称"弥陀三尊",中间为阿弥陀佛,两边为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阿弥陀佛能接引信众去往西方净土,又称"接引佛"。主壁绘《极乐世界图》,描述了美丽幸福没有烦恼痛苦的西方极乐佛国的景象,两侧墙壁为《九品接引图》,绘有接引佛所做不同的手印,分别表示接引的不同等级。</p> <p class="ql-block">药师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供"东方三圣",亦称为"药师三尊",中为药师如来佛,左侧供日光菩萨、右侧供月光菩萨。药师佛不仅能医治众生身体上的病痛,更能医治众生智慧,慈悲惧不圆满心灵。主壁绘制《药师七佛图》,是我国唯一的药师佛站立像,两壁绘制的《药师十二大愿》,讲述药师佛为普渡众生所发下的十二大愿,要满足众生一切的愿望,拔出众生一切痛苦。</p> <p class="ql-block">刀削面。</p><p class="ql-block">刀削面的来历及特色刀削面,是山西面食的代表、中国五大面食之一、山西四大面食之一。其起源于元朝时的山西,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故天下刀削面以山西为正宗。传说,元朝蒙古鞑靼人统治中原时,为防止汉人起义,将家家户户的刀具锐利之器全部没收,规定十户共用一把厨刀,用后交回鞑靼人保管。当时山西有一户人家,有老两口,一天中午,老婆婆做好高粱面面团,让老汉去保长那里取刀。老汉去取时,刀却被别人先拿走了,只好返回。当走到保长的大门时,他看见一小块薄铁皮,便拾了起来。回到家时,全家人正等着用刀切面条吃,可是刀没取回来。老汉便拿出小铁片说:"就用这个试试!"老婆婆手拿小铁片先是切,再是砍,因均不顺手,渐渐改为削,一会儿便把面削完了,做了一顿很好的面条。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山西大地。后来朱元璋领兵赶跑了蒙古人,建立了大明朝。这种用铁片削面的方法就在全国推广开来。</p><p class="ql-block">游北魏古都大同品晋师傅刀削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小店儿。</p> <p class="ql-block">清真大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清远街九楼巷。寺院坐西朝东,占地面积9578.71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寺院沿中轴线建筑布局依次为:山门、省心楼、礼拜殿、后窑殿,该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后毁于战火,明、清时期均有修缮,现存山门为民国建筑,省心楼、礼拜殿、后窑殿均为明清时期建筑遗构。</p><p class="ql-block">2009年大同市政府实施清真大寺环境整治修复工程,对山门、省心楼、礼拜殿等中轴线建筑进行修缮,并在南北两侧增建了男寺、女寺和办公用房等建筑。2016年该寺被山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清真大寺整体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是历史之珍品,文物之精华,更是中华民族融合文化之结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