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2018年—2020年)走过的村庄

黒嬿*拍的是情怀*

<p class="ql-block">安家皂。</p><p class="ql-block">一个没有姓安的村子。</p><p class="ql-block">当地村民告诉我们,安家皂有五六百年历史了,原来是养马的地方,后来慢慢形成村落。村里的人都姓“眭”。</p><p class="ql-block">查询网络得知,安家皂村南面有汉墓群。2019年1月,安家皂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p class="ql-block">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p><p class="ql-block">现在大部分村民已经搬离了旧堡,村里正在规划旅游村。</p><p class="ql-block">安家皂村是一个古堡,古堡始建于明代正德元年(1506年),距今已有512年的历史。古堡南北长有320米,东西宽宥210米,堡门设在南面,建有3道拱型堡门是堡城唯一的通道。堡城的东南角建有释迦牟尼佛庙,殿宇宏伟庄严,殿内有数根刷着明晃晃红漆的圆柱,四面墙壁上绘着栩栩如生的人物,还有许多塑造的人物像。堡门的地面通道铺设有青色的大石板,每块石板足有一头牛卧下那么大,石板表面被磨的油光铮亮。堡内有数座四合院建筑,房子都是青砖挂瓦大出檐,门楼脊顶座落着鸟兽造型的饰物精美而醒目,门头木制横栏上都有精巧细致的雕刻,大门两边砖柱的上方均有造型各异的砖雕装饰。</p> <p class="ql-block">吉家庄村</p><p class="ql-block">一个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村子。北有蜿蜒流淌的桑干河,南望殿山绵延耸立。</p><p class="ql-block">从1950!年起,陆续出土大量遗物。其中,可复原器物30余件,磨光黑陶斝、磨光黑陶高足豆、磨光黑陶折腹盆是以往调查中未发现的器型;出土小件器物200余件,骨匕、骨钩制作精细,还有石刀、石斧石环、石纺轮、石镞及大量的细石器,陶片数千件等。主要为龙山时期遗物。</p><p class="ql-block">如今的吉家庄还保留着碾盘和辘辘井,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旅游小镇。</p> <p class="ql-block">吴城村</p><p class="ql-block">吴城村盛产的杏是远近闻名,个大,软甜。每年一到五月份千亩杏花盛开的时候,更是人们旅游拍照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春天跟着师傅第一次走进吴城。一进村口,迎面遇到为开抖音做准备工作村民。这位村民告诉我们,虽然现在正在做准备工作,可已经有三千三粉丝了。他还告诉我们,他做这个抖音受到村委会和相亲们的大力支持。随后他讲述,他五岁多就失去父母,是姐姐和村里的乡亲们把他拉扯大。所以,他做这个抖音,就是想给村里的五保户和有困难的村民一些帮助。</p><p class="ql-block">来报答乡亲们的恩情。</p> <p class="ql-block">下韩庄</p><p class="ql-block">走进古老的村庄,成排的瓦房,整齐的街道。新修的庙宇艳丽庄重。村北的夯土墙墙静静的伫立,似乎在讲述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落阵营</p><p class="ql-block">传说,远古时候有一只受伤的凤凰飞临此地,待了一阵,故取名“落阵”。</p><p class="ql-block">后来李自成的一位部将带兵在此扎过“营”,落阵营村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落阵营村在2006年11月入选山西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p><p class="ql-block">进入村里,一处沧桑肃穆的大门静静的临街而立,当地村民讲:</p><p class="ql-block">传说,300多年前,一个叫吕天平的人来到这里,自称系李自成的一个族侄,原本姓李。因“闯王起义”失败后,他隐姓埋名改为吕姓,走到落阵营后,隐居在这个村庄谋生。秉承“耕读传家”、“笃志诗书”的家训,百年渔樵耕读,子孙亦官亦商。在数代苦心经营之后,一座富丽堂皇的大院——吕家大院——阵容显赫地威立在两河交汇之处。</p> <p class="ql-block">镇川</p><p class="ql-block">镇川堡是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镇川口长城南2.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载,为嘉靖十八年(1539)创筑,万历十年(1582)砖包。堡城周“二里五分,高四丈一尺”。</p><p class="ql-block">明时在此设守备,分守长城“二十里,边墩二十八座,火路墩三座”。当时由于此堡所辖长城沿线地势平衍,无山河之险可凭借,故易受侵扰。嘉靖、隆庆年间,蒙古兵曾由此两次大举毁墙深入。长城由镇川口继续向西跨西寺儿梁山,抵宏赐堡。这段长城为黄土夯筑,较坚固。由于地势起伏较大,又墙体保存较好,多存高 5米以上。是大同市内所辖长城较为突出的地段。</p><p class="ql-block">镇川堡始建于明代,是为防御目的而修建的。五堡为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镇鲁堡和镇河堡,它们分布在大同府城西北50多里的长城沿线上,每堡相距25里。 镇边堡东接阳高县,堡城周长1公里;镇川堡东接镇边堡十六墩,堡城周长也为1公里;宏赐堡东接镇川堡十九墩,堡城周长1.5公里;镇鲁堡东接宏赐堡十五墩;镇河堡东接镇鲁堡二十墩。 ——资料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阁老山</p><p class="ql-block">记得第一次走进阁老山村,就为夯土墙里那一排排整齐的窑洞而惊叹。</p><p class="ql-block">第二次走进这个迷人的村落时,这里已经是残垣断壁了,据没搬走的村民讲,村子整起搬迁到了县里。</p> <p class="ql-block">新平堡</p><p class="ql-block">新平堡村位于山西省最北端,离天镇县城30公里,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素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称。</p><p class="ql-block">新平堡村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5年入选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新平堡因军而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明代隶属九边重镇大同,因与蒙古部落战争频繁,修长城、筑堡障,设新平路参将。新平堡因商而盛,历史上有发达的商贸业,为晋北“晋商”故里,明代隆庆四年(1769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蒙汉马匹交易市场,如今,每逢阴农历五月十八举办物资交流大会,临近三省区商客纷至,群众云集,杂以戏剧、杂耍等娱乐活动,购销两旺,热闹非凡。——资料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三省交界处</p> <p class="ql-block">长安堡村</p> <p class="ql-block">听长安堡村民讲,今年玉米价格一般,卖一斤亏一毛多,那也得卖,不然亏的更多。</p><p class="ql-block">现在都是大车进村收玉米。</p> <p class="ql-block">利仁皂</p><p class="ql-block">据说利仁皂是清代一位本村儒学者所起,利仁二字出自《论语》里仁篇“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皂”,古时过河都在此处烧火做饭并喂马。相结合得名利仁皂。</p> <p class="ql-block">南吴家洼</p><p class="ql-block">一个守在桑干河边上的村落。夯土窑是这个村子的特点。2011年在南吴家洼村南约750米,发现辽金遗址。现为第三批大同市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分布在吴家洼村南部河边东西宽150米、南北长140米、面积达21000平方米的范围内。遗址的地面散落着许多建筑构件、陶片、瓷片。文物工作者根据采集到的瓦片的形制,推测遗址在辽金时期建有大型建筑,结合的发现的陶瓷生活用品残片,断定此处在辽金时期是一处聚落。今大同市古为辽金西京,考古资料稀少,因此吴家洼遗址显得尤为珍贵。这也是大同首次发现辽金时代的聚落遗址。</p> <p class="ql-block">孤山村</p><p class="ql-block">走进孤山村,弯曲的土路旁,左手弯曲的杨树像极了身穿铠甲的战士,右手夯土墙,夯土的门框,一幅红色的对子异常醒目。恍惚回到远古时代。</p><p class="ql-block">往前走十多米,一处庙宇隐藏于参天大树里,老人们三三两两或坐货站聊着国际形势,一群孩童跑过,宛如一幅上河图。</p><p class="ql-block">转头,一处彩绘鲜艳的戏台映入眼帘。</p><p class="ql-block">村名孤山村来源于一个传说。 说的是很久以前,城里有一家姓梁的大户,梁家有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有一天,她一个人呆在家里,父母都外出了。半前晌时来了一个要饭的,她赶忙出来打发。奇怪的是这个要饭的啥也不要,要就一支笔,没奈何,梁家姑娘就到书房给他取来一支。谁知这要饭的没走,反而走近窗前在柱子上写起字来,写了一通才扬长而去。梁家姑娘没进过学堂,哪晓得写了什么,她寻思着:若是写了有犯深闺的话,父母亲回来看着了,有口难辩清白。于是她找来布头擦柱子上的字迹,可字迹就象入了木,怎么也去不掉;她又端来水洗,可怎么也洗不去。她使尽了法子就是去不掉字迹。愁得没法子了就试着用舌头去舔,奇了,字迹没了。她高兴地舒了口气。晌午,家里人回来了,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p><p class="ql-block">自从那天起,梁家姑娘就觉着肚里不对劲,几个月过来,肚子竟大了,父母亲也觉察到了,知道是怀了孕,他们问女儿和谁有得这孩子,女儿说不出,咋问她,她也只是说:"我也不晓得咋就肚大了。"父母亲也想,女儿一惯本分,紧锁深闺,大门不出,二门不进,不可能有偷情的事。于是又问:"女儿呀,你想想从啥时候起肚开始大的?"这话提醒了姑娘,她记起来了先前发生的事,就一五一十地说了那天讨饭的如何如何来,她后来又如何去掉字迹,一家人听着都觉着奇怪,可也不敢张扬。</p><p class="ql-block">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姑娘快生时,母亲护着,把她用车子拉着,准备到北山沟的亲戚家去生,免得丑事张扬出去。车子走到孤山村,姑娘大叫肚痛,只好停下来,不想已经生了。生下的不是人,而是小龙,整整九条,这下把个做娘的吓坏了,撤下女儿和九条小龙就往回跑,回了家说于老头知道,老头急忙赶去,到了孤山,只见女儿在九条龙的盘绕中已死了。她们在女儿死的地方盖了一座庙,把女儿的真身用泥巴裹住塑起来,把九条龙外孙也塑上,起名叫"奶奶庙"。</p><p class="ql-block">从此孤山村名变成了"奶奶庙",方圆十里的乡亲们每逢四月八都要到奶奶庙送面人和布施,据说有求必应,灵得很,其中求子的最多,方法是用红线把庙里的面人拴回家来,就能得子。孩子有了病,到庙内烧一柱香,就能消灾免难,因此奶奶庙的香火一直很旺。解放后,破除迷信,人们把庙拆了,把"奶奶"的真身也给打倒了。人们这才知道,所谓真身根本不是肉胎,不过一团泥巴,几根木棍而已。如今美丽的传说增添了塞外的风情,更多了一分其它地方没有的苍凉。极目远望幽远古朴浑厚的内堡外墩,烽堠相望,几千年的烽火硝烟在落日余辉中穿越时空席卷而来,演绎过金戈铁马的悲壮,也上演过民族融合的喜剧。</p> <p class="ql-block">东沙窝</p><p class="ql-block">火山岩铸成的村落,晨听桑干河歌唱,晚观桑干河落日。仿佛天地间如一个如今已是人去楼空。</p><p class="ql-block">然 残破的火山岩墙依旧显示出它独特之美。</p><p class="ql-block">一种沧桑的,沉重的,藏满故事的美</p> <p class="ql-block">保安堡村</p><p class="ql-block">说起保安堡村,就不得不提著名的摩天岭长城,它是左云县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明代长城,沿着长城线上的众多烽火台、明代军堡。</p><p class="ql-block">其中保存最完整且未经大规模修缮的烽火台,当属镇宁楼(马市楼);海拔最高的长城,为摩天岭长城;最独特的建筑景观,是八台子村教堂与长城的百年对视。堪称旅游佳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保安堡村口都宝光如来真人塔又称为刘祖爷塔,位于村西南白羊河畔,站在村口就能看见。这是一座残高五米多的三层八角实心砖塔,塔基、塔身、莲花须弥座保存完好,塔基六面均有砖雕纹饰,唯独塔刹不知消失在何年何月。</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到了保安堡村,整好遇到迎面而来的女羊倌。闲聊中得知,她的两个女儿都是大学生。</p> <p class="ql-block">马市楼</p> <p class="ql-block">砖楼村</p><p class="ql-block">第一次走进砖楼村,就为它的特色所迷恋。富有特色的乳头山,蜿蜒跌宕的长城紧紧的锁住四方形的烽火台。大跃进时期的水渠。</p><p class="ql-block">这就是砖楼村啊,一个承接几百年历史的村庄。站在烽火台旁,承载信仰的大庙威严庄重。东西走向的村庄如一个聚宝盆,静静的依偎在长城怀里。</p> <p class="ql-block">水磨口</p><p class="ql-block">水磨口村,立村时间不祥。北魏时属畿内地域,唐朝属天成军地域,辽属天成县地域,元属天成县地域,最晚明朝初为县内较大村落之一。明正德《大同府志》载“水磨口墩”,属天成卫。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筑堡名:镇口堡。清初属天镇卫后所管辖。雍正《阳高县志》载有水磨口。好似属阳高县。清乾隆《天镇县志》载水磨口。属天镇县后都,大北里管辖。光绪《天镇县志》称“水磨口”。因它北面的山口叫水磨口而得名,镇口堡因袭了水磨口的名字。民 国初期属天镇一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伪南阳村管辖。1945年10月后属共产党天镇县七区。1949年属共产党天镇县三区。1953年为水磨口乡管辖。1958年初属水桶寺公社管辖。天阳合县后属阳高县天镇公社。1961年4月天阳分县后又属天镇县谷前堡公社。1984年后属谷前堡镇至今。</p> <p class="ql-block">聚乐村</p> <p class="ql-block">塔儿村</p> <p class="ql-block">仝咀村</p> <p class="ql-block">三墩村</p> <p class="ql-block">祁皇墓旧村</p> <p class="ql-block">破虏村</p> <p class="ql-block">助马堡村</p> <p class="ql-block">周家堡村</p> <p class="ql-block">宏赐堡收藏古董的农民</p> <p class="ql-block">冬天的四十里铺白雪皑皑,极目远望仿佛聆听到来自远古的呼唤。</p> <p class="ql-block">镇川口村秋收了,扬场的村民。</p> <p class="ql-block">翁城旧村放羊的女人</p> <p class="ql-block">香水寺村</p> <p class="ql-block">大辛庄</p><p class="ql-block">一个建筑在融化后的火山岩上的村子</p> <p class="ql-block">神溪村</p><p class="ql-block">地处浑源城西的神溪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以律吕神祠、凤山书院、关帝庙、明清古民居、古戏台等众多人文历史景观尤其值得观赏。</p> <p class="ql-block">守口堡</p><p class="ql-block">现在是大同市旅游打卡的网红景点。</p> <p class="ql-block">西水峪晾晒土豆粉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曾经去过的河北三楼村,拿着羊倌的羊鞭子跟着羊屁股后,把羊吓得乱跑。。</p> <p class="ql-block">西羊坊</p> <p class="ql-block">有座大教堂和大戏台的榆林村</p> <p class="ql-block">随市营有座漂亮的大戏台</p> <p class="ql-block">镇宏堡</p> <p class="ql-block">小南头村</p> <p class="ql-block">废弃的十九染旧村</p> <p class="ql-block">聚乐乡的戏台</p> <p class="ql-block">宁鲁</p> <p class="ql-block">七墩村</p> <p class="ql-block">几百个日子悄然离去。聆听着每一个村堡的故事。如同我轻轻的来,轻轻的走。</p> <p class="ql-block">转眼四个年头已过,在回顾恍如昨日。人这一生总在探索与放弃中徘徊,有些是不得而已有些是注定半途而废,我时常静夜回想走过的这些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