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教育之美,美在育人;以研促教,共同成长。2024年5月16日下午,大名县台臣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和综合组老师齐聚一堂,开展教研活动。这次活动是旨在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p> <p class="ql-block">一至三年级数学组教研</p> <p class="ql-block">本次数学教研以主题分享,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闫春梅老师就“如何提高数学家庭作业的有效性”展开分享,闫老师主要从一、家庭作业要讲究"趣味"性。二、设计家庭作业要讲究“生活”性</p><p class="ql-block">三、家庭作业要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p><p class="ql-block">四、家庭作业要及时评价等几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家庭作业的设计,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使学生感到富有生活情趣。从中充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另外,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家庭作业时,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设计家庭作业要讲究"实践"性"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设计的家庭作业要讲究"操作"性凡是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生学起来会精神愉快,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丰富多彩的数学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直观有趣材料,只要精心设计,就会使数学家庭作业的内容趣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四到六年级数学教研</p> <p class="ql-block">张小翠老师就主题“如何提高数学家庭作业的有效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内化新知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只有通过作业,才能内化自己的能力,同时作业也是老师了解学生、检验教学效果的窗口,是进行师生交流的桥梁,是调整教学方法的指南,因此,作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然而,目前多数数学作业却是模仿性作业多,创新性作业少,开放性作业少,机械重复计算作业多,探究体验作业少,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p> <p class="ql-block">要从“写”的传统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与画画、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 如我们在学习了《认识七巧板》之后,可以让学生用七巧板拼一些美丽的图案,让学生边学边玩,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在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可以让学生动手分别做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课外,学生通过用眼观察,超越课本,拓宽知识的来源,给家庭作业注入新的活力。例如:过年学生都会有压岁钱,我们可以在学习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之后,让学生算一算自己的压岁钱如果存到银行,到期时可以得到多少利息。在完成这类作业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p> <p class="ql-block">综合组孙琳老师分享主题“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p><p class="ql-block">1.创设情境:在课堂中通过真实的案例、故事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供真实而具体的道德与法治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p><p class="ql-block">2.强调互动与合作:道德与法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学习并体验道德与法治价值。</p><p class="ql-block">3.引导思考与判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不仅仅是传报知识和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利弊、权衡利害、判断对错,培养良好的道德判断力。</p><p class="ql-block">4、融入实际生活:把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举例子、观察实景、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5.鼓励思辨与批判: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辨别和批判的能力,尤其是在如今信息泛滥的社会中,学生需要能够辨别、批判和评价信息的真实性、逻辑性和合理性。</p><p class="ql-block">6.结合游戏与娱乐:利用游戏、角色扮演、故事情节等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参与性。</p><p class="ql-block">7.培养实践能力: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学生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可以通过模拟法庭、法律文书编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p><p class="ql-block">8.强调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学校与家长可以共同制定和落实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计划和目标,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成果。</p><p class="ql-block">9.倡导示范;教师应以身作则,在课堂中树立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榜样形象,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学校也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法律工作者等进行讲座和活动,让学生接触到实际的法治工作经验和榜样人物。</p><p class="ql-block">10.及时反馈与评价:为了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学校也可以组织道德与法治竞赛、评选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互动合作、思考与判断、融入实际生活、思辨与批判、游戏与娱乐、培养实践能力、家校合作、倡导示范以及及时反馈与评价等方面实施。这些策略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法治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群策群力,博采众长,听完几位老师的分享,大家受益匪浅。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教育教研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每一位老师目标会更加明确,重点会更加突出,方法会更加灵活,措施会更加得力,进而打造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