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芜的下大洼(上)

新泉流`

<p class="ql-block">  初夏之季,风和日丽,我与友乡村自由行,去寻找传闻中的下大洼村,我俩甚至不知道下大洼归属那个乡镇,依靠导航指引就向南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由239国道进入109国道向东,行至王家窑村西约2-3公里一处不甚显眼的路口,向南进入一条砂石路,导航提示还有3公里窄路,我们担心能不能顺利到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行。</p> <p class="ql-block">  前行数百米,路面比较平整,到高速高架桥下停车观望,可以看到雄伟的高架桥、京蔚铁路的铁路线穿越大山的美景,仔细看去,山凹中竟然有一座小庙孤零零地立在那里,与现代化公路、铁路相对,相映成趣,古今文化相携共存,中华文化包容性还是相当大的。</p> <p class="ql-block">  驶过一段弯曲的砂石路,突然前方变成了水泥路面,看来当初“村村通”的时候,下大洼村的行政村地位还是确凿无疑的,水泥路十分狭窄,仅能通过一辆车,其中一段路一边山涧一边山崖,道路十分险要,我们在山间缓缓前行。</p> <p class="ql-block">  怀着一份忐忑,终于到达目的地下大洼,路也到了尽头,尽头就是村委会院子,停车观瞧,村委会山墙上挂着四块牌子,其中一块清楚写着“卧佛寺镇大洼村民委员会”,我怀疑输入导航少写了一个“下”字,再三确认后无误,输入“下大洼”导航就指向了这里,带着疑问,我们开始了游玩。</p> <p class="ql-block">  放眼望去,村委会的房子是这里最好的,室内只有一张桌子,不知多久没有人来了,办公桌旁的盗土竟然形成一个土堆,院子停放着一辆小工程,看样子这是村里唯一的一辆机动车。</p> <p class="ql-block">  村委会前山坡下隐约看见几处房舍,我们顺着斜坡缓慢步行,进村路是砂石土路,走得快恐怕滑倒,这里是我见过的最差村路。</p> <p class="ql-block">  村道转了一个弯,眼前出现一个较大的羊圈,圈内6-7个水槽排成一行,从水槽数来看,村里羊群的羊只数应该不少。</p> <p class="ql-block">  走到近前,发现羊圈竟然是双扇对开门,宽阔的圈门再次说明羊群比较大,不然不值得做这么大的门。四周围栏也是密密实实,主人为了保护羊群也是下了一番苦功的。</p> <p class="ql-block">  羊圈对面的院子里是羊倌住的地方,两扇木门用绳子栓着,院里圈着20只左右的羊羔,从羊羔数看,这里羊群羊数应该将近百只。羊倌去放羊了,屋里外空无一人,朋友进院看看确认无人,也就很快退了出来,并细心栓好门,防止院内羊羔子跑丢。</p> <p class="ql-block">  靠南一点的山凹里,摆着许多石板,里面还有几块磨盘,我不明白那里是干什么的,朋友一番解释才明白,这里是箪(dan)羊的地方,也就是喂羊吃盐的地方,人离不了盐,缺盐会得病,羊也一样。</p> <p class="ql-block">  在村里游走,很多房子转过山崖才能看到,远远望去是一个院子,走到近前才知道别有洞天,最初看到的村子只有两三家,越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房子越来越多。</p> <p class="ql-block">  除了羊倌住的房子,再末发现有人居住的痕迹,一幢幢土房、砖混结构住房,陪伴它们的是一堆堆树枝和遍地的杂草,走在院内院外,时时被杂草和树枝羁绊,不得不低头拔开再行。</p> <p class="ql-block">  且喜村南沟洼之内绿树葱葱,给荒芜的村庄带来生机与活力,在尘土遍地的村内走了好久,站在郁郁葱葱的小树林前,忍不住多呼吸几口新鲜空气。</p> <p class="ql-block">  坍塌的崖下露出了树木苍劲的根系,显示出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过去喜欢讲人定胜天,实际上,人在大自然面前相当渺小,人们可以改造自然,但终究会被自然吞放。</p> <p class="ql-block">  在村庄里见不到一个人,让喜欢聊天的朋友觉得很不尽兴,又绕过一道弯,山上又发现几处房子,我们手脚并用,沿陡坡继续向上攀登,汗水顺着脸颊留了下来,我俩依然兴致不减,想去看看那边村庄的模样。</p>